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视开播的这一天起,也就是1958年5月1日,当天的电视节目中就安排了电视文艺节目的播出。文艺节目有中央广播剧团演出的《工厂里来的三个姑娘》《大跃进的号角》,北京舞蹈学校表演的《四小天鹅》《牧童与村姑》《春江花月夜》。
在北京电视台实验播出的时期里,每周的节目单里就包含一些文艺节目,包括小型歌舞短片和猜谜娱乐节目等。到1958年9月2日正式播出后,小型文艺节目依旧包含在节目的主要内容当中,并且随着电视本身播放天数的增加而增多。
1958年10月1日,上海电视台诞生,成为中国的第二座电视台。1958年12月20日,哈尔滨电视台(黑龙江电视台前身)也正式开播。地方电视台的建设工作拉开帷幕,随着地方电视台开始相继成立与创办,文艺节目成为其中重要的节目类型。据统计,这一时期的上海电视台和广东电视台,文艺节目的播出量能占到节目播出总量的70%。[2]
1958年6月15日,北京电视台播出了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1958年9月4日,北京电视台播放了另一部电视剧《党救活了他》。10月25日,新成立的上海电视台首次播出电视剧《红色的火焰》。电视剧成为电视文艺早期探索的重要领域,而在八年时间里各个电视台播出了一百多部直播电视剧。
事实上,虽然电视承担着宣传功能,但此时的人们还是更喜欢在电视上看到更多的娱乐性的节目,人们对电视最初的印象基本上就是一个微缩的影剧院,电影、戏剧是此时电视荧屏上文艺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除了电影之外,戏剧转播受到观众的极大欢迎,而早期电视的剧场转播,可以看作是电视综艺晚会的萌芽和基础。1958年6月26日,北京电视台进行了第一次剧场转播,对舞台表演的实况节目进行转播,其内容是革命残疾军人演出的一组文艺节目。
1959年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连续举办了五场戏剧晚会,包括著名表演艺术家马连良、裘盛戎、尚小云、荀慧生、谭富英、张君秋、小白玉霜等都相继登台表演,如梅兰芳的《穆桂英挂帅》、尚小云的《双阳公主》、周信芳的《四进士》、马连良和张君秋的《三娘教子》,张君秋、叶盛兰、杜近芳的《西厢记》等,都通过电视进行了剧场的实况转播。此外,歌剧《刘胡兰》、话剧《带枪的人》、粤剧《红楼梦》、舞剧《海峡》,苏联大剧院在中国举办的首场开幕式表演和芭蕾舞片段,以及歌剧《洪湖赤卫队》《江姐》,歌舞剧《刘三姐》,昆曲《十五贯》等都在此时的北京电视台进行了播出。[3](www.daowen.com)
1960年北京电视台首次在演播室排练并播出了一台综合性的春节文艺晚会,有诗歌朗诵、相声、戏曲、歌舞等艺术形式,实际上就是后来流行的大型文艺晚会的雏形。1960年,北京电视台600平方米的演播室建成,改善了演播的条件和技术能力。由黄一鹤任编导的音乐专题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在解说词处理、镜头剪辑等方面都做了新的尝试和处理。舞蹈《赵青独舞》、话剧《七十二家房客》、甬剧《半把剪刀》等都在电视手段上进行了很多方面的尝试,相比剧场转播,是更加电视化的探索。
电视晚会在这一时期也开始了探索的步伐,1961年8月3日,北京电视台举办了首次“笑的晚会”,来自北京和天津的相声演员们进行了相声表演。在此后的1962年1月20日和1962年9月30日,又分别举办了第二次和第三次“笑的晚会”,每次在表演内容上都有新的尝试和探索。
1961年1月4日,北京电视台举办了毛泽东诗词大型朗诵会,以庆祝毛泽东诗词的出版,而在同年的7月1日,毛泽东诗词欣赏晚会举办,诗歌配合歌舞,主要是配合政治活动。此后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里,诗歌朗诵会这一电视艺术形式也会因配合主要的政治活动而不时出现,成为电视文艺的一个重要类别。
1964年12月底,中国电视第一次使用了录像播出的文艺节目,北京电视台用黑白录像机录制了常香玉主演的豫剧《朝阳沟》第二场和京剧《红灯记》中的《智斗鸠山》一场,在1965年元旦文艺晚会中播出。[4]
可以看到,在电视诞生和初创的这八年时间里,文艺类的内容已经成为电视荧屏中主流的节目内容。尽管这一阶段,电视文艺还处于探索期,很多都是从其他艺术样式中直接搬来呈现的,但电视艺术的本体化探索已经开始。这一阶段,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直播是电视文艺的主要播出方式,尽管面临不少技术条件的限制,但可以看到在这样的艰苦创业期里,电视工作中对于电视文艺内容和样态的不懈探索,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更为后续电视文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可以看到,在电视的初创时期,电视文艺就是电视荧屏上的一种重要的节目类型,丰富着电视荧屏的内容,也受到了观众的极大喜爱,而电视工作者也在艰苦的环境中,在这一时期里对电视文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为电视文艺的后续发展储备了人才和经验,同时也探索出了一些规律,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