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历来为川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镇,曾为巴国国都。嘉陵江纵贯阆中南北,使其成为嘉陵江上重要的港口。
阆中港位于阆中市保宁镇,地处嘉陵江中游左岸,溯流而上201公里抵广元,顺江而下539公里到重庆。港区内有南广高速公路 (南充至广元)、国道212线、省道302线穿过,水陆交通方便。阆中港是嘉陵江由北向南进入南充境内后的第一大港、阆中进出口物资主要集散地。
旧时,阆中港港区上起西门滩,下至龙爪滩,自然岸线长度2500米,港区总面积50.8万平方米。其中,陆域面积0.8万平方米。进口物资以煤、建筑材料、化肥、石油等为主;出口物资以粮食、桐油、棉花、丝绸等为主。20世纪50年代,宝成铁路通车后,大部分物资由广元运进。最高年份的1990年货物吞吐量59.8万吨,完成客运量10万人次。
阆中港口码头旧称 “保宁码头”。保宁码头是总称,由多个码头组合而成。顺江而下,江北岸计有沙溪 (城北渡口)、西门 (丝绸电厂码头)、南门(醋房街码头)、华光楼、汽车、轮船、战备等码头;江南岸有马哮溪、王家嘴、龙王滩、空树溪、南津关、油房坡、大佛寺等渡口、码头。这些渡口、码头停泊的船只和装卸的货物,各有侧重和分工,带有专业型码头的性质。沿河岸边的上新街、醋房街、中新街、下新街、皮房街、下华街、上华街、油房街、高家坎街、沙河街、下沙河街、机房街、草堂寺街与码头互为依存,共同营建出具有阆中地域特色的码头经济和码头文化。
沙溪码头 (城北渡口):习称沙溪渡口,地处玉台山脚原沙溪场北头下的嘉陵江边,隔江相对的是任家坝、郑家坝。它是阆中古城唯一的一处倚高山傍悬崖、江水直逼山脚的渡口。沙溪老场,因此渡口而兴。虽然江水直逼山脚,但历史上多有行船在此靠岸停泊。1959年,阆中经南津关镇后至思依的公路通车。特别是1982年阆中与剑阁开通客运后,沙溪渡口的作用便大大减小。2010年,因扩建212国道和修建滕王阁公园,沙溪老场整体拆迁,但场下渡口却因修建沙溪水电站渡运反而得以保存和发展。
西门码头 (丝绸电厂码头):地处阆中古城索道老黄桷树下。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古城的西南角,先后建立了以阆中传统产业为支撑的阆中丝厂、上海内迁的阆中绸厂和阆中丝绸电厂。为保障三大龙头企业的生产用煤,此地兴建起了专用煤炭码头。每天由广元下运煤炭的木船、驳船在此排成了长队。卸煤的双轨滑车、卷扬机日夜不停,日卸煤量达到数百吨。
南门码头 (醋房街码头):位于阆中城西南角,邻古城索道老黄桷树,与华光楼码头相隔不远。码头对岸为空树溪渡口。嘉陵江水在西门滩下面形成一个 “回水沱”,流速有所减缓,水深在1.5米以上。旧时以停靠从白溪浩出来的揽载船,中路帮放下水的木柴、冈炭、石灰等物资的船舶为多。河边没有专门的上下梯坎类建筑,平水时在船上搭个跳板,背运上下货物,若遇到水势变化则只能踩在水里卸货。由于需求稳定,柴船到岸时,河边就有一长串搬运工排队背运。木柴俗称把把柴,每5根为1把,按把论价。这些柴只有2尺多长,一把一把点数后,搬运工将其横放在马口背架子上背进城,送往各家各户。收货人要立即付力钱。按旧时的说法:“力钱,力钱,立地就要付钱。”这种贫苦搬运工多住在上新街、南门河坝边小巷破旧老房之中,靠下苦力生存,成了码头的组成部分。后来的搬运装卸公司的老职工,多半来自这一批人。
