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金丝猴母猴之间,竞争是它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它们的生活中也并不是只有竞争,它们之间也充满了温情和合作,它们用团队的力量来对抗恶劣的环境和外来的威胁,这种合作精神是它们生存的法宝之一。下面我们对滇金丝猴的合作精神一探究竟。
对于滇金丝猴的母猴来说,抚育后代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滇金丝猴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决定了抚育后代将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滇金丝猴是分布海拔最高的非人灵长类动物,生活在海拔2600—4200米的森林中,分布区内海拔高、气温低、大风强劲、紫外线强烈,冬季积雪覆盖,夏季多雨多雾,环境条件十分恶劣。再者,滇金丝猴的生活方式可以称得上是灵长类中的“游牧民族”,它们每天天亮后就开始一天的行动,一边采食一边迁移,中午会在森林中作短暂的休息,午休后又开始采食和迁移,到黄昏时,猴群就选择一个安全舒适的地方过夜。一天中,除了午休和夜宿,猴群从来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每天翻山越岭,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一天迁移二三十公里是很正常的事。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猴群行色匆匆的生活,对没有幼子拖累的公猴都是一种挑战,对于怀抱婴猴的母猴来说更是一种极大的煎熬和折磨。母猴要采食填饱自己的肚子,以保证自己和婴猴的营养需求,它所摄取的营养是要母子共享的。在此基础上,母猴要有足够的体力跟上猴群的行动,掉队就意味着死亡。如果母猴死亡,婴猴也难以存活。母猴名副其实是猴群中生存压力最大的群体。在此状况下,育有婴猴的母猴,光靠自己是无法生存的,滇金丝猴的母猴们会如何破解这个难题?
智慧和大局观在滇金丝猴的身上再次闪耀,它们知道如何应付这种艰难的局面,雌性之间出现了一种相互帮助的行为,我们称这种行为为“阿姨行为”或“保姆行为”。这种行为的具体形式是,在有婴猴出生的家庭中,非母亲雌性就是婴猴的“阿姨们”,会帮助生育的母猴照看婴猴,这些帮助对猴妈妈十分重要。在取食时,“阿姨”会将婴猴抱在怀里,使猴妈妈能够专心取食,不必担心婴猴会从枝头掉下去,或是被天敌伤害。迁移时,“阿姨”会帮助猴妈妈携带婴猴迁移,节省了猴妈妈的体力。休息时,“阿姨”会为婴猴理毛和保暖,使猴妈妈能够安心休息,迅速恢复体力。第一年“阿姨”帮助了别人,第二年它生育的时候,它会得到别的母猴的帮助,收到的回报毫不打折。这种帮助降低了育婴母猴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婴猴的成活率。并且这种行为在母猴中代代相传,长久存在。所以这种行为是互利互惠的,是一种先期的投资,一种长远的投资,这种投资的结果不仅提高了个体的生存适合度,也提高了种群和物种的生存适合度,可以说滇金丝猴是智慧与大局观并存的灵长类动物。
高海拔区分布的冷杉林
阿姨行为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是一种相互帮助的行为,它对于即将开始生育的亚成体母猴来说,它可以起到练习的作用。亚成体母猴还没有生育过,生育后如何带好婴猴是它们将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好的是它们有现成的课堂可以练习,同一个群体内,每年都会有新出生的婴猴,它们就可以练习带这些婴猴,这不仅减轻了猴妈妈的压力,也让自身的抚育技能得到了提升,为以后当妈妈做好了准备,真是一举两得。
在响古箐的猴群中,目前 “兴盛”家庭有一只成年母猴叫“保姆”,它名字的来源就是因为阿姨行为。2010年,“保姆”还在“一点红”家庭中,当时它是一只亚成体母猴,年龄大约三四岁。家庭中还有一位和它一样大的好姐妹“豆芽鼻”,它们都进入了适于生育的年龄。那年“一点红”家庭出生了3只婴猴,3只婴猴的出生忙坏了3位猴妈妈和“一点红”,“一点红”忙着护卫家庭不受打扰,3位猴妈妈忙着照看婴猴,还好,“保姆”和“豆芽鼻”很大程度上减轻了3只母猴的压力。它们在采食和休息之余,只要有一点点闲暇时间,就会跑过来抱着婴猴,不让婴猴们四处乱走,还很耐心地给婴猴理毛。除了哺乳,它们做到了猴妈妈所应该做到的一切,它们也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了如何抚育猴宝宝,为以后自己成为妈妈打下了基础。(www.daowen.com)
两只亚成体母猴生动地给我们展示了滇金丝猴的阿姨行为。它们给我的印象是“保姆”比“豆芽鼻”更积极和细心,“保姆”如同我们人类社会的专业保姆,所以我在给它起名的时候,就是根据这个特点来取的,这就是“保姆”名字的由来,是一种动物行为促成了一个名字的 产生。
后来两只亚成体母猴在2011年夏天改换门庭,来到了“大个子” 家庭,它们始终积极参与到抚育后代的事情中。2012年,两只小母猴修成了正果,双双产下了自己的猴宝宝。后来的几年中,它们的婴猴不断出生,它们能够细心照顾,没有出现夭折的现象。它们是猴群中标准的“英雄母亲”,这和当年的练习是有莫大的关系的。
暴雪中的母猴和小猴
阿姨行为
“保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