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物联网利用新一次工业革命机会

物联网利用新一次工业革命机会

更新时间:2025-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发展,引发了新的一场工业革命的研究与实践。他认为,这场工业革命在中国最有希望。文章认为这次工业革命以制造业数字化为核心,生产过程通过办公室管理完成,产品更加接近客户需求。其主要内容是,由于3D打印技术的出现,一场新工业革命可能正在到来。

当前,国际范围内的一场新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以大数据、云计算与物联网、互联网共同形成的网络智慧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带动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与各种工程技术迅速发展,显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

新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发展,引发了新的一场工业革命的研究与实践。

(一)学界:出现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研究热

2011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杰里米·里夫金出版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专著。他提出了“能源互联网”的概念,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是由“新能源+互联网”催生的,分布式的新能源生产、分布式的能源利用(加上储能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分布式的能源,又主要通过网络分布式协同制造与生活、办公消耗加以利用。因此,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在互联网管理之下的,包括分布式新能源生产、分布式工业制造、分布式能源生活与办公消耗为一体的工业革命。他认为,这场工业革命在中国最有希望。

美国奇点大学维韦·沃德(Viver Wadhwa)教授在《华盛顿邮报》撰文指出,“将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字制造技术相结合,会引发制造业革命。”并且他认为,这样的制造业革命将有助于美国与中国进行制造业的竞争,让美国夺回制造业的主导权。

2012年4月21日,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发表了题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专栏文章。文章认为这次工业革命以制造业数字化为核心,生产过程通过办公室管理完成,产品更加接近客户需求。这其实是说,产品可由客户参与定制(个性化);生产过程没有一线的操作工人,全部由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来实现;企业的工人只在办公室里上班,负责监管。

2012年9月6日,英国《金融时报》刊登了题为“新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的专栏文章。其主要内容是,由于3D打印技术的出现,一场新工业革命可能正在到来。由此,提出了“堆积法制造”是一场新的工业革命的构想,即“网络技术管理+3D打印设备+新材料”的制造模式。

中国《求是》杂志2013年第6期组织了一批专家进行专题讨论,发表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贾根良、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吕铁、中国电子信息研究院院长罗文的文章,专题讨论的主题是“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叩门,中国准备好了吗?”(www.daowen.com)

(二)政界:各发达国家陆续开展了新的工业革命部署

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并进行了“再工业化”的部署,在2011年6月美国正式启动了“先进制造伙伴”,同年12月宣布成立制造业政策办公室,2012年2月制定了《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

欧盟于2010年制定《欧盟2020战略》,把《欧洲数字化议程》作为七大行动计划之一,加快实施《竞争和创新框架计划》,在柏林、巴黎、赫尔辛基等地组建6个知识和创新联合实验室,重点支持信息技术创新应用。

英国出台了《低碳工业战略》,旨在重建核电优势,削减对石油的依赖,从而向低碳经济转型。英国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明确了发展低碳经济路线图,并动员政府、企业和公众等所有力量,采用行政、经济、技术、宣传等多种综合手段,大力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芬兰出台《21条和谐芬兰之路》、《TCT2023年计划》,以推进网络化协同创新为重点,率先在欧盟实现研发(R&D)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3.5%的目标。芬兰的装备、化工服装、钢铁企业在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中实现了稳健增长,占芬兰出口比重达20%的纸浆、15%的化工产业的制造全部实现了“零排放”。

德国在2013年4月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工业4.0战略”。该报告认为,人类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以蒸汽机为动力的纺织机械彻底改变了纺织品生产方式;第二次工业革命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采用电动驱动实现了大规模生产;第三次工业革命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电子信息技术使制造过程实现了自动化;目前正发生的是将物联网和服务网应用到制造业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4.0战略”的主要特征是把企业的机器、存储系统和生产设施融入虚拟网络与实体物理系统(CPS),从根本上改善包括制造、工程、材料使用、供应链和生命周期管理的工业过程。说到底,就是由工业物联网进行工业的精准制造。

总而言之,无论是学界正是政界,虽然对第三次或第四次工业革命有不同侧重的表述,但其共同点都认为这次工业革命是数字化、网络化制造方式的革命;无论是英国提出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德国推出的“工业4.0战略”,还是美国提出的“制造业革命”,围绕的主题都是工业制造业,所采取的主要手段都是将新一代网络技术应用于制造过程,并融入制造的产品与装备之中,使其制造的产品、装备能由网络控制,从而能更加节能与健康安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