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镇在县城之东,距城区约30公里,其北临中心乡,西靠碑院镇,东与三清乡接壤,东邻柴井乡。
楠木镇最初不叫此名,而是叫 “楠木寺”。场镇形成于明代,是一条宽3米、长400米的步行小街,有上、中、下街和草街子之分。明清两代此场称楠木寺,民国29年 (1940)楠木寺改为楠木乡,解放后曾置乡、区、镇, 2003年复置楠木镇。但从明代至今,历时400多年,当地人仍把场镇习惯性地称为楠木寺。
楠木镇处于南部至仪陇的要道上,民国晚期这里商贾云集。除南来北往的购销贩外,还有70户人家在场上开铺经商,其中有大商户9家。场上农商兼营,集市贸易十分活跃。逢场天人流如织,摩肩接踵,车水马龙,一片繁荣景象。
那么,为什么不称楠木场,而叫楠木寺呢? 其由来有两种说法。
说法一,早年场上的祖先们以中街张氏住房后面有一棵珍贵的楠木树,老街建有一座老君寺,便取了 “楠木”和 “寺”这三个字来作为场名。
说法二,明代兴场时,场名原本叫 “楠木庙”。一天,有一老道长化缘路过,说如将楠木庙这个场名改为 “楠木寺”将大吉大利,更加兴旺发达。场上人们信以为真,从此,“楠木寺”这个场名便传开了,久而久之,场镇便被当地人喊成 “楠木寺”了。
与场名相关的,还有一个故事。早年场上确有一棵珍贵的楠木树,是湖北麻城县孝感乡移民张氏先祖,在成都求学时买回一株植于自家住宅背后的。数百年后长成了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往来人们遥见此树赞不绝口。不料到了20个世纪60年代,不知是谁传说楠木树根可做治病 “药引”之后,便有一李姓医生多次前往掀土刨根,久而久之,导致楠木树干枯而死。1976年树干被雷击断,被人们捡回当作柴。现还有两节6尺多长的断料被一邓姓居民置放家中。(www.daowen.com)
旧时楠木寺场上除建有楠木寺之外,小街上还修建了不少庙宇,其中以上街老君寺 (又名 “老庙”)比较有名。该庙修建于明代洪武元年 (1368),这个寺的修建也有一个传说。说从前有一外地人路过此地,突患暴疾,倒地呻吟不已。恰有一老翁路过,向病者言道:“不要怕,你去下边井里喝点楠木泉水就会好的。”(此井即今场上居民饮用的龙王井)病者喝了此水果然转危为安。后来发迹了,为了报恩,遂捐募了大量资金,修了此庙,取名老君寺。此后又有人在老君寺对面的高山上修了一座老君庙,并将此山取名老君山,人们就把老君寺改称 “老庙”了。1978年拆老庙修公社用房时,被拆下的中梁上还写有 “大明洪武元年建”7个大字。
旧时在老庙右侧建有禹王宫,左侧修有龙王庙,中街建有文昌宫,下街修有火神庙、财神楼和狮子楼,草街子筑有望乡台,下边建有华光庙,对峙而立的仙人山、老君山也各建了一个大庙宇。当地人作打油诗说:“场小寺庙多,菩萨打成坨。人间苦依在,求神无解脱。”
1933年9月3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发动了仪南战役,解放了楠木,随即建立了区、乡、村苏维埃政权。楠木寺为第八区,辖4个乡苏维埃政权、24个村苏维埃政权。为扩大红军队伍,楠木的青壮年积极响应征召,踊跃参加红军。在南部县人民政府1982年1月编印的 《南部县革命烈士英名录》中,记录着楠木镇为中国革命英勇献身的222位烈士的英名。
而今的楠木镇飞速发展,建有正大、楠仪、楠新等大小街道8条,常住人口逾万。2005年镇政府确定街名时,遂将楠木寺这条古老的小街命名为老街。而今的老街,草街子大都改建成砖瓦楼房外,而上、中、下街仍基本保持了原貌,尚有120多户、500多人在这条老街上安居乐业。
楠木镇至今还传承着许多古老民间工艺,如刺绣、石刻等均为楠木镇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