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营山河与仪陇河交汇注入骆市境内的古镇·码头

营山河与仪陇河交汇注入骆市境内的古镇·码头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营山河、仪陇河流经骆市境内,在黄渡镇与流江河汇合后注入渠江。会后王敏回到骆市,决定成立西南民主联军营山大队,并确定了在中秋节这一天举行武装起义。县长朱彦林带领军警赶赴骆市,对共产党员、武装队员、革命群众进行大规模逮捕,在骆市场口杀害了共产党员朱兴成、张天枢,革命群众冯俊。骆市陵园现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营山河与仪陇河交汇注入骆市境内的古镇·码头

骆市镇距营山县城12公里,其东邻小桥镇,南连又溪乡,西接东升镇,北靠大庙乡。宋熙宁四年 (1071)为便行旅、利商贾,建骆市桥,兴场,明清时期设驿、铺。20世纪50年代后,骆市曾先后设立区、镇、乡,1985年复为骆市镇至今。营山河、仪陇河流经骆市境内,在黄渡镇与流江河汇合后注入渠江。

骆市镇老正街 (2014)

骆市之名,来源于市集。顾名思义,当时为骡马交易集散地。有史料称,宋初,就有人贩骡马在此打尖、歇脚。尤以贩卖优良品种的黑鬃白马 (古书黑鬃白马为 “骆”)者居多,故而得名 “骆市”,沿用至今。

骆市镇有900多年的建镇史。北宋熙宁四年 (1071)建骆市桥始兴场,因商贸发展,住户店铺不断增加,场镇渐渐扩大。到清代,骆市场上除建有百十家木质穿斗结构的民居外,还修建有关帝庙、观音庙、永林寺、圣水寺、禹王宫、万寿宫等八庙五寺三宫一庵一堂,坐落在各街道村社。场镇上有900多年的石桥一座,虽几经损毁,又几经修复,至今还留有建桥碑文

骆市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历史和传统的红色乡镇。在这里曾经出了无数革命先辈,发生了波澜壮阔的革命运动

出生于骆市的杨伯恺、柏载鹍、郭达阶、郑奠欧、莫若德等一批青年学生,曾就读于教育家张澜先生所办的顺庆联合中学,深受张澜民主科学思想影响。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杨伯恺、柏载鹍等与北京学生一道,走上街头,投入五四爱国运动,与军警进行搏斗,受到了革命锻炼。五四运动之后,杨伯恺、柏载鹍等五位同学,先后赴法国勤工俭学。在中共旅欧支部周恩来、赵世炎的领导下,一面做工,一面学习革命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杨伯恺、柏载鹍、郭达阶等8人,被中共旅欧支部先后吸收为共产党员

1925年杨伯恺、柏载鹍、郭达阶等先后回四川创建党的组织,发展四川的工农运动,他们在重庆与杨闇公、冉钧合作,创建了中共重庆地方委员会(次年改为四川省委),杨闇公任书记,杨伯恺任学运书记,柏载鹍为地委成员。同年末,杨伯恺、柏载鹍回到骆市开展农民运动,在杨家坝、郭家沟物色了首批农民积极分子杨绍怀、郭经阶、李季伯、杨光普等,办农民夜校、农民讲习班,发展农会会员,在骆市的鳌鱼咀成立了全县第一个村农民协会。杨绍怀、李季伯、杨光普等被发展为党员。1926年2月,在骆市杨家花园成立了中共营山第一个支部,郭经阶任支部书记。3月中旬,各乡村农运骨干、代表齐集骆市小蓬文昌宫,由郭经阶主持,正式成立营山县农民协会。郭经阶、杨绍怀、杨光普当选为县农会负责人。

1926年9月5日,英国军队在万县炮击中国平民,制造了震惊全国的“九五”惨案。这一消息传至营山,全县人民极为愤慨。在支部和农会的领导下,全县5000多农会会员齐集县城游行示威,其中骆市有2000人。杨伯恺、郭经阶、杨绍怀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讲演,号召农民协会、各界人士以实际行动声援万县人民。

1926年12月,由刘伯承指挥的顺泸起义的枪声在顺庆打响。骆市党组织立即组织力量,募集物资,增援起义军,并策动营山驻军保持中立,不与起义军为敌,使起义军安全向湖北转移。(www.daowen.com)

在骆市农民运动的影响下,营山农民运动迅猛发展,全县建立起区农会22个、乡农会64个,农会会员达8000多人,农民自卫军2000多人。中共四川省委领导人杨闇公,将营山农民运动列为全省第一。其后杨伯恺等人相继离开骆市到外地从事革命活动。杨伯恺在解放前夕被国民党杀害于成都十二桥。柏载鹍后参加红四方面军长征,在战斗中牺牲。

1933年,红四方面军攻占营山后,在骆市成立了区、乡苏维埃政权,并组建了党的区委,由杨绍怀任书记。1934年红军撤离营山,骆市有2400多人参加红军。邓家坝40多户,家家有人参加红军,被称为红军坝。杨绍怀率全家8口人参加红军。老农民协会干部杨光普年过60亦参加了红军。他们为骆市这块红色根据地谱写了辉煌的历史篇章。

1948年初,中共川东特委派王敏来营山任特支书记,李仁智、李煜生、李道盛为特支委员,党员李道涵、李道镛也分别担负了重要工作。特支在骆市先后发展党员30多人。他们相继县城和新店、天池、消水、双河等地开展群众工作,特别是县城的统战工作成效显著,成功策反地方武装,为营山的和平解放创造了条件。

1949年7月上旬,川东临委决定发动华蓥山武装起义。上川东第六工委在营山复兴铜鼓寨召开会议,安排武装起义事宜。会后王敏回到骆市,决定成立西南民主联军营山大队,并确定了在中秋节这一天举行武装起义。不料武装起义行动被国民党当局发现。县长朱彦林带领军警赶赴骆市,对共产党员、武装队员、革命群众进行大规模逮捕,在骆市场口杀害了共产党员朱兴成、张天枢,革命群众冯俊。李仁智、李煜生、李道涵、李道盛、李道镛等被通缉。随之,省特委派漆玉麟来营山展开大搜捕,营山被押送重庆渣滓洞遭杀害的共产党员12人,其中有骆市的胡小咸。他们为共和国的诞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改革开放后,骆市人民在这片红色土地上修建了骆市陵园。

骆市陵园占地92亩,馆舍建筑面积逾500平方米。历史陈列室坐落于陵园绿树丛中,室内陈列着大量革命遗物、图片及文字资料。展厅第一部分,陈列着杨伯恺、柏载鹍的史迹资料。展厅第二部分展示红军解放骆市、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斗争。展厅第三部分展示 “中秋起义”这一革命斗争事件。陵园阁壁上排列着骆市1000多名红军和先烈的英名。缅怀阁碑廊保存着红九军政治部20多块石刻标语。骆市陵园现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78年以来,骆市经济、社会、文化等事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0年被列为省级试点小城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