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乐兴乡:古镇·码头,仪陇县的客家之乡

乐兴乡:古镇·码头,仪陇县的客家之乡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乐兴乡位于仪陇县中部,距仪陇新县城新政镇约60公里,东邻丁字桥镇,南依武棚乡、安乐乡,西靠凤仪乡、双庆乡,北连大风乡。1950年建乐兴乡,1992年并入永镇,1994年复置乐兴乡。郑氏后裔们当时虽未能将 “螺生”改为 “乐兴”,但却为兴场建市做出了极大贡献。乐兴场戏楼至今仍矗立于乐兴场主街,历时200多年的沧桑岁月,风貌依旧,为场上标志性古建筑。乐兴是典型的客家之乡。乐兴场亦因客家人聚族而居而显示出独具魅力的特色。

乐兴乡:古镇·码头,仪陇县的客家之乡

乐兴乡位于仪陇县中部,距仪陇新县城新政镇约60公里,东邻丁字桥镇,南依武棚乡、安乐乡,西靠凤仪乡、双庆乡,北连大风乡。1950年建乐兴乡,1992年并入永镇,1994年复置乐兴乡。此乡是客家人聚居地,客家人口约占全乡人口的90%。

乐兴场建于清初 “湖广填四川”时期。据 《仪陇县志》载:清建乐兴场,属新丰里。此地原名螺生溪。因场建在小溪边,场后山岩上有两巨石,形似螺蛳爬于岩壁,故名 “螺生”,意为此地生螺。解放后,改 “螺生”为 “乐兴”,取安乐兴旺之意。

乐兴粤韶街 (2014)

螺生溪是由客家人兴建的。先期入川的广东乳源移民郑、张、林、陈、梁、孙、杨、夏、黄等姓族人来此地插栅为业,垦荒种植,兴建家园。据乐兴郑氏后裔郑尚炯提供的 《郑氏光绪十六年重修谱牒》记载,从清康熙十年至三十二年 (1671~1693)的20多年中,郑氏宗族从广东乳源、河源等地迁往四川落业的有20多支,其中郑弘仕一支在长沟落业后一直在细心观察这片山山水水。在他将死之时给后人留了这样的话:“四面三山收四水,猪拱螺蛳地有生。大田戏楼兴街市,螺生不如唤乐兴。”郑氏后裔们当时虽未能将 “螺生”改为 “乐兴”,但却为兴场建市做出了极大贡献。郑氏家族通过几代垦殖,家业逐步兴旺。周边其他姓族人也相继在此落业。人口增多,生产扩大,集市交易成了人们的一大难事。从螺生溪到周边场镇贸易,路途都相当遥远,需翻山越岭,往返数十里崎岖羊肠小路,早出晚归一整天。于是郑氏族人就联络周边杨、梁等姓族人商议,欲修戏楼而带动建市兴场。郑方仕带头捐出自己在长沟头的百挑大田。同时捐出木梳庙坎下家宅一座,用于在大田内修建戏楼。其他各姓族人也捐资捐物,鼎力相助。戏楼于雍正二年 (1724)在大田内建成。此后又在戏楼对面修了一座关帝庙。与此同时,梁氏家族也在紧邻戏楼的北面建起了梁家祠堂

随着这些公共建筑的相继落成,客家各姓氏陆续搬迁到此地建房开店,街市逐渐兴起,场名为 “螺生溪”。

乐兴场的民居建筑体现着岭南建筑风格和浓郁的客家风貌。

乐兴场戏楼至今仍矗立于乐兴场主街,历时200多年的沧桑岁月,风貌依旧,为场上标志性古建筑。戏楼属木质斗拱结构,呈方形,房顶高3丈有余,中顶为状元帽形,房脊呈放射状的四角向上翘起,脊上四龙回首仰望中顶。其雕梁画栋,窗户为镂空雕格,出将入相门楣饰画秀丽,乐队阁鼓锣座架齐设,台面台柱粗大魁梧,彩绘云图飘然。一楼一底上下两层,周围还有住房、厨房等数间,可供戏班食住。

