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韩信文化旅游:历代诗人咏韩信

韩信文化旅游:历代诗人咏韩信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学赏析4陆机《韩信》(晋)韩信(晋)陆机灼灼淮阴,[1]灵武冠世。因其曾为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有《陆士衡集》。他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有《李太白集》。其诗成就甚大,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中兴四家。著有《诚斋集》。张良与萧何、韩信同被称为汉初三杰,被封留侯,谥文成侯。参见张正见《赋得韩信》诗注。

韩信文化旅游:历代诗人咏韩信

文学赏析4 陆机《韩信》(晋)

韩 信

(晋)陆 机

灼灼淮阴[1]

灵武冠世。[2]

策出无方,[3]

思入神契。[4]

奋臂云兴,

腾迹虎噬。

凌险必夷,

摧坚则脆。

肇谋汉滨,[5]

还定渭表。[6]

京索既扼,[7]

引师北讨。[8]

济河夷魏,

登山灭赵。

威亮火烈,[9]

势踰风扫。

拾代如遗,

偃齐犹草。

二州肃清,[10]

四邦咸举。

乃眷北燕,

遂表东海。[11]

克灭龙且,[12]

爱取其旅。

刘项悬命,[13]

人谋是与。

念功惟德,

辞通绝楚。[14]

【作者简介】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因其曾为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少有奇才,以文章冠世,与弟陆云俱为我国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其祖逊、父抗皆三国吴名将。吴亡,家居勤学,作《文赋》,为古代重要文学理论著作。有《陆士衡集》。陆机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其《平复帖》是我国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法书真迹,为后人师法。

【出处】《陆士衡集·汉高祖功臣赞》。

【注释】

[1]灼灼:耀眼,光亮,光彩照人。

淮阴:指韩信,称韩信为淮阴系指其最后的封爵。参见前注。

[2]灵武:威灵,威武。

冠世:超人出众,天下一流。

[3]无方:没有方向、处所的限制,谓无所不至。

[4]神契:谓与神灵相合。

[5]肇谋汉滨:指韩信登坛进《汉中策》,帮助刘判策定“东向争权天下”的方略。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

[6]还定渭表:指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举定三秦。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

[7]京索既扼:韩信救败荥阳,阻楚兵于京索之间。

[8]引师北讨:指韩信挥师北略中原

[9]火烈:火势猛烈,泛指炽烈、热烈。

[10]肃清:完全削平。

[11]东海:郡名,秦置,楚汉之际也称剡郡,治所在剡(今山东剡城北)。

[12]克灭:消灭。

[13]悬命:谓寄托命运。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武涉往说齐王信曰:‘……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

[14]辞通绝楚:指韩信谢绝蒯通“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和武涉“反汉与楚连和,三分天下王之。”的劝说。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

文学赏析5 李白《赠新平少年》(唐)

赠新平少年

(唐)李 白

韩信在淮阴,

少年相欺凌。[1]

屈体若无骨,

壮心有所凭。

一遭龙颜君,

啸咤从此兴。[2]

千金答漂母,[3]

万古共嗟称。[4]

而我竟何为,

寒苦坐相仍。[5]

长风入短袂,

两手如怀冰。[6]

故友不相恤,[7]

新交宁见矜。[8]

摧残槛中虎,

羁绁鞲上鹰。[9]

何时腾风云,

搏击申所能。[10]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祖籍陇西(今甘肃),少年时即生活在蜀地,壮年漫游天下,学道学剑,好酒任侠,一度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但因遭权贵谗毁,不久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璘幕僚,因璘败系浔阳狱,远谪夜郎(今贵州),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李白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他的诗以抒情为主,想象力瑰丽雄奇,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之评。他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并称“李杜”。有《李太白集》。

【出处】《全唐诗》卷一六八。

【注释】

[1]“韩信”四句:指韩信在故乡遭受胯下之辱事。《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壮心:雄心壮志。

