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水歌,俗称“疍家歌”,最初是疍家人用广州方言演唱的一种渔歌,又称“白话渔歌”,流传于中山、珠海、番禺、顺德、东莞等地。咸水歌堪称疍家人的《诗经》,常常被描述为“有咸水的地方就有咸水歌”“疍家人的历史就是咸水歌的历史”。
后来,疍家人在珠江沿海冲积平原上生活。他们在广袤的地区开垦种植,以种禾、蔗、蕉和养鱼为主,同时也种桑养蚕、从事渔业。咸水歌是劳作的人们在田间、基围、河堤树下自娱自乐和谈恋爱时唱的民歌。
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山咸水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有咸水的地方就有咸水歌
◎在珠江沿海冲积平原上开垦种植
中山市坦洲镇是珠三角地区咸水歌的代表区域,而板芙邻近坦洲,同样是咸淡水交汇的地带。当时,在河西片区的冲积平原上,也吸引了众多疍家人在这里建立家园,繁衍生息。
◎村里隆重的咸水歌表演大会
为了传承这一古老的文化,板芙的村民还成立了水乡民歌队,每逢节日就到各村表演。村民有喜宴时,也会请他们到现场进行民歌对唱。平时,水乡民歌队还经常与坦洲、神湾等兄弟镇区进行交流联演。他们表演的节目丰富,观赏性很高。板芙是河涌纵横、滩涂林立的水乡,传统的婚嫁礼仪很有讲究。这里的疍家人仍然保留水上婚嫁这种独具特色的婚俗文化。
清朝《广东新语》有记:“诸疍以艇为家,是曰‘疍家’,其有男未聘,则置盆草于梢;女未受聘,则置盆花于梢,以致媒妁。”就是说,未婚的男子在船尾放一盆草,未婚的女子在船尾放一盆花,以吸引媒人前来说媒。
然后,未婚男女隔船对唱,男的卖力吆喝,女的大方应对,一点都不会羞羞答答。一旦对上嘴,“男歌胜则夺女过舟”——对歌胜出的男子会跃过对家小船,抱走心仪的女子,一路踏歌而去,嘹亮而粗犷的歌声散落在波光粼粼的水上。相比中国大部分地方,疍家人的恋爱自由得多、开放得多,也浪漫得多。
等到结婚那天,咸水歌也是一路唱着,从《望高堂》(感激父母养育之恩)唱到《哭婚》(结婚前姑娘哭嫁所唱,内容是姑娘感恩和惜别亲人,或自己独唱,或跟母亲、朋友对叹,称“叹家姐”)。然后,男家撑水上“花船”来迎亲。三天之后,女儿、女婿坐船回娘家,俗称“回门”。
整个婚嫁仪式要持续很多天,也要吃上好几天(通常为三天)。第一天简单一点,正日有午餐、晚餐和宵夜,菜式丰富。正日之后还吃一天叫“食尾”,就是把正餐吃剩的菜再煮一下,所以正日散席的时候,主人家会很热情地说:“明天来食尾啊。”
◎咸水歌对唱的逗趣场景
在那个贫困的年代,尾也是很有滋味的。一般是较亲的亲戚和同村的熟人才来“食尾”。
婚宴的场面很奇特,以前没有那么多台凳。在大沙田地区,有的是用禾秆草(割禾之后晒干的禾秆)代替。
结婚的良辰吉日一般选秋收农闲时,那时禾秆草正多。把禾秆草在地上铺成一个圆形,权当桌子,大家席地而坐。
肉不多,一般就是一只鸡、一只鸭、一只鹅,做好后分几围。每围一碗肉,用木瓜、沙葛或冬瓜垫在碗底,看起来肉的分量就多一点。小孩子都馋肉,专挑肉吃,像过节一样开心。
临江的水乡,鱼总是有的,多是一鱼几味,如炸鱼骨、焖鱼头、炒鱼球,还有各色小炒,基本菜色就是这样了。(www.daowen.com)
村里的烹饪能人往往被邀请来大显身手。一条村总有一两个大厨级别的人,做喜庆事大家都会互相帮忙,而村里的女人都会前来帮忙干活,当自家的事情一样做。
◎简单的宴席
婚宴上,咸水歌照例也是要唱的,内容是祝福新郎新娘幸福美满、早生贵子。
志嫂是禄围村的人,她说小时候去喝喜酒,多半是这个情形。不仅水上人家会这样办宴席,整个河西片区的婚宴基本都是这样的,全村甚至邻村的人都会前来赴宴。女眷还会开心地扎上红头绳。爱美之心,在每个年代都是一样的。
咸水歌展示
小提示
注:①揾:寻找;②拍档:合作;③唔知:不知道;④边日:哪一天;⑤挑糖:办喜事。
互相倾慕(调情篇)
海底珍珠容易 ①,真心阿妹世上难寻。
海底珍珠大浪涌,真心阿哥世上难逢。(互表心迹)
筷子一双同妹拍档②,两家拍档好商量。(男的求婚)
生食莲藕甜又爽,唔知③边日④筷子挑糖⑤。(妹子说,你哪天来迎娶我呢)
出海打鱼鱼打诨,有鱼打诨有鱼跟寻。
虾子在涌鱼在海,鱼虾沉水唔见游来。(要出海打鱼呢,鱼儿都不见踪影,意思是说妹子不见踪影)
鸡跳麻场心里乱,唔知边日结姻缘。(说到妹子心里都乱了,你到底哪天来娶我呢)
山顶种葵葵合扇,哥妹同心结姻缘。(撩了半天,终于表白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