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深湾风水林、水库与瀑布-体验Hello,板芙

深湾风水林、水库与瀑布-体验Hello,板芙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板芙镇,大片山林不足为奇,而真正与村落相伴、称得上风水林的,如今仅有簇拥在深湾永厚村后的小片树林,村民称其为深湾风水林。其中的深湾风水林更是将板芙良好的生态环境展现得淋漓尽致。走进深湾风水林,仿佛置身于一个天然博物馆。◎从高处俯视,风水林更似一袭绿色的飘带沿途风景有蠄蜞塘水库、蠄蜞塘瀑布、二门铲水库等。

深湾风水林、水库与瀑布-体验Hello,板芙

◎过去的集体养猪场,如今一段残垣保留着一段记忆

传统建筑因砖瓦堆砌而变得熠熠生辉,秀丽山水因神话传说而变得扑朔离迷,古老村落因久远的历史故事而变得韵味十足……

在板芙镇,大片山林不足为奇,而真正与村落相伴、称得上风水林的,如今仅有簇拥在深湾永厚村后的小片树林,村民称其为深湾风水林。20世纪60年代的养猪场旧址、百年老樟树残留的粗大树桩以及百余年前建成的四层碉楼,在深湾村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

深湾村古时叫深湾海,南宋时期已经有人居住,村民在这里开垦、种植,自给自足。深湾村具体位于板芙镇南部105国道边,毗邻三乡镇,面积约13.8平方公里,分为深湾、永厚、新围、孖龙、边冲、果园等六个自然村。村里分布的古樟树、古榕树数量不少。据说,这里的古榕树大多是华侨引种回来的印度榕树。

据资料介绍,板芙镇有宜林面积约3万亩。湖洲山、鹿鸣湖、金钟山、深湾风水林等山地树林茂密,四季常青,已成为广大市民的绿色“氧吧”和生态“青纱帐”。其中的深湾风水林更是将板芙良好的生态环境展现得淋漓尽致。

永厚村的这片风水林面积不算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进深湾风水林,仿佛置身于一个天然博物馆。这片风水林中有数十种岭南特有的树种,有华润楠、乌榄、假苹婆、土沉香、臀果木和香樟树等。

自驾游的游客,经过板芙镇政府到深湾市场,可见一条通向深湾永厚村的水泥村路,小小石板桥下横跨着浅浅的溪水。小溪后,是靠近105国道一侧的村屋及村屋后蓊蓊郁郁的林子。小溪旁村尾的一片竹林中探出一条小径,这是树林的入口。

◎除了树种,风水林里的昆虫种类同样丰富

◎大树下的神龛前,站着虔诚的香客

茂密的竹叶后面,是一幅浓淡相宜的山林水墨画卷。有魁梧粗壮的榕树,有傲然而立的香樟树,有婆娑多姿的柿叶木姜,也有生命力顽强的华南皂荚等。

从高处俯瞰,村后的风水林像是一袭绿带,填满了山脚与村屋间几十米的距离。郁郁葱葱的树林之间,古朴的碉楼探出头来,在余晖下尽显岁月洗礼后的沧桑面容。

来到深湾,除了风水林,也许会有人对你说:“没去过深湾的蠄蜞塘爬山,就不算见识过板芙的好山好水。”

怎么去呢?自驾前往的话,导航到“银湖假日山庄”即可,可沿着山路开到山顶。当年为了在山顶建设电塔,人们铺好了水泥路,现在山路平整,很好走。

◎从高处俯视,风水林更似一袭绿色的飘带

沿途风景有蠄蜞塘水库、蠄蜞塘瀑布、二门铲水库等。风光旖旎,青山翠绿,溪水潺潺。溪边野花杂草之间,有一种有趣的植物——猪笼草。这是一种热带食虫植物,有一个用于吸收营养的奇特器官——捕虫笼。笼子上有盖,可以分泌香味,引诱昆虫进去,然后分泌液体把昆虫淹死并消化吸收。这种植物用于灭蚊,特别有效。当地人说,猪笼草还是一种专治跌打损伤草药