关帝庙坐北朝南,北靠长嘴山崖,与戏楼相对。占地面积近500平方米,整体结构雄伟高大,坚固结实。庙内布局由臬门、拜殿、关圣大殿组成。大殿内塑关羽坐像,像高3米,头戴冕鎏,红脸美髯,身穿绣龙袍,底纹流畅自然,腰束玉带,手执牙笏,神情威严。左侧为关平、关兴、王甫,右侧为周仓、关索、赵累。整个大殿肃穆庄严,香火旺盛。(www.daowen.com)

乐兴场临街店房建筑属典型的客家街坊穿斗亭子房式建筑。从西往北约500米长的老街,两边阶沿都被临街店房的亭子所覆盖。屋面清一色的小青瓦,屋脊有滚龙脊,扣脊,两头都收燕尾造型。两边檐口滴水直下街中宽约3尺的大明沟。明沟上,每户店房都建有一座小石桥与对街相连。两边穿斗亭子街宽2丈,成百上千人赶场也不会拥挤。人在街上赶场,能蔽日遮雨,摆摊设点无须搭棚。店房都是骑门柜房,活动板门,门楣窗户雕刻饰纹。整个街房古色古香,客家建筑风格浓郁。

改革开放后,街上住户逐步向外扩建,特别是向丁字桥方向,沿公路两边建起了长约500米的新街。新街多为现代建筑,砖混结构,大都是2~6层,外墙装饰瓷砖,很有现代感。

清末民初为方便凤仪、双庆、武棚子、狮子岭、三跳石、饶家沟、板桥子等地的乡民,使他们下雨天不用蹚水过河赶场,客家各姓又集资修建了两座长约7丈、宽约4尺的大木梁石平桥。桥面上的路基桥板青石料每块重达3000斤以上,做工十分精细。其中一座桥后来被拆去,在原址上由乐兴郑氏后裔郑大清捐资重建了一座公路桥。

清末民初时期,乐兴街市贸易十分活跃,客家各姓将当地土特产品都带到市场跟贩子交易,如枫树湾陈氏的草鞋,板子桥罗姓、张姓的火纸,三吊石、饶家沟张姓、陈姓、孙姓、饶姓的白蜡,以及各姓客家所产的蚕丝、棉花、线子、土布都大量上市。很多挑担贩子都乐于到乐兴街市贩运土特产品到新政码头。乐兴陈氏草鞋曾是挑担客和嘉陵江上水手、纤夫最为喜爱的草鞋。火纸、白蜡、蚕丝远销重庆、武汉、南京、上海。每逢农历二、五、八日当场天,街上各家店铺生意红火,茶馆、酒店食客盈门。整座场镇热闹非凡。

1950年以后,乐兴先后建立了供销社和合作商店,进行统一规范经营,担负全乡的生活生产资料供给。20世纪80年代后,很多农民入场经商,场镇商贸得到空前发展。如今街面商业经营摊点棋布,异常热闹。

乐兴是典型的客家之乡。全乡客家人数百年来始终占总人口的绝大部分。客家人的郑、杨、林、张等15个主要姓氏分布全乡各村社。这些姓氏的先祖都是清初至清中叶从广东韶州、乳源、河源、潮州等地,应清政府 “湖广填四川”的诏谕迁徙而来的。这些姓氏的祖先都属中原客家人系,各姓氏都有本家族源远流长的客家史,至今在生活、信仰、语言等方面都保留着客家人固有的风俗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以粗粮杂食作为主食,以勤俭节约为荣。在居住建筑规制上仍沿袭岭南客家人的方式,就地取材,采用土木修建穿斗围龙式建筑。街房以穿斗亭子式建筑为主。客家人崇尚祖先功德,年头岁尾节日祭祀隆重,家家户户昭穆有序,族规、家训代代传承。尤其他们坚定地遵循祖宗 “宁卖祖宗田,不丢祖宗言”的遗训,顽强地保留着客家语言,在客家人族系里口口相授、代代流传,努力弘扬着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乐兴场亦因客家人聚族而居而显示出独具魅力的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