[2]啸咤:亦作“啸吒”,大声呼吼,形容令人敬畏的声威。

[3]“千金”句:韩信辅佐汉高祖刘判平定天下,受封为楚王,寻找当年的漂母,赠以千金报答当年的一饭之恩。

[4]嗟称:赞叹称赏。

[5]寒苦:贫穷困苦。

[6]怀冰:形容寒冷,引申为懔栗戒惧。

[7]故友:旧友,老朋友。

[8]新交:新近结交的朋友。

[9]羁绁:马络头和马缰绳,亦泛指驭马或缚系禽兽的绳索,引申为控制、束缚。鞲上鹰:蹲在臂套上的苍鹰。鞲:臂套,用革制成,用以束衣袖,射箭或操作时用。

[10]搏击:冲击长空或迎向风浪。

文学赏析6 杨万里《过淮阴县题韩信庙》(宋)

过淮阴县题韩信庙(二首)

(宋)杨万里

(一)

来时月黑过淮阴,

归路天花故城[1]

一剑光寒千古泪,

三家市出万人英。

少年跨下安无忤,

老父北边愕不平。[2]

人物若非观岁暮,[3]

淮阴何必减宣成。

(二)

鸿沟秪道万夫雄,[4]

云梦何销武士功。[5]

九死不分天下鼎,[6]

一生还负室前钟。[7]

古来犬毙愁无盖,

此后禽空悔作弓。[8]

兵火荒余非旧庙,

三间破屋两株松。

【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自名书室为“诚斋”,世称诚斋先生。曾任太常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尚书左司郎中兼太子侍读、秘书监等。主张抗金,正直敢言。宁宗时因奸相专权辞官居家,终忧愤而死。其诗成就甚大,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中兴四家。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自成一家,时称“诚斋体”。其词风格清新、活泼自然,与诗相近。著有《诚斋集》。

【出处】(宋)岳珂《程史》卷十二。

【注释】

[1]归路:归途,往回走的道路。

天花:雪花

故城:指淮阴城,

[2]“老父”句:指张良圮桥为黄石公敬履事。事见《史记·留侯世家》。

[3]“人物”二句:意思是评价人物,如不看他的最后结局,淮阴侯不一定比文成侯差。文成:指张良。张良与萧何、韩信同被称为汉初三杰,被封留侯,谥文成侯。

[4]鸿沟:古渠名。故道大部循河南贾鲁河东,由荥阳北引黄河水曲折东至淮阳入颍水。秦末项羽刘判约中分天下,以鸿沟为界,西为汉,东为楚,即此。

[5]云梦:指楚汉战争胜利后,刘判伪游云梦,诈捕韩信事。参见张正见《赋得韩信》诗注。

[6]“九死”句:谓韩信忠心向汉。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谢曰:‘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详,虽死不易。幸为信谢项王!’”九死:犹万死。

[7]“一生”句:谓吕后、萧何斩杀韩信于长乐钟室事。(www.daowen.com)

[8]“此后”句:谓飞鸟射尽,便藏起弓来无所使用。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后常用“鸟尽弓藏”或“鸟得弓藏”比喻大功告成,功臣受害。

文学赏析7 佚名《题淮阴侯韩信墓》(元)

题淮阴侯韩信墓[1]

(元)佚 名

楚汉争雄日,

将军亦奋扬。[2]

一时分去就,

两处系兴亡。[3]

幸得逢真主,[4]

何需求假王。[5]

惜乎高鸟尽,

不免良弓藏。[6]

【出处】(元)骆天骥《类编长安志》。

【注释】

[1]按:元骆天骥《类编长安志》记载,汉淮阴侯韩信墓在古长安城东三十里新店,墓前有小庙,有多人题诗的石碑。此为其一诗碑雕刻的诗文。

[2]奋扬:奋发激扬。

[3]“两处”句:谓楚汉相争,韩信是左右天下形势的力量。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

[4]真主:封建社会所谓的真命天子,这里指刘判。

[5]假王:暂署的、非正式受命的王,这里指韩信请封齐王事。参见梅尧臣《淮阴侯》诗注。

[6]“惜乎”二句:谓韩信蒙冤被杀事。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后用“鸟尽弓藏”或“鸟得弓藏”比喻大功告成,功臣受害。

