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凤镇,位于西充县西南部,距县城20公里,北望盐亭县,西邻蓬溪县,南接射洪县,为几县交界之处。其镇政府所在地为双凤场。
双凤场原名 “石板场”,因场内街道全是青石板铺成,特别是老戏楼坝子中的三块巨型石板尤为夺目而得名。民国时期,因场北有凤头山,东有凤凰洞而改为 “双凤场”。1937年为双凤联保,1950年为双凤乡,1985年撤乡建镇。
双凤镇地处古代省城大道的要冲,清宣统 《西充县乡土志》载,入省城道路:“出西门行十余里,经长溪桥,越陵溪至双凤场,又西经凤冠桥……至中江之兴隆场与川北道进省城大路会。自县城至省城共六百二十里入成都北门。”石板场明代前为驿铺,设有店铺十余间。自清康熙年间扩建为场后,集市逐渐形成规模。此地是南来北往物资商品集散地,上至成都、绵阳的达官显贵、富商巨贾,下至平头百姓皆聚集于此,市场十分繁荣。最为热闹的有猪市堡、丝绸楼、棉布街、米市坎、鸡市巷、信鸽台 (鸽子市)等专业市场,尤以丝绸楼最为火爆。最有名的石板绸,可与江浙丝绸媲美,远销省内外。民国时期这里即成立有 “石板场丝绸商会”。过去这里有 “一多一大”之说,即缫丝织绸人多,丝绸市场大。
民国时期双凤场上有东、南、西、北四条主街,中间一广场坝子,另有南北贯通、长约500米的菜园子街。逢场天,经商贸易、赶场上街者在万人以上。场上茶房、酒楼、店铺、栈房一应俱全。有休闲娱乐、读书看报的文会馆,有看 “西眼 (洋)镜”、武术杂耍的广场坝子,有耍皮影戏的土台子,有祈神许愿的文庙、武庙,还有妇孺童叟席地纳凉的黄桷树坝子。
旧时场上市场繁荣、人气旺盛,饮食行业生意兴隆。场上除几十家固定餐馆外,逢场天沿街小吃摊点比比皆是,花样繁多,品种齐全。最有名的要数冯顺山的豆腐干饭、宋伯万的罐罐肉、鸡蛋酥、李迁的 “口口香”肉稀饭,以及陈德常的豌豆凉粉和豆腐脑。民国时期,四川省议员、四川军政府副都督罗纶 (辛亥保路运动领袖之一)从成都回西充老家群德乡,随行高官名流十余人,途经双凤场,点名要吃冯家的豆腐干饭,乡长范相歧找来冯顺山、宋伯万,在花园公馆为其烹饪。罗食后赞不绝口,赏以大洋10块。
旧时场上建有文武二庙、新老戏楼、花园公馆和凤江书院等标志性建筑。尤以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 (1777)的戏楼最具特色。戏楼高3丈,戏台高6尺,宽5丈,为木质穿斗结构。整栋戏楼雕梁画栋,走漆贴金,古雅秀丽,名扬川北。后毁于 “文化大革命”期间。
场上另一有名建筑是花园公馆,为清朝名将范金魁所建。公馆分内外天井,前面两层后面三层,三方走马转角楼,前后两套四合院。此外,还有建于清雍正年间的凤江书院,民国时期为西充第四高等小学,解放后改建为双凤区粮油管理站。
双凤镇钟灵毓秀,地灵人杰。
双凤场镇背后,由北向南有一山脉名太保山。据太保山 《何氏族谱》记载,五代时期,战朝山下有何姓三兄弟皆中进士。老大何金官拜观文殿大学士,加封太保官职,老二何贱官拜左宰相,老三何涉掌勘问刑狱之权,后任著作佐郎。三兄弟逝后皆葬于老家战朝山,宋神宗皇帝下诏将战朝山御封为“太保山”,后人在山上建庙堂和乡圣祠。
清代名臣张鹏翮为清著名诗人张船山高祖,祖籍遂宁市船山区,母早逝,九岁时随父乞讨至双凤金龟寺 (今东岱)时,父死于路旁。当地善人将其父安葬于凤头山坡,私塾先生庞孝文收张鹏翮为义子。张从小勤奋好学,苦读诗书,三十岁进士及第,后官居吏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后人在凤头山上建 “张鹏翖读书亭”以纪念。
