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韩信文化旅游:揭秘《韩信评传》

韩信文化旅游:揭秘《韩信评传》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项羽对韩信言不听计不从,韩信空有满腹经纶无处施展。韩信深知,以项羽的性格特点,要彻底改正自身的缺点是不可能的,而自己得到重用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天下大乱,群雄竞起,大英雄韩信却没有用武之地。韩信首先想到了刘邦。韩信亦于此时怀着十分失望而痛苦的心情离开了项羽,他不顾山高路险,一路跋山涉水投奔刘邦。正当项羽的权势达到巅峰之时,韩信毅然决然地做出了弃楚投汉的抉择。

韩信文化旅游:揭秘《韩信评传》

文学赏析1 徐业龙《亡楚归汉,择主而事》

亡楚归汉,择主而事

徐业龙

【题记】人才固然重要,但是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提拨和重用人才更重要。韩信是人才,夏侯婴萧何则是发现人才的人才,是伯乐,而刘判接受萧何的举荐,重用韩信,则是奇才,是伯乐中的伯乐。虽然刘判的人格品质不被人看好,是个十足的无赖,以至于阮籍登广武战场还发出“世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之叹,但刘判难能可贵、与众不同的就是他善于纳谏,知人善任。韩信遇着了这么多小伯乐、大伯乐,终于一鸣惊人,一飞冲天。

秦朝灭亡,会于咸阳的各路诸侯以为天下大势已定。项羽按自己的意愿给大家一一封爵,自封为西楚霸王,分完地盘,各路诸侯就打道回府了。按照楚怀王出兵时与诸将的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立了大功的刘邦并没有得到之前的承诺,项羽将他封在汉中、巴蜀等地,只让他带三万军队去封地。汉高帝元年(前206年)四月,好不容易从鸿门宴中脱身的刘邦暂时无法与项羽正面对抗,只能去汉中就国,包括楚在内的诸侯之兵有数万人志愿跟随刘邦,韩信也是其中的一员。

一、亡楚归汉

军队是一所大学校,韩信在楚军帐下,跟随战斗,进行过胜利的行军,也经受了项梁为章邯所败的定陶之役,目睹了项羽从宋义手中夺权的斗争,还经历了巨鹿之战破釜沉舟九战破敌的壮举,也目睹项羽坑秦卒、屠咸阳、焚宫室的暴行。

三年的艰苦征战生活,给了韩信实践的机会,韩信在残酷的战争实践中逐渐成熟。韩信潜心学习,深入研究,洞悉了战争的规律,并对当时的政治形势也有了深刻而明晰的认识。

如果说作为淮阴布衣的韩信,胸中的大志还颇为模糊,在经历了战争的锤炼以后,作为军人的韩信,胸中的大志已然清晰。羽翼已经长成的雄鹰,需要一片天空去翱翔。

项羽对韩信言不听计不从,韩信空有满腹经纶无处施展。项羽的烧杀掳掠、意气用事也使韩信认识到项羽不是治国安邦之君,他深深地为项羽感到惋惜,也为自己始终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而感到心情沉重。

灭秦之后,韩信分析天下大势,预见到事情并未从此了结,项羽不可能完成统一的大业,韩信看出他的辉煌就要走到尽头,灭秦之后的项羽不会再有什么作为了,自己必须另谋出路。

就在项羽最为自满、踌躇满志地走向他事业顶峰之时,韩信已经感觉到,新的一次天下大乱不久就要开始了,而这次大乱正是针对项羽的统治而来的。

在新的一轮斗争中,项羽会怎么样呢?项羽已经大失民心了,在人民的心目中,他已经由一个英雄变成了一个暴君。

暂时,人们对项羽的畏惧要胜过对他的仇恨。但是,项羽一系列的自毁羽翼的举动削弱了自己的力量,项羽正走在下坡路上。

韩信预感到很快就会有人站出来反对项羽,而且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人站到反对项羽的行列中来。

韩信深知,以项羽的性格特点,要彻底改正自身的缺点是不可能的,而自己得到重用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

天下大乱,群雄竞起,大英雄韩信却没有用武之地。既然对项羽不能有所寄托,看来自己只有另谋出路了。

韩信面临着新的人生选择,但是,自己另谋出路,出路又在何方?韩信又一次陷入了迷茫之中!

在新的一轮角逐中,能够把项羽逐出历史舞台的人会是谁呢?相比较而言,暂时,天下英雄还没有哪一个集团有力量能够与项羽抗衡,但是,如果假以时日,谁又能够迅速发展壮大呢?

韩信首先想到了刘邦。韩信在鸿门宴上亲眼见过刘邦,刘邦算是除了项羽之外韩信最了解的英雄人物了。

在鸿门宴上,刘邦实在是大失体面。但是,自己不是与刘邦一样也曾受到过胯下之辱吗?与自己的身世相比较,韩信觉得刘邦实在也是一个能屈能伸的大人物!

韩信亲见刘邦深入虎口尚能忍辱负重全身而退,尤其是刘邦先行入关尚能封存库府,约法三章而秋毫不犯,有大功而能屯兵霸上到鸿门受辱,这使韩信认识到刘邦实非等闲之辈,其志亦不在小。

汉高帝元年(前206年)四月,各路诸侯纷纷离开戏下(今陕西临潼东),前往各自的封地。韩信亦于此时怀着十分失望而痛苦的心情离开了项羽,他不顾山高路险,一路跋山涉水投奔刘邦。

项羽亲手培养了一位卓越的军事人才,却不能知人善任,错失人才并被对手刘邦所用,最终成为自己的掘墓人。当然,此时的项羽并没有意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性。

韩信亡楚归汉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改变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也改变了刘邦、项羽和韩信这三位杰出历史人物的命运。

正当项羽的权势达到巅峰之时,韩信毅然决然地做出了弃楚投汉的抉择。但是,刘邦能给韩信自由驰骋的空间么?韩信也不能肯定,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

二、治粟都尉

汉高帝元年(前206年)二月,项羽入关中后分天下于诸将。项羽为了把刘邦驱逐出关,与范增秘密计议,将刘邦封为汉王。《史记·项羽本纪》对此有如下记载:

项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业已讲解,又恶负约,恐诸侯叛之,乃阴谋曰:“巴、蜀道险,秦之迁人皆居蜀。”乃曰:“巴、蜀亦关中地也。”故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而三分关中,王秦降将以距塞汉王。