文学赏析8 于谦《过韩侯祠》(明)

过韩侯祠

(明)于 谦

蹑足危机肇子房,[1]

将军不解避锋芒;[2]

功成自合归真主,[3]

守土何须乞假王。[4]

汉帝规模应豁达,[5]

蒯生筹策岂忠良。[6]

荒坟埋骨腰山路,

驻马令人一叹伤。[7]

【作者简介】于谦(1398—1457),字廷益,号节庵,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代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永乐进士,宣德初授御史,曾随宣宗镇压汉王朱高煦之叛。出按江西,颂声满道。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正统十四年(1449年)升任兵部尚书。后因击退瓦剌军,加少保。英宗复位后,以“谋逆罪”被杀,万历间谥忠肃,有《于忠肃集》。

【出处】《于忠肃集》。

【注释】

[1]“蹑足”句:批评张良蹑附启嫌,无中生有,挑拨刘判与韩信的君臣关系。

子房:张良的字。张良曾行刺秦始皇未遂,逃亡下邳,秦末农民战争中成为刘判重要谋士汉朝建立后被封为留侯。

[2]“将军”句:批评韩信不避锋芒。

锋芒:刀剑的尖端,多比喻显露出来的才干。

[3]“功成”二句:指韩信请封齐王事,批评居功自恃,乞封假王。参见梅尧臣《淮阴侯》诗注。

真主:封建社会所谓的真命天子,也泛指贤明的皇帝,这里指刘判。

[4]假王:暂署的、非正式受命的王。

[5]“汉帝”句:谓汉高祖胸怀不宽广,容不下韩信。

[6]“蒯生”句:批评蒯通不该为韩信出那“三分天下”、有背“忠良”之道的馊主意。

[7]按:全诗的意思是说韩信的悲剧是三方面因累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在于谦看来,假如张良陈平不挑拨,韩信不居功、不自矜自伐,汉高帝能容人,蒯通不建策,或许不会出现这科“荒坟埋骨腰山路”的悲剧。这显然有点不分是非曲直。重大的政治或社会事件,其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当然有主次,“汉帝规模应豁达”是做不到的,关键是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加上汉高祖个人的性格、气质所致。于谦本人也没有遇上“豁达”的君王,他也被明英宗以“谋逆罪”杀害了。

文学赏析9 爱新觉罗·弘历《御题韩侯钓台》(清)

御题韩侯钓台

(清)爱新觉罗·弘历

洴澼扩人识俊雄,[1]

偶然一饭济涂穷。

丛祠不断故乡火,[2]

冻浦犹存沉钓风。

奚异三千六百轴,

输他济北毂城翁。[3]

淮阴生死由寸帼,[4]

是始须知以是终。

下乡寄食缺晨炊,

旦旦淮阴理钓丝。[5]

漂母何曾期报重?

滕公幸得悦言奇。[6]

挺身岂是过人量,

出胯宁殊进履时,

长笑泰山墩尚在,

万家可置竞奚为。[7]

【作者简介】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清高宗乾隆皇帝。雍正十三年(1735年)即位,在位六十年,退位后当了三年太上皇,终年八十九岁。乾隆即位之初,实行宽猛互济的政策,务实足国,重视农桑,停止捐纳,平定叛乱等,充分体现了他的文治武功。他向慕风雅,精于骑射,笔墨留于大江南北,还是一个有名的文物收藏家。但乾隆为人重奢靡,晚年时国库财用耗竭,并重用贪官和绅,以至农民起义在其晚年即已层出不穷,是清王朝从强盛走向衰败的标志。

【出处】《续纂山阳县志》卷一四。

【注释】

[1]洴澼:在水上漂洗丝絮。

俊雄:豪迈出众的人,英雄

[2]丛祠:建在丛林中的神庙。

[3]毂城翁:指黄石公。语出《史记·留侯世家》:“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

[4]巾帷:古时候的贵族妃女,常在举行祭祀大典时戴一科用丝织品或发丝制成的头饰,这科头巾式的头饰叫巾帷,其上还装缀着一些金珠玉翠制成的珍贵首饰。后以“巾帷”借指妃女,这里指漂母、吕雉。

