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江苏淮阴故城遗址,寻踪纪念韩信文化旅游

江苏淮阴故城遗址,寻踪纪念韩信文化旅游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寻踪纪念1古迹遗址江苏省:淮阴故城遗址等四处1.淮阴故城遗址淮阴故城遗址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码头镇政府所在地及其附近,西临张福河、北接甘罗城遗址、其东为三闸遗址。商周史籍称为徐戎、淮夷。淮阴故城遗址2003年3月被淮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淮安市文物保护单位。有学者据此认为,韩信被贬为淮阴侯以后可能回到故里,并在此筑城,后人称为韩信城。内隔城与南城垣平行对峙,相距200米,东西总长约1000米。

江苏淮阴故城遗址,寻踪纪念韩信文化旅游

寻踪纪念1 古迹遗址

江苏省:淮阴故城遗址等四处

1.淮阴故城遗址

淮阴故城遗址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码头镇政府所在地及其附近,西临张福河、北接甘罗城遗址、其东为三闸遗址。事实上,甘罗城即为秦汉时期的淮阴故城,而地方文化部门公布的淮阴故城遗址实为东晋以后的一处淮阴城市文化遗址。

咸丰《清河县志》记载:“淮阴故城在旧清河县治(今码头镇旧县村)东五里,……以韩信传钓于城下知之。”

淮阴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地方,这里自然条件优越,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祖先就在这里居住。先民们勤奋稼穑,将这里开发成富庶的鱼米之乡,创造了先进而且极具地域特色的淮阴文化。

夏禹时,伯益因辅佐治水有功,其子若木被封于徐(今江苏泗洪县一带),建徐国。商周史籍称为徐戎、淮夷。淮阴为古徐国的属地,是徐文化的中心地域。这里地处淮河南岸,旧以山之北、水之南为阴,因此名为淮阴。

周敬王八年(前512年),吴国孙武伍子胥灭掉徐国,淮阴属吴,成为吴国边防重镇。吴国实行郡县制,在这里设立淮阴县,县城设于淮水之阴,是卿大夫的封邑。吴国保持都鄙制度,采用世族世官制,由国君直接支配,因此淮阴实际上是直属于国君的别都。

周元王四年(前473年),越灭吴,淮阴属越。勾践北上与齐、晋会盟於徐,越国亦以卿大夫治淮阴。

周贞定王二十四年(前445年),楚国屡侵泗水流域,淮阴归属时越时楚,后来终属楚,成为楚国淮河下游地区重要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秦统一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淮阴隶属泗水郡,县域包括今淮安市境及临近的洪泽,并及宝应的一部分地区。隋、唐至清历为州、郡治,元、明以来,漕运、商业发达,为运河要枢、水利重地。

淮阴故城历史上靠近古泗水入淮口,亦曾为黄、淮、运三水交汇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就有“江海通津、淮楚巨舫”之称,一直是我国东部地区水陆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冲,数千年的历史在这里积淀了丰富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据《咸丰清河县志》记载:“甘韩祠在淮阴故城,枚皋墓在淮阴故城,枚乘宅在淮阴故城南二百步,韩亭在淮阴故城南,枚亭在淮阴故城北,步亭在淮阴故城西,娑罗树碑在淮阴故城南二百步……。”《齐书·纪僧真传》云:“萧道成在淮阴故城得古锡钱,大数尺,有篆文,莫能识者。纪僧真日:何须辨此文字,此自久远之物,九锡之徵也。”历年来,在淮阴故城遗址范围内曾出土大量条石、石础、古钱币、陶瓷器、瓦当等古代遗物。

司马迁在《史记·淮阴侯列传》的开篇写道:“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秦王政二十九年(前230年),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被后人誉为“兵仙”、“神帅”的韩信就诞生在淮阴这片土地上。

韩信少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身商贾。曾流落到淮阴城下,垂钓于淮滨、寄食于漂母、受辱于胯下……。在码头镇有一安澜街,民国《淮阴风土记》记载:“安澜街上,东趋有牌楼,题日:古淮阴市。”码头镇政府于1998年重修了“古楚淮阴”牌楼,矗立于码头镇西门外。