当时,项羽、范增都认识到日后刘邦可能对他构成的威胁,只是项羽觉得杀之不妥也不忍,他要做的事就是既要让刘邦活下去,又不能让他翻了天,两全之策就是把刘邦发配到一个不能造成危害的地方。

项羽、范增找到了一个地方,就是先前被刘邦占领的巴蜀之地。刘邦在攻破武关入秦的同时,即派郦商攻下汉中,并顺势拿下了巴、蜀二郡。项羽将巴蜀汉中之地封给刘邦,这里也是“关中地”,既没有背约之负,又正好可以限制刘邦势力的发展。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八章》日:“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率先进军咸阳使刘邦的声望和优势都达到了创业以来的最高潮,平民出身、未曾有过什么大享受的刘邦原本也可以风风光光一场,但他却能在张良樊哙等人的劝阻下撤离咸阳。刘邦这种知雄守雌的作风,不仅使他幸运地逃出鸿门剑宴的灾难,也为他成就帝业赢得迂回发展的空间。

项羽将刘邦封为“汉王”,都南郑,领巴、蜀、汉中之地,四十一县。项羽置刘邦于巴蜀穷山恶水之中,还将三位秦降将章邯、司马欣和董翳分别分为三秦王,在咸阳以西以为雍王,咸阳以东为塞王,陕北为翟王,用以将来阻塞刘邦的出路。

刘邦的心情非常忧郁、也非常愤懑,巴蜀一带尚未开发好,“秦之迁人(罪人)皆居之”。刘邦先攻入秦朝都城,其功最大,却被分封到偏远的贫困之地,当然不高兴。

更令刘邦忍无可忍的是,项羽同时还将关中一分为三,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对刘邦形成了包围之势,堵塞了刘邦进军中原的道路。

刘邦对这种分封极其不满,当即想与项羽决一雌雄。但是,刘邦当时没有足够的实力与之抗衡,萧何建议刘邦说:现在汉军的实力远不如项羽,如果与之交战必然是百战百败,不如暂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

尽管刘邦非常气愤,却也无可奈何。因为项羽的军队有四十多万人,而汉军只有十万人,自己根本不是项羽的对手。刘邦采纳了萧何的建议,强压怒火,忍气吞声地率军西进,离开关中。

就在这个时候,韩信离开了项羽的部队,一路跋山涉水来到汉中,投奔了刘邦。

《史记·淮阴侯列传》对韩信亡楚归汉有如下记载:

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古人常说,世界上先有善于相马的伯乐,而后才能有千里马出现,如果没有伯乐,即使有再多的千里马存在,也不会有人发现和承认它。

韩信的命运正和千里马一样,他在项梁、项羽的手下呆了两年多未被重视,弃楚投汉之后,举目无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仍然怀才不遇,无人赏识。

韩信初投汉军,仅仅当个“连敖”的小官,地位并不比往日的郎中高。关于“连敖”这个低级官吏到底是管理什么事务尚有争议:一说即“连廒”,敖,为粮仓,连敖即是管理粮仓的低级官吏;另一说则是接待宾客的“典客”。无论哪一种解释都表明,韩信在当时都没有得到赏识和重用。

命运再次考验韩信,他怀才不遇,总是郁郁不乐,满腹惆怅。就在这时,韩信竟然还犯了军法,险些丢了性命。

韩信到底是犯了什么军法,现在我们都无从得知了,《史记》没有记载,《汉书》也没有说明。总之,等待他的就是“死刑”。

一个个罪犯倒下去,轮到韩信的时候,在他前面已经倒下了十三个犯人。韩信昂着头,向四周巡望,滕公夏侯婴正好从旁边走过。

夏侯婴是刘邦最亲信的人物之一,与刘邦的关系比一般人更为亲密。在未发迹之前,夏侯婴与刘邦就是多年交好的朋友,经常相聚聊天,史书称“汝阴侯夏侯婴,沛人也,为沛厩司御。每送使客还,过沛泗上亭,与高祖语,未尝不移日也。婴已而试补县吏,与高祖相爱。”有一次刘邦跟夏侯婴开玩笑,不小心弄伤了夏侯婴,虽然在现代人看来,误伤算不了什么大事,何况夏侯婴伤的也不重,但秦法严酷,对于官吏尤其严厉,官吏犯了一般的小罪受到的处罚要比普通人重的多。刘邦当时不巧正好当了个小小的亭长,于是极力辨白为自己澄清,夏侯婴在关键的时候站出来说刘邦没有伤害自己。夏侯婴这样做需要付出极大的勇气,因为秦法规定,夏侯婴这种做法属于“狱辞反复”,于是他被关了一年多,挨了几百大板,才算替刘邦了结了这个官司。

刘邦起兵后,夏侯婴十分关心刘邦的事业,他追随刘邦南征北战,在最危急的关头一向不惜为刘邦效命,从没有背弃过刘邦。鸿门宴会时,随同刘邦前来的四个武士中除了樊哙之外,还有夏侯婴、纪信和靳强三人。

韩信在鸿门宴上见过夏侯婴。当夏侯婴从旁边走过时,韩信没有犹豫,他大声地叫嚷:“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夏侯婴听到韩信的话后猛然一惊,觉得很奇怪,便仔细把韩信打量一番。

夏侯婴见韩信身材高大,雄武英俊,仪表堂堂,果然像个英雄人物,于是怜惜之心油然而生,当即释放了韩信。

夏侯婴似乎违背了执法当严的原则,但他为楚汉对立的两个军事集团,甚至也为历史保全了一位杰出的军事人才。

当然,如果没有了韩信,历史的车轮依旧会滚滚向前,然而,历史发展的面貌肯定会有所不同。

夏侯婴与韩信详谈,竟谈得极为投机,他被韩信的聪明才智所征服。夏侯婴发现韩信非同一般,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才,感到大为高兴。

夏侯婴性格直率,敢说敢做,他把韩信引荐给刘邦。当时,刘邦并没有发现韩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能力,也就没把韩信这个人当一回事,只是想给夏侯婴一个面子,任命韩信为管理汉军粮草的治栗都尉。

