理论教育 中国电视综艺发展史:探索后选秀时代

中国电视综艺发展史:探索后选秀时代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2007年开始,电视选秀开始走入一个相对衰落的时期,到2011年的这段时间,被学界称作“后选秀时代”,后选秀时代是一个不断探索前进的时代,新的节目类型和电视表达方式在这一时代孕育生长,为后续综艺节目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一)才艺类节目的继承式革新在后选秀时代,才艺类节目依旧是电视综艺荧屏延续下来的主流类型,但在选秀的节目形态之外,新的节目类型和方式也在探索当中。

中国电视综艺发展史:探索后选秀时代

从2007年开始,电视选秀开始走入一个相对衰落的时期,到2011年的这段时间,被学界称作“后选秀时代”,后选秀时代是一个不断探索前进的时代,新的节目类型和电视表达方式在这一时代孕育生长,为后续综艺节目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后选秀时代的一大特点便是继承和发展并存,各大频道都试图在选秀节目之外去探索新的节目类型的创新发展,音乐舞蹈类节目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探索,甚至选秀节目本身也出现了新的现象和特点。情感故事类节目在这一时期占据着很多人的视觉,成为投资回报比相当高的一种节目类型,但由于其节目性质导致的低俗化倾向在后续发展中也特别明显,魔术综艺类、娱乐脱口秀类等也在这一时期有所发展和建树,它们中的一些甚至成为经典的电视节目形态延续至今。

(一)才艺类节目的继承式革新

在后选秀时代,才艺类节目依旧是电视综艺荧屏延续下来的主流类型,但在选秀的节目形态之外,新的节目类型和方式也在探索当中。如全民K歌节目《我爱记歌词》《挑战麦克风》等,以及舞蹈才艺秀《舞林大会》《舞动奇迹》等,达人选拔类节目《中国达人秀》《中国梦想秀》等,都是才艺类节目继承革新的成果。

浙江卫视从2008年开始进行改版升级,打出“中国蓝”的频道品牌定位,推出一系列周播综艺节目形成“综艺纵贯线”,在几年时间里凭借着这样的策略定位实现迅速发展,其中就包括一些全新形态的才艺类节目的推出。以《我爱记歌词》《爱唱才会赢》《我是大评委》为代表的才艺选拔类节目都是在这一时期被推出的。

《我爱记歌词》同样主打歌唱竞技,但参与主体、选拔标准却与“超女”式的歌唱选秀节目完全不同,不比歌喉、不比音准,而是看谁唱歌词最准确,弱化竞技性,综艺娱乐的属性则得到加强。《我爱记歌词》来自一档国外的模式节目《歌唱小蜜蜂》(The Singing Bee),它同样延续了平民参与的方式,虽然不以造星为目标,但因其形式内容的亲民化而受到观众的欢迎。这种“全民卡拉OK运动”迅速蔓延,数家电视台都在2009年左右相继推出这类节目。如湖南卫视的《挑战麦克风》、江苏卫视的《谁敢来唱歌》、贵州卫视的《我为麦克疯》、山东卫视的《先声夺人》、湖北卫视的《大家来唱歌》《超级星期六》《综艺大满贯之金曲100大挑战》《周日狂欢夜》等都是同类的节目。

这一时期,受到来自欧美流行节目的影响,舞蹈竞技类节目也开始出现在电视荧屏上,东方卫视于2006年推出的《舞林大会》以及湖南卫视于2007年推出的《舞动奇迹》都是明星舞蹈挑战竞技类的节目,前者模仿美国版的《与星共舞》(Dancing with the Stars),后者则引进自BBC的同名节目《舞动奇迹》(Strictly Come Dancing),都是明星挑战类的舞蹈节目,实际上是明星综艺的一种全新探索。

从2009年开始,由于受到央视春晚魔术节目的火热带动,一些魔术综艺类节目在这一时期开始出现,实际上也可算作是才艺类节目的一个细分化的类别,包括央视的《魔法奇迹》、湖南卫视的《金牌魔术团》、东南卫视的《全民大魔竞》、深圳卫视的《奇迹之门》等,但因为此类节目本身题材、表现手段以及接受度的局限,风潮并没有延续很长时间。

才艺选秀类节目在这一时期也开始进行多元化的探索,东方卫视2010年推出的《中国达人秀》在收视和口碑上都取得不错成绩,成为后选秀时代里选秀节目的代表。《中国达人秀》是中国电视真正意义上成功引进制作的模式节目,它的创意、制作方式都来自国外,东方卫视将Fremantle Media的才艺选秀模式《达人秀》(Got Talent)引进制作,严格遵守节目宝典(Bible)中规定的人物设置、环节设置、制作方式等进行制作,保证节目的品质,同时进行了中国本土化的一些改造,如强调个体情感故事化的叙事等,最终,这一真正意义上的平民才艺选拔节目,因模式节目的引进与操作而在品质和制作方式等方面带来多方面的启示与借鉴。在“达人秀”的带动下,此后中国电视荧屏上相继出现了一系列“达人类”的才艺选拔节目,如浙江卫视的《中国梦想秀》、山东卫视的《中华达人》等。而“达人类”的选拔模式也被很多节目所借鉴和运用,一直延续到后来的很多节目类型如演讲类节目、喜剧类节目中去。

