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千佛镇:古镇·码头,地理形态独特,寺观众多

千佛镇:古镇·码头,地理形态独特,寺观众多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千佛镇的地理形态,素有“小保宁”之称。千佛岩上有观音阁,解放后拆除。千佛镇境内有龙吟山和天目山,二山并峙。古时千佛镇宗教之风盛行,境内寺观极多,盛极一时。这些宫庙寺观,在古代是千佛镇的宗教场地,香客众多,香火鼎盛,但遗憾的是皆毁于漫长岁月之中。千佛镇背负九节梁山,顶上有寨,为镇之控制点和观景点。现在水运已经衰落,但因其公路四通八达,千佛镇仍是阆中市东北边界上的一大重镇。

千佛镇:古镇·码头,地理形态独特,寺观众多

千佛镇位于阆中市东北部边陲,地处阆中、仪陇、巴中三地交界之处,距阆中城区60公里。蜿蜒曲折的构溪河缓缓从红卫大桥、千佛一桥、千佛二桥流过,成 “U”字形绕千佛镇向西北方向流去。千佛镇的地理形态,素有“小保宁”之称。

千佛古镇一角 (2013)

千佛镇在明嘉靖年间为龙泉场,因地处龙山,山中有一石洞,又名硝洞,内有泉水流出,故名 “龙泉”。清咸丰年间为龙泉乡。因场南有一岩,其上刻有大小佛像千余尊,名千佛岩,故于光绪三十四年 (1908)改为千佛场。民国29年 (1940)为千佛乡,1958年为千佛公社,1967年改为红卫公社, 1984年复为千佛乡,1992年千佛乡与狮子乡合并为千佛镇。

古时,千佛镇的千佛岩是有名的摩崖石刻造像。千佛岩在千佛镇构溪河边,长58米,高约5米,有22个佛龛,共雕刻佛像千余尊。造像极有气势,雕刻精美大气。岩上有 “贞观九年闺四月题记”字样,由此而知造像开凿于唐代。佛岩上曾刻有 “彰瘅岩”三个大字,字高3尺,笔势纵逸秀劲,为清代知事胡杏 (吉)堂书,清咸丰七年 (1857)刻石。据学者杨林由先生考证,此为取 《尚书·周书·毕命》中 “彰善瘅恶,树之风声”之意。1964年开山采石,字毁。千佛岩上有观音阁,解放后拆除。

千佛镇境内有龙吟山和天目山,二山并峙。龙呤山山势突兀,树木繁荫。山上有寨。山顶突出呈立锥形,尖峭直抵云端,登上山顶,有一览众山小之感。山顶有华佗庙,周围三县市百姓,逢年过节便来此山祭祀,许愿还愿。后寨、庙皆毁,唯存寨门。

古时千佛镇宗教之风盛行,境内寺观极多,盛极一时。比较有名的有:乐安观,原名紫云观,在乐安观村,宋嘉定九年 (1216)建。相传一星相家步地脉于此,落马而死,遂名落鞍观,后谐其音改为 “乐安”。花冠庙,在花冠庙村,建于明代,因庙前有形状像花冠的大石,故名。东岳寺,在东寺岭村,寺内有东岳殿,建于明代。南观,在南观梁村,庙内塑有南海观音像,建于明代。大云寺,又名古觉寺院,在大云寺村,建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相传此寺竣工时,天空飞来大朵云彩,故名 “大云寺”。三清庙,在斑竹湾村,建于明代,庙内塑太清、上清、玉清三尊泥像。文庙,在凤凰山村,庙前有一双大石狮,建于清代。五郎庙,在五郎垭村,内塑有五郎泥像,建于清代。乐里庙,在乐里庙村,清朝末年由姓冯名乐里的乡绅经办修建,故名。这些宫庙寺观,在古代是千佛镇的宗教场地,香客众多,香火鼎盛,但遗憾的是皆毁于漫长岁月之中。

天目山上有天目观,是阆中道教圣地。《阆中县志》载:“唐福观,一作福唐观,原名天目观。”《郡志》云:“天目山,在城东五十里。”传为葛洪修炼之所。有二洞,一曰天目,一曰天溪。上有观,下有寺。据考,天目观建于三国蜀汉延熙年间。唐诗人杜光庭于僖宗中和元年 (881)入蜀,居阆中狮子乡天目山唐福观数年。《全唐诗》载杜光庭 《题唐福观》诗二首,有句云:“古洞草深微有路,旧碑文灭不知年。”由是而知阆中狮子乡天目观,在杜光庭到来之前,早已存在于天目山上了。

千佛镇建镇历史悠久,其街巷布局和民居建筑,是传统建筑艺术与地形、自然环境、风土民情巧妙结合的典型。(www.daowen.com)

千佛镇背负九节梁山,顶上有寨,为镇之控制点和观景点。镇周围高低山峦中建有各类寺庙、字库塔、摩崖造像等。建筑与自然有机的结合,既改变了环境,又增加了景观。人们开窗即可望见周围秀丽景色,出门即可登山游览各种人文景观。

古镇街巷依山就势,沿山而行,弯曲自然,形成起伏有致的城镇布局和街道网络。古镇主要街道自下而上开拓,沿坡而建,梯道与平路相结合,街道空间丰富多变、蜿蜒曲折,让人有一步一景之感。

古镇的修建不追求高大豪华,而是以古朴的小尺度空间取胜。小尺度的街道,街宽1丈8尺,檐高1丈8尺,高度比例得体。赶场天以街为市,以檐为店,街道和街檐是居民商贸和社交活动的场地。

青石板路面、小青瓦、竹编粉墙及穿斗木结构房屋是千佛民居建筑的基本格调。沿街建筑面窄进深大,多为三天井院落。由于地形起伏,房屋随地形或筑台,或掉层,或错层,或悬挑,或附岩,或架空,充分体现了山地民居的特点,从而形成了古朴典雅、参差有致的山乡民居建筑群。

旧时的千佛镇上,上、下街都建有戏楼,中间有关帝庙,还有财神楼。下街隔河相望建有七星楼、字库塔、钟鼓楼、关帝庙、武童庙、魁星楼、观音阁、福音堂等。相传福音堂是英国人和加拿大人修建的,用于传教 (基督教)、收养孤儿、施舍药物等。该建筑于 “文化大革命”期间遭拆毁。

千佛镇是古代繁荣的水码头,从构溪河千佛码头而下,可入嘉陵江。过去物资全靠水运,民间商贸在此繁盛一时。现在水运已经衰落,但因其公路四通八达,千佛镇仍是阆中市东北边界上的一大重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