刘邦,就是后来的汉高祖,公元前256年生于一个地主家庭。年轻的时候是一个浪荡公子,在外也有不少江湖朋友,加上出手大方,善于笼络他人,在社会上很吃得开。后来,刘邦当了泗水亭长,也时常干一些欺善凌弱的勾当,又好酒又好色,在他身上有着很重的流氓习气。

刘邦不仅自己读书不多,还不大看得起读书人,自然也就谈不上有什么文才武略了,带兵打仗也是个常败将军。不过,刘邦有一个好处就是玩弄政治权谋有着过人的高明之处,他自己干不了的事不硬充能人,只等着别人去干好了再去把果实窃取过来。他既会耍心计,又会见风使舵,更把许多精力放在如何控制比自己有能力的下属上,所以在刘邦手下也确实有不少贤能之士。

刘邦虽然一向不太看得起人,但在事关紧要的时候又能放下面子,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礼贤下士,结果别人还认为他是一个知错能改、善用能人的豪杰。事实上,在整个楚汉战争中,重要的成绩都是别人干出来的,刘邦最大的功绩莫过于把别人所有的成绩都集中到了自己身上,他也因此成就了帝王之业。

夏侯婴是一个真正的忠厚之人,“忠”指绝对忠于刘邦,患及刘邦的家眷;“厚”指他厚道,没有异心,虽然能力有限,但刘邦对他还是非常信任的,他在刘邦身边比其他人的话更有分量。韩信遇上夏侯婴可算否极泰来。

其实夏侯婴也不知道韩信对于刘邦及汉室有多重要,只是当行刑队将要对韩信动手时,韩信冲着夏侯婴大喊“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韩信认识夏侯婴,而夏侯婴却不认识韩信,那么韩信说这句话的动机是什么?可以说,任何人在面对死亡的一瞬间,都会产生惧怕心理,而像韩信这种自认为有一身本领,却无处报效反而即将被斩的人而言,更增添一层愤懑和无奈。

韩信的话真实地反映了韩信的苦闷心理,茫茫天下,到底何人才能了解自己?这不仅仅是企图捞得一根救命稻草的侥幸心理,更是一种无奈的控诉和对人生的绝望。

夏侯婴并不了解韩信,只是听到韩信的呼喊感到惊奇。通过与韩信的交谈,夏侯婴本能地觉得这个人不筒单。于是夏侯婴向刘邦推荐韩信,刘邦立即提拔韩信为治栗都尉。

刘邦并没有接见韩信,凭夏侯婴的一番说辞就决定了这项任命,这一方面说明了夏侯婴在刘邦心目中还是有一定地位的;另一方面说明刘邦当时心情很烦躁,否则依刘邦的个性,不管是能人庸人,都要见一见、谈一谈,然后再考虑是否任用、如何任用。

刘邦在用人方面是向来是很谨慎的,即使是自己所不喜的儒生,他也是见了一个又一个,丝毫不见倦怠。

当时,刘邦烦心的事情实在太多,要安抚部将的不满情绪,要整顿军纪和士气,要侦察东部诸侯的动态,要发展生产保证供给,千头万绪不知从何理起,这个时候对于夏侯婴推荐的人,刘邦就随便给安排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职位。

韩信由一个违法当斩的“连敖”一跃而成了管理粮草的治栗都尉,对于一个法外开释的处决犯,这是至高无上的礼遇。从表面上看,韩信应该满足于这样一个不错的职位了,可是韩信毕竟是韩信,治栗都尉仍然是一个无法发挥自己才干的职位,韩信怎么可能为当一个治栗都尉而满足呢?

三、数举不用

平心而论,刘邦对一个陌生人一下子安排了一个治栗都尉的职位,应该说也是很不错的安排。韩信却不这样想,他虽然死里逃生,但自己的才能还是没有能得到发挥,这跟自己的心理预期依然相差十万八千里。

在短暂的欣幸之后,韩信仍旧郁郁寡欢,闷闷不乐。惟一与以往不同的是,刘邦的这番安排却让韩信与萧何有了面对面接触的机会。韩信不曾想到,自己这一生的荣辱成败,都会与萧何有着莫大的关系。

萧何是汉王朝最早的也是最有名的丞相之一,与韩信、张良后来并称“汉初三杰”。萧何有着很强的治国抚民的才能,一直是刘邦的得力助手。

在刘邦还是一般百姓时,萧何就利用他小吏的身份多次维护过刘邦,后来刘邦当了亭长,萧何更是对他呵护有加。萧何对刘邦十分忠实,也以刘邦的事业为己任。

萧何在历史上有贤相的美誉,但实际上他的是非观念并不强,更多的则是明哲保身,尤其是在晚年,由于惧怕刘邦对他不放心,故意置田买地欺压百姓以表示他没有造反的志向。同时,他也多次帮助刘邦铲除异己和异姓王,后来韩信就是冤死在他和吕后的手里。所以有了这样一句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指的就是韩信由萧何慧眼识英雄才得以成就功业,也因为萧何帮助吕后设下圈套,使韩信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萧何作为刘邦汉中郡封地里的一个主持全面工作的相国,同时还主管刘邦汉军部队里的粮草、后勤上的一些日常工作。韩信作为一个汉军管粮食的小官,经常有机会和萧何在一起接触和共事。

结识萧何对韩信的一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韩信常常与萧何在一起沟通彼此的思想,阐述自己对当前社会形势的观点和看法,这让萧何认识到韩信的盖世才华。

萧何是非常有眼力的人,他惊奇地发现韩信胆识过人、智慧超群,是一位真正懂得战略战术、能够担当军事统帅的人才,汉军所缺的就是韩信这样的军事人才。

在萧何的眼里韩信比汉营中其他所有的大将都要重要得多,萧何认识到,汉王刘邦要想继续成就天下帝业,就非要有韩信这位军事天才的辅佐不可。

萧何与刘邦有同乡之谊,与夏侯婴一样,萧何也是刘邦未发迹时的老朋友。出于对刘邦的忠诚和对事业的负责,萧何急忙向刘邦举荐韩信。

萧何的推荐仍未能引起刘邦的重视,他认为韩信不过是个出身微贱、没有出息的无能之辈。当时,刘邦并没有想到韩信能够做一名汉军中的大将军,能够使他的军队起死回生,无敌于天下。

韩信一心一意地要为刘邦的天下大业尽心尽力,希望让刘邦重用自己,赶快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韩信得知萧何数次举荐自己,而汉王仍没有重用自己的意思,越来越感到失望。