此码头是阆中传统的木炭和薪柴码头。船工们凭借嘉陵江上游白龙江及各溪流的水运优势,将沿途各山地的木材、薪柴和冈炭,或以木船,或以木排、木筏运往此地,分散出售,使之成为古城关乎民生的重要码头,也成为古城内依靠卖柴、锯柴、碎柴为业者的生计来源。
后来由于白溪浩揽载船断航,沿白溪两岸森林破坏严重,农民自己都缺柴烧,只得改灶,花钱购买煤炭煮饭。中路帮从虎跳、鸯溪口下来的木柴船,因缺少柴源而停运。阆中城镇居民不得不一律改用块煤、散煤和蜂窝煤生火煮饭。醋房街码头作为柴碳码头的历史使命,至此结束。由于这一带河边水深,一些沙石船只又在此处卸货,航运公司的船舶也利用地形在这一段河坝停靠检修,所以此处仍然人来人往,有些码头气氛。20世纪末,因兴修滨江大道,又在黄桷树旁修建过上锦屏山的过江索道,彻底改变了老河岸的形状,从此由空树溪渡口过河来的渡船也没有了。
南津关码头 (1987)
华光楼码头:地处古城正南端,隔江相对黄华山与锦屏山之间的南津关。考南津关,缘自南津河,是阆中古城嘉陵江段唯一包含着古城码头和津渡关梁含义的渡口名。
阆中古城嘉陵江段的津、津渡、津驿、水驿的历史十分久远,但能确见记载的,则是北宋元丰三年 (1080)修成的 《元丰九域志》(卷八)在“利川路·阆州·阆中县”下明载 “东郭、南津、西津、北津四镇”。由此,可知阆中在北宋之时,以 “津”为 “镇”设立起了 “南津”“西津”“北津”三镇。这不仅彰显了当时阆中津渡码头的重要性,也显示出了阆中水道运输的繁忙。
华光楼码头 (1987)
老一辈口头上称之为 “保宁码头”的,主要是指华光楼江段。以华光楼码头为中心的沿河上下,自古就是古城最为繁华的码头区。华光楼码头上连上华街,下接下华街。河坝上接最为繁荣的大东街,在设浮桥之时如通衢大道直去南津关,在撤桥为渡之时又为渡船所必经之道。华光楼码头的左右江边,每天都会迎来沿江上下各地的大小货船。华光楼码头上停靠的是 “舵笼子”“滚筒子”一类的大船,装运的也是价值较高的生丝、桐油、绸缎、布匹和贵重的干货、山货等。位于上华街的 “庆丰馆”是旧时的生丝交易市场,再往上是山货、干货市场。大东街则主要是当时富商们集中开的绸缎、布匹铺,称为 “宽货铺”。上华街与大东街相接处,东有油房街是阆中名特产品“东河桐油”的交易场所,西边下新街有 “崇新长大醋庄”,常年在这里装船外运。
阆中古代批量交流的货物主要依靠水上运输,华光楼码头成了古城发展的起点。随着物流商贸的发展,阆中早期的茶馆、酒店、餐馆、旅社也在码头一带兴旺起来。运输主要生活物资粮、油、盐、茶的船只也主要停靠这一段,由口袋帮转运进城。码头上,一船接一船地驶抵岸边。只见那各船的船工,在船停驻后,便用带着长长铁锥的插杠,从船头的插杠筒孔用力下插,便使插杠深深地插进江底的泥沙之中。再大的船只也停得稳稳当当,任凭江涛不停地拍打冲撞,木船只是上下起伏左右摇摆,而始终停泊在原地。
一些急于卸货物又难以靠近江岸的大小货船,船老板往往会采取变通之法,与前船的船老板或驾长协商通融,让货物上船通过。经同意后,他们便在船与船之间搭好跳板,然后让请来的力行们或装或卸货物。这一可行、常用的变通之法,既联络了船家之间的感情,又节省了不少时间。(www.daowen.com)
隔江相对的南津关,是常年比较繁忙的码头。旧时,冬春更有浮桥直接连通。但因关口一带为深水河岸,便于停泊吃水较深的大船,故只有少量由水路转陆运至成都方向的货物在此下船。现在可见的文字资料上,并未将南津关单列成一个码头,这是因为南津关仅是渡南来北往行人的,货物很少在此上下。
