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市石兴码头因石兴场而得名。“石兴”之名,或许来源于先民在此兴场立业,盼望着石头上出现兴旺家园的意思。
码头在石兴场左下方200米处的嘉陵江边。码头与双龙古镇隔江相望,对岸便是212国道,水路距阆中城区大约30公里,陆路约10公里,汽车10多分钟可达阆中古城。码头地势优越,整座码头就是一块连山石,平整而结实。临江边沿刀砍斧切,跳板一搭,岸边与船舷紧相连,平稳实在。这块连山石硕大无比,从码头向东一直连着石兴场、石兴粮库。石兴码头为阆中五大古码头之一,其地位虽不及保宁码头和河溪关码头,但悠久的历史和旺盛的生命力却让人不可小觑。
旧时,石兴码头原属于双龙张家湾一张姓人家。张家有一女许配石兴场一马姓人家,马家极穷,于是张家连船带码头一起作为嫁妆送给了马家。从此女婿操渡,女儿在石兴场开店,几年就成了富户。码头原为马家代代相传,直到解放后,才收归国有。
石兴码头地理位置适中,是洪山、宝马、元山、石龙、石兴等场镇和南部的人们赶双龙古镇、进保宁府的必经之道,又是嘉陵江水道磨儿滩的出口。码头既是奔滩人歇息之地,又是广元、苍溪、河溪码头下水船在姚西坝与急流搏斗后的喘息之处。姚西坝江水湍急,礁石甚多,有 “十船九打烂”之说。为此,船工自己筹钱在距石兴码头上游200米的崖石上,雕刻一尊钟馗塑像,保佑船只航行平安。
每当双龙镇逢场,石兴码头人流如梭,甚是繁忙。即便是冷场天,从洪山运盐的背二哥也是络绎不绝。他们来自柏垭、双龙、思依乃至剑阁,一行三五人,结伴而行,一茬接一茬,从未间断。洪山产盐历史悠久,且质量上乘。民国15年 (1926)《阆中县志》记载:“阆中六区楼垭场 (今洪山镇)、四区兴隆场皆产盐,唯楼垭场之盐燥白如雪。”所以,这些盐贩子常年行走在这条道上,成为码头的熟人老客。他们去时在码头上买一担木柴,挑至洪山盐井卖了,再购盐挑回老家卖掉。年复一年,直到年老体衰方止。码头的傍晚和清晨是他们集中过渡的时候,也是码头最繁忙的时候,人多得过河 “打拥堂”。
石兴码头货运量最大的就是当地的窑货、粮食和木柴。石兴场除了连山石以外,就是一条黄泥巴梁。连山的石头没有给石兴人赋予财富,而一梁的黄泥巴却给他们带来了好运。原来这里的黄色黏土,是烧制窑货的上等原料。元代以来,石兴人用在外地学到的制陶技术,回乡开起了窑厂,生产老百姓最需要的各种陶器——大小不同的水缸、酱缸、坛子、罐子、花盆、烘笼钵以及饭碗、酒壶、酒杯等。数百年来,石兴场的窑货远销各地,上至广元、旺苍、甘肃碧口,下至顺庆、重庆。阆中古城禹王宫下江边码头上,旧时就有一个专卖石兴窑货的市场。(www.daowen.com)
窑货是易碎品,故其运输讲究的是稳当,不然损耗太大。所以,窑货运出大都是搭在重载船上,这就促成了所有重载船只都有在石兴码头小憩的习惯,其目的就是顺带一些窑货赚点小钱。于是也就相应带动了石兴码头的兴旺。
石兴人烧制窑货世代相传。全场附近有数10家窑厂,他们都有各自的绝活,烧出来的窑货是一家赛一家,都是抢手货。黄泥巴梁成了发财包,当地人家家富裕,户户殷实,这种状况持续了数百年。到了清朝初年,石兴人强烈地认识到,光靠烧窑,子孙是没有大的出息的,必须得有文化,多读书,才能走入仕途,光宗耀祖。于是乎,他们自凑钱财,在村上修了一座文昌庙,供上文昌菩萨,以寄托希望,祈祷文运昌盛,荫及子孙。
1956年,阆中县政府组织成立了窑货生产合作社,直接归阆中县二轻局管理。窑货产量一度扩大。20世纪80年代,又从二轻局划归乡镇企业局管理。为扩大生产规模,窑厂从石兴场搬迁到嘉陵江对岸国道212旁边的金龟坝上。而后,窑厂破产倒闭,延续了近千年的优势产业急剧衰落,石兴码头的窑货运输也从此结束。
民国31年 (1942),石兴场设有粮库,库容50万斤。洪山、元山、石龙等地的粮食都得运往石兴。1950年又新建100万斤粮库。粮食都由码头上船直调南充、重庆。石兴粮库中转业务,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结束。
20世纪90年代,阆中机场修建。此后,石兴码头变成了汽车渡口,方便了石龙、洪山的过江人。而今,随着在码头不远处阆中嘉陵江三桥的竣工,石兴码头必将结束自己的千年使命,成为历史的记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