淮阴故城遗址是研究淮河下游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实物资料,对研究我国古代交通、水利、军事斗争亦有重要意义。淮阴故城遗址2003年3月被淮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淮安市文物保护单位。

2.韩侯故里遗址

韩侯故里遗址位于淮阴区码头镇,西临高家堰、张福河,南襟古运口、五坝遗址,东傍里运河、三闸遗址,北依淮阴故城遗址和甘罗城遗址。

咸丰《清河县志》记载:“韩王庄在淮阴故城西北,与八里庄相近,韩信生焉。”又云:“二闸近韩王庄也。”

在码头中学旁,比邻镇政府右侧有一“淮阴故城”“古楚淮阴”石牌坊凌空于道南北而立,继续延街道东行,过纪念乾隆的“龙亭”,上堤坡路过桥右首原来是青石板小巷,经旧码头镇镇政府即有破旧的砖砌门券,上书“韩侯故里”、“安澜古镇”,“安澜”意即“淮水安澜”,原来这里屡遭淮水泛滥之苦,人们祈福水流平缓安静。小巷在此又呈十字走向,就是传说的官巷。

在码头镇医院附近,这一官巷,传说韩信少年时曾经流落于此。明清时期,巷口建有砖砌门楼一座,门楣上有“韩侯故里”四个大字,门楼1966年被拆毁,1983年重修。

地方文化工作者经过反复考证,将码头镇官巷、兴盛街及今韩信故里景区确定为韩信故里遗址。在这片蕴涵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和丰厚的文化积淀的土地上,至今还保留着与韩信有关的大量历史遗迹和纪念建筑,揭示了韩信在故乡的确切行迹,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科学研究价值。

1987年,韩信故里遗址被原淮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淮阴市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的建筑特色明显,青砖小瓦,飞檐碧甍;条石巷道上,洗菜飘絮的石级码头旁,碧水、蓝天、白云,缓坡边,孩童骑牛放牧,坐在门槛上鹤发老者正拉着家常;拂晓鸡鸣,偶有犬吠,缕缕炊烟,渲染着一个静谧祥和的桃源境界。

3.韩信城遗址

韩信城遗址位于淮安市清浦区城南乡西境,北濒京杭大运河,东南距韩母墓约2.5公里。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记载:“信本此县人,其冢宅处所并存,后受封为侯,因筑此城。”有学者据此认为,韩信被贬为淮阴侯以后可能回到故里,并在此筑城,后人称为韩信城。

韩信城遗址长约1000米,宽约500米,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现韩信城仅存长约500余米半截南城垣,大部分城垣在上世纪60年代以后,因平整土地和砖窑取土被大肆毁夷。韩信城遗址下有木桩、陶片等,曾经出土窖藏宋元瓷器。

韩信城的基本格局分外城垣与内隔城二道,外城垣呈矩尺形,分东城垣与南城垣两段,东城垣长500米,南城垣长约1000米,方位北偏东70度。内隔城与南城垣平行对峙,相距200米,东西总长约1000米。张煦侯先生在民国《淮阴风土记》中有“河北又一里,过韩信城,土阜绵连,四周拱抱,略存形迹”的记载,张煦侯先生所描述的“土阜绵连”即指内隔城,“四周拱抱”指外城垣。

内隔城如今已是水塘连连,但塘崖沟面残存的城基夯土层依稀可辨,土层中亦夹杂着不少唐、宋时期的陶瓷残片。“农业学大寨”时期在这里开挖鱼塘,当地农民从内隔城底下挖出许多带有铭文的城砖,城砖一般长36厘米、宽18厘米、厚6.5厘米,所见字样有“高邮城砖”、“转运司城砖”、“淮东运司”、“窑户孙七”等。

