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天星场:明成化年间建-古镇·码头

天星场:明成化年间建-古镇·码头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天星场建于明成化年间,民国29年 设乡。1984年地名普查时,因 “永兴”之名重复的场镇较多,南充地区依据其场后高山有 “天笙寨”,而取其谐音改名为 “天星场”。此庙后遭破损,1992年,由广安、岳池、武胜等地和本地香客信众捐资重建,改名天星寨庙。

天星场:明成化年间建-古镇·码头

天星场建于明成化年间,民国29年 (1940)设乡。老场处于盐客大道的节点上,原名永兴场。1984年地名普查时,因 “永兴”之名重复的场镇较多,南充地区依据其场后高山有 “天笙寨”,而取其谐音改名为 “天星场”。

从嘉陵城区出发,朝西南方向行进,过大通镇行约35公里就到了天星乡政府所在地永兴村。经乡政府门口,沿公路腰际向前穿行一两百米,过一竹林掩映的小石桥,就到了旧时的老场老街,现在叫作天星场正街。场口有小河流过,河上有小石桥一座,为2001年重修的公路桥。原先三孔桥墩的石桥,被洪水冲毁。据场上老人说,石桥叫麻柳坝桥,桥头有棵大黄桷树,桥墩上刻有石狮子。此河名曲水河,河上头是谭家堰村,河水穿过老场,往下流到世阳、曲水两镇境内,在曲水镇注入嘉陵江

旧时的永兴老街,有两三百米长,住户三四十家,有人口一两百人。场虽不大,这里却是从蓬溪县运盐至南充县李渡镇码头,人称 “盐客大道”的中间过路节点,小小的一个老场上开有多家饭店、旅店和茶馆。据说,每天有上百的挑担盐夫来往于大道上。这些运盐的挑夫们,由蓬溪县的盐场出发,一路向东过今嘉陵区的新庙乡、大通镇、经天星乡地界的横店子村、大茶壶村和曾家店,而至天星场,再出场口,便是一座小山,人称白庙子,此处是上坡路。这时,老场上有专门 “放堂”的人 (即帮盐客挑运一截上坡路的人,只用一根乘拐挣钱),帮助运盐挑夫担一段路,经安平、飞龙 (龙岭)、汉塘便到了李渡镇的大码头,于此把蓬溪的盐用船转运到南充城区、重庆等地。途中的大茶壶村,即因给盐客挑夫卖茶施水得名。

永兴场老街上,有两座庙宇和两个古戏楼。老街中的川祖庙据说建于明末清初,由正殿和两边厢房构成,进庙的正门有两只石狮子,正殿、厢房中塑有菩萨,川主庙坝子里是一座戏楼,有两三丈多宽,上刻有图案花纹,民国年间正殿的菩萨被毁,乡民买卖粮食就在庙子正殿里进行,人称 “米市亭子”。在今天星小学大礼堂处,原也是一座古庙,木柱有合抱粗,庙内有座戏楼,两三丈多宽,沉香木的戏台边沿雕刻有二龙抢宝图案,还有不少的小菩萨。据推测,从建庙用料和做工上看,这座古庙的建庙时间应早于川主庙。可惜这两座庙宇和两座古戏楼,都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被拆除。(www.daowen.com)

旧时的永兴场,除了上述两座寺庙外,还建有其他寺庙。如离场两三里处有座龙龟院,始建于明万历十六年 (1588),现在只有中殿保护较为完整,前殿、后殿以及两侧的厢房,经风历雨400多年,如今已是瓦漏檩稀、木壁破败。虽然龙龟院于1981年和2012年分别由南充县人民政府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 “文物保护单位”,但目前亟待抢救、维修和保护。

在老场后山上,清乾隆时建有 “天笙寨”,其山形状如民间乐器笙,山上有树林密布,每当风吹时仿佛有轰轰乐声拂过,当地人取其 “自然天成”和“传说乐声”之意,取名 “天笙寨”。如今,山上的大寨门 (西方)和小寨门(东方)遗迹犹存,刻在小寨门石额上的 “天笙寨”三字隐约可见。一棵百年黄桷树矗立在寨顶庙子旁,形如华盖,遮天蔽日。此庙后遭破损,1992年,由广安、岳池、武胜等地和本地香客信众捐资重建,改名天星寨庙。此外,旧时还有弥陀院、玄祖庙、白庙子、公子寺等寺庙,大多毁于1958年 “大跃进”时期,现仅存地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