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紫镇位于仪陇县西北角,距仪陇新县城新政镇78公里,西临大仪镇,北邻老木乡、张公镇,东依檬垭乡、三蛟镇,南接中坝乡,是仪陇西北入境要冲之地。
镇政府驻地为观紫场。此场原名黄耆庙,后改观紫场,其中有两段故事。
清初时,此地周边瘟疫流行,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民众找风水先生指点。风水先生称,必须在街上安放神像,以达到驱赶疫邪的目的。经街上民众合计,秘密去现中坝乡火花村铁门坎处的老黄耆庙,将黄耆神像偷到街上,在上街建造了今天的黄耆庙。黄耆庙面向猴儿石,黄耆神像供于正殿。庙为古式建筑,除正殿外,三面均是厢房,中间是天井,北面开门,下梯步进街。黄耆庙临街的屋顶完全绘制彩色图案,全是 《三国演义》里的战场图。直到20世纪50年代,该图案仍鲜艳如初。
庙建成后,居民都认为黄耆庙是主宰街上一切的,因此就将黄耆庙作为了场镇的名称。
清朝年间,仪陇县有一县令在清晨到了黄耆庙,行走在街道上,观看风景,目睹紫气东升,阳光映照街心,景色奇特独到,口中赞道:“美哉! 观紫。”同行乡绅们立即附和:“太爷,此言甚妙。”县太爷趁机道:“如此风景独到的场镇,何不将黄耆庙改为观紫场?”同行乡绅同声赞同。从此,黄耆庙就更名为“观紫场”了。
民国时期观紫场属仪陇县第八区管辖。1933年红军设立黄耆庙区第一、第二乡苏维埃政府。民国24年 (1935)设立观紫乡联保,民国29年 (1940)改联保设乡。1950年1月建观紫乡,1958年改为新华公社,1995年更名观紫镇。
观紫镇老场 (2014)
观紫场的地理形态独特,与场镇形成极有关联。
观紫场南边山梁为琵琶寨,北边山梁为丁石寨。两山梁形似雁翅,连为一体,是 “大雁展翅”的地形。大官山东侧下有一个石洞,又称蛮洞子,形如虎口;这山梁的侧梁形似虎脊;梁的顶端似虎尾,属 “卧虎”地形。另有猴儿石,呈 “挂印封侯”之地形。
同时,这三个山包将大仪山、仙女山分割在东西两边。此地向北1500米有垂风寺。向南行走500米,有传说中宋状元李协恭立碑讲述自己生平的慈姑庙及高碑垭遗址。
清朝初期有风水先生认为此地风水最佳,是居家的绝好地方,因此 “湖广填四川”时的四方百姓相继都落居于猴儿石与大官山之间,建造房屋,以求兴旺发达。从此小街逐渐形成,这便是今之观紫场。
清初,此地因为风水上佳之故,成了 “湖广填四川”移民杂居的场地。这些外省人员来黄耆庙定居后,辛勤劳作,亦农亦商,很快使黄耆庙成了仪陇县西北部的经济中心。他们重新建造街道,修了上场 (上街)、下场 (下街),和连接上下场的横街。此外还修了一条水巷子,整个街道地面用青石板铺设。
民国时,上街长约100米,下街总长约200米,横街长约50米,水巷子长约40米。2000年后,街道总长达到5000多米。其中,上街、下街总长约3500米。
由于地形地势原因,黄耆庙街道属于石板加石梯式,房屋均是瓦木穿斗结构,临街均是板式门面。街檐立柱,既便于经商,又便于雨雪天行走。
在修建街道的同时,一大批宫庙楼阁也开始营建起来,比较有代表性的有:(www.daowen.com)
财神楼:民国时,场镇上原建有3座财神楼,均是一楼一底的瓦木古式建筑,二楼直接建成戏台。第一栋财神楼建在黄耆庙对面的横街上,与黄耆庙相隔40米的坝子 (后因农民在此做棉纱线子生意,故称线子坝),底层通道与街道贯通。第二栋财神楼建在下场的上段尽头,下层仍与街道贯通。第三栋财神楼是原区公委办公地。其临街房屋,在民国时是观紫场川剧 “亦乐科社”学戏的场地。3座财神楼均是古建筑形式,屋顶坐脊,上有图案,四方均是藻角,雕梁画栋,翘角飞檐,十分气派,可惜后来相继被拆除。
关帝庙:关帝庙坐落在今营业所和邮电局之间,是瓦木古建筑群,十分壮观高大。正殿靠山,其余三方均以厢房相连。正殿上面塑着3尊神像,非常威严高大,正中是关羽,左是关平,右是周仓。民国时的关帝庙香火特别兴盛,就连人与人之间发生了争执,都跑到关帝庙去敬神,求得公平。1958年关帝庙改成了粮仓,“文化大革命”中被拆。