民间传说韩信当年屯兵于韩信城中凿72口水井供军队饮用,韩信城内曾经发现过不少砖砌水井,井口距地表深1.5米左右,井砖呈弧形,前有榫,后有卯,一圈八块,井底出土过许多四系黑瓷罐,这些砖砌水井经考古专家认定为宋代所建。

韩信城地理位置重要,宋元时期,有人在韩信城屯兵拒敌,为淮安屏障之一,时为兵家重地。

韩信城东有土堆高约7米余,底部直径约20米,相传是韩信的点将台,当地群众称其为公龙墩、公墩、公公墩。墩南一里皆为平地,传说这里是韩信集军点将的地方。

韩信城遗址研究我国古代淮河下游地区城市的发展提供珍贵的实物资料,同时对研究宋、元时期淮安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淮安的军事、交通地位等有重要意义。韩信城遗址于1987年被原淮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淮阴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4.下邳古城遗址

在今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古邳镇,韩信为楚王时,就驻在这里。

四川省:截贤岭、截贤驿、牟阳故城

位于四川省巴中的南江县城西北约39公里处光雾山(史书记载著名的孤云山,亦名韩山)山腰有一座不起眼的山岭,名日“截贤岭”,山麓有溪名日韩溪河,此有韩信庙,淮阴侯祠(宋《舆地纪胜·兴元府》)。唐代杨雄(杨师谋)在集州(今四川南江县)当刺史时专程凭吊,立下“汉相国萧何追韩信至此山”的石碑。

在米仓古道韩溪河畔有著名的截贤驿,内有“萧何月下追韩信”人物画像,驿旁还有他们对弈塑像。一场巴山夜雨留下了韩信,留下了汉室四百年基业;一局对弈弈定了韩信的去留,弈定了刘氏四百年江山。而今棋盘石上已经看不见当年的剑痕,是因为萧、韩早将棋局划到了三秦大地、大江南北。也许当年韩信在棋盘上刻下了“楚河汉界”,预演了此后的楚汉之争,草创了刘氏四百年青史,留下了今日之中国象棋。所以棋局逐鹿,结果亦是不分楚汉,终究还是四海归一。

米仓山上有一座古城遗址,人们称其为牟阳故城,这里有韩信帅台等遗迹,为其秘密练兵之所。

河南省:齐王城遗址

位于河南省获嘉县城西南12.5公里、张巨乡杨洼村正北0.5公里处,即今之齐州故城。这里实际上是先秦时的小修武故城,小修武是一个在秦汉之际较有影响的城市,当时为区别于修武县城而称小修武。因韩信曾经在此屯兵,后又称为“齐王城”。

齐王城遗址地面还保留有古城垣,东西长458米,南北宽419米,总面积约190000平方米。现存城墙的断层均系夯筑而成,并在文化层内采集到大量的文物,主要有陶罐、陶盆、陶缸、板瓦、简瓦、汉五铢钱等。陶器的陶质均为泥质,陶色为灰色和红色,主要纹饰有粗细绳纹、蓝纹、弦纹、素面等,其制作工艺主要为手制、轮制和模制。齐王城遗址现立保护牌为“齐州故城”,1986年11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将“齐州故城”公布为河南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河北省:巨鹿之战遗址等四处

1.巨鹿之战遗址

在现今河北省境内,位于邢台巨鹿、平乡一带。《巨鹿县志》载:“巨鹿之战遗址在城南7里纪家寨。纪家寨故称棘原,后称棘家寨,今名纪家寨。”项梁败亡,韩信又转隶项羽。在项羽麾下,韩信亲身经历了巨鹿之战破釜沉舟九战破敌章邯的壮举,这也是韩信在项羽的部队中参加的一次最重要的战役。发生在公元前208年。项羽从此声威大振。巨鹿之战,楚军全歼了秦军主力三十万人,对最后推翻暴秦统治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项羽勇往直前、敢于胜利的斗争精神和顶天立地、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也给韩信以熏陶。

