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城乡位于南部县城西北约80公里处,其东邻升钟镇,南接柳树乡,西靠铁边乡,北连双峰乡,在剑门山余脉之上,属高丘窄谷地貌。
保城乡一角 (2014)
保城乡建场的历史可追溯到南北朝及隋代。南朝梁武帝于大同年间(535~546)置掌天郡,郡治西水县 (今南部县西河乡严家坝)。北周孝闵帝元年 (557)改为西水县。隋大业元年 (605)西水泛涨,西水县城由严家坝迁至彭定故宅,即保城乡场,保城乡成为县治所在地。元代至元二十年 (1283)并入南部县。清末置保城乡,并定为自治区。1931年民国政府置第八区,设区公所于此,1940年复置保城乡,解放后沿袭至今。
场镇大部分街区保存了旧时风貌。石板街的两侧均为二层木结构建筑,青瓦屋面。当地百姓习惯称保城为 “保城庙”,因为场上有两座闻名遐迩的古庙:瘟祖庙和文庙。
瘟祖庙在场镇正中,建于清初,庙由山门、奎星楼、正殿、厢房等组成,用料特大,山门与奎星楼融为一体,为重檐歇山式建筑,重建于清代康熙十七年 (1678),其大梁上题有“康熙戊午复古重建”字样,现保存较完好,1983年被南部县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庙在保城小学校内,为清道光年间重建,占地面积约900平方米,现仅存山门和正殿。文庙最初为私塾学堂,因文人雅士常会于此,故称之为文庙,现保存较好。文庙原有古防卫墙,为大小不等的片石所砌成的三边石墙,南北长70米,东西两边各长50米,高2.5米,顶部宽1.5米,毁于20世纪90年代。
保城文庙旧址 (20世纪80年代)(www.daowen.com)
乡场东1公里处为烟堆山,呈梭形,东西对峙,互为掎角,与防卫墙同为南宋末年抗蒙遗迹。史载,1231年8月,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第一次向四川作战略性进攻,由拖雷率三万蒙古骑兵逾大散关,入沔州 (今陕西勉县),渡嘉陵江南下,直抵西水县。西水人民修筑城寨奋力保卫家乡,“保城”因此得名。
保城乡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32年8月,在升钟寺爆发起义的同时,由共产党人郭海峰、宋江元等领导3000多名游击队员和农协会员,也在保城爆发了起义,占领了保城区公所。随即上铁炉寺与升钟寺起义的队伍会师,成立了川北工农红军。这支红军部队在蒙垭庙打击土豪劣绅,抗击川军的“围剿”在短短几天时间里,就解放了南部、阆中、剑阁三县接壤的广大地区。起义在国民党部队的 “围剿”下最终失败了。1933年地下党又在保城建立了支部,在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之后,曾配合红军作战。
保城乡境内有香柱山,山石中夹杂着大量卵石,千姿百态,或奇石连片、折折叠叠、犬牙交错,或独立成景、各具姿态、地边静卧,构成一线天、奈河桥、风动石、鹰嘴石、仙龟拜佛、八仙朝圣等奇特的自然景观。山上树木蓊郁,遮天蔽日,有林间小道隐约其间。2003年6月26日,大雨过后,乡场背后山梁西水寺已平整10月之久的土坪上,突现奇特地质现象。当地出现类似文字的印迹,30余行,30余米长,等行等距,当地人称为“天书”,其谜至今未解。
保城乡在民风民俗、民间艺术等方面独具特色。保城老年文研会长期从事古西水文化、抗蒙文化、升保起义红色文化的研究,多有成果问世。蒙子垭村彭氏家族一年一度的同宗会祭祖,枣儿坪村的川戏,敬洪琳、刘正松的根艺各具特色。特别是宋家坪村文化厚重,民风淳朴,民间习俗浓郁。宋家坪地灯是川北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古老的奇葩,乡土味浓郁,表演自然生动,现已成为地方民间艺术的品牌。村里逢年过节都要演出地灯,同时还要耍龙灯、舞狮子、踩高跷等。村民自娱自乐,陶冶情操。村里的古民居宋家祠堂和两座宋家老院子保存较好。数十座雕刻精致的清代墓碑、碑亭以及古井、古树、古水缸,还有村后的大力山寨遗址、牛王庙等文物古迹,显示出宋家坪村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保城乡还有不少的名特小吃,如卧龙鲊,其肉长近一尺,巴掌厚,重约半斤,通过去油、裹鲊面,然后上笼,蒸出来的卧龙鲊纯香扑鼻,鲜嫩爽口,肥而不腻。大馓子也很有特色,每把重约半斤,金黄脆香。当地人待客用醪糟鸡蛋,上撒馓子,再配以八大麻花,酥脆爽口,回味悠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