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屏镇位于蓬安县中部,嘉陵江西岸,与蓬安县城和相如镇隔江相望。其镇后枕锦屏山,前临嘉陵江,地势平坦。镇内有玉环溪穿城而过;嘉陵江从城外环绕,江水从镇北入境至东转南,环绕半个镇子。玉环溪与嘉陵江共同形成大小两个太极图形。镇治所陵江场两边有山峰并列,势若奔马,名锦屏山 (原名五马山),为古相如县和蓬州屏障。陵江场是座千年古城,南北朝梁天监六年 (507),因梁武帝喜好辞赋,崇敬司马相如,遂析安汉县一部分(今蓬安县大部分及高坪区东北一角,仪陇县新政镇一带,营山县西部,岳池县北部地域)置相如县。相如县最初的治所在利溪镇两河塘,唐朝武德元年(618)迁于陵江场。明洪武四年 (1371)相如县并入蓬州,失去相如县名。
相如县在今蓬安境内共存在了865年,其中陵江场为其治所754年。此后,陵江场作为蓬州治所。清顺治七年 (1650)蓬州降为不辖县的县级散州。民国2年 (1913)蓬州改名,取蓬州、安汉首字定名蓬安县,治所仍在陵江场。直到1957年蓬安县治才迁至今相如镇。
锦屏镇原名陵江场。场西附近的五马山,五峰苍翠似锦,加之此山又是蓬州西面屏障,清时改五马山为锦屏山。1957年蓬安县城迁周口镇后,遂改陵江场为 “锦屏镇”。至此,锦屏镇作为县治已有1340年的历史。
锦屏镇既是西汉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的故里,又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曾经的任职之地。镇内古树参天、景色宜人、环境优美,古香古色,古迹甚多。镇外有宽阔的河滩地,终年绿草茵茵,岸芷汀兰,白鹭飞舞,牛羊漫步。一到洪水天,水漫河滩,氤氲升腾,波澜宏阔,极其壮美,为AAAA级景区“嘉陵第一桑梓”的主要景区。
锦屏镇沿江岸而建,呈长方形状,古城面积约2平方公里。唐、宋、元代皆有城墙,后毁于战火。明朝天顺年间,州判李樊建木栅为城。明弘治年间,知州田绝建筑城墙,计高1丈,长720余丈,设东西南北城门四座,东门名 “蓬莱”,北门名 “龙溪”,南门为 “凤山”,西门为 “五马”,后改四门为 “紫气门”“真武门”“文明门”“涌金门”。清初,又遭火焚,清康熙、乾隆年间又数次修缮。修缮后的城墙高1丈5尺,周围5里7分,增设垛96处,炮台数处,另建谯楼高耸。城内遍植黄桷树和银杏树。
锦屏镇上有七条街巷,呈 “井”字形布局。主街北门至西门长1180米,其中老东街和涌金街犹存,街两侧民居仍然保存完整,整个古城骨架尚存。镇内有司马相如故居、洗墨池、琴台、练剑台、相如坪、慕蔺山、卓剑水、相如里、文君里、长卿祠等10处历史遗迹。还有蓬安名人陈抱一,于1928年修的仿日建筑 “潜庐”。潜庐至今保存完好,为古城的一道靓丽风景。
旧时锦屏镇古建筑比比皆是,有文庙、武庙、钟楼、城隍庙、天上宫、禹王宫、大王庙等。
文庙,又称学宫,是祭祀孔子的祠庙。据光绪二十三年 (1897)《蓬州志》载,文庙始建于唐代,其后多次迁建、重建。现存文庙为清道光二十九年 (1849)重修的。该庙坐北朝南,主要有前后殿及左右厢房组成,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为穿斗全木结构建筑,现今完好。
武庙,始建无考,重建于清乾隆四年 (1739),又称关帝庙,民国时期又称关岳庙、忠烈祠。现今存两进四合院。主要由山门、正殿及左右厢房组成,建筑面积2025平方米。
