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的来历-大熊猫标本之源

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的来历-大熊猫标本之源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楼就是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的旧址,其三至五楼就是亚洲文会博物院,当年有大熊猫标本在三楼展出。1859年,“上海文理学会”加盟大不列颠及爱尔兰皇家亚细亚学会,名称改为“皇家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该会会所因门口匾额上中文名字是“亚洲文会”,演讲厅悬挂布料上书写的也是“亚洲文会”,所以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在近代上海的通用名称为“亚洲文会”。1871年,即清同治十年,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会馆落成,当时只有两层。

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的来历-大熊猫标本之源

上海市黄浦区虎丘路20号,有一座1932年建成投用的五层砖木结构楼房,在三楼窗户下嵌有“亚洲文会”的石刻匾额。此楼就是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的旧址,其三至五楼就是亚洲文会博物院(后称“上海博物院”),当年有大熊猫标本在三楼展出。

这座小楼在遍地高楼的大上海不起眼,而在1949年前却极其引人瞩目,20世纪30年代被盛赞为“上海的一盏明灯”,而今成为上海外滩美术馆,侧墙嵌存有上海市政府1999年命名而挂的“优秀历史建筑铭牌,简单的文字介绍中称此楼“原为亚洲文会……4、5层为通高两层的大厅,原为博物馆”,似乎在述说着这种小楼的沧桑与辉煌。

上海虎丘路20号上海外滩美术馆楼上的亚洲文会匾额

1824年,英皇乔治四世颁发皇家特许状,英国人在伦敦成立了大不列颠及爱尔兰皇家亚细亚学会,支会设在印度孟买等地。这个组织的宗旨在于调查和研究与亚洲相关的科学文学及自然物产等。这个组织是英国亚洲研究领域的高级学会,在全世界享有较高的权威与声誉,通过讲演、杂志出版物、学术交流等开展工作。1842年,英国侵占香港后,于1847年在香港成立中国支会,研究中国艺术、科学以及自然物产等。

《南京条约》签订后,道光二十三年,即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到上海来的英国人也逐年增多,他们急于深入认识了解中国,消除交流沟通的障碍,为商务、外交等活动提供支撑。1857年,以裨治文(E.C.Bridgman)为首的18名外侨成立了“上海文理学会”,机构为半官方半公益性质,主要开展文化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1859年,“上海文理学会”加盟大不列颠及爱尔兰皇家亚细亚学会,名称改为“皇家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之所以称“北支会”,是当时西方人以香港的地理位置为参照看上海,上海即位居北方的缘故。该会会所因门口匾额上中文名字是“亚洲文会”,演讲厅悬挂布料上书写的也是“亚洲文会”,所以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在近代上海的通用名称为“亚洲文会”。

亚洲文会旧址1999年被上海市政府列为优秀历史建筑

亚洲文会至1952年关闭,在上海存留百年,在学术研究与交流上成就卓越,编辑出版会刊《会报》109册(期),近400人学术演讲题目700余篇,对中国的调查研究题目900余个。文会博物馆收藏了远东地区最丰富的生物标本和中国的文物,文会图书馆藏书丰富,翻译与编辑出版中外学术著作若干,还与世界各地100余家文化机构交换出版物。文会的博物馆、图书馆均面向公众开放,参观人数众多,影响深远广泛。(www.daowen.com)

据史料记载,近代中国一些著名的学者,如蔡元培胡适林语堂竺可桢等曾应邀到文会演讲或在《会报》上发表论文。文会还接待很多来华的西方著名学者,邀请他们到文会演讲或进行工作指导。文会实际成为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桥头堡和枢纽,是中国境内外国侨民研究东方文化的主要中心。

亚洲文会最初可谓居无定所,直到1868年,会所方选址于上海圆明园路5号(今上海市黄浦区虎丘路20号)。英国驻上海领事阿礼国向英国政府申请,把英租界工部局在圆明园路的一块空地划拨出来,当时的地产商汉璧礼捐银500两,同时向上海(西桥)体育基金会低息贷款1500两,余外的资金由英国政府拨付。1871年,即清同治十年,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会馆落成,当时只有两层。

1931年,亚洲文会用房不足,于是拆除原建筑,用筹措到的16万两白银修建了新的大楼。新楼于1932年竣工,砖木结构,由公和洋行施工,高五层,为中西合璧的风格。底层用石块砌筑,并排开三扇拱门,铁门栅栏上刻有“寿”字图案,两旁是八角八卦窗。二至五层为清水红砖墙,立面采用了装饰艺术派风格,简洁明了,二层外挑阳台,采用了中国传统样式的栏杆装饰。正中开窗,主要考虑到博物馆、图书馆的避光、通风要求。窗间做壁柱,强调纵向感。建筑内首层是演讲厅,二层是文会的图书馆,三至五层是文会的博物院,五楼收藏艺术品

1933年11月5日,亚洲文会新会所落成后,上海博物院重新面向公众开放。图为开放首日场景(原载《中国杂志》1933年19卷6期)

亚洲文会的博物馆、图书馆均面向公众开放,是上海20世纪30年代唯一向公众提供文化服务的机构。他们还与上海的学校、社团合作开展活动,专人向组织参观的师生、团体讲解藏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