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龙镇,距西充县城西北42公里,位于西充、南部、盐亭三县交界处。东以石佛寺与青龙场相连,南靠双石坪同羊鹿桥相依,西越肖家山和盐亭洗泽接壤,北以窦禅寺、川井坝为地标与槐树场、罐子垭为邻。民国时属鸣青乡辖地,解放后单独成乡级建制。
鸣龙镇老街 (2013)
镇治鸣龙场,原名猫儿坝。白马庙、回龙观、猫儿坝,看似不相关联的三个不同方位的地理名称,却反映了鸣龙场的前世今生。
早在唐代,白马庙乡绅修建店铺,招徕客商,逐渐形成鸣龙乡场的初始之地。时移事易,人气西渐。境内回龙观香火旺盛,拜神问道者络绎不绝,白马庙黯然失色。当地吴姓大户趁机在宝马河畔修建店铺为街,名曰回龙场,白马庙的场治地位被取代。清朝末年,苏家富豪苏鸣、苏龙兄弟等在猫儿山下修筑店铺街道,建立场治,名曰猫儿坝 (又叫兽头坝),回龙场渐失场治优势。乡场的位置最终定格在猫儿坝。后人感念苏氏兄弟功业,取其名字各一字定为场名,叫鸣龙场。
此后,鸣龙场镇名字在1967年一度更名红缨人民公社,除此之外 “鸣龙”之称,一直沿袭至今。1992年,鸣龙撤乡建镇后,场镇建设日新月异,新修了北大街、东胜街、长治街、鸣欣街、清廉路等街道,场镇面积超过老场六七倍,千年古镇焕发新颜。
旧时鸣龙场规模不大,但构建精致,古朴典雅。阳街宽10米,由民国时期的乡长冯资政督导筑成三合土路面,成为西充县场镇街道硬化第一乡。阴街宽5米,从北到南依次递升,形成一个坡度。鸣龙场的民居格局多样,有一字式、独院式、三合院式、四合院式、套院式等样式。这些民居集幽雅、灵秀、古朴、庄重为一体,形成独具 “小成都”特色的建筑风格。那些浸渍着古老文化的雕花门窗、刻着历史的琉璃瓦当,细细品读,似能触摸到当年的繁华。(www.daowen.com)
鸣龙古镇南北街头的楼台寺庙挺拔庄严。南头偏东南,北头偏西北各有一门进出,使鸣龙成为一个典型的封闭式场镇。奎星楼矗立场口,尖顶直指蓝天。站在楼上,聆听风铃,俯瞰场镇,晨观日出,夕赏斜晖,充满诗情画意;文庙庄重典雅,突显儒家风范;石佛寺建在山垭上,庙宇轩昂,气势雄浑,殿堂之上将佛教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回龙观,画栋雕梁,照壁殿堂,内有庄老塑像,清雅高洁的观宇,将 “天人合一”的道义注满山乡。
自清朝末年鸣龙场的中心地位确立后,场镇建设日臻完备,绸庄丝铺、茶楼酒肆、客栈公馆、铁器锻造、金银器皿加工作坊等一应俱全。旧时的鸣龙场系蚕桑之乡,这里的乡民对蚕桑生产情有独钟,山山岭岭、田边地头,桑树成片成林,家家户户都养殖春蚕秋蚕,有的家庭一季可养蚕纸10多张,可谓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沙)”。每到收茧季节,场上茧庄收购的蚕茧堆如雪山。这里的蚕茧除了运往外地大型丝绸作坊外,很多农户还自己缫丝织绸。当时从猫儿山到响水滩,从丝公山到龙井沟,“千家万户缫车响,银丝大绸映天亮”。外地客商将这里所织的独树一帜的丝绸,取名为“猫儿丝”,格外青睐。
在场外的猫儿山周围及肖家湾一带,还有规模不小的猪市、牛市、粮食市、禽蛋市、篾货市、草木市等。一到逢场天,市场上人头攒动,猪牛成片,谷粟汇聚,杂货竞秀,万象纷呈,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鸣龙自古人才辈出,涌现了一大批敢于担当的英才,为国家民族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譬如:徐占彪,官子山村人,清朝咸丰年间著名将领,曾在讨伐叛逆,收复北疆,抗击英、俄侵略中屡立战功,被擢升为总兵。他不仅治军严谨,还为桑梓捐赠6000多金兴义学、撰县志。死后,清廷赐建 “提督军门”金字牌坊一座,旌表功勋。官斗山村的冯诗、冯书二人,被清朝皇帝封为侍读学士,赐匾额,建花碑。猫儿山村冯渊,光绪八年 (1882)文状元,其妻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肖家大院的肖常喜父子都是清末武魁,现在鸣龙镇街上仍然悬挂着 “父子武魁茶园”的店名。
民国25年 (1936),由樊培绍、朱体才倡导,在梨树垭办了一所学校,不仅教授文化知识,还鼓动师生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河脉桥村冯争先(解放后任南充地区工商局局长),在学校秘密建立了共产党地下组织,进行革命活动。徐尔河村老红军徐自强,在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时期曾担任部队团长,后又担任武警安徽省总队副总队长,被中央军委授予 “二级红星功勋”荣誉奖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