范金魁,1845年生,幼年丧父,母子相依为命。他自小喜弄刀枪棍棒,清咸丰八年 (1858)投南充 “果毅营”,深得提督徐占彪赏识,不久即提为副将。1876年,范随徐部先后克乌鲁木齐、吐鲁番、托克逊等地,收复北疆大部,因战功显赫被朝廷提升为义勇巴都、都图鲁大将军,并赐黄马褂、双眼花翎。而后范金魁回乡侍母,住双凤花园公馆,逝后,当地人建 “金魁祠”纪念。(www.daowen.com)
民国时期,双凤镇境内寺庙共计16座,尤以圭心寺香火最盛。该寺始建于唐代,华严宗五祖圭峰禅师在此讲法,因留下 “佛即是心,心即是佛”的名句,故名 “圭心禅院”。至今保存完好,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双凤镇是有名的 “戏窝子”。自清代范金魁开办川剧科班后,到民国时期黄经山又办 “戏班子”“玩友会”,再到解放初期双凤还成立了民间川剧团。双凤每到逢场天,茶楼、酒馆内均有川剧坐唱,时座无虚席,逢年过节场上都要唱几天戏,射洪、蓬溪等地戏班常来献艺。过去双凤大多数自然村落均组织有十多支龙狮队、锣鼓队,平时活动于民间,逢年过节则集中于场上表演献艺,特别是楼底子黄家的龙狮队威武霸气,上桌子、爬云梯、翻爬滚打,功夫十分了得。
镇里有一座南瓜大桥特别有名。大桥位于蟠龙山村的龙滩河上。桥为清乾隆年间建造,因两边护栏的石柱顶端雕着栩栩如生的大南瓜而得名。桥长30多米,宽4米,三洞石拱相连而成。虽经数百年岁月磨损,整个桥体原貌未有丝毫变化。石材之坚、工艺之精,令人叹服。
双凤镇有制造烟花爆竹的历史,是著名的 “爆竹之乡”。烟火世家黄伦贲,人称 “黄火炮”,其祖辈独创的 “黄家焰火架”,制作工艺复杂精湛,施放出来异常壮观神奇,民国时期名噪四方。直到现在,烟花鞭炮仍是双凤镇的一大产业。
双凤镇从建场至今,数百年间,有30余个姓氏在此安居乐业,其中不乏名门望族。清末民初,当地人有 “冯家有钱、黄家有势、蒲家有才、陈家有义”的说法。
“冯家有钱”,指的是芋头沟村的冯正川。其家财有 “良田百十亩,店铺半条街,金子用斗量,银子用车载”之说。西充有名的 “石板绸”就是冯家创建的,当时就远销国内外。
“黄家有势”,指楼底子村黄氏家族。该村共1400多人,黄姓占70%,大部分黄姓人都集中居住在龙滩河中游的楼底子坝上,团结和睦。解放前双凤场上的麻烦事,只要黄家一出面,就没放不平的。楼底子黄家现在仍有700多人,6个居民组群居在一起,并保存着14间大堂屋。
“蒲家有才”,指的是圭心寺村清光绪年间的举人蒲一山,膝下六子分别考取了廪生、拔贡、文生等功名,人称 “蒲家七才子”。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西充人王瓒绪在成都考取弁目学堂后,无钱入学,蒲一山慷慨相助。后来蒲一山去世,时任四川省主席的王瓒绪派官员及卫队数十人,浩浩荡荡前来祭奠。
“陈家有义”,是指原双凤乡辖地今东岱乡南岳庙陈氏家族。自始祖陈旺公开基以来,以忠孝节义为本,书香继世,耕读传家,使陈氏家族人才辈出,义风蔚然,闻名于世。唐僖宗李儇于中和四年 (884)御笔亲题 “义门世家”,并赐楹联 “九重天上书声旧,千古人间义字香”以示赞誉。民国时期,义门后生陈子征成为重庆巨商后,不忘家乡父老。20世纪30年代,将家中老宅办为义门私塾,学生不分族内族外一律免收学费。为解乡民桥路之苦,又出资修复了双凤龙门桥,并从老家修一条直达双凤场、全长10多里的石板大道。此外,他还在南岳庙开办半济堂,救济穷人,地方人称 “活菩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