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小企业经营管理

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小企业经营管理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适应我国旅游业不同时期发展,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不断调整,在当前全面推进全域旅游、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旅游供给侧改革的社会背景之下,传统的“管理型”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迫在眉睫。过去我国旅游业发展是通过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景区等大型旅游企业提供集中统一的旅游服务,因而需要“管理型”旅游专业人才。

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小企业经营管理

为适应我国旅游业不同时期发展,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不断调整,在当前全面推进全域旅游、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旅游供给侧改革的社会背景之下,传统的“管理型”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迫在眉睫

(一)全域旅游呼唤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我国全域旅游发展方兴未艾。2010年的大连市城市旅游规划首次提出全域旅游的概念,此后浙江杭州、海南琼海等县市也提出类似的全域旅游发展思路。厉新建、张凌云等(2013)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全域旅游发展观,提出全新的资源观、市场观、产品观与产业观,以及全要素、全方位、全行业、全部门、全过程、全时空、全社会、全游客的发展模式,奠定了全域旅游的理论基础。全域旅游真正由理论走向实践始于国家政府层面的系列战略部署。2015年,国家旅游局正式提出全域旅游发展的战略,并下发《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2016年分两批公布了500个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标志着全域旅游由理论走向实践,我国逐渐步入全域旅游时代。

全域旅游时代下,旅游者的旅游时间更加自由,旅游空间更加宽广,旅游内容更加丰富,旅游需求更加多样化、个性化、自主化。旅游需求的变化必然引起旅游供给针对性的调整,由原来的集中供给转为分散供给,相应的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要也将随之变化。过去我国旅游业发展是通过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景区等大型旅游企业提供集中统一的旅游服务,因而需要“管理型”旅游专业人才。未来我国全域旅游发展更需要大量分散提供旅游商品和服务的中小企业,如民宿、客栈、农家乐、餐吧、酒吧、纪念品、交通租赁、定制服务等,因此不仅需要旅游“管理型”人才,更需要大量旅游“经营型”人才。

(二)国家“双创”战略倒逼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www.daowen.com)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随后国务院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创新创业工作上升为国家战略。“双创”工作不仅关乎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而且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就业。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极大的社会背景之下,鼓励有知识、有技术的大学生回乡创业,既可以缓解就业压力,又可以以人才资源引领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旅游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和第一大产业,其产业体系庞大,层次丰富,是培育创新创业的重要领域。推进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大量懂经营会管理又有创新创业意识的旅游专业人才回乡创业,既可以满足全域旅游分散供给的需要,又可以以专业的旅游人才提升旅游业经营管理水平,促进我国旅游行业转型升级发展。

(三)旅游供给侧改革急需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结构性问题,如产业结构不合理、结构性失衡、创新发展动力不足、产能过剩、生产成本过高等。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随后,各行各业掀起“改生产、创需求”的供给侧改革。我国旅游行业结构性矛盾也很突出,如高端旅游产品供给不足,低端旅游产品供给过剩,旅游服务水平低下,旅游业态不健全,旅游企业创新不足,旅游管理水平落后等。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在人,人才队伍是解决旅游行业产品、服务、业态、创新、管理等结构性矛盾的关键性因素。《“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旅游业转型升级,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将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地方重点人才支持计划。我国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单一,难以满足当今旅游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实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旅游供给侧改革的要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