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支配下为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而创建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型。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具体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学制学位、学分学时、主干学科、核心课程、实践教学、教学计划等内容,此外,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实习基地、就业去向等内容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发展创新。各旅游专业院校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外部环境创造出类型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例如,马勇(2005)提出以实践需求为驱动力、教学资源为保障力、教学手段为提升力、质量保障为支撑力的“四轮驱动型”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陈国胜(2011)提出以“学中做、做中学”为特色,将学校学习与社会生产相结合的“工学结合”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将旅游教学与旅游产业、旅游科研有机结合的“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刘伏英(2008)提出以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订单式”旅游专业人才的“校企合作”模式;张颖(2011)提出以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应用型”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除此之外,还有“思想引导+专业辅导+课题研究+就业指导”的导师制,“回炉”培训制,本土型培养模式,民族地区人才培养模式等。实际上,各旅游专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是上述某一单一模式,而是多种模式的交叉互融。(www.daowen.com)
人才培养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每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都产生于特定的社会背景,都有其现实指导意义。然而就整体而言,我国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问题。首先,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本科院校一般定位为培养旅游管理型人才,职业院校一般定位为培养旅游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千篇一律,缺少针对性和实际指导作用。其次,理论培养与实践培养脱节严重,由于缺少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或者美国康奈尔大学模式的校属旅游企业作为实习基地,国内旅游专业院校的校内实训大多以“实验室”的形式存在,与社会现实脱节,而校外实习往往又脱离学校独立存在,与专业理论脱节。再次,课程设置不合理。我国的旅游管理专业几乎是由地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专业转换而来的,学科内容与课程体系经常参照原有专业,授课过程中普遍存在缺乏理论支撑、课程体系混乱、教材层次参差不齐、授课方式滞后以及与市场需求脱节等一系列问题;另外,师资力量不完善,现有的专任教师理论水平较高但实践经验不足,而外聘的行业精英虽然实践经验丰富却不能与专业理论有效衔接。最后,毕业学生难从业。受制于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能力水平和思想认识,以及旅游行业的用人机制、薪资待遇、社会偏见等原因,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有业不就”和“频繁跳槽”的现象,多数人难以在旅游行业长期就业、从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