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溪镇位于阆中古城东南面,距阆中古城9公里,东邻扶农乡、宝马镇,南接石龙镇,西临七里镇,北连五马乡。古镇在嘉陵江与构溪河交汇处,构溪河古名护溪或和溪,故得名 “河溪”。
河溪镇历史悠久,在宋以前这里就形成场镇了。宋、元、明代均为甘泉乡。据明嘉靖 《保宁府志》载,阆中有11乡,即长乐、龙泉、恭思、太平、奉谷、重锦、淳风、新丰、马头、在城、甘泉诸乡。1975年,河溪乡潘家湾出土的陈安祖墓志铭,即 《宋故华州助教陈府君墓志铭》载:府君姓陈氏,讳安祖,“宋徽宗崇宁四年十二月九日,并葬于阆中县甘泉乡金马山下,附国博士府君之墓”。由是知今河溪镇为宋之甘泉乡。
清咸丰时甘泉乡并入太平乡,设河溪关场,同时设扶农场。光绪三十四年 (1908)为五区河溪关场,民国25年 (1936)为二区河溪联保,其间几经撤并。1958年改为河溪公社, 1967年改为向阳公社,1984年改为河溪乡,1985年改为河溪镇,现为国家级试点小城镇。
河溪镇扼水陆要冲。旧时,河溪码头是嘉陵江上一大码头,嘉陵江、东河、构溪河的船舶多汇集于此。阆中至仪陇、阆中至巴中两条古驿道经此分途。该地古时设河溪关,为阆中七关之一,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南宋末年,蒙古大军入蜀后,蒙哥曾驻跸于此,率军进攻苍溪大获城。
河溪古镇城楼 (2014)
河溪镇有正街、横街、河街、新街四条古街。青瓦房、石板街,朴素厚重,典雅优美。古民居、古院落、古街巷,在河溪镇上呈现出浓郁悠远的古镇韵味。
旧时河溪关上有一牌坊,位于正街头临江处,建于明末,是由当地巨富曹成举等人修建的。匾额上 “河溪关”三个大字,系乡贤孙琅先所书。该匾于 “文化大革命”中被毁,现存 “河溪关”匾额为阆中市书法名家李文密先生所题。(www.daowen.com)
旧时镇上有江洋寺,位于构溪河与嘉陵江交汇处,是一座四合院式的古庙,建于清咸丰年间。民国初期,庙会鼎盛,热闹非凡,现已毁损。此外还有三圣宫,位于横街场头,建于清乾隆年间。宫庙成撮箕口形,正殿供奉关羽、镇江龙王、火神,左有文昌、观音,右有雷神、瘟祖,下娘娘殿供奉送子观音,背后是一巨石崖壁,其上刻有成群小佛像。离宫庙20步远有一座戏楼,旧时经常演戏,每逢节日,便有盛会在此举行。街民禳灾敬火神,袍哥烧香拜圣人,船筏烧香办会求龙君,你敬我拜,异常热闹。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改庙堂为学堂。民国29年 (1940),建仓毁庙,戏台亦于1978年被拆。现今部分建筑尚存。
河溪码头是河溪的门户,建于嘉陵江边,有河街将码头与镇相连接。在河溪码头,有沿嘉陵江边建成的一式数间房,是由行会用木材和稻麦之草专门搭建的,专供来往船只的船工们歇脚和食宿。房子能在洪水来时快速拆卸,洪水退后又建。
河溪镇境内的构溪河段,风景优美,水清鱼肥。鱼产量高,多在镇内上市,极受民众青睐。
构溪河现为国家级湿地保护区,区内有珍稀野生动物129种。主要有猫头鹰、鸬鹚、胸竹鸡、雉鸡、董鸡、鸳鸯、龟、鳖、大鲵、水獭、棋盘蛇、锦蛇、赤狐、野猪、椰子猫、果子狸等,其中不少是国家保护动物。鹭鸶、白鹤、野鸭更多,常常成群游于水面,或飞翔在岸上山林间。湿地保护区河溪段,河水碧绿,平缓如镜,两岸山峦叠翠,落英缤纷,田畴俨然,阡陌交错,坐小船荡桨漫游其中,有置身世外桃源之感。
在距河溪镇不到1公里的嘉陵江上游,几年前建起了金银台电航枢纽工程,集发电、航运、灌溉为一体。大坝将江水拦腰截断,坝上水域宽广,江天一色,平滑如镜,为河溪镇平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