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卫视在1997年上星之后,在短时间内连续推出两档综艺节目,让其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为省级卫视发展的排头兵。这两档综艺节目对于湖南卫视来说是具有历史意义的,除了《快乐大本营》之外,另外一档便是《玫瑰之约》了。
《玫瑰之约》开播于1998年7月16日,将男女之间相亲交友的过程呈现在电视节目中,男女嘉宾既有演播室交友环节,也有在室外的交流和互动。通过相互的认识与交流进而不断进行选择与判断,完成一场相亲交友过程的电视化呈现。
《玫瑰之约》的创意来自台湾的同类节目,《非常男女》等交友类节目当时已经在台湾取得很大的成功。而《玫瑰之约》的成功证明这类题材在大陆也同样具备深厚的土壤。在同一时期里,大量同类节目相继上档,相亲交友也成为电视荧屏的一大景观,而其中的一些节目更是展现了较为长久的生命力,如上海东方电视台的《相约星期六》至今仍然还在播出当中。
以《玫瑰之约》为代表的相亲交友节目受到观众追捧,同样与其内容形态的创新性和与时代社会文化的相契合有着密切的关系,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聚焦相亲交友,与社会话题相契合
在中国社会,相亲交友是一个颇具时代性但又具有某种意义上的永恒性的话题,相亲交友牵扯到的不只是年轻人的交友恋爱的话题,还与每个家庭都发生关系,因此具备强大的社会基础。这是相亲交友节目能够一直受到欢迎,并且周期性地在电视上不断兴起的根本原因,而《玫瑰之约》等这一时期涌现的一系列相亲交友节目,实际上引发了第一波的电视相亲浪潮。
(二)将私密话题公共化呈现,引发全民关注(www.daowen.com)
《玫瑰之约》这类相亲交友节目首次将男女之间从相识相知再到相互选择认定的过程搬上电视荧屏,让相亲交友这种相对私密的过程和场景展现在观众面前,一方面满足了观众的窥私欲望,另一方面也让每个人都能够在其中实现自我观照并引发共鸣。特别是对于彼时的电视观众来说,这种相对私密话题的公众化呈现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新鲜体验,自然引发不少关注。
(三)内容、形态设计还原相亲场景,打造独特“电视红娘”范式
这一时期的相亲交友节目在内容和形态的设计上,力图将现实的相亲交友过程进行还原,与此同时又进行着电视化的改造。从功能上来看,通过相应的环节设计完成一次电视红娘的功能,同时通过节目环节内容的设计将相亲交友的过程更加戏剧化,满足观众的观看欲望。
正因为如此,相亲节目的出现契合了时代审美需求和社会心理,也契合了社会话题,在中国社会中具备强大的社会基础,同时首次将相亲这种相对私密的话题搬入公共领域进行呈现,满足观众的窥私欲望的同时引发强烈的共鸣。而这一时期的电视相亲节目也通过内容、形态的设计将相亲场景进行了还原,通过电视化的手段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电视红娘的范式,引发观众的收视狂潮。
在经过一段时间风起云涌式的发展过后,此类节目在2003年左右也同样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人们的新鲜感已经过去,而同类节目的过多出现也让观众的厌倦感迅速到来。但此类节目在电视荧屏上一直没有消失,在一些地面频道,相亲交友节目由于其与本地社会的贴近性和天然的服务性功能一直受到青睐,而卫视的相亲节目也在几年后再度兴起,成就了新的一轮相亲交友节目的热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