潆溪镇位于顺庆区北大门,是顺庆区最大的古镇。它南临舞凤、华凤镇,西临新复乡,北接共兴镇,东与金台镇、荆溪镇接壤,其中城镇人口2.13万人。
潆溪镇因溪而得名,其名来源颇有一段渊源,镇上现有一河叫潆溪,以前叫闹溪河。由于此河发源于西充县仙林乡,自顺河乡入境,流经黄金、鱼龙、潆溪,在荆溪乡观音坝注入嘉陵江。溪河自西北入潆溪境内,绕场镇三面折东而过,上游狭窄,滩多水急,落差较大,终年响声不断,因此当地人叫它 “闹溪河”。河边有一场镇,大约建于清乾隆年间,有店铺70多家,场期为农历一、四、七日。此处赶场的人不说 “场”字,而说 “赶闹溪河”,故场名亦称 “闹溪河”。清光绪二年 (1876),本地民众捐资在场侧闹溪河上建了一座石拱桥。桥修成之后,南充县知县蔡承云应民众奉请前来踩桥。来到桥上,听流水哗哗,心里好生奇怪,就问地保此河叫什么名字,地保回言说:“叫闹溪河。”蔡承云听了这名字,心里甚觉不快,自言自语地说:“怎么叫‘闹’……呢?”地保正要回答,被蔡承云截住话头,说:“此溪从场镇萦绕而过,以后就叫潆溪吧。”知县一言九鼎,他为场镇改名,当地人自然顺从,从此闹溪河就改名为 “潆溪”了,场镇之名当然也就改为 “潆溪场”了。
蔡知县为什么要将闹溪河改名为潆溪呢? 这里有一个历史背景。清光绪元年 (1875),在顺庆城里发生了一次民众闹事事件,即由本城文生萧用谦领头,聚集数千人,打死天主教信徒,砸烂了建在龙王街的教堂。结果清政府与法国政府议和,赔款数千两白银,并在城内大北街重修教堂 (此教堂至今犹存)。为此事,顺庆府守备高武三被撤职,南充县知县也受到牵连。对此事,蔡知县记忆犹新,惊魂未定,这 “闹”字成了他的心结,这就是他执意要改闹溪河为潆溪的缘故。
潆溪镇中有一条古驿道,经舞凤,过青龙山、坦山铺、回龙场、金山铺、凤凰山、西充城向北直达广元。还有一条石板大道从清泉寺,经荆溪,上芦溪铺、李家镇,通南部、仪陇直达巴中。潆溪镇就坐落在两条古道的交会口。自古以来,两条古道都是挑夫、商贾、过客进出南充城区的必由之路。潆溪镇上有一条老街,老街呈倒拐型,街长近200米,街宽约3.5米。老街一面依碉堡山,三面临水。老街两边都是一楼一底的木结构建筑,屋顶覆盖小青瓦,每家都以木板、木墙为壁。店铺客栈都有招牌旗子。牌子或竖或横,或大或小,所书字迹,工整严谨。店招旗子,凌空而挂,随风飘扬。街道中间是一条水沟,两边有护栏,供人歇息。街这边的人和街那边的人相互隔栏谈生意和摆龙门阵,别具特色。
旧时潆溪镇,有观音阁、关帝庙、禹王宫三座庙宇。禹王宫后面建有古戏台,戏台为穿斗结构,台柱雕龙画栋,戏台距离地面1米多高,三面皆可看戏。可惜这些古建筑,都在20世纪50年代被拆除了。(www.daowen.com)
潆溪镇三天一场,赶场的人从四面八方涌进。旧时川北人赶场,男人喜欢头包帕子,身穿土布长衫,脚登麻窝子 (一种用桂麻编织的草鞋);妇女喜穿青蓝花布衫,身系绣花围腰;有钱人则是着马褂长衫,坐着滑竿来赶场。赶场的农民把自家生产的粮、油、肉、蛋等农副产品运到集市上交易,货物成山,场上人头攒动,卖货买货的,把老街挤得水泄不通。200来米的老街上,茶馆、酒馆、饭馆、副食、粮油、幺店子、香蜡铺林立。老街上10多家茶馆一早便是高朋满座。一些富绅、商人早早来到茶馆坐着,他们一边品茗,一边谈生意。其中最闹热的还数周成开的川兴茶馆,说书的、卖唱的、吹牛的、看热闹的把茶馆挤得满满的,不时传来喝彩声。当地人遇有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皆到茶馆里请 “和事佬”调解,理亏一方自然免不了全开当天茶钱。
老街上的酒店也异常火红,什么猪耳朵、腊味拼盘、凉拌猪脑壳、红烧肥肠、凉粉、锅魁、“冒二头”干饭,等等,俱是当地人的最爱。赶场天进一次馆子,打一顿 “牙祭”,是赶场人的一大享受。
潆溪在民国29年 (1940)设乡,隶属芦溪区。1950年由于场置南充县第十区公署治所,因此成立潆溪乡人民政府。1951年撤潆溪乡人民政府,成立潆溪乡和新立乡。1953年,撤新立乡并入潆溪乡,1958年改为潆溪人民公社。1966年更名为群乐人民公社。1993年,区划调整,原南充县潆溪镇划归顺庆管辖。2011年8月撤镇成立潆溪街道办事处,至此,潆溪古镇完成其历史使命,融入南充市北部新城范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