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灵鹫镇:位于营山名山灵鹫山上的古镇

灵鹫镇:位于营山名山灵鹫山上的古镇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灵鹫镇在营山名山灵鹫山上,其位于营山县境东南部,距县城21公里,其山状如葫芦,前低后高,狭长广阔,广有百亩。建于灵鹫山葫芦口部的灵鹫寨,是营山境内72座古寨中最为险峻的古寨之一。今灵鹫镇政府礼堂则横建于此,其机关住房,依势而筑,左右对峙。1988年,灵鹫寨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灵鹫镇内青羊山,与灵鹫寨相距约1.5公里,在今青羊村内。灵鹫镇内青羊山下有其神道碑。灵鹫镇内还有诸如古城遗迹等历史文化遗产。

灵鹫镇:位于营山名山灵鹫山上的古镇

灵鹫镇在营山名山灵鹫山上,其位于营山县境东南部,距县城21公里,其山状如葫芦,前低后高,狭长广阔,广有百亩。除西北外,其余三面悬崖陡峭,下皆深涧沟壑。清同治九年 (1870)《营山县志》云:“灵鹫山,治东六十里,相传有灵鹫飞来,故亦名飞来山。左通玉泉山,下即灵鹫场。”

灵鹫镇东与渠县相邻,南接四喜乡,西连小桥镇,北邻带河乡、陡坑乡,区位特殊,地势险要。流江河绕山半圈,为营山东南屏障。

建于灵鹫山葫芦口部的灵鹫寨,是营山境内72座古寨中最为险峻的古寨之一。它凭据险要,陡壁悬崖,寨门一关,万夫难开。清顺治初年 (1644),营山城池垮塌,曾移县治于此寨,直至清康熙六年 (1667),知县胡印瑞奉宪檄复修城池后,方从此寨迁回城中。

灵鹫场原关帝庙后面的小街 (2014)

灵鹫场是镇政府的驻地。场镇面积约2平方公里,分为老街和新街两部分。老街为古寨原老街;新街为改革开放后所建,占场镇面积的绝大部分。尽管老街很小,然其历史遗存比较丰富。

进入场镇 (古寨口),须登30级石梯,梯尽处原为石堡,横约5丈,垛口雉堞,雄如剑门。今灵鹫镇政府礼堂则横建于此,其机关住房,依势而筑,左右对峙。顺此下石阶,为入寨之廊房。前行登石梯,乃古寨正大门,一字石墙砌就,高达丈五。伫立门口,如立天门。寨内广阔平坦,达千余平方米。同治九年 (1870)《营山县志》云:“灵鹫寨,可容二千余人。”寨上建有灵鹫寺,亦名灵鹫禅院,为明万历年间修建。寨中原有古井两口,泉水滢滢,终年不涸,供数千人饮用。今仍存有石池2口,古井1口。寨上5株黄桷树,三人难于合抱,树盖撑天,遮阴半壁山寨。寨前不远,一峰独秀,形如鸟卵。传云乃当日巨鹫产下之卵,亦云是巨鹫所衔之食从空坠落而成,故名 “飞来峰”。寨左峰,名牛鼻梁。牛鼻梁前,天生圆石如月,大丈许,俗称 “犀牛望月”。寨右一峰,名狮子梁,形若睡狮。中有关刀岩,岩隙隐见关羽青龙偃月刀状。旧时此地乡民崇敬关公,每年5月23日,举行磨刀会纪念。1988年,灵鹫寨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www.daowen.com)

山寨里老街有旧房数十间,据说已有200多年历史。左行百米为当年文昌宫,原有戏楼,两侧建有厢房,中有水池,有参天古树,夏日看戏,能遮烈日。今为灵鹫中学,戏楼古树不存。

灵鹫镇内青羊山,与灵鹫寨相距约1.5公里,在今青羊村内。关于此山,史料多有记载。在明朝曹学佺所著 《蜀中名胜记》中曾云:“其 (营山)东四十里,则青羊山,有青羊宫,元人建真武古像碑刻存焉。”而青羊山被史料反复记载,则源于周朝时期的函谷关令尹喜,在此山中朝阳洞内修道炼丹,后白日升天,当地人们便把青羊山称为仙山,称朝阳洞为仙窟。现洞中共有石刻14则,4500字左右,有行、隶、草、篆四体,内容为记叙尹喜在此得道升天的传说。其字迹清晰,保存完整,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灵鹫镇历代也出了不少秀才、举人、进士,如鲜举人、侯翰林、陈翰林等人,其中以陈翰林最为有名。《营山县志》载,陈翰林,名会,又名陈远岚,灵鹫人,康熙己丑 (1709)中进士。年幼时家贫力学,带经而耕,苦读有声。成进士后选翰林院庶吉士,曾数度出任乡试考官,所拔多知名人士。后卒于任上,归柩葬城 (营山)东50里向家坝。灵鹫镇内青羊山下有其神道碑。

灵鹫镇内还有诸如古城遗迹等历史文化遗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