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利溪镇:古镇码头,水陆交通便利,拥有标志性古建筑

利溪镇:古镇码头,水陆交通便利,拥有标志性古建筑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利溪镇位于蓬安县城西南角,嘉陵江东岸,水路距县城40公里,陆路距县城20公里。利溪镇原为两场,一名利溪场,一名永济场。清同治年间于三溪之上建石拱桥三座,两场合一场,称利溪场。大夫第如今是利溪镇的标志性古建筑,现由利溪小学所用,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解放后至1986年,由河舒区9个乡镇投资组建股份制企业 “会龙丝绸厂”,厂址就在利溪镇,1990年被省政府授予先进企业称号,并被列为南充市重点企业。

利溪镇:古镇码头,水陆交通便利,拥有标志性古建筑

利溪镇位于蓬安县城西南角,嘉陵江东岸,水路距县城40公里,陆路距县城20公里。其北靠三坝乡,东邻河舒镇,南连龙蚕镇,西与江陵镇相连。

利溪镇原为两场,一名利溪场,一名永济场。两场间有三条溪河相汇流入嘉陵江。清道光三年 (1823)设利溪场为南乡14团之一。清同治年间于三溪之上建拱桥三座,两场合一场,称利溪场。民国2年 (1913)建利溪乡, 1950年建利溪乡人民政府,1986年建利溪镇,是蓬安县最大的乡镇。

利溪具有独特的地形地貌。三溪汇一溪,将小小的千人小镇分割成了三部分。这种地形,独特到过去土匪垂涎三尺都无法进行打劫。利溪古镇南北各有一个寨门,只要寨门一关,进到镇里的土匪就会插翅难飞,所以利溪古镇历朝历代未有土匪抢劫的经历。

明朝末年,利溪非常小,那时人们通常到青依山仁和寨去赶场。说起利溪场的兴旺发达,与伍氏家族有一定的渊源。

大夫第天井 (2013)

大夫第一角 (2013年)

随着清初时期大量移民,湖北罗田县的伍泰信、伍泰礼到了蓬安县,分别在利溪场和会龙场插栅为业,垦荒种地。伍泰信一支在利溪非常发达,第二代的伍德全,第三代的伍兰芳、伍桂芳共出了三个朝议大夫。

伍德全告老还乡时,嘉庆皇帝亲赐20万两银子,并亲书 “大夫第”匾额以赠。伍德全回乡后便修建了大夫第。大夫第位于利溪镇西南1公里,坐南朝北,由前殿、后殿、左右厢房等组成,占地面积2600平方米,全木穿斗式结构。大夫第山门外立有 “文官落轿,武官下马”的石碑。大夫第如今是利溪镇的标志性建筑,现由利溪小学所用,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继伍氏第二代第三代之后,伍善甫在贵州曾任兵布道,还出了个著名诗人伍联芳。民国时期,伍家不仅出了墨经学大家伍非百 (解放初期曾任川北行署委员兼川北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重庆轮船公司董事长伍定一,还出了几个县长。清朝时期和民国时期,伍家人相继在利溪修建了伍家花房子。此房共有36个天井,上万平方米的房屋,水榭亭阁,应有尽有,为江南园林与川民居相结合的建筑形式。伍家人还修建了梅花墙、万桑园、伍家新房子等一些有名的古建筑。(www.daowen.com)

伍家人发迹后,先后为利溪捐资修建了萝卜桥、米桥、粮食桥。于是便有了三桥、七洞拱的美传。粮食桥最小,仅一洞拱,萝卜桥和米桥均为三洞拱桥。三座桥原都有廊,1958年“大跃进”时,相继拆掉了粮食桥和萝卜桥的廊,留下了米桥的廊。如今人称米桥为廊桥。1987年,廊桥被列为蓬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利溪粮食桥 (2012)

说起利溪萝卜桥的由来,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利溪镇的对面有个马河坝,马河坝有个文昌宫村,该村最驰名的是萝卜。这种萝卜长得特别嫩、特别长,人称马脚杆萝卜。马河坝人赶场就在利溪,人们挑起萝卜过了江,来到利溪进镇的第一桥就是这座桥。天长日久,这桥就成了马河坝卖萝卜的人和买萝卜的船老板们交易的市场,于是人们便将这座桥叫成了萝卜桥。

古时候利溪非常繁华,餐馆有6家之多,有盐商1户,有干货铺数家、卤菜摊铺数家、餐馆数家、客栈数家,还有一家专门从事沙罐生意的、两家做陶瓷生意的。利溪名小吃颇多,什么卤鸡卤鸭、汤圆醪糟、锅盔凉粉、蒸馍、荷汤油干等,数不胜数。

利溪镇有安居寺、白龙寺、青龙庵、川主庙、八角庙、石庙子、红泉寺、高峰寺、金竹庵等12座庙宇。最特别的是一场有两座禹王宫。而青依万佛寺中有万尊石雕佛像,可谓是佛教艺术中的瑰宝。

利溪镇栽桑养蚕历史久远,早在清代就由镇上伍彝超建起了 “万桑园”,鼓励乡民养蚕。与此同时,刘硕甫在镇上办起了丝厂 (即会龙丝厂前身),丝厂曾经名噪一时,生产的生丝远销省内外。解放后至1986年,由河舒区9个乡镇投资组建股份制企业 “会龙丝绸厂”,厂址就在利溪镇,1990年被省政府授予先进企业称号,并被列为南充市重点企业。

利溪粉丝是传统的名优特产,系采用传统手工方法加工而成。其色泽白亮,水煮不易烂,口感细腻爽滑,产品畅销省内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