高戏楼:清嘉庆辛未年 (1812),在下场出街口建造了两楼一底的古建筑,名曰 “高戏楼”,坐北朝南,建筑面积约180平方米,其木质结构,雕梁画栋。高戏楼底层作为通道,既是乡民进场的门道,亦是乞丐常居住的场所。其戏楼周围以石条砌墙,至今石墙上存有1933年红军留下的 “平分土地”“苏维埃是穷人的政权”等8条石刻标语。二楼是万年台,供演戏使用。二楼的正中隔有屏风一道,上挂有一块大匾。匾上文章述说了高戏楼的建修经过及对周边远近环境的描述。
文昌宫:文昌宫又叫文昌阁。三楼前檐正中有一匾,上书 “文昌阁”斗大3字。三楼后檐正中有一匾书 “默听海潮”。1958年,三楼被拆,现仅保留着一楼一底。二楼中间屏风的书匾和 “默听海潮”匾至今保存完好。
万寿宫:万寿宫建在高戏楼出街口40米处,即今观紫镇派出所所在地。宫殿非常雄伟,旧时是江西会馆,1933年毁于战火。
禹王宫:在今观紫小学校址,原是一座庞大雄伟的宫殿,又叫湖广会馆,分正殿和两边厢楼。正殿坐西朝东,整个建筑为木质穿斗结构。宫中所用青砖上都烧制有 “禹王宫”字样。正殿供着禹王神像,两边塑着各种神像相衬,木柱上全部刻塑金龙。
民国时的观紫场虽然不大,但街道四周全部被高大的黄连树、黄桷树、香樟树、古柏笼罩。加之街上庞大的古建筑群相映衬,显得十分古朴优美,风景宜人,在川北高山场镇中独具魅力。
观紫场是仪陇县发展蚕桑的起源地。解放前场上有全县独一无二的丝业公司。全县的蚕茧,只能在观紫场出售。春末夏初蚕茧上市,场上街檐下全部住满了各地卖茧蚕农和买茧商人。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期。民国时,观紫场有首屈一指、名声远播的布行市。北至西安,南至重庆,常年有大批商贾来往。逢场天,上街棉纺线子、线子布的市场上,人潮涌动,街道根本难以通行。
观紫场有驰名全川的特产 “潘豆腐干”。此豆腐干的制作工艺独到,加之廖家堰的水质好,使豆腐干格外香嫩。此外还有多种名小吃,如席饼子、宋锅盔、汪粽子、邱麻元、唐鸭子等,在民众中口碑甚广,很受欢迎。
观紫场是川北 “戏窝子”的起源地之一。1928年观紫场在本街团总于东平的倡导下,以国民党二十九军第一路司令、少将师长李炜如作后盾,成立了川剧科班 “亦乐科社”。后来亦乐科社的川剧演艺轰动川北,并涌现了一批饮誉川北乃至全川的川剧名流,其中尤以家喻户晓、被尊称为 “戏母子”的当家小生黎亦仙,红生行黎亦云,正生行肖亦信,旦角行赵亦碧,净生行曾亦远,丑角行杨亦才、陈全波为戏坛佼佼者。陈全波是亦乐科社第二期学员,解放后曾三次到中南海怀仁堂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毅、贺龙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他是卓越的川剧表演艺术家,有川剧“四大名丑”之一的美誉。
1992年,观紫老百姓自发捐款在亦乐科社学戏的仙女山重建了戏楼,名曰 “亦仙楼”,以纪念仪陇川剧名角黎亦仙。此时已距黎亦仙去世足足有40年了,这足以说明亦乐科社在观紫民众心中的地位。
民国时期观紫场素有唱川戏的习俗。唱川戏是当时最流行的文娱活动,一直从正月初一唱到正月初七。看戏的人在数千人以上。人们有个口头禅“观紫场上唱大戏,锣鼓一打都到齐”。只要是逢年过节,或有些家中办喜事,都要唱川戏。此外龙灯、狮子、烧花儿,是当时观紫场每年必开展的活动。抬社火、打财神、说春也是常年开展的活动。
民国时期,观紫场茶馆众多,迁客商贾多会于此。茶馆内有龙门阵、板凳戏、皮影、评书、讲圣谕,通宵达旦,四季不绝。
如今的观紫镇除繁荣热闹外,还有着世外桃源之态,显得比较安乐,引无数人来此定居。这座古老神奇的场镇,曾经有过十分值得追忆的历史,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她会变得更加繁荣昌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