对于刘邦的处境,韩信是完全清楚的: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临来汉中时项羽只准许他拥有三万部队,加上有数万人自愿跟随刘邦,实力也是很弱小的;当时,刘邦手下的人只有萧何是个治国理政的干才,谋士张良已辅佐韩王成去了,武将有曹参、周勃、樊哙、夏侯婴、灌婴等一般将领,都不是出类拔萃的统帅人物;刘邦的对手不仅仅是强大的项羽,还有其他许多诸侯,特别是被项羽封在关中地区的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都是专门用来对付刘邦的;刘邦如果不重用特殊的人才,东争天下就不会有什么前途和希望,只能被困锁而老死于汉中。

没有得到刘邦的重视,韩信渐渐地由失望而至动摇,觉得天下有十八路诸侯,说不定别处会有赏识自己的人,遂暗暗定下了离开刘邦的决心。

当时,刘邦的部下都是关东人,包括刘邦本人在内,家属都留在了关东。大家到南郑来,是为了跟随刘邦东争天下,暂时找个栖身之所,然后再打回家乡去。现在跟着刘邦来到汉中,生活不习惯不说,对家中亲人更是倍加想念,他们希望刘邦能带着他们打回关东老家去,可几个月过去了,刘邦并没有什么实际行动,于是很多士兵就失去了耐心,开起了小差,纷纷三五成群地结伴当了逃兵。

随着时间的推移,逃跑的士兵越来越多,连一些有地位的将领也逃跑好几十人,如果再这样下去,刘邦就只能老死汉中了。刘邦、萧何等人都忧心忡忡,找不到什么好办法来稳定军心。

当然,韩信是不会甘心跟着刘邦就这样老死汉中的。韩信心想,萧何、夏侯婴等大概已向刘邦举荐了自己,却一直没有什么动静,既不得重用,不如也逃走另做打算。

《史记·淮阴侯列传》有这样一段记载: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韩信有信心改变汉军的不利处境,但刘邦根本就没有要起用韩信的意思,就连萧何的数次举荐他也无动于衷,甚至连找韩信谈话都不曾有过。

元代杂剧作家金仁杰在他的杂剧《萧何月下追韩信》里精彩呈现了韩信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内心世界,摘引如下:

恨天涯流落客孤寒,叹英雄半世虚幻。坐下马空踏遍山水雄,背上剑枉射得斗牛寒!恨塞于天地之间。云遮断玉砌雕栏,按不住浩然气透霄汉!

回首青山,拍拍离愁满战鞍;举头新雁,呀呀哀怨伴天寒。止望学龙投大海驾天关,划地似军骑羸马连云栈。且相逢觑英雄如匹似闲,堪恨无端四海苍生眼!

干功名千难万难,求身仕两次三番。前番离了楚国,今次又别炎汉,不觉的皓首苍颜。就月朗回头把剑看,忽然伤感默上心来,百忙里揾不干我英雄泪眼!

韩信对刘邦非常失望,觉得自己留在汉营没有多大的发展前途,终于忍不住要离开刘邦去找别的出路。于是,一日黄昏,韩信悄然离开了汉营。

四、寒溪夜涨

当时,有不少将领和士兵开了小差逃跑,由于跑的人太多,所以刘邦干脆听之任之,对区区一个韩信,当然更是无所谓了。

但是,韩信逃离汉营却惊动了一个人,这就是汉相国萧何。萧何听说韩信逃离汉营大吃一惊,他心急如焚,没有来得及向刘邦报告,立即动身去追赶韩信。

事实上,当时也只有萧何才知道韩信对于汉营究竟有多高的价值,萧何认定韩信是“国士无双”,如果走脱甚至跑到其他敌人的阵营,对于刘邦的大计都会有非常严重的后果。

此时的刘邦,不仅不知道韩信的出走,更不知道韩信的出走对他来说是多大的损失。

当萧何得知韩信离开了汉营时,天色已经很晚了,但他已顾不上这么多,他甚至没有来得及向刘邦报告一声就跳上马背,沿着韩信逃走的方向,披星戴月急追而去。

新月如钩,夜色苍茫,萧何心急如焚,挥鞭催马,奋力前行,由此留下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千古佳话。

《史记·淮阴侯列传》对这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故事是这样记载的:

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累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当萧何听说韩信逃走的消息,来不及跟任何人打招呼就急忙跨上一匹骏马去追赶韩信。萧何匆忙而走,谁也不知道他的意图和去向。

有人向刘邦报告说丞相也开了小差,刘邦闻报大吃一惊,急得六神无主,坐立不安,像失去手足一样痛苦,既难过,又生气。

在进入汉中后,刘邦最得力的助手就是萧何。现在,如果能让萧何留下来,他愿意答应萧何任何条件,只要他能够做得到。

当时汉军逃亡的人很多,但他想不通的是萧何为什么会逃跑,在他看来即使别的人都逃光了,萧何也是不应该离开他的。现在萧何无缘无故地不见了,使得刘邦有一种被所有人都抛弃了的失落感。

此时,萧何的焦急不亚于刘邦,他深知只有韩信可以拯救困境中的汉军,他绝不能让韩信离开汉营,这不仅仅是汉军失去了一个韩信,而是汉军以后可能增加一个无法战胜的对手。如果韩信为别人所用,而且再与汉军为敌,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走在逃亡路上的韩信心里也是极端痛苦和矛盾的,他虽然决心离开刘邦,但他一时还无法打定主意去投靠谁。

韩信就这样漫无目的地走着,虽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但他的方向是明确的,就是出汉中、进中原。

当时,韩信走得不快,他信马由缰,懒散而行。

萧何心似火燎,快马加鞭,马蹄如飞,一路打听着追来。萧何追到寒溪河边,月明夜静,但寒溪暴涨,远远看见单人匹马沿溪寻渡,这正是韩信!