(二)情感故事类节目占领荧屏

情感类节目的崛起是“后选秀时代”的又一个重要的现象和标志,2007年开始,以《人间》(江苏卫视)、《人生》(贵州卫视)为代表的情感类节目开始在这一阶段大行其道,草根大众的情感与故事在这些节目中轮番上演,引发了观众的代入感,此后一大批相关节目先后出现,《幸福魔方》《金牌调解》《分手擂台》《8090》等都曾受到过关注和欢迎。

这类节目以普通人的情感故事为展示和聚焦的内容,节目中会设置主持人作为故事的倾听者、心理或者法律类专家作为话题疏导的重要一环、现场观众作为故事的聆听者,而一个个普通人作为嘉宾来到现场,讲述自己在生活中和情感上的困难与困惑,主持人和嘉宾在聆听的过程中试图去开导和解决嘉宾带来的问题。家长里短、人情世故、情感困惑往往成为这些节目的话题所在,而节目通常会请当事人来到现场进行正面交锋,剑拔弩张成为主基调。此类节目的叙事模式也采用了故事化的方式,在这当中,悬念、冲突、人物等故事讲述的基本要素在节目中被放大呈现和集中展示。正是因为题材的亲民性和讲述方式的故事化,让这类节目受到极大欢迎。

表4-2 这一时期各频道开播的情感故事类节目代表作

而这类节目风行荧屏、受到极大欢迎的背后,有其深刻的媒介环境社会心理原因:

首先,此类节目将草根作为表现的主要内容与手段,普通人的情感和故事在这些节目中轮番上演,这样一方面满足了观众的窥私欲望,同时也达到了一定的社会观照的目的。观众从这些普通人的故事当中获得心理和情感上的共鸣,同时在笑与哭之中达到对自身生活状态的一种观照,因而引发了很高的收视热度,将中国电视的草根风潮推向了新的高度。

其次,此类节目契合了社会转型期电视观众的一种情绪疏导的需求,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一些压抑、愤懑的情况,有排解和疏导的需求,而电视这种大众媒体上演的情感类节目因其强烈的情感诉求和集中化的叙事方式成为这种情绪疏导的重要通道。

情感类节目的称谓本身就极具本土特色,也体现出此类节目的核心和特质所在。身处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快速发展,让每一个人的内心多少都有些不安和焦虑,缺乏安全感是当代人社会心理的一个普遍特征。社会心理需要观照,社会情绪需要宣泄与释放,情感类节目将草根作为表现的主角,他们来到节目表达着自己的情感故事、喜怒哀乐,而电视机前的普通观众也能够从这些同他们一样的普通人的故事中得到共鸣、观照与宣泄。(www.daowen.com)

但此类节目在发展的过程中,却存在部分低俗化的倾向,为了吸引眼球大打擦边球,在话题尺度和创作方式等方面存在违规的现象,为了表现出戏剧性和冲突性,甚至请演员来演故事。这样的一些现象,事实上将此类节目带入了危险的境地,观众产生抵触心理,也引发了管理机构从行政手段上进行调整和规范。2008年开始,广电总局多次出手对这类节目进行调控,《超级情感对对碰》《人间》《人生》《真情》等节目相继被叫停。2008年12月25日,广电总局向全国各地方台下发了一则“整改令”,禁止情感类节目低俗化。2010年,广电总局下发《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情感故事类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对情感故事节目的低俗化和造假现象再次进行管理和调整。

“情感”是此类节目的标志,也是他们获取观众的法宝,但由于非理性竞争,此类节目在这一时期大量出现,但品质则良莠不齐,有些节目为了获取高收视率,在题材选择和剪辑制作方式上开始打擦边球,出现了很多低俗化倾向,一些节目为了制造所谓冲突性和戏剧性,甚至采用搬演等方式来制造卖点,偏离了此类节目最初的目标和本质,将此类节目带入了危险的边缘。采用煽情的手段来有意识地制造一些故事和话题,表面上是迎合或者观照转型期大众心理,实则不少节目在价值观方面都有所偏离。观众对此类节目产生了日益严重的审美疲劳,最终将这类节目带向了没落。

(三)娱乐脱口秀、访谈类节目的成长成熟

“后选秀”时代的节目探索中,娱乐脱口秀的成长与成熟是一大现象,在这一时期,一些带有很强综艺化、娱乐性质的脱口秀节目出现并且获得了自己的成长空间,有一些甚至一直延续到当下成为一种长青的电视节目类型。