[5]“旦旦”句:谓韩信垂钓淮阴城下事。旦旦:天天。

[6]“滕公”句:谓滕公释韩信事。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

[7]万家可置:谓韩信择地葬母事。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

文学赏析10 郁达夫《穷乡独立日暮苍茫顾影自伤漫然得句》

穷乡独立日暮苍茫顾影自伤漫然得句

郁达夫

日暮霜风落野塘,

荒效独立感苍茫。

九原谁会真空士,

一笑淮阴是假王。[1]

我纵有才仍未遇,[2]

达如无命亦何伤。

只愁物换星移后,[3]

反被旁人唤漫郎。[4]

【作者简介】郁达夫(188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早年就读于嘉兴府中学、杭州府中学、杭州育英书院。1913年9月随兄赴日求学。1921年参与组织成立创造社,同年,处女作《沉沦》问世,“声名大噪”。1922年毕业回国,参加编撰过《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月》等刊物。并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任教。1928年与鲁迅合编《奔流》。1930年参加发起中国自由大同盟,并一度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8年赴武汉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同年底去香港、南洋群屠从事抗日宣传活动,曾任《星洲日报》编辑。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著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

【出处】《郁达夫诗全编》。

【注释】

[1]淮阴:指韩信,称韩信为淮阴系指其最后的封爵。参见孙楚《韩信赞》诗注。假王:暂署的、非正式受命的王,这里指韩信请封齐王事。参见梅尧臣《淮阴侯》诗注。

[2]未遇:未得到赏识和重用;未发迹。

[3]物换星移:景物改换,星辰移位。形容时序和世事的变化。

[4]漫郎:指唐朝元结。唐颜真卿《容州都督兼御史中丞本管经略使元君表墓碑铭》序曰:“将家瀼滨,乃自称浪士,著《浪说》七篇。及为郎,时人以浪者亦漫为官乎,遂见呼为‘漫郎’。”借指放浪形骸不守世俗检束的文人。

文学赏析11 毛译东《戏续李白<梁甫吟>》

戏续李白《梁甫吟》[1]

毛泽东

君不见,

高阳酒徙起草中,[2]

长揖山东隆准公。[3]

入门不拜骋雄辨,

两女辍洗来趋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

指挥楚汉如旋蓬。[4]

不料韩信不听话,

十万大军下历城。[5]

齐王火冒三千丈,

抓了酒徙付鼎烹。[6]

【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淋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和书法家

【出处】《毛泽东评点古今人物》。

【注释】

[1]李白在《梁甫吟》中有一段歌颂郦食其的文字:“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入门不拜骋雄辞,两女缀洗来趋风,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摩楚汉如旋蓬。……”毛泽东在这段文字后续了四句诗:“不料韩信不听话,十万大军下历城,齐王火冒三千丈,抓了酒徒付鼎烹。”按:韩信伐齐是楚汉战争的一场重要转折之战,刘判对齐国本来就是战争与和平两手策略,他一方面派郦生赴齐说服齐王田广归汉朝,另一方面又命令韩信伐齐,命令韩信伐齐在前,遣郦生说齐归附在后。郦生说齐成功后,刘判并未下命韩信停止伐齐,如果韩信停止伐齐才是真正不听话。熟读《史记》的毛泽东对韩信伐齐的曲折过程了如指掌,然而,他竟然吟出“不料韩信不听话”这祥的诗句,颇耐人寻味。

[2]高阳酒徒:指郦食其。《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记载:“初,沛公引兵过陈留,郦生踵军门上谒……使者出谢曰:‘沛公敬谢先生,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郦生瞋目案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后以“高阳酒徒”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

[3]隆准公:代指汉高祖刘判。《史记·高祖本纪》曰:“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

[4]旋蓬:随风飞转的蓬草,比喻轻易取得成功。

[5]“不料”二句:言韩信破齐之战,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等。

[6]“齐王”二句:言齐王田广烹杀郦生。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等。

诗歌来源】《国士无双:历代诗人咏韩信》,刘学军,徐业龙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