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苏柯仁:大熊猫走向世界的吹鼓手

苏柯仁:大熊猫走向世界的吹鼓手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5岁时,苏柯仁因为跟随回国休假的父母而逃过了山西巡抚毓贤的大屠杀。为此,《中国杂志》主编之一、英国籍博物学家苏柯仁,找到了内地会传教士叶长青从事与大熊猫有关的研究和报道。1930年,苏柯仁撰写记录罗斯福考察队在四川的大熊猫追寻之旅,这次探险惊动了世界,令东方“大熊猫”名声更响。该书对了解当时上海的自然环境、社会发展仍有参考价值,其中有大熊猫栖息地考察、大熊猫和小熊猫活体饲养以及标本采集展出的图文资料。

苏柯仁:大熊猫走向世界的吹鼓手

英国博物学家苏柯仁1885年出生并成长于清末的太原,他的父亲苏道味为英国浸礼会传教士,在中国传教40多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太原度过,直到晚年才离开太原,到北京袁世凯府上担任家庭教师。15岁时,苏柯仁因为跟随回国休假的父母而逃过了山西巡抚毓贤的大屠杀。26岁时,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他组织轻骑敢死队从太原千里奔袭陕西,解救近百名身处险境的西方人;在此后的动荡岁月里,又亲历天津兵变、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劳工队”、五卅运动,曾经进过日军集中营。虽然他并没有完成大学的学业,却成了博物学家、作家艺术家、探险家、编辑。

1906年,苏柯仁随贝德福德伯爵考察队前往山西、陕西,为大英博物馆采集动物标本,发现了一种新的跳鼠。标本送回大英博物馆后,以他的名字命名为“索尔比跳鼠”。1908年,他参加美国探险家克拉克科学考察队,以山西、陕西、甘肃等地为目的地,对黄土高原腹地的地貌、地质气象、动物、植物等内容进行深入考察。考察队行程3200公里,历时480余天。事后克拉克和他撰写出版了《穿越陕甘》一书,加上其他一系列研究报告的问世,使这次考察活动获得了极高的评价。他们的科学成果向西方社会介绍了黄土高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状况,成为研究当地自然环境变迁和社会民生状况的珍贵文献

苏柯仁也是亚洲文会的会员,1936—1941年任文会会长,1923—1941年任文会博物院院长。1923年1月,他联合著名汉学家福开森创办了英文汉学杂志《中国杂志》,杂志社租用亚洲文会的会所办公。

上海博物院院长苏柯仁在为1933年11月5日博物馆的开馆仪式做展柜的准备工作(原载《中国科学》1933年19卷6期)

《中国杂志》原名《中国科学美术杂志》(双月刊),1925年改为月刊,1936年刊名改为《中国杂志》,1941年停刊,19年间共出版35卷214期。《中国杂志》最终转型为以普及科学知识为主,兼具社会、时事和文化内容的综合性刊物,多数刊登有关中国生物、地理、国学、国艺、历史文学政治、社会的原创性研究文章,学术含金量和人文品位高,大大激发了公众的学术兴趣。《中国杂志》的学术与史料价值极高,被学界形容为“包罗万象的人文和自然资料宝库”。2015年,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以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所藏《中国杂志》原版本为底本,出版了《中国杂志》影印本,共38册。(www.daowen.com)

苏柯仁(即报中所称“苏阿德”)在接受《申报》记者访谈时浓墨重彩地推介大熊猫(原载《申报》1939年5月18日《在博物学者家中鉴赏了一个上午(下)》)

藏匿深山的动物大熊猫作为一种珍稀物种为外界所了解,其背后的重要推手就是《中国杂志》。早在1870年,法国巴黎展出大熊猫标本后,西方观众便为之着迷,欧美人称大熊猫为“世上最难以捉摸的动物”。为此,《中国杂志》主编之一、英国籍博物学家苏柯仁,找到了内地会传教士叶长青从事与大熊猫有关的研究和报道。1924年、1926年,《中国杂志》分别刊登叶长青撰写的札记《西康的大熊猫和野狗》、通讯《穆坪:大熊猫之乡》,最早提出雅安是大熊猫的故乡。1930年,苏柯仁撰写记录罗斯福考察队在四川的大熊猫追寻之旅,这次探险惊动了世界,令东方“大熊猫”名声更响。

《中国杂志》主编之一、英国籍博物学家苏柯仁在其著作《自然笔记——一个上海庭院的动物志与植物志》中介绍大熊猫和小熊猫

苏柯仁曾利用他在上海住所的院子,以日记的形式详尽记录了在上海地区常见的动植物,连续发表在当时《北中国日报》(North-China Daily News)的《自然笔记》栏目中。1939年,他因健康原因离任回英国前夕,出版了这本珍贵的第一手考察记录,即《自然笔记——一个上海庭院的动物志与植物志》。该书对了解当时上海的自然环境、社会发展仍有参考价值,其中有大熊猫栖息地考察、大熊猫和小熊猫活体饲养以及标本采集展出的图文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