关于冬春季浮桥,《四川通志》《保宁府志》和 《阆中县志》均有记载:明成化七年 (1471),保宁府同知赵宗建为缓解蜀道官渡繁忙不畅的压力,在南津关和华光楼码头之间,设置了枯水期的季节性浮桥,从此极大地方便了南来北往官商行旅的通行。该浮桥由36只木船以大缆串连固定于两码头上的铁柱间,船上再以木板铺平。遇有上下舟船要过,抽板开洞放行即可。明嘉靖年间保宁知府李伸又加以改进。清嘉庆十二年 (1807),川北道台黎学锦认为浮桥有碍行舟而一度停止搭建。在其离任后,浮桥又恢复如旧。每年浮桥搭成,乡人纷纷前往武侯祠焚香祭祷。
水上管理机构曾设立于南津关街上。旧时的阆中浮桥,定期三天才 “开关”、放行船只。冬春季浮桥与南津关相连时,也是阆中古代最为热闹之时。特别是在等待浮桥 “开关”的日子里,密集于此的船只,给古城平添了一道独特的景致。
在 “开关”之前,上自广元下自重庆沿江各地的货船陆续停泊于此,有的是专程到阆中采办装卸货物,有的是在此等候 “开关”,码头上下,大小货船停泊得密密麻麻。等待 “开关”的各地商贾、采买、驾长、伙计、船工们促进了阆中沿江码头商品交易、货物集散和商行、店铺、餐饮、茶馆的兴旺,同时也使船帮、轿行、车行、力行等行帮组织应运产生。
“开关”的时间一到,停靠在码头上下的大小货船,在各驾长的指挥下,先宰杀一只事先备好的大红公鸡,把鸡血洒在船头柱上,念念有词,祈祷龙王爷保祐平安,然后将敬龙王爷的烧酒、肉食分发给船工们吃喝。之后,各船便徐徐地驶过 “关口”,鱼贯而行。过 “关”后,各船在驾长或副驾长的一通击鼓或一声吆喝之下,便开始了或上或下的分道航程。下行船的船工们有的摇起大橹,“哟嗨哟嗨”而行,有的推起桡板,唱着号子而行。而上行船的船工们纷纷挽起袖子,扎起长衫,搭起搭背,脚踩江水,背纤拖着船只上行。由于上行不远就是龙王滩,驾长或副驾长便提前吼起了 “幺二三”过滩号子,船工们也开始 “躬腰蹬腿手扒沙”地应答着号子,拼力拉纤。
阆中这一极具地方特色的季节性木船浮桥终止于20世纪40年代,存在近500年。
另外,沿河坝停靠的还有一只只淘粪船。在缺少化学肥料的年代,阆中城附近村社的大部分主要劳动力都来城里掏大粪。沿江的生产队将大粪从城里挑到江边,倒入粪船运回。一年四季,古城处处都能听到 “有粪卖没有”的吆喝。这些勤劳的农民,每天不但把全城各家各户的大小茅坑清除得干干净净,而且还要付钱,或者直接拿新鲜蔬菜换人家的粪便。这个挑粪的队伍人数不少,常在街上形成颇为壮观的 “粪担子队伍”。当年有城里人给只喜欢吃菜不爱吃饭的小孩取诨名叫 “河溪关的菜船”;吓唬小孩时用 “把你送给粪船上的粪担子”等俗话。
由于河坝宽,冬春季节,下河坝自然形成了一个蔬菜市场。过年这里每年都有人摆地摊,扯圈子卖艺卖打药,还有外地随时来的 “大把戏”表演。因为有这些商业性、文娱性的内容,所以华光楼河坝人气旺盛。
阆中港:阆中河边从高家坎往下,都是浅水卵石河坝,少量停靠船只下货,都是靠搭跳板或踩水背抬,故未形成码头。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阆中已使用机动轮驳从事水上运输。要停上百吨的机动船只,原有的古旧 “码头”已不相适应。所以从1971年开始,政府采用近代小轮船码头的标准,用石条为主要材料,花一年多的时间建成了一座全长310米,宽20米,引道平台高出枯水水位3米,航道一侧终年可保持水深2米以上,保证200吨级的轮驳停靠装卸的轮船码头,命名为 “阆中港”。1977年,又由地方政府规划补建长100米,宽20米,高出枯水水位6米的洪水平台,解决了洪水期间的装卸问题,因为停靠的皆是大型轮驳船,故也称 “轮船码头”。