龙神祠,在蓬安中学内,为蓬州知州姚莹于道光二十七年 (1847)修建。据传当时天大旱,知州出资修建龙神祠,以祭拜龙王,祈求风调雨顺。祠为单进四合院,全穿斗木结构建筑。
玉环书院,知州姚莹于清道光二十七年 (1847)修建,其院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单进四合院,穿斗木结构建筑。玉环溪流经书院大门前,溪上建有司马桥、毓贤桥。院前榕树蔽日,院中槐柏参天,为学子读书之绝佳处。(www.daowen.com)
蓬州考棚,在蓬安中学内,为宋淳祐年间修建,后历经改建、扩建。考棚总面积百余亩,双进四合院,为穿斗木结构建筑,单檐歇山式屋顶。建筑在一条中轴线上,各种建筑形式荟萃一体,沿中轴线左右两侧组成一个主次分明、左右对称、前后映衬的庞大古建筑群。古时被学子视为神圣之地。
城隍庙,始建于唐,清康熙二十年 (1681)重修,清道光十五年 (1835)再次重修,是蓬安保护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从玉环溪拾级而上,三重大殿排列正中,其歇山房顶、黄墙筒瓦、丹墀瑶阶,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宛如帝王庭院。
锦屏镇文化底蕴深厚,古有文学家司马相如,一曲 《凤求凰》延绵2000年,造就了锦屏小镇不竭的文化源泉。今有革命烈士王伯与、土壤学家蓝梦九、开明绅士名医陈方儒等。
据 《蓬州志》记载,古有 “蓬州八景”,在锦屏镇辖区内即有其中之四景。
“琴台夜月”:又名相如琴台,在蓬州故城的公园内,是后人为纪念西汉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而修建的。据 《蓬州志》载:台高6尺,周围长约30尺,台左环溪,再是玉环山,台后有一大池,池的周围古木参天,风景秀丽。每逢晴夜,皓月当空,琴台月景,映入池中,分外优美。司马相如曾对月弹琴以寄心绪。明正德年间监察御史卢雍在蓬州与王锦漫步琴台时,咏诗道:“县废名犹在,琴亡台未荒。为那卖酒处,千载共清光。”
“广慈晓钟”:锦屏镇广慈寺内有一大钟,声音尤其洪亮,每日拂晓,钟声响彻数十里之外,故称 “广慈晓钟”。清朝蓬州知州洪运开为此撰诗云:“丽谯东畔炮台西,指点当年梵宇齐。说法无庵留长老,打钟何处问闇梨。断碑遗象埋城缺,古柏修篁护石梯。八百声从空际响,晓风残月倍清凄。”此诗是对广慈晓钟最好的写照。
“嘉陵晚渡”:锦屏镇南门外有一官渡,每当夕阳西下,金光灿烂的晚霞与对岸山色交相辉映,绚丽夺目。一叶叶扁舟,从微波荡漾中轻轻划过,衬托着山峦倒影,如诗如画,美不胜收。洪运开咏诗赞道:“清江一曲绕岩柯,树不槎牙水不波。小市趁墟人似蚁,野航载客势如梭。浴凫飞鹭成图画,莎照残霞上薜萝。我酌村醪坐山阁,名利心事入消磨。”
“五马排空”:锦屏山昔日称五马山,由五座山峰组成,五岭并列耸入云天,犹如五匹大马飞奔天空,气势磅礴,故名 “五马排空”。相传古时有五匹天马下凡游玩,回天廷时在五马桥受阻,被嘉陵江神龙缚锁住无法脱身,后来五匹马化作五座山峰,故名五马山。五马桥至今未变其名。
旧时锦屏镇盛产沙金,上至大泥湾对面,下至佛尔岩,长约15公里,属河流沉积层地貌。从明朝时,当地老百姓农闲时便开始淘金,最兴旺时期淘金人上万,四处都是金厂子。那时锦屏镇上有10多家金店。锦屏镇淘金业直到解放初期才渐渐衰落。
锦屏镇的土特产以曹氏豆干最为有名。曹氏豆干原名曹兴和卤香豆腐干,从明末开始迄今约有300多年历史。其特点是质细而绵实,色香味绝佳。现已被列为南充市旅游产品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