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体育教学在对“育人”的认识上存在不少误区。长期以来,人们总是在理解体育科学化的基础上,常常采用生物学的观点来对学校体育的价值做出判断,并且过多地关注学校体育“增强体质”的功能。此外,在对体育运动的本质理解上,一些教师存在一定的偏差,以足球运动教学为例,我国体育教材普遍将体育运动确定为“是以脚支配球为主,两个队在同一场地内进行攻守的体育运动项目”,针对此概念,有教师认为,“球”是活动争夺的目标,自然应该处于主体地位,因此也就忽视了“球”要受制于人,“人”才是整个体育活动中的活动主体。
在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各种思想文化处在不断的发展和融合之中,教育思想也呈现出这一发展趋势,人本理论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提出体现了当代社会对人的发展的重视,在体育教育教学领域,当前的学校体育更加强调人性的回归,学校体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应是“育人”。
现代高校体育教学中,“以人为本”教学理念是符合当前时代的发展要求的。当前社会,人的发展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受到了重视,即使是在智能时代,很多机器生产代替了人工生产,但是发明机器、操控机器的还是人,人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是起到关键作用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人的作用。
人本主义教学理念与思想指导下的体育教学,就是要求教育者在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关注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这一因素,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需要学生的参与、配合,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则教学活动就没有开展的意义了。
必须提出的是,教师也是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参与一方,也是应该受到关注的人这一要素。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现阶段,我国的体育教学思想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诸多教学思想都围绕“人”的教育展开论述,讨论了体育教学中如何更好地促进和实现“人”的发展。
在我国,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目标为增强学生体质、掌握“三基”和德育,体育教学过于功利化,过于追求竞技成绩和金牌数量,这些都严重忽视了学生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整个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体育教学的不断发展,新的科学化的教学理论、教学理念给了体育教育工作者更多的教育启发与指导,体育教学的育人作用被不断丰富和发展,多元化的学校体育价值体系对体育教学目标重构提出了要求。
新时期,“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学校不同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并渗透,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传统的体育教育体制不再适合当前的体育教育教学,不能单纯地追求学生的外在技能水平,而应该重视学生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新时期的体育教学的重点转移到“以人为主”上,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认识到,人是运动的参与者、是运动的主体,体育运动的教学和训练也必须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
(三)学生教学主体观的建立(www.daowen.com)
现阶段,“以人为本”教学理念成为我国体育教学的重要教学理念,我国的体育教学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学生,从学生的特点、条件、基础和学习需要出发来选择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选择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模式。高校体育更多以选修课形式设置,教师也正是通过个人教学能力和对学生的“因材施教”和关心关爱学生、研究学生获得学生喜欢,以此来促进更多的学生来选修自己的体育课程。
总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没有学生,教学也就不复存在。
(四)体育课程内容的优选
传统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关注不够,体育教学课程内容主要是竞技体育运动技能,体育教学课通常被体能训练课、技能训练课代替,新时期的“以人为本”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全面、健康、个性化发展,在体育教学内容选择上,也更加科学。
在“以人为本”教学理念指导下,我国的体育教学有了很大的进步与发展,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体育教学的改革,教育部门先后修订各级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强调在体育教学中要不断丰富体育教学内容,通过多样化教学内容旨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活动开展也建立在落实“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的基础上进行,通过丰富的体育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参与体育锻炼,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非传统体育教学中只关注竞技能力提高,有时为达到这“竞技力提高的目的”甚至安排不合理教学内容,超负荷地揠苗助长,可能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损害,这种行为是“健康第一”教学理念坚决禁止的。
此外,在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同时,“以人为本”教学理念还强调体育教学内容与不同大学生的发展需求相适应,在体育教学内容优选中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突出体育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强调体育教学内容的健身性,过度强调竞技技术提高的体育教学内容予以摒弃或改编,使之能更好地为促进高校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服务。
第三,重视体育教学内容的适用性,体育教学内容的教学实施应有利于学生的当前身体健康发展,并能为高校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第四,关注体育教学内容的创新性,高校体育教学内容还应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潮流,应具有启发性、创新性,促进高校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