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阆中古城西白溪乡:充满宗族文化,独具魅力

阆中古城西白溪乡:充满宗族文化,独具魅力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白溪乡位于阆中古城西面,因白溪濠得名,其乡场距古城区约8公里,东邻天乡、保宁镇,南接裕华镇,西临枣碧乡、垭口镇,北抵沙溪街道。1954年12月,撤销白溪乡,分别并入锦屏、三元两乡。白溪乡人多为 “湖广填四川”时的移民,其宗族文化浓厚,多数村一社为一姓,如现五村一社,几乎全姓杨,杨为当地大姓。其中,如六村杜家山杜明林家传的牛灯颇有名气,而竹马也在白溪乡已传承六代,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阆中古城西白溪乡:充满宗族文化,独具魅力

白溪乡位于阆中古城西面,因白溪濠得名,其乡场距古城区约8公里,东邻天乡、保宁镇,南接裕华镇,西临枣碧乡、垭口镇,北抵沙溪街道。

据 《元丰九域志》载: “阆中有八乡,东郭、南津、西津、北津四镇。”白溪为西津镇,即北溪镇,明代归淳风乡,1952年由锦屏、三元两乡的10个村组成白溪乡。1954年12月,撤销白溪乡,分别并入锦屏、三元两乡。1962年建立白溪人民公社 (属双龙区),1967年改为永赤人民公社,1971年复为白溪人民公社,1992年并入江南镇。

白溪乡位处保宁剑 (阁)驿道,道上文物古迹甚多。龙潭村嘉陵江边台地上有秦汉时期的青龙堡遗址,从地层被冲割的断面上,能看到文化层的遗物暴露。境内还有位于龙王滩下游的龙潭寺;三合村有百佛寺,寺内百余尊佛像堪称一流,现寺已废。

白溪乡人多为 “湖广填四川”时的移民,其宗族文化浓厚,多数村一社为一姓,如现五村一社,几乎全姓杨,杨为当地大姓。清光绪年间,杨大祥娶岳氏,得男杨武。杨武娶妻,得十男。其中二男早卒,剩八人,当地人称杨氏兄弟为 “杨八郎”。像这样的村社还有姓李的三社、姓张的五社、姓杜的六社、姓马的四村三社、五社、七社等。这种现象,来源于 “湖广填四川”时,其祖上是整个家族或整村整乡的移民。他们在处理宗族关系和人伦关系方面,以 “怀柔”“协和”与 “顺俗施化”原则为主,以将本姓成员团聚在宗族范围内。在其内部,有严格的族规家礼。家族成员之间,严格遵循父慈子孝、兄仁弟悌、夫唱妇随的规定,成员之间虽和睦相处,却等级分明,形成以礼为本、宗法严明、讲究孝悌忠信的大家族。(www.daowen.com)

白溪乡的民间传统艺术既有特色,也与阆中其他地区的民间艺术有共通之处。牛灯、车灯、竹马等遍及全乡。牛灯、车灯的表现形式大体与前文所述双龙镇民间艺术中的牛灯、车灯一致。其中,如六村杜家山杜明林家传的牛灯颇有名气,而竹马也在白溪乡已传承六代,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白溪乡有许多民间厨艺高手,如蒙子岭村厨师李发成,16岁拜李应法为师学厨艺。几年以后,他做的寿桃、一品包子、金钩水饺,味道鲜美而不腻,美味可口,各类筵席之排菜,定碗、上笼、红烧、清蒸、油炸、火爆、煎炒、凉拌,无论海参燕窝等海味,或油席之十大碗,或家常便菜,技术全面,色鲜味美。农村男婚女嫁、待客酬宾、生辰满日、办神会、做道场等大办筵席之时,都要请他去。最有特色的是他做的 “红烧杂烩”,其烹饪技巧、用料都不同于他人。他做的红烧杂烩有猪肉丸子、猪响皮、酥肉、大肠头子、腿筋肉,再加干菌子、红白萝卜、芋子等,用上好的甜酱豆油、豆瓣冰糖红烧,其味浓香可口。李发成还会做素席,用蔬菜做成十大碗的宴席,色香味形俱佳,深受群众喜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