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老观镇:四川山区旱码头,阆中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老观镇:四川山区旱码头,阆中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老观镇位于四川省阆中市东北45公里处,东与苍溪县接壤,西与土垭乡相接,南与龙坪乡相邻,北与方山乡毗连。老观镇建在老君山和慕贤山之间,海拔约600米左右。老观镇虽无河流舟楫之利,然陆路交通十分便利,处于阆中、巴中间的要冲之地,自然形成了山区商贸集散地,素有 “旱码头”之称。解放后阆中县第十一区公所设于老观镇,现为老观镇政府所在地。老观镇是阆中的政治、经济、文化重镇。老观镇是川北灯戏的发祥地之一。

老观镇:四川山区旱码头,阆中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老观镇位于四川省阆中市东北45公里处,东与苍溪县接壤,西与土垭乡相接,南与龙坪乡相邻,北与方山乡毗连。

老观镇建在老君山和慕贤山之间,海拔约600米左右。东河流经其北侧,构溪河穿流东南面,两河距场镇较远。老观镇虽无河流舟楫之利,然陆路交通十分便利,处于阆中、巴中间的要冲之地,自然形成了山区商贸集散地,素有 “旱码头”之称。

老观镇原为 “老鹳镇”。盖因场头有一小山包,其上古木参天,传说有只巨大的鹳鸟常栖息于上,乡人便叫此山为鹳包山。后来在鹳包山前形成了场镇,又以此山名叫 “老鹳场”。“鹳”“观”二字音近,解放后改 “老鹳”为“老观”。

老观镇有着悠久的历史。这里古称奉国,曾是郡、县治地。梁天监八年(509),在此地置白马义阳郡和义阳县。西魏恭帝二年 (555),改白马义阳郡为白马郡,并置奉国县。隋、唐、宋沿袭,其后几经演变。元至元二十年(1283)将奉国县并入苍溪县,奉国县被撤废。明代在此设奉谷乡,清代为重锦乡,此地仍然是阆中东北部一个重镇。民国时设老观乡。解放后阆中县第十一区公所设于老观镇,现为老观镇政府所在地。

老观镇历史悠久,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其中重要的有奉国县城遗址,在场镇东北段,其城垣北靠慕贤山麓高台,东至奉国寺,南至老鹳庙,西至侯家梁,面积约1.5平方公里。

老观镇重要庙宇有奉国寺,在奉国县城遗址东隅,建于唐代以前。奉国寺由山门、大殿、后殿组成,殿宇高朗宏大。寺内原存石刻大士像,题有“行道观音像,吴道子笔”,左下刻 “庭坚来观”4字。现存的一对石狮,其雕刻造型,具有明显的魏晋风格。现为阆中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还有谯玄庙。《四川通志》载:“谯元庙在县东一百二十里。”谯玄(又称谯君黄、谯元)是西汉谯隆之后。谯隆为西汉重臣,就是他将阆中落下闳推荐给汉武帝,从而创制出 《太初历》的。谯玄曾为汉朝谏议大夫。《华阳国志》记载公孙述曾以死相威胁,要他入仕做官。但他宁死不屈,拒不助叛,成为一代人臣楷模。谯玄之子谯瑛,是当时的著名学者,曾给汉明帝讲解《易经》,并任北宫卫士令、尚书郎等要职。“三谯”均被列入阆中 “乡贤祠”中。谯玄死后,汉光武帝刘秀诏令阆中地方官为其立庙祭祀。现谯玄庙所处地名为谯庙子,该村名谯庙子村。附近的慕贤山,因朝廷寻访谯玄的使者曾住宿山下而得名。

老观镇曾是川陕苏区的一部分,红四方面军进入阆中境内以后,曾在这里领导了著名的 “老观农民暴动”,并建立了中共苍溪县委和县苏维埃政权。“木门会议”扩军后,军长余天云、政委李先念曾率红三十军军部住老观场。红军曾在此进行了 “夜袭老君山”“三战鸡山梁”等战斗。其间,大批青年农民参加红军,梁天喜、蒋克诚等人则成长为共和国的将军。老观镇现有中共苍溪县委、苍溪县苏维埃、红三十军军部、红四方面军八十九师医院、李先念故居等旧址。(www.daowen.com)

老观镇是阆中的政治、经济、文化重镇。在设置郡县之前,这里已是集市贸易之场地,居民聚居,初有街市。设郡县以后,由于商贸发达,到清初时,旧场已显局促,又建新场与老场相连。现在,新场、老场已是不可多得的古镇,透出浓郁的古镇气息。街上许多楼阁亭榭,在历史岁月中多有替废,但也有不少保留了下来。如老场场头的古高楼及高楼背面的栅子门 (此为上栅子),其下中山寺旁石条砌成的下栅子,两门上均题有 “老龙镇”三字。此外还有中天楼,又名过街楼、新栅子门。此楼建在新场盐市口下,为石砌拱门,背连戏楼。这两条古街上,共有雕梁画栋的戏楼三座,可见当时场镇繁华之盛况。现新老两场均大部保存完整。

在旧街中段,有一座历史悠久的木板仓。它原来是4个廒间,现存两个廒间。整个仓库长8.6米,宽4米,仓容量约200吨。虽其貌不扬,却是大清道光年间的产物,距今已有160多年历史了。这样古老的木板仓遗存,全国不多见。

老观镇是川北灯戏的发祥地之一。《阆中县志》载:“阆中的老观、峰占与苍溪县龙山、金凤、白庙等地为灯戏窝子,是川北灯戏的发源地……民国时期尚有老观、二龙、石滩、构溪等地的灯戏班……解放后,有峰占、石滩、老观、解元等乡的灯戏队。”灯戏脱胎于巫祝跳神和民间歌舞,内容大多是民间传说、凡人小事,以诙谐的小喜剧见长。曲调朴实流畅,表演夸张,特别是花灯,动作幅度大,脚踩十字步不停地扭动,称之为 “跳灯”,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称之为 “喜乐神”。遇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灯戏演出常通宵达旦,主人借以安置众多宾客,故又被称为 “大铺盖”。

老观镇的山歌、民歌、小调、红军歌曲十分丰富。如 《大河涨水小河流》:“大河涨水小河流,小两口吵嘴莫记仇,白天吃的一锅饭,夜里睡在一枕头。”《麻雀调》:“山歌子好唱难起头,木匠难修转角楼,画匠难画天花板,贤妹难绣花枕头。”这些民歌歌颂劳动与爱情,质朴又生活化,易记易唱易流传。特别值得一提是 《晾衣裳》:“清早起来去上梁,摘片树叶吹响响,妹妹听见树叶响,假装出来晾衣裳,衣裳晾在竹竿上,眼泪汪汪进绣房。爹娘问她哭啥子,没得粉子浆衣裳。”这首民歌曾多次获得大奖,曾在中央电视台演唱,成为川东北经典民歌。

老观镇的饮食文化也很有特色。红白喜事餐桌上肥而不腻的坨子肉、名小吃全羊杂和戴氏祖传的桂花醪糟都远近驰名。不少名小吃做工都有绝招,如老观麻圆、肉饼赶火、牛骨全汤面、关门臊子面、碎瓷片烧鱼等。有人将此编成 “五绝”:“麦麸炒出麻圆来,阴阳火肉饼人人爱,牛肉面靠牛骨全汤带,臊子面关起门来卖,碎瓷片烧鱼玩格菜。”

1995年老观镇被评定为四川省试点小城镇,2003年7月被批准为 “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2004年2月被列为省重点镇,2005年9月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