萧何终于在月到中天的午夜时分,在寒溪河边追上了渐行渐远差点儿失之交臂的韩信。

萧何上气不接下气地喊住韩信,苦口婆心好说歹说要韩信跟他回去。韩信面对着这样一位知己,他还能说什么呢。两人按辔徐行,披星戴月絮絮叨叨说了一路。

寒溪夜涨,成就了韩信传诵至今的英名,成就了萧何汉室忠臣良相的美名,也成就了刘邦的千秋伟业。

如果没有寒溪夜涨的阻拦,如果韩信顺利渡过寒溪,如果萧何月下追不到韩信,那么很可能就谈不上以后的楚汉相争,秦末以后的历史就有可能重写了。

萧何用慧眼、热心和负责精神追回了韩信,也追回了几乎擦肩而过的大汉400年江山。事实上,如果没有韩信,刘邦根本不可能打败项羽建立大汉王朝。

萧何月下追韩信,作为伯乐,萧何识人、留人、用人,为汉王朝的开拓奠定了人才基础,被传为千古佳话。

萧何返回汉营,他立刻就去谒见汉王刘邦。(www.daowen.com)

这时的刘邦正因为萧何的失踪而急得六神无主、坐卧不安。他在恍恍惚惚中突然看到萧何,还以为自己是在做梦,又惊又喜。

刘邦禁不住对萧何破口大骂:“我当王,你当相,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你居然也要离开我去当逃兵。”

萧何道:“臣不敢逃跑,臣是去追逃跑的人。”

刘邦不信,萧何解释说,他追的是韩信。

刘邦道:“诸将逃跑的有数十个,你别人不追,为何偏偏去追韩信?一定是在骗我!”

萧何着急而诚恳地对刘邦说:“前面逃走的一些将领也只是一般平庸之辈,那样的将军在哪都可以找得到,逃了也无所谓。而韩信实在是‘国士无双’的人才,所以,我才非要去把他追回来。”

不等刘邦搭话,萧何又接着说:“大王您要是只打算长久地呆在汉中作汉中王,那么用不用韩信也就没有什么大关系了,如果您要想争夺天下,成就帝王大业,那就非得重用韩信才能成功。所以,重不重用韩信也就取决于您的长远打算是什么了。”

刘邦一听萧何这么说,马上就回答说:“我当然是想东争天下了,怎么能这么窝窝囊囊地长期呆在这儿呢?”

萧何立即就说:“大王您既然要东争天下,就得重用韩信,您重用他,他就会留下来为您效力;如果您不重用他,他终究还是会逃走的。”

刘邦细细品味萧何的话,觉得非常有道理,但他并不了解韩信,沉思了好一会儿,才对萧何说:“看在相国的面子上,那就用韩信为将军吧。”

可萧何不依不饶地说:“即使给他将军当,他还是会逃走的。”萧何的话无异于是要刘邦立刻作出决断。对于萧何的执着,刘邦真觉得没有别的办法了,他感觉到应该作出让步了,不能再无视萧何的苦心。

刘邦终于把心一横:“那么,让他当大将军呢?这下总可以了吧。”

当时的大将,相当于执掌军权的大元帅。刘邦在萧何的劝说下,敢于将军权交给还是一个无名之辈的韩信,既是韩信的幸事,也是刘邦的幸事!

对刘邦来说,选择让韩信当大将军可能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

萧何得到刘邦干脆、明确的答复,满意地答道:“这样最好。”

直到这时,刘邦才想到应该找韩信谈谈话。于是,他对萧何说:“既然我都已决定拜韩信为大将了,现在就麻烦丞相去把他叫来,看看他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

想不到,这次萧何又没有同意,他对刘邦说:“大王您平时就随便惯了,平时不拘礼节还没什么,现在拜大将军也能像招呼一个小孩子那么随随便便吗?就是因为大王您这么不尊重人,韩信才要逃走的啊!大王您如果真心要拜他为大将,就应该选一个黄道吉日,要斋戒沐浴,再专门建一个坛场,一应礼节仪式都齐备了,这样才能行。”

萧何的这番话既合情又合理,刘邦只好答应下来。

刘邦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听从别人的正确意见,而且对于好的意见总能够不折不扣地执行。

其实,刘邦最讨厌繁文缛节的东西,但听了萧何的话,他也能够耐下性子把场面给撑足了,这就是刘邦的度量。

萧何向刘邦推荐韩信并对韩信作出“国士无双”的评价,史学大师司马迁也仅仅在韩信身上用过一次,古往英雄再无二人有此殊荣。后来的事实证明,韩信无愧于“国士无双”的称誉!

五、登坛拜将

萧何坛场拜将的要求是另有深意的,萧何深知韩信的心理,一个长久郁郁不得志的年轻人,心理上饱受挫折,相应的欲望度会很高,只有用最隆重的仪式给予韩信最高的礼遇,把面子给足,才能使他一扫往日的阴霾,重建自信,也断却韩信的异心,让他全身心地为刘邦效命;另一方面,像韩信现在这样默默无闻,没有声望的年轻人,不经过一定的仪式就受拜为大将军,那些老臣子必然不服,说不定对韩信今后的工作多加羁绊。萧何就是要用隆重的仪式公开表明刘邦对韩信的态度,也有利于慑服众将,让韩信把威信树立起来。

汉高祖元年(前206年)六月,经萧何力荐,刘邦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拜韩信为大将军。这也是刘邦进入汉中所做的最重要的一件大事。

汉王部属,日夜思归,举行拜将典礼,表示要整军经武,是东出的前奏,全军有了盼头,人人欢欣鼓舞。

对于韩信来说,淮河岸边的孤独、寂寞与等待,项羽帐下的观察、探索与思考,终于在汉水侧畔化为惊世骇俗的亮相。

在隆重的拜将仪式上,韩信手捧将印,看看侧旁恭谨鹄立的文官武将,看看坛下四维罗列的精兵锐卒,他心潮澎湃,感慨万千,自己多少年的刻苦努力,多少年的辛酸坎坷,今天终于换来了早就应该属于自己的位置。

韩信感激刘邦的知遇之恩,他当然永远不会忘记,登坛拜将的那一天,喜形于色的汉王还有萧何丞相那副欣慰、亲切而期待的表情。韩信的心头油然升起了要为汉家抛头颅、洒热血的信念,他暗下决心,一定要以一生的奉献来回报刘邦的知遇之恩。

刘邦以最隆重的礼节拜韩信为大将,这样的礼节,对于自幼就饱受白眼、一直不能施展抱负的韩信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标志着韩信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承认,他个人得到了充分的尊重。通过这一仪式,刘邦既从感情上笼络住了韩信,又帮助韩信树立了威信。

