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居镇位于南充城区南面,嘉陵江东岸,距市区12公里,与本区永安、阙家及嘉陵区的文峰、河西、曲水五镇相邻。
青居本名 “清居”,来源于旧县志:“以地势奭垲,故曰清居”。“奭垲”是指地势高而干燥,有居此感到清爽舒适之意。
流经青居的嘉陵江水依山环绕,至山之北趾为前津,纡折逶迤35里,至山之南趾为后津,山踞两津之间,垂岩一发。北津为上码头,南津为下码头,两码之间距离300米,青居镇即建在两津之间的青居山下。唐诗人姚昂诗云:“山峙两岩南北峭,地盘一水古今流。”当地有民谣:“岸上一袋烟,河上行一天。”
早在南朝梁大同年间,分东宕渠郡置新兴郡,西魏时改为青居郡,西魏恭帝三年 (556),分设青居郡和青居县。至隋文帝开皇三年 (583),青居县与汉初县合并,县治青居。到隋开皇十六年 (596),汉初县治由青居移往今武胜西关。此前,青居作为郡县治所长达41年之久。南宋淳祐年间,顺庆府和县衙移迁青居,在山顶筑石头城,以抗御蒙古大军,时间长达30年。清宣统二年 (1910),青居是原南充县18乡之一。1950年成立青居乡人民政府, 1967年3月改名为战旗乡,1973年复原名。1984年11月撤乡建镇至今。
青居废县以后,于清乾隆三十八年 (1773)正式建场。据 《南充县志》记载:“青居场在治南三十里,青居山下前后津之间。建集市于乾隆三十八年。扼南道水陆之冲。榨油、酿酒有名,铺户一百二十八户,附居者四百八十余户。市期一、四、七。”
青居建场初,街市全由低矮的木房和茅屋构成,只有街上的天上宫、关帝庙、林氏祠堂,显得宽敞、壮观。当时街宽不过2米,街长不超过300米。民国18年 (1929),当地驻军团长刘云芳强制居民锯檐退街,街面拓宽4~5米,拆除正街草房,修建一楼一底穿斗结构的铺面房。至此,上、中、下街粗具规模。上街接烈女坊向西北延伸,逢集日小商小贩摆摊设点,沿着斜坡直到下码头。民国28年 (1939),青居场有520多户,2080多人,场区面积为56000平方米。
旧时,青居各种物资全赖嘉陵江水上运输。上行船下行船熙来攘往,密集时舟船首尾相连,白帆点点,宽阔的江面上如游龙弋行。夜来时船舶如林,市声鼎沸。镇上商业、饮食业、旅栈业、运输业等随之兴盛,铺户逐渐向街的上下延伸。街市依山而建,因势造型,逐渐形成了青居正街 (上街、中街、下街)、后街、牌坊街、新街、新市场、关帝庙坝、水井巷、岳家巷、王家巷、邹家巷、栅子巷、下城门巷等街市和民居院落。
旧时青居场在建街巷时,还建有神道碑和上城门神道碑,在青居上街街头,因道路崎岖 (只有神仙才能通过),门内又立有一道石碑而得名。同时修有寨门,寨上有城楼。上城门紧接牌坊街街头,门上刻着六个大字,“充国第一雄关”。烈女坊横跨于牌坊街,高5米,上书 “烈女坊”三个大字。传说是为本场一个姓张的烈女而立的。(www.daowen.com)
天上宫在青居中街烟山西麓,系林氏家庙,供有天后圣母。现为青居镇第一小学。
关帝庙在青居下街,正殿供着关公像。两边偏殿为三清殿、灵宫殿。解放后改建为青居乡人民政府。
关内和下城门两处均设有寨门和城楼。关内紧接新场,寨门下悬崖峭壁,旧时修有栈道。下城门高丈余,紧接青居下街。城门洞全用石条砌成,城墙内有十二级石阶,后因修筑青居水电站拆除。
青居地处水陆码头要冲之地,自古商贸繁荣。全场有酢房18户、油房43户,其他商铺、栈房、作坊甚多。其中,以青居冬菜厂和青居酱园厂最负盛名,两厂位于青居上街,原来是青居冬菜世家乐作周、廖子英的酱园铺,其腌菜技术是在乾隆年间由浙江引进的,迄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
冬菜是南充地区久负盛名的地方产品。青居制作冬菜历史悠久,工艺独特。冬菜未加工之前叫芥菜。把清洗干净的芥菜剖开、晾晒,加盐巴和各种香料,装入大坛内密封起来,放置一定的时间,待敲盖起坛时,则香气四溢。储藏时间越久,香味愈浓,极受消费者青睐,产品远销成都、重庆、北京等地。
青居镇处于嘉陵江一大曲流之间,曲流359度,北津和南津之间江水落差为5米,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故青居水电站为嘉陵江南充段第一个修建的水力发电站。从1921年筹建起,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如今从上码头到下码头,凿有两条隧道,引嘉陵江水发电,分大电站 (华能青居电站)和小电站 (南充县青居电站),均系解放后建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