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垭镇位于阆中城东南,距阆中古城20公里。此镇东邻大垭乡、水观镇,南连福星乡,西接宝马镇,北抵妙高镇。
金垭镇老街 (2014)
金垭镇的历史异常悠久。1986年文物普查时,在境内著名的冠子山上,发现有新石器时代遗址。证明距今5000年以前,就有人类在此地活动了。
金垭镇在清咸丰年间为金垭场,又名保娘庙场,因此场有保娘庙,故名。民国29年 (1940)置金垭乡, 1958年改为金垭公社,1967年改为前锋公社,1984年复为金垭乡, 1992年撤乡建镇。
旧时金垭镇有金垭场、大垭场、中和场三个古市场。
金垭场,起源于清咸丰年间。相传,程氏先祖程应斌在此处建房立家,五辈人同处一堂,修建了一个场镇,取名 “程氏场”(即现在的金垭场老街)。场镇铺面有百余,好多铺面内部都有四合天井建筑。后来在扩房过程中,在垭口上挖得一对金鸭,当地人认为此为祥瑞之兆,于是更名为 “金鸭场”。后因历史变迁,此地又处在垭口上,人们又把它更名为 “金垭场”,延续至今。
大垭场,在羊还山与罗鼓寨两峰相连的大垭口处。清末,因此地上有保娘庙场,下有金垭场,中有中和场,各场镇开有商铺、烟馆、赌馆等。在经商贸易中,都由各场镇码头 “舵把子”保驾撑腰,往往在交易上发生的是非,被进行无理论断,居民感到被辱受压。于是住在大垭口附近的常、曹、杨、徐、赵五个姓的人派代表共同商议,请来了开设商铺、烟馆、赌场的人,兴起了柴草市、竹市、粮食市、油行市场,称为 “大垭场”。
中和场,原名为破石湾,建于清朝末年。相传,南部县吃米要靠巴中县运下来,巴中县吃盐要靠南部县上运。破石湾是上巴中、下南部的通商交通要道 (俗称盐贩子大道)。长期经营盐米的商人,上巴中、下南部,到破石湾正好路程各半,比较 “中和”,于是就叫 “中和场”。1934年,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政治部曾在该场驻扎40多天。1984年中和再次兴场,全场有四家铺面和其他摊点,设有牛市、鸡鸭市、竹市等,逢场天生意兴隆。(www.daowen.com)
金垭镇的羊还山和琳琅山,都是远近闻名的山峰。
羊还山,其名来源于一个悠远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此山名叫盖顶山。唐朝时期修建了一座寺庙,名曰 “盖顶寺”,庙里住着开山和尚与他带来的两只金羊。修行许多年后,开山和尚和金羊成了神仙。开山和尚生前在康熙路右下边,修建起一座坟墓,内安石门一道。另在送船嘴下湾修建起一塔,未封顶,用锅放在顶上,嘱咐弟子石和尚,他死后60年,才能去开墓门及揭塔顶上的铁锅。谁知开山和尚死后才6年,石和尚就去揭了塔顶上的锅,并开了坟墓的石门。开门以后,就有一对金羊蹦了出来。石和尚就与金羊一起在山上修道。金羊晚上出庙门吃老百姓的庄稼。老百姓找到石和尚说:“你的两只羊子把我们的庄稼吃了,怎么办?”石和尚说:“今晚就捉住它。”羊知道师父要收住它们,连夜腾云驾雾飞走了。这事被镇守山寺的猴神知道了,它口衔明珠,手执金箍棒与石和尚一起四处寻觅,终于在南部县境内的岳王洞里找到了。然而他们大慈大悲,只牵了一只羊回来。从此,南部县的岳王洞更名为 “得羊寺”,而盖顶山更名为 “羊还山”。
琳琅山,又名琳琅寨。山峰突兀,顶上有石堰,东岩壁腰有岩墓群。西寨门下有紫色黑纹石,名琳琅石,呈土红色和灰白色,石质细腻且坚韧,是雕刻印章和石雕的好材料,故此山取名为 “琳琅山”。由于四面八方的雕刻爱好者慕名来此采石,久而久之,琳琅石就被采光了。现在,琳琅山虽已无琳琅石,可 “琳琅山”这个名字却流传至今。
金垭镇境内有许多著名古院落、祠堂和墓碑。
羊还山村四社有杨家大院宗族祠堂,建于明末清初,整座大院共32间房舍。正厅堂神龛内供有神像,正门上方有清嘉庆辛酉年 “皇恩钦赐”“德满天下”的巨幅匾额,均保存完好。
洞子岩村有刘家大院宗祖堂,是保存较完好的乡间宗祠,建于明末清初,正门上方 “白沙坝刘氏宗祠”巨幅匾额清晰可见。正房堂屋大门处有门神两幅,人物笔画清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