事实上,正是由于刘邦厚遇韩信,在拜将仪式上隆重有加,才使得韩信时感“汉王遇我甚厚”,尽力为汉家基业攻城略地,统一中国。

当时,在许多人看来,韩信受拜大将筒直不可思议。韩信年纪轻轻,远无名望,近无战功,在军队中也没有什么势力,今天居然当上了大将军,这真是一件让人捉摸不透的怪事。尤其是那些屡立战功的将军们,对此就更是无法理解了。

只有韩信自己和丞相萧何才知道他被任为大将是受之无愧的,就连那曾于刀下救了韩信一命的滕公夏侯婴,虽知韩信才高,但真要让他决定,可能也没有胆识任用韩信为大将。

当诸将听说刘邦要拜大将,那些原来跟随汉王刘邦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的将军们一个个还暗自高兴,以为汉军的将印到时将会落到自己的手里。

到了拜将的时候,人们才十分惊奇地发现,原来新拜的大将是一个叫韩信的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韩信登坛,一军皆惊。

有许多人窃窃私语:这不是那个懦弱无能的“胯下之夫”吗?他凭什么能做大将?汉王是不是吃错药了?难道我们是在做梦?

诸将不是在做梦,刘邦也没有吃错药,韩信的的确确成了刘邦的大将。

刘邦拜将的举动也没错,他拜的韩信有名副其实的大将之才,正因为韩信的出现,所有的地方割据势力相继被消灭,包括实力最强大的项羽在内。韩信真正是天下无敌!

韩信登坛拜将,这是韩信人生历程上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从此以后,韩信犹如一颗璀璨的新星,在群雄逐鹿的历史舞台上闪亮登场,开始了他纵横沙场、叱咤风云的戎马生涯。

刘邦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拜封为大将,统率全军,出发点就是萧何对韩信的赏识以及刘邦本人夺取天下的雄心。

六、汉中对策

孙子日:“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多而复杂,举凡政治、经济、军事、天时、地利以及将帅和士兵的素质等等,无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它的进程和结局,这就要求决策者必须高瞻远嘱,从全局着眼,对敌我双方的客观条件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

韩信是一个天才的战略家,他的军事才能首先表现在军事战略方面,楚汉战争的发展进程和最后的胜利结局证明了韩信就是一位能够从全局着眼,具有深谋远略的军事战略家,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他登台拜将时与刘邦的一段精彩对白上。

汉高帝元年(前206年)二月,项羽入关中后分天下于诸将。项羽为了把刘邦驱逐出关,与范增秘密计议:“以巴蜀道险,秦之迁人(罪人)皆居之”,正好用以困锁刘邦,于是就将巴、蜀、汉中之地封刘邦为汉王,胁迫他离开关中。同时将关中一分为三,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以扼刘邦东进之路。

刘邦对这种分封极其不满,萧何建议刘邦暂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萧何这个建议,为刘邦制定了一个“争天下”的基本方针。在当时楚强汉弱的情况下,这个方针无疑是一项明智的决策。但是,如何“养其民”,如何招纳贤才、运用贤才,如何使汉由弱变强、促楚由强变弱,这些问题都需要拿出具体的可行的办法,至于兴师“还定三秦”的时机、作战方略等问题,在萧何的建议中则没有言及。

刘邦在得韩信之前,对当时的形势缺乏清醒的认识,他被项羽表面上的强大所震慑,其最大的愿望不过是希望项羽能践义帝之约封其为关中王。

韩信登台拜将时高瞻远嘱的雄论,回答了萧何没有能够回答的问题,实际上为刘邦制定了东向夺权天下的方略。可以说韩信投汉以后建树的第一大功,就是为刘邦筹划东向与项羽争霸的方略并率师还定三秦。

《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了刘邦与韩信这段精彩的对话:

信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因问王曰:“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暗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敞,忍不能予,此所谓妃人之仁也。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置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而自王善地。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阬秦降卒二十佘万,唯独邯、欣、翳得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

韩信是一位学识渊博、韬略盖世的儒将,倜傥风流都在这一席谈话中。这段关系楚汉战争成败的精彩议论实际上是此后五年楚汉战争中汉军总的指导思想。

韩信与刘邦的这段对话被史家称为“登台对”或“汉中策”,这是韩信献给刘邦的一份价值不可估量的见面礼,韩信由此初露峥嵘、一鸣惊人。

七、依刘说项

刘邦娲居汉中,在得韩信之前,一直未能作出重大的行动决策。登坛拜将的典礼结束以后,刘邦便将韩信让到上座,虚心地向韩信咨问天下大计。韩信有条不紊,一吐胸中韬略。

刘邦迫不及待地向韩信问道:“萧丞相已多次在寡人面前举荐大将军,但不知今天大将军要用什么样的良谋妙策来帮助寡人治理军队呢?”

刘邦话音刚落,周围立即鸦雀无声,在场的将士们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看着韩信,心里也都暗暗地想:对呀,你就这样轻松地当上了大将军,你究竟能拿出点什么高明的主意来壮大我们汉军,改变我们的处境呢?

只见韩信不慌不忙地站起身来向刘邦行了个礼,然后胸有成竹地问刘邦:“大王您现在的志向,难道不正是要想杀出汉中东争天下吗?这样一来,大王您的主要对手不就是西楚霸王项羽了吗?”

刘邦答道:“正是如此。”

韩信进一步问道:“那么大王您自己认为,在个人的英勇善战方面,在对部下将士兵卒们的关心爱护方面,在兵力的众寡强弱方面,大王您与项羽相比较,是谁强谁弱呢?”