沿着山路一直走,走过几个电线塔,就可以看到蠄蜞塘水库。蠄蜞塘水库位于山的最高点,密林深处,人迹罕至,最初是驴友行走的必到之处。(www.daowen.com)

蠄蜞塘水库因山形像蠄蜞而得名。水库是一级水源保护区,是板芙人的饮用水源。现在,这里不准人进入水库范围,用铁丝网围着,有牌指示“你已经进入蠄蜞塘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

再往前走就是下坡路了,远远就能听见很响的流水声,那是“中山第一大瀑布”——蠄蜞塘瀑布发出的。瀑布先声夺人,不见其形,已闻其声。先是隐隐约约、细细碎碎的声响,而后是哗啦啦似大雨滂沱的声音,接着是如波涛汹涌拍岸的洪亮水声,最后便是惊雷般万马奔腾的轰鸣声。整个瀑布异常壮观。

整个瀑布高200多米,自上而下,分成好几个级差,每个级差的坡度都不是太大,每挂瀑布也没有多大的厚度,但汹涌而下的瀑布一路翻滚,倾泻而下,溅起层层水花,恰如千堆雪。站在此处,如同置身于一幅山水画中,让人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在很多人看来,中山并没有什么大瀑布,因此,见过蠄蜞塘瀑布的人,多半是惊诧。

再往前走,便可到达另一个美丽的水库——二门铲水库。这个水库同样有铁丝网封闭,不准人进去游玩。所以,现在这条线路的最大亮点就是前面说的瀑布了。一般游客到达二门铲水库便可以原路返回,全程来回约8公里。

当然,有兴趣的驴友可以继续往前走,沿山路下行就到白溪村了。另外,也有驴友是从白溪村鹿鸣湖山庄上山的。从鹿鸣湖山庄导航到板芙水厂,看到该厂警示牌后前行50米,转入右边的登山阶梯上山即可。

登山径先是狭窄的水泥阶梯,走六七分钟,便可见左右两条岔道。往左边岔道拐,一路往前,再走十多分钟先到二门铲水库,绕着水库再走二十多分钟就到瀑布。从瀑布出来,往左边道路走,走约半小时到路尽头处,即可见蠄蜞塘水库。只是这条主线路的许多小路已渐为山林灌木所隐,需扒开齐肩高的灌木丛方能通行,没有深湾村那边的路好走。

在白溪村参与过水库修建的知青超哥说,当初他们是从深湾村走路去工地的,要一个小时,当年那条路已经修得比较好,有自行车的村民可以骑车上去。超哥当时是民兵连长,他说修水库最初不是为了蓄水,而是为了发电。每个村子都要出人力,承担一定的工程量,提供必需用品。中午,生产队要做好饭菜,也是从深湾村运送上去供工人食用。在他的印象里,二门铲水库、蠄蜞塘水库这两个水库应该属于深湾村。

蜞塘水库是一级水源保护区,是板芙人的饮用水源

◎“中山第一大瀑布”——蜞塘瀑布

后来这个工程很赶,要突击施工,他们就在山上吃住一个多月。当时修建水库全凭人手,几辆手推车就是所有的设备了。

我问:“那做饭用的水呢?”

超哥说:“这个没有问题,山上不缺水,到处是小溪和山塘,水很清,直接装了就可以做饭。只是有一次下大雨,山塘的水都变成黄泥水,大家只能用黄泥水做饭。而且在下雨天,蔬菜没有办法从山下运上来,大家就用大头菜伴着黄泥水做成的饭吃。劳动很艰苦,但大家都是年轻人,也没有什么牵挂,还是干得很开心。”

超哥补充说:“蠄蜞塘瀑布在蠄蜞塘水库的下游,原是由蠄蜞塘水库的水往下流而形成的,当时叫流水槽。流水槽经年不断,就成了今天这个壮观的瀑布景象。”

筑水库原是为了建一个发电站,所以水库是分两级的,下面的水库就是二门铲水库,正确写法应该是“二门槛水库”,而因当地方言“门槛”常念作“门铲”,所以就惯称为“二门铲水库”。后来,二门铲水库和蠄蜞塘水库,这两个不以蓄水为目的的水库,倒成了全村自来水的优质水源。

◎如梦似幻的二门铲水库美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