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码头位于新政镇大西门。据史载,东汉和帝永元年间,县境产盐及民食必需,经嘉陵江运输,新政码头渐具雏形。新政码头的建造始于唐武德四年 (621)。嘉庆十一年 (1806),河水猛涨。因地层褶皱,洪水一下涌进城内正下街,新政损失严重。洪水过后,新政县令沈寿榕带领民众开始修建“大梯子”(新政码头是个梯形,故名)。它坐落在新政大西门城下48米左右,面向灵官庙及擦耳岩,上靠大西城门,下临嘉陵江。新政码头到小西门,左右梯子是 “8”字形。随江岸斜坡,用质坚无层半尺厚的条石,按5米宽,分上7步、中13步、下19步、两个平台修砌而成。大梯子分左右,梯长200余步。左面梯子到小西门,右面梯子到小北门。梯子上平台向下30多步梯石,便到中间的大平台;大平台又下50多步梯石,就到大梯子脚下船码头。整个码头高15米左右。
新政码头(2010)
道光元年(1821)后,码头经过多次重修。1934年,新政大商人周子勉又再次重修。重修时,修建人员在旧码头河床下挖出一块碑石,碑石正中有8个大字,“悠悠四海,咸赖嘉祥”。碑石侧落笔是 “新政县道光元年重修”。
清道光至咸丰年间,新政的盐业、手工业、商业等进一步发展,新政航运空前兴旺,新政码头成了阆中、南部、营山、蓬安、仪陇、新政六县乃至通江、南江、巴中货物水运的集散中心地。上到广元,下赴南充、重庆、上海的燕尾子大木船和无数小木船、渔舟都停泊在此。
民国时期,新政成了通江、南江、巴中物资进出口,以及仪陇、南部、蓬安三县物资集散地。码头空前繁荣,特别是每年的6~10月,码头就更热闹,更忙碌,每天停泊300~400号大小船只。民国35年 (1946)来往船只货物吞吐量约3万吨。通江、南江、巴中的药材、土特产源源不断地运往南充、重庆等地。当时,在新政做药材生产的大商家有三四十家。甘肃碧口、四川广元、通江、南江、巴中的药材、茶叶,仪陇的粮食、盐、白蜡,新政有名的黑胡豆瓣、簝叶、慈竹笋壳、棕树片、蓑草、草鞋、火纸汇集到新政港口码头。从嘉陵江上游运来的煤炭等也汇集在这里。从下码头到上码头长达1.5公里的江面密密麻麻地停靠着船只,装船卸货,抬的扛的,挑的背的,你上我下,一派繁忙。
白天是这样,晚上则灿烂夺目。过往的上百船只经常停靠在河街南北两边,灯火棋布,船上一排排 “亮油壶”灯、三角灯、马灯、电石灯、汽灯照亮了嘉陵江水,与天星交相辉映,很有江天渔火的感觉。(www.daowen.com)
由于新政嘉陵江航运事业的兴盛,新政码头沿左右梯廊都以竹木夹簝叶,搭建能建能拆的简易竹棚房屋。洪水来时,竹房搬往高处,暂停生意;洪水退却,又将房屋搬回原处,继续经商营业。这样就自然形成了 “三条河街”衔接大西门,是新政嘉陵江边一道独特奇异的风景线。
从码头到大西门2公里的临时河街,是为船帮们提供吃喝休息的场所。这条临时的河街上吃的、喝的、看的、耍的无所不有,繁荣一时。
历史上,新政码头不会义渡和义举。
新政因嘉陵江纵贯南北,渡船成为联系东西两岸的主要交通工具。据在嘉陵江新政码头驾船的新政本地人刘昌美讲,他家从他的曾祖父刘大生起就行船了,到他这代已经五代。在清同治年间,刘大生、刘大金堂兄弟便实施了义渡行为。尤其是丙子、丁丑年 (1876~1877)嘉陵江发大洪水后,很多饥民要求从河西渡江到河东来找吃的,但又没钱渡河,于是刘氏兄弟便义务把他们渡过江来。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新政商会会长鲜于级三,组织新政商会成员实施义渡。在他的倡议下,大家纷纷慷慨解囊,承办了新政码头的义渡。1939年底组织了刘大培等人的6艘木客渡船。淡季安排2~3艘渡船进行摆渡,日均渡客50人左右;旺季6艘渡船全部投入摆渡,日均渡客200人左右,日运送生活生产物资1吨左右。当时在河西渡口山崖石壁上镌刻石碑一块,上书 “新政义渡”四个楷体大字,下方刻有组织义渡的商会成员鲜于级三等人姓名,义渡船员姓名罗列其后并用红漆描摹。可惜天长日久山石脱落,至今已不见踪迹。当年参加义渡的船工每年到商会结算全年的酬劳费用。修补船只费用也由商会帮助解决。义渡之举一直持续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才结束。新政人古道热肠,不仅有义渡之举,还常水中救人。解放前新政码头参加义渡的船员刘大培等人常常打捞落水人员,不收分文。解放后,河西村一队的张洪玉,现年70多岁,常年在江中打鱼,经常救人。几十年来被他救起的人员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20世纪90年代,本镇打鱼人刘家国、刘兴明等先后在江中救起十几人。
新政码头在1978年7月以前,属四川省南部县管辖。1978年8月1日,新政从南部县划给仪陇县,新政码头划归仪陇县管辖。1980年,四川省内河局拨款28.9万元,在新政原码头下游300米处新建长60米、宽20米的中水平台和长520米、宽7米的车行道。次年,仪陇县成立新政码头管理所,办理船舶停靠登记、货物装卸、堆放和收取管理费等事宜,原大西门处码头停用。2005年9月,仪陇县治迁新政,加快了“两路”(仪陇到南充、仪陇到马鞍的公路)、“两桥”(新政嘉陵江大桥和新政嘉陵江二桥)的建设和防洪大堤的修筑。著称于世的新政 “大梯子码头”永远沉睡在了新修河堤的陡梯子之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