刘邦沉思了许久,最后终于还是老老实实地承认:“寡人在这些方面实在比不上项羽。”

韩信听刘邦如此回答,反而变得高兴起来,因为他觉得刘邦能如此坦诚地承认自己的不足,可见有自知之明,是一个能纳言从谏的人。韩信立刻离座向刘邦再次行礼拜贺:“大王,恭喜您,您能承认自己在这些方面比不上项羽,我们汉军就有希望了。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我也同样认为在那三个方面您比不上项羽,但是,事物是变化消长的,我在项羽帐下呆过很长一段时间,我了解他的性格,他现在虽然强大,但大王您却肯定可以打败他的。”

韩信分析道:“项羽确实是英勇无比,他的一声怒吼就可以吓退千军万马。但是,他却只知道凭个人的勇猛去战斗,不知道用智谋,更不能任用贤能的人才来帮助自己。而争夺天下的大业是需要群策群力,靠大家共同的努力,用智谋作为主要的方法,这样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而像项羽那样只凭个人勇猛,不过是逞匹夫之勇罢了,这种匹夫之勇就不足惧了。”

“项羽对待部下士卒确实是恭敬慈爱,不仅言语温和、态度和蔼,有人生了病,他还会难过得流泪,把自己的食物分给病号吃。可是,当部下有人立下功劳应当得到赏赐时,他却又吝啬得不得了,他把刻好的军功印信在手中摩弄得方角都磨圆了,还是舍不得授给该受封赏的人。他对部下的这种仁爱方式最多只能算是一种妇人之仁,是得不到天下英雄豪杰们拥戴的,更不能起到激励将士们在战场上为他奋勇作战的作用的。”

“至于说项羽的军事力量,目前看起来是很强大,他现在称霸天下,臣服诸侯,而且兵多将广。但是,他不在最有利于控制天下的战略重地关中称霸,而去定都彭城,这是他的一大失策,此举使他失去地利之便。”

“项羽在分封诸侯时,又不遵守与义帝事先商定好的约定,做得很不公平,不是把富庶好地分封给功劳大的、有实力的人物,而是把富庶好地分封给自己的亲信。这样,就引起许多诸侯的不满。使得人心向背、诸侯离心,这是他的又一大失策。此举使他大失人和之利。”

“项羽强行把义帝从彭城赶到了江南,其他各诸侯见他如此,也跟着效仿,一回到自己的封地就纷纷地着手驱逐原来的国君,自己割据势力自立为主,这使得诸侯国内也变得一片混乱,这种混乱局面实际上是项羽的又一大失策,天下局势对他不利,他也就失去了天时之利了。”

“另外,项羽一向残暴,军队所过之处,烧杀抢掠,无所幸免,天下民众对他多的是怨恨,老百姓没有愿意亲近他归附他的。现在老百姓是敢怒不敢言,只是被他的淫威所逼迫罢了。”

“所以,项羽的强大只是表面上的,实际上他已经失去民心了。民心向背,他的强大势力就维持不了太久了,一定会有人起来反对他的。那时候,天下形势就会对大王您更加有利了。”

分析完项羽,韩信接着又向刘邦分析汉军应该如何作为:“现在大王您如果能反其道而行之,不逞项羽那种匹夫之勇,而是能任用天下贤能,调动起更多人的力量,那么还会有什么样的敌人不被您消灭呢!”

“大王您不搞项羽的那一套妇人之仁,而是要用天下城邑来分封给有功之臣,又会有什么样的人不愿听从大王您的指挥呢!”

“大王您不像项羽那样凶狠残暴,而是以纪律严明的军队,打着正义军队的旗号,率领着这些思念着家乡,想杀回东边老家去的英勇将士,又会有什么样的敌军不被我们击败?什么样的城池不被我们攻占下来呢!”

韩信在分析形势时,不是单纯从军事力量的对比着眼,而是把战争的胜负同人心的向背紧密联系起来,表现出超人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韩信指出:“项羽固然强大,是我们的最主要敌人,但他最终也是可以被我们打败的,而且,我们立即就要面对的还不是强大的项羽,而是项羽安排在关中的三秦王章邯、司马欣和董翳。而这三个人虽是大王东争天下的第一块绊脚石,但也是很好对付的人。他们三人都是秦王朝的降将,在秦王朝还没有灭亡时就带领了关中的子弟兵许多年了,在他们手底下被杀死战亡的士兵已是不可胜数了,到后来又在他们的欺瞒之下,全部投降了项羽。可是,在新安,项羽却把全部秦军降兵二十多万全部坑杀了,只留下了他们三个人。这么多的关中子弟死于他们三人手中,关中老百姓对他们早已是恨入骨髓。而项羽却又偏偏要让他们在关中当王,关中的老百姓会服从他们的统治吗?”

接下来韩信又为刘邦分析当前战略形势:“想当初大王您入关的时候,对老百姓是秋毫无犯,废除了暴秦的苛政严法,还和关中人民约法三章,使他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关中的百姓们没有不希望您作他们的大王的。而且,依照当初义帝和各诸侯的约定:‘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您本来就应该做关中王的,而这一点关中的老百姓也是知道的。后来,大王您却被逼入了汉中,关中的老百姓为此更加怨恨项羽,为您抱不平呀。现在,大王您要是举兵向东去夺取关中,关中的地盘用不着武力,只需要一道文书就可以收服过来了呀。”

在这段精彩的议论中,韩信对当时的敌我形势、项羽为人的缺点以及“其强易弱”的原因认识,分析得十分到位。韩信列举了项羽在用人、战略、政策上的种种失误后,明确地指出项王的缺点正是汉王应当利用的,项王目前的这种强大,实际上只是一种假象,是可以打败的。

韩信所提的汉的应对策略也是十分正确的,韩信指出,要反其道而行之,任用贤将,论功行赏,救济百姓,收天下人心,取三秦、东向灭楚。

韩信的这番策论,清晰透彻,既提出了与项羽争夺天下的远景规划,又制订了近期夺取关中的战略,使刘邦茅塞顿开,看到了希望,终于下定了“东向争权天下”的决心。

韩信所提无不切中要害,诚如明代著名思想家、史学家李贽所言:

信与沛公初见,凡说项羽处,字字拿着沛公,沛公卒受其益。

从这段策论中可以看出,虽然韩信当时在楚军中地位不高,但他对军政大事十分留意,并经过了潜心研究。

韩信的分析,从强中看到了弱,从弱中看到了强;既看到了强弱可以互相转化,又进一步指出了转化时必备的条件,分析透彻,鞭辟入里,见解独到而深刻,很有说服力。同萧何“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的思想相比,不仅更加具体,而且有所发展。

这一段关系楚汉战争成败的对话,是汉军在历史进程中的一个转折点,也是楚汉斗争的开端,对扭转当时汉军的不利局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韩信能够登台拜将决非偶然!

