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隆镇为今南部县县治所在地,地处嘉陵江西岸,其东邻盘龙镇,西连定水镇,南接肖家乡,北靠老鸦镇,为川东北重镇,也是嘉陵江重要码头之一。
南隆镇历史悠久。城东南1公里多有新石器时代遗址——涌泉坝遗址,曾出土了大量陶片、石器,证明在距今5000年时,南部先民就在此地繁衍生息。
汉献帝初平四年 (193)分充国县置南充国县和西充国县,设南充国县治于今南隆镇。梁武帝天监二年 (503)改 “南国县”(原南充国县)为南部县,当时阆中置隆州,此地处隆州之南,故镇名为 “南隆”。
宋绍定四年 (1231)八月,蒙古入侵南宋,一路打到西水县 (今保城乡)。为抵御蒙军侵扰,淳祐二年 (1242),县治所迁至跨鳌山 (今塔子山)。
明太祖洪武四年 (1371),知县汪允铭因跨鳌山地盘狭小,遂将治所迁回原址,在废墟上重建县城。今南部县政府驻地即县衙旧址,当时城周无城墙。明宪宗成化二年 (1466),知县蒋矩沿今乐群路、炮台路、西桥巷、水巷子“树木为栅,垒石为门”,形成城墙的雏形。明孝宗弘治年间 (1488~1505),知县陈伯龄始用土石筑墙并开城门4道:东 “蓬莱门”,南 “跨鳌门”,西“状元门”,北 “阆苑门”,至此城墙基本成形。其后历代加以修葺扩展,更趋完善。
清康熙六十一年 (1722),正街北端建有彩色木质骑街牌坊,上书 “南隆古治”,系邑人工部尚书李先复奉诏题刻,显示出南隆镇在当时举足轻重的地位。
民国17年 (1928),川军旅长兼县知事李炜如为使街道畅通,遂拆去城墙,毁掉城门,并修建了新后街。
旧时南隆镇内有南正、南中、东街、西街4条街,有德星、状元、孝廉、文魁、恩荣、四桂等12坊。南正街即今正街;南中街即今文庙街;西街从狮子拐到天主堂处,又叫顺城街;东街与今名及地理位置相同。
南隆古镇临嘉陵江的部分街舍 (1998)
旧时南隆镇民居除游、杨几家大户的深宅大院外,房屋建筑多为低矮的穿斗木结构瓦房。民国17年 (1928)李炜如部驻南部,下令主要街道一律改为一楼一底的砖柱木结构房屋,其民居风貌一直保持到解放初期。(www.daowen.com)
南部县文庙 (1998)
南部文庙作为县城唯一保存的古建筑群,是南部人文历史的标志。文庙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清康熙、乾隆、道光等时期相继增建修葺。原建筑规模宏大,由大成殿、崇圣祠、名宦祠、乡贤祠、戟门、棂星门、腾蛟坊、起凤坊、泮池园桥等组成。现尚存大成殿、名宦祠、乡贤祠、戟门、泮池园桥。文庙主体建筑完整地保存了清代风格,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2007年被四川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隆镇上有小河名状元溪,溪水蜿蜒流经县城。经历代修建,留下几座古桥。状元桥位于西门外,北宋元祐六年 (1091)马涓状元及第,回乡省亲,时值溪水暴涨,县人架木桥以相迎,后建成石桥,名 “状元桥”。东门桥原名探花桥,是为纪念邑人冯翼于明永乐四年 (1406)探花及第而建。南门桥建于明弘治年间,后被溪洪冲毁,1932年重建。西门桥又名三元桥,是明代知县陈百龄为纪念邑人陈尧叟、陈尧咨、马涓三状元而建的。
南隆镇状元溪崖壁刻有 “晴霞夕照”四个大字,系北宋状元马涓所题,字径约1米。
南部十四景中有7处位居南隆镇:凌云仙洞、玉台晓霞、鳌峰毓秀、醴泉流香、琴台春满、夜月流辉、合符暮钟。其中凌云仙洞、玉台晓霞至今保存较为完整。凌云仙洞在城北凌云山腰,属自然溶洞,洞口呈半圆形,宽10米,高5米。传说洞内云气飘出,天即下雨,故又名 “灵云洞”。相传唐代蒲景珣隐居于此,吕洞宾访之不遇,题 《瓜皮诗》于洞壁。现为南部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玉台晓霞在城东,山上建有玉台观,古人曾以 “烟锁三江水,岚飞五色云”绘其形胜。另有晓霞观因 “朝霞映江,晓碧连城”而得名。唐代杜甫广德年间游历此地并题诗。现存晓霞观为清代建筑,观前古木参天,清爽幽静,嘉陵江水绕崖而过,风景极佳。
灵云洞 (2014)
南部四大风景区之一的红岩子风景区位于南隆镇东北,是20世纪末建红岩子电站大坝而形成的风景区。其中红岩子水库,水面宽阔,一碧万顷,游艇穿梭,水鸟嬉戏。隔江相望有满福坝生态农业园区,融休闲度假、游乐观光为一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