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板芙:岭南水乡,悠久历史

板芙:岭南水乡,悠久历史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板芙是典型的岭南水乡,水韵浓厚◎这里盛产娇艳的芙蓉花河东片区历史悠久,据1986年的考古发现,当地白溪村有新石器时期的沙丘遗址,出土文物中有两件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器和多件中国古代陶瓷,说明古代就有人在这里生活和生产,所以当地有“先有白泥坑,后有香山城”的传说。1544年之前,板芙西部均为海域,尚未形成陆地。

板芙:岭南水乡,悠久历史

在珠江口西岸,有一个兼具岭南水乡风韵和现代工业文明气息的魅力小镇——板芙。

这里青山环绕,绿水相依,中山人的母亲河——岐江河从镇上缓缓流过,贯穿全镇,长达13公里,形成一河两岸的美丽景致。板芙镇人居环境适宜,地理资源得天独厚,是自然风光秀美的传统水乡。

◎自然秀丽的板芙小镇

板芙镇总面积82平方公里,位于中山市西南部,因地处板尾水和芙蓉沙而得名。板芙东傍五桂山,西临西江,南连珠海,北靠中山城区。105国道由北至南纵贯全镇。该镇拥有以国道和干线公路以及京珠高速公路为骨架的公路网,北上广州94公里,南到珠海40公里,四通八达,交通便利。

◎岐江河边精美的景观雕塑——板芙码头

河东依山傍水,工业兴旺,商业繁荣;河西土地肥沃,河涌纵横。境内森林有以种植马尾松湿地松、柠檬桉、大叶相思、马占相思为主的防护林;有海南红豆、山桂花、枫香、黄樟、灰木莲、土沿香、深山含笑等三十多个品种的风景林;有利用平缓坡地种植的芒果、荔枝、龙眼、柑、桔、橙、黄皮等经济林。镇域森林覆盖率32.17%,绿化覆盖率32.6%,生态公益林比例达96.8%。2017年10月,板芙镇成功入围首批“广东省森林小镇”名单。

◎这里青山环绕,绿水相依,人居环境适宜

◎板芙土地肥沃,很适合种植水稻作物

经过历代人口繁衍,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努力,板芙已由一个传统的农业小镇发展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新兴的智造新城。

板芙是典型的岭南水乡,水韵浓厚,逶迤的湖洲山脉与两江四岸构成一幅山清水秀、田园风光无限的“出水芙蓉”图。这样迷人的画卷,背后的历史更具底蕴。

◎板芙是典型的岭南水乡,水韵浓厚

◎这里盛产娇艳的芙蓉花

河东片区历史悠久,据1986年的考古发现,当地白溪村(以前叫白泥坑)有新石器时期的沙丘遗址,出土文物中有两件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器和多件中国古代陶瓷,说明古代就有人在这里生活和生产,所以当地有“先有白泥坑,后有香山城”的传说。

嘉靖版《香山县志》记载,当时已经有“深湾”这个地名的存在。《广东省中山市地名志》记载,南宋咸淳年间,“博士(官名,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杨云巢从南雄珠玑巷逃难到深湾”。最早的历史更可以追溯到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距今已经八百多年。

而河西片区的历史则短许多,只有两百多年。1544年之前,板芙西部均为海域,尚未形成陆地。据《香山县志》记述,清嘉庆元年(1796年),才开始有人在庙湾村居住,人们开始修筑芙蓉沙小围。为什么叫芙蓉沙呢?因为这里是由海沙冲积而成的沙洲,且盛产芙蓉。

我们来从头梳理一下。

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香山镇改为香山县,由广州管辖。现在河东片区深湾一带为仁厚乡属地,河西片区仍然是海域,属德庆乡,尚未形成陆地。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香山县改乡为“坊”“都”,仁厚乡分为仁厚坊和良字都(深湾一带),德庆乡改为龙眼都,龙眼都仍未形成陆地。

清嘉庆元年(1796年),开始修筑芙蓉沙小围,龙眼都逐渐形成陆地。

清道光七年(1827年),仁厚坊和良字都合并为仁良都,龙眼都改成隆都。

◎板芙村落分布图(www.daowen.com)

清光绪六年(1880年),龙都改为隆镇。

清宣统二年(1910年),整个香山改“都”“镇”为区,仁良都变成第一区,隆镇是第二区。

民国十九年(1930年),第一区改为仁良区,第二区改为西乡区。

民国二十年(1931年),又改回第一区和第二区。

新中国成立(1949年)后,仍沿用旧名。

1950年调整乡村设置,河东片区叫鹿鸣乡(明天启六年,即1626年,湖州山曾有鹿出现,知县命人捕之,养于山脚,故名),河西片区为四沙乡(板尾沙、芙蓉沙、广福沙、大排沙)。

1953年,首次出现“板芙”这个地名。

之后各种分分合合……

1965年,原板芙公社正式独立建制,辖管庙滘、板尾、四联、禄围、寿围、广福、深弯、金钟和湖洲九个大队。

1983年,板芙公社成为板芙区。

1986年,板芙区改板芙镇至今。

现在的板芙镇,下辖一个社区十个村(分别是板芙社区和板芙村、板尾村、四联村、禄围村、广福村、金钟村、里溪村、深湾村、白溪村、湖洲村),东部为丘陵地带,地势较高,矮小的山岭此起彼伏,山地较多,基本是初具规模的工业区;西部濒临西江磨刀门水道,属冲积平原,河涌纵横交错,地势较低,土地肥沃,有“板芙粮仓”之称。

发展初期,板芙以家具、鞋业、服装化工、电光源为主要产业,境内有金钟山郊野公园、滨江路带状公园、鹿鸣湖旅游景区等旅游景点,以及著名的“四古”遗址(新石器时代的古沙丘遗址、明清时期的古瓦窑遗址、民间利用水力舂米的古“水对”遗址、明朝何述铉古墓等文物)。

在旅游景观方面,板芙镇加大投入,按照“一带两轴,三心三区”的结构布局进行建设,悉心打造了长达5公里的滨江景观大道,不仅有健身公园、全民健身广场、亲水平台、码头等景观,沿线还栽种了上百棵红花楹。沿岐江河建设的滨江湿地公园,一期面积266亩,升级改造的方案设计和立项已经完成,预计2020年年底完工。二期将以省级标准推进建设,总投入约4000万元,建成后,湿地公园的总面积将达到1800亩。另外,镇政府投资1.5亿元重点建设的迎宾大道西段已实现通车,并种植秋枫、木芙蓉、凤凰木等品种来绿化道路。

◎观江楼精致的花纹雕饰

◎金钟山郊野公园内的观江楼

据说,板芙镇将依托河西一号路及禾尾涌打造东西向的旅游休闲轴,计划打造禾尾精品村和建设禾尾公园。“水韵禾尾,疍家乡居”,项目规划以农业生态本底为载体,以乡村人居环境提升为主导,以岭南特色乡村旅游开发为提升,力求打造独具岭南韵、水乡情,传统与现代交融碰撞的具有乡村体验、生态观光、水上游赏、休闲娱乐、水上集市美食品尝等功能的疍家岭南水乡体验示范区。镇政府还规划环绕禾尾涌、庙窖涌设置岭南水道,沿线设置三个水乡码头、五个行船接驳点、嬉水池、休闲景观亭等设施,规划水道总长度4.5公里。

◎独具岭南特色的乡村旅游开发项目

◎浓浓家风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