八、决策东向

韩信提出的这一战略方案是中国历史上一份最上乘的战略计划,它包含了战略决策的所有主要层次:对敌我形势的分析预测,也即对双方战略条件的综合比较;对主要战略方向(目标)的选择;战略进攻时机的把握;实现基本战略目标的手段运用。这四个层次彼此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从而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韩信这一篇论断鞭辟入里,精湛独到,具有卓越的前瞻性和切实的可行性,对长期看不清形势,找不到出路的刘邦如醍醐灌顶一般,猛然地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在苦闷中找到了出路。

刘邦非常震惊,他高兴极了,不仅立即消除了对韩信的疑虑,还对韩信产生相见恨晚的感觉。刘邦一面悔恨自己以前对韩信的忽视,一面又庆幸韩信当时没有逃去,终于在半路上被萧何给追了回来。

韩信这寥寥数语,对刘邦以后拥有天下至关重要!仅就建议刘邦先取三秦之策来说,实已抓住了刘邦日后与项羽争夺天下的根本所在。

当时,诸侯皆已到封地就任,天下虽说大体已定,但诸侯因项羽分封不公而怨声载道,诸侯之间也矛盾重重。若时间一长,随着局势的稳定,项羽的天下共主之位也就坐稳了,那时刘邦再兴兵与项羽争战,实无获胜之望。

而且,刘邦的部下皆盼望东归,不愿呆在西蜀,正是士气可用之时。若时间一长,将士们在西蜀安下心来,士气必然日益惰怠,届时反而不愿东进了。

项羽封章邯等人为三秦王的目的,就是让他们挡住刘邦东进之路。趁章邯等在三秦立足未稳发起突袭,必将一举打开东进之路。再说占领三秦之地后,可与巴蜀、汉中连成一片,成为刘邦日后逐鹿中原的稳固的根据地。

刘邦是个非常聪明的人,往往经别人一点拨,他即能理解,所以张良曾说他的领悟能力是“殆天授”,即天生就聪明。

韩信讲的话句句有道理,说得刘邦是心服口服,他深深后悔自己拜韩信为大将真是太晚了,使自己进入汉中这个地方苦苦发愁了几个月,今天听韩信一席话,真是如梦初醒,茅塞顿开。刘邦从善如流,立即让韩信付诸行动。

汉军将士深深地被韩信的真知灼见所折服,他们从韩信的谈话中感受到了韩信超人的军事才华,从韩信的谈话中也看到了回家与亲人团聚的希望,每个人都为有了这样一个大将军而高兴。

从总体上说,韩信在“汉中对”中所体现的高明战略决策思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通过对双方战略条件进行综合比较,预见出刘邦由弱转强、夺取天下的乐观前景:“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从而为刘邦集团树立起必胜的信心。

第二,正确选择主要战略方向,夺取战略前进基地,为赢得楚汉战争的胜利创造充分的条件。

第三,根据项羽后院起火,关中不得民心,汉军战略欺骗成功,汉军官兵日思东归心理普遍存在等条件,及时把握战略进攻的时机,迅速展开军事行动,使还定三秦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

第四,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地提出实施战略进攻的原则性手段,以确保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韩信在刘邦拜将后所发表的高见宏论,既阐明了夺取天下的基本方针、原则,又指出了第一步夺取关中的计划。“汉中对”不愧为中国古代战略决策的成功典范,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战略预测运筹思想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后来的历史进程表明,韩信的战略决策思想是正确的,汉军一出汉中,即迅速平定三秦,实现了第一步战略目标,为刘邦最终战胜项羽,夺取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韩信这样一段关于楚汉战争成败的决策制定的对话,司马迁对它进行的详述,充分体现了史公对韩信这一人物价值的正确定位。

关于韩信的汉中对策,千百年来,人们无不对其推崇备至,评述文字屡见于史籍。明代杨维桢从剖析其对楚汉战争全局的影响入手,给予韩信恰如其分的评价:

韩信登台之日,毕陈平生之画略,论楚之所以失与汉之所以得,此三秦还定之谋卒定于韩信之手也。

明人董份亦有相似的看法:

观信智略如此,真有掀揭天下之心,不但兵谋而已也,所以谓之“人杰”。

清高宗乾隆的见解更为深刻,他说:

韩信登坛数语,刘兴项蹶已若指掌。以项羽为匹夫之勇,人人能言之。以为妃人之仁,则信所独见也。

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则将视线延伸到更加宽广的历史空间,因此他的结论也有更强的说服力:

淮阴之初说高帝也,高密(邓禹)之初说光武也,武乡(诸葛亮)之初说昭烈也,若悬券而责之,又若合券焉!噫,可谓才也已矣!

明代散文家唐顺之还将“汉中策”与三国时期诸葛亮的“隆中对”进行一番比较后指出:

孔明之初见昭烈论三国,亦不能过。予故曰淮阴者非特将略也。

由于《三国演义》在民间的广泛流传,使诸葛亮成为一个妇孺皆知的智慧人物,加之“隆中对”出自陈寿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曾经被选入初中语文教材,因此许多人对“隆中对”耳熟能详。“汉中策”虽然没有“隆中对”那样为普通群众所熟知,但在“汉中策”中,韩信对当前局势的分析十分透彻,不仅指出了汉军的主要对手项羽的弱点,也指出了汉军争夺天下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还分析了汉军当前应该采取的行动,在这一点上“汉中策”并不比“隆中对”逊色。“隆中对”提出了刘备三分天下之策,但三国鼎立的局面并没有支撑长久,诸葛亮更没有帮助刘备取得天下,而刘邦却在“汉中策”的指引下,用五年时间大败项羽,统一中国,建立了汉王朝。因此,就“汉中策”的历史意义而言,“隆中对”则不可与之颉颃。

刘邦自从来到汉中,慑于项羽的威强,一筹莫展,眼看着时间一天天地过去,部队不断逃散,上下哀愁苦闷,无计可施。听了韩信的议论,刘邦看到了希望,坚定了信心,深深地悔恨自己与韩信相识过晚。于是,他立即开始行动,按照韩信的部署和计划,准备东征,首先夺取关中。

“汉中对”是楚汉斗争的开端,也是汉军在历史进程中的一个转折点。特别是对扭转当时汉军的局面有着重要意义,因为韩信在拜将坛上分析清了形势,指出了出路,汉军营就不再有逃兵逃将了,相反,士气空前高涨。

【作者简介】徐业龙,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委宣传部。

【作品来源】《韩信评传》,徐业龙编著,齐鲁书社,2008年9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