土马路段:这是阆中传统的粮食船停卸的码头。虽说供市民食用的粮食有多种途径运至古城,但大宗的船运粮食都停卸于此。解放后,在此码头上方不远的大步坎黄桷树台地建起粮食仓库和粮食加工基地。其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该码头兴修扩建成有引桥的码头,在大步坎台地下方建起供市民生活的煤炭露天仓库,此码头便最为繁忙。由广元嘉陵江而下的机动船拖挂的七八只运煤船,由旺苍沿东河而下的运煤船队,以及运送粮食、化肥、水泥等物资的货船均停卸于此。搬运社的人力板车、马拉板车、牵引车、拖拉机、汽车在此穿梭忙碌。
战备码头:即阆中古城禹王宫段下江边码头,人们习惯称之为 “战备码头”,即现在游船停靠处。禹王宫是清初修建的湖广会馆,其河滩码头在旧时,是阆中传统的 “窑货”船停靠下货之处。
当时的窑货,主要是阆中本地石兴场烧制的日用陶器,诸如大水缸、大金鱼缸、大酱缸、大面缸、碟碗盆乃至药罐、蒜钵、烘笼钵等。这些陶器下船后,商家既找力行运往城内的店铺销售,又让伙计用竹栅栏圈起就地而卖。1949年后,禹王宫一度成为食盐仓库和化肥仓库,该处也一度是盐船、化肥船的停卸码头。
马哮溪渡口:即城东与古城土马路码头隔江相对的塔子山和鳌峰山之间的马哮溪汇入嘉陵江处的渡口。渡口之上、两山之间的垭口处,就是明清修建的用以拱卫保宁府城的五吉关。在渡口和关口之间,有一小集镇,主要是为远道而来的官商行旅中,或因涨水,或因暴雨,或因天晚无法乘船渡江而被迫羁留在此地的人们提供食宿所需。场镇虽然不大,但茶肆、酒铺、栈房、牛马店甚至铁匠铺一应俱全。平常时渡口有三五只渡船即可满足往来行旅所需。特殊时,官府征调其他船只来加以应对。出五吉关南行,官道直通南部、顺庆府,是由陕西通往川中的驿路之一段。出五吉关东行,官道直通仪陇、巴州,是东川道连接古米仓道的驿路之一段。
马哮溪渡口是阆中古城变化最大的渡口。民国18年 (1929),四川军阀田颂尧为加强自己防区的建设,率先在潼川 (今三台)和保宁 (今阆中)两地间修筑马路。因五吉关有碍马路修建,即予拆毁,将关楼的条石用作汽车码头的路基石。民国21年 (1932)4月,路成通车,在渡口专置一艘承载汽车的平板式大木船。从此,马哮溪渡口就成了汽车渡船和民船的两用码头。1950年,在马哮溪渡口设立阆中汽车渡口管理所。1954年,马哮溪渡口归属阆中县渡口管理委员会管理,车渡和船渡有了明确的区分。1963年,重庆至广元的212国道全线贯通,轮渡码头日趋繁忙。20世纪70年代中期,车渡由此上移往黄桷树处,对应南方水塔处。1987年8月,阆中嘉陵江大桥竣工通车,汽车改由大桥通行,黄桷树的汽车轮渡撤销。2005年1月,马哮溪建起阆中嘉陵江二桥,马哮溪渡口不复存在。
昔日嘉陵江江水清澈见底,沿江居民大多直接挑回食用。洗衣淘菜者也在河边搭成许多石台,民众称之为 “挑水码头”“洗衣码头”等,虽谈不上设施,也不固定位置,但旧时城镇千家万户每天都要走向河边去淘菜、挑水、洗衣等。这种流动造成了沿河街道的人气兴旺,也充分展现了阆中古城河边码头渡口上的原生态民风民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