在这当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湖南卫视于2008年推出的娱乐脱口秀节目《天天向上》,这档节目融访谈、表演、演唱、展示、情景短片等多种元素于一身,是一档带有强烈综艺性的电视娱乐脱口秀节目。节目用娱乐搞笑的手段传递出丰富的内容,每期设置不同主题,传递中华文化、介绍各地民俗风情、各类职业领域以及世界文化风情等,带有很强的知识性和文化性,因题材的丰富和手段的娱乐化而受到观众欢迎,直到现在一直都是湖南卫视周五档的固定节目。

《天天向上》受到欢迎并且具有很强的不可复制性,主要是基于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节目内容形态的创新,即创造了丰富庞杂的娱乐脱口秀的形态让观众从娱乐中获得信息知识,因此受到追捧;其次,节目首创“男子偶像主持团”的概念,由汪涵、欧弟、田源、俞灏明、钱枫、小五等组成的主持团体各有分工、各有代表性,产生了很强烈的化学反应,取得很好的效果;再次,节目制作上具有的历史传承性,为其进行了经验和人才上的储备,《天天向上》团队由湖南经视《越策越开心》团队打造,将湖南的“策”文化进行更大众化的打造与传播,基因决定了节目的基本品质。

除了《天天向上》之外,2008年代替《幸运52》上档的《咏乐汇》也属于娱乐脱口秀的范畴,这档节目是以主持人李咏邀请朋友做客吃饭为形式,期间展开访谈,嘉宾包括经济商业领域的风云人物、科技界的大腕、文化体育界的名人、电影明星等,在节目中与李咏一起畅谈人生和生活故事。节目采用了较为新颖和轻松化的方式,营造轻松愉快的访谈氛围,主持人李咏是这档节目的核心和卖点所在。

此外,周立波的《壹周·立波秀》也将颇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海派清口搬上了电视荧屏,对社会新闻和热点进行犀利幽默的评说,以周立波脱口秀表演和嘉宾现场访谈为核心内容,让观众在笑声中去感悟生活。2010年,《壹周·立波秀》开始在凤凰卫视作为特别节目播出,实际上借鉴了美国著名脱口秀明星节目《深夜秀》,2012年移师浙江卫视,并进行了相应的改版。

李静的《超级访问》《非常静距离》等娱乐脱口秀节目在这一时期也进一步得到发展,鲁豫的《鲁豫有约》;东方卫视的《杨澜访谈录》;湖南卫视的《天下女人》《背后的故事》;北京卫视的《五星夜话》;重庆卫视的《龙门阵》等;天津卫视的《综艺食8街》《津夜嘉年华》;江西卫视的《娱评天下》;辽宁卫视的《新笑林》《超级乐八点》;四川卫视的《天下笑友会》;安徽卫视的《剧风行动》;湖北卫视的《挑战智力王》《挑战笑话王》《挑战电视王》《世界大不同》等节目也都在这一时期成长发展,成为一类重要的节目类型。

表4-3 这一时期频道开播的娱乐脱口秀、访谈类节目代表作

(四)服务类节目的综艺娱乐化探索

这一时期,泛真人秀和泛娱乐化是综艺娱乐节目发展的一个普遍特征,传统意义上的服务类节目在这一时期也开始寻求综艺化的生存与发展。婚恋交友节目《非诚勿扰》事实上是生活服务的主题披上了娱乐节目的外衣,或者说娱乐节目找到了婚恋主题,然后嫁接出来的一个品类,并在后选秀时代里创造了素人节目的又一次风潮。

除此之外,以职场求职为核心诉求的节目在此时也开始用综艺化手段进行表达,天津卫视开播于2010年的《非你莫属》、江苏卫视与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播出的《职来职往》等都是典型代表。事实上,在2003年左右,国外真人秀节目进入中国以后,求职类的真人秀节目在彼时的中国电视荧屏上也曾出现过,以美国NBC《学徒》(The Apprentice)为蓝本,中国版也在不同的频道相继上演。如央视的《绝对挑战》《赢在中国》;东方卫视的《创智赢家》等,都是素人参与真人秀职场节目,每期有任务有挑战,经过评委的评审最终选出获胜者,获得一份工作或者创业的机会。

《非你莫属》《职来职往》类的职场求职节目却与之不尽相同,它模拟了真实的求职现场,营造了一个由求职者、BOSS团、主持人所构成的话语空间,在这场真实的求职过程中有话题的交锋乃至对抗,求职者接受BOSS团的评判,最终获得工作机会或者遗憾离场。亮灯、灭灯的形式让正常交锋颇具形式感与紧张感,素人在其中展现自己的样貌与状态。形式上的创新、主持人与嘉宾的恰当选择,再加上契合社会需求的“找工作求职”的主题,为这类节目的生存带来空间。此后,这类节目因其贴近性在一些地面频道也有自己的本地化版本,如辽宁北方频道的《超级面试》、陕西都市青春频道的《职等你来》、安徽电视台的《职在必得》、宁夏卫视的《职场好榜样》、山东公共频道的《职行天下》等。这些全新样态的服务类节目的出现实际上改变了过往生活服务节目的表达方式和样貌,用更综艺化、真人秀化的方式来传递生活服务的内核。

表4-4 这一时期各频道开播的职场求职类节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