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东坝镇:丰富历史遗存,南部县明代建筑

东坝镇:丰富历史遗存,南部县明代建筑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坝镇于明嘉靖年间开始兴集,后置崇教乡。东坝镇境内历史遗存较为丰富。特别是东坝镇的上乘寺是南部县仅有的几处明代建筑之一。据陈寿 《三国志》记载,谯周是西充国县人,东坝镇历史上正是西充国县的辖地,故而谯周为南部县东坝人。近年,在谯周故里东坝镇建有谯周纪念馆,塑谯周像,陈列有关谯周的文物、书籍、文献资料,并成立了谯周研究会。这些民风民俗,给古老的东坝镇增添了浓郁的乡土韵味。

东坝镇:丰富历史遗存,南部县明代建筑

东坝镇位于南部县城东南部,距县城30公里,东与梅家乡接壤,南与马王乡交界,西与窑场乡相邻,北与平桥乡连接,西紫河与潆盘公路 (潆溪至盘龙)穿场而过,巴南高速公路 (巴中至南充)在东坝镇建有互通出入口。

东坝镇于明嘉靖年间开始兴集,后置崇教乡。此前场镇建于西紫河西岸,因战火焚毁,再建时迁址东坝,故得名 “东坝场”。清宣统三年 (1911)置东坝镇,民国24年 (1935)设联保处,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区公所驻地,1984年由东坝公社改为东坝镇,现为南部县中心城镇,是东坝片区九乡镇的交通物流、金融信息、商贸服务、教育文化、科学卫生中心。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东坝场镇只有正街、鸡市巷等老街小巷。现在,东坝场镇街道有:正街、牌坊路、市场巷、鸡市巷、桥北路、永利巷、禹王路、杨祠街、谯周大道、十字大街等20多条街巷。场镇面积达3平方公里。

场镇最热闹的是赶场天,每逢农历三、六、九日,四方宾客、八方乡民,齐聚镇上,粮棉油肉、鸡鸭牛羊、山货土产,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五金电器、针头线脑,遍布大街小巷;油茶馓子、锅盔凉粉,异香扑鼻,令人垂涎三尺;茶馆酒肆、纸牌麻将,吆五喝六,此起彼伏,叫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东坝古镇展现出的是一幅繁荣而古老的乡场民俗画卷。(www.daowen.com)

东坝镇境内历史遗存较为丰富。特别是东坝镇的上乘寺是南部县仅有的几处明代建筑之一。该地原建有蜀汉大儒谯周的祭祀家庙,后来谯周家庙毁于战火。唐天启年间,佛教利用谯周家庙旧址建成上乘寺。寺庙信众甚多,香火日益旺盛,上乘寺遂成为方圆百里的主庙。南北朝时梁武帝御敕修葺。宋、元、明、清各代均有维修或扩建。现存大雄宝殿为明代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乘寺近年出土了十余块明清碑刻,其中两块记载有上乘寺之地为 “三国谯大人之业耳”“前朝谯大人之俗产”。据陈寿 《三国志》记载,谯周是西充国县人,东坝镇历史上正是西充国县的辖地,故而谯周为南部县东坝人。谯周曾作蜀汉后主刘禅的老师,学识渊博,为三国时期著名学者和大教育家,被誉为 “蜀中孔子”。蜀汉景耀六年 (263),在魏国大军逼近成都时,他曾力劝刘禅降魏,促进华夏一统,使蜀中免于战火,因有 “全国之功”而被封为阳城亭侯 (谯未受)。谯周生前撰写著作多种,计有 《三巴记》《论语注》《谯子法训》《五经然否考》《续汉志·天文志》《礼仪志》和 《古史考》等。著名的 《三国志》作者、安汉 (今顺庆)人陈寿为其学生。近年,在谯周故里东坝镇建有谯周纪念馆,塑谯周像,陈列有关谯周的文物、书籍、文献资料,并成立了谯周研究会。

东坝镇内至今还保留着许多古老的民俗习惯,如逢年过节的耍狮舞龙,栽秧时节的吃楼板肉,清明时节的同乡会等。这些民风民俗,给古老的东坝镇增添了浓郁的乡土韵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