2.韩信背水阵古战场遗址

位于河北省井陉县微水村,东距土门关三十里。

井陉关,有广义之称和狭义之谓。广义的井陉关,是就地域而言,即井陉县全境。它包括西故关、娘子关和东土门关。所谓“古称险要,固畿南一大关键”的说法和《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的“车不得方轨,骑不能成列”的羊肠一线之险,便是就此而言。而狭义的井陉关,多指土门关而言,《唐书·地理志》称:“镇州获鹿有井陉关,又名土门关。”所谓土门重地,东扼滹水燕赵,“而远通秦晋,诚东西之咽喉,而往来之冲要也。……几与潼关蒲坂等”的说法,便是指这里。

井陉以地形得名。唐《元和郡县志》记载井陉名称由来称:“四面高,中央下如井,故日井陉。”又宋《太平寰宇记》说:“四方高,中央下,如井之深,如灶之陉,故谓之井陉。”井陉是太行八陉之第五陉。《述征记》载:“太行首起河内(今河南黄河以北地区),北至幽州(今河北北部),凡八陉:第一轵关陉,第二太行陉,第三白陉,第四滏口陉,第五井陉,第六飞狐陉,第七蒲阴陉,第八军都陉。”井陉还被称为天下九塞之第六塞。《吕氏春秋·有始》:“何谓九塞?太汾、冥厄、荆阮、方城、井陉、令疵、句注、居庸”。井陉境内崇山峻岭,地势险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著名的韩信背水列阵攻克赵国之战,就发生在这一地区。

在鹿泉市西五里,左海螺、右抱犊两山之间,现井获公路路北,有一村庄,即古代的土门村(现分为两个村,即东土门、西土门),这就是非常有名的土门关,也即古代的井陉口,俗称土门关、土门口,因其天然地形似井之陉口和初建之关由土堆成而得名。土门关始建于春秋战国时代,历代皆有修缮,是山西、陕西通往河北的天然交通咽喉,有“三省通衢”之誉。

自秦汉至明清,史书记载发生在井陉关的战争多达17次。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汉将军韩信指挥的“背水之战”。此战发生在以土门关为中心,以西到今井陉微水,东到获鹿县城,其间约三十华里范围之内。史料载,当时李左车教陈余集重兵于土门关,坚壁勿战,而以奇兵间道截其后,即可以放韩信入故关,而不使出土门关,如投虎于柙,所以致其死命。而陈余却固执己见,不在土门关设防,却在现县城东北旷地驻兵。结果,使韩信有机可乘,用奇计一战灭赵。在中国军事史上留下了以少胜多、名垂千古的战例。现在井陉关附近尚有“韩信山”,山上有凿石而成的旗杆眼和作战抛石处等多处遗迹可寻,有关传说故事多达50余则。

站在关口,虽不见当年的金戈铁马、滚滚烽烟,仍能体察古代战场的残酷和悲壮。关口阁楼附近的古戏楼遗迹、历代重修关门的碑记、文人墨客的碑刻诗文、照壁墙、韩信庙和关帝庙等遗迹,常使游人抚今思昔、流连忘返。

3.白皮关

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微水镇东十里的白石岭上。白皮关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自秦汉至明清,这里先后发生过多次重大战事,如公元前229年秦将王翦伐赵之战,公元前204年韩信以少胜多的背水之战,756年唐将郭子仪、李光弼平定安史之乱,1900年清将刘光才抵抗八国联军的庚子大战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韩信指挥的“背水之战”。

《井陉县志料》记载:“白石岭,在县治东四十里(微水在原县治东三十里)白王庄村西,古名‘白皮关’,土人呼为‘东天门’,即淮阴侯背水为阵,赵军从壁上望见而大笑处。”汉高帝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韩信数万大军经此东出井陉口,背水布阵,大破赵军,斩陈余,俘赵王歇,白皮关一带就是韩信背水之战的古战场。

白石岭半山腰处伫立着一块高约2米的石碑,两侧用青砖围砌,顶上覆以小瓦,飞檐翘角,尚可挡风遮雨。碑上文字日:“淮阴谈兵处”,为明崇祯戊寅年(1638年)知县范志完所题。《史记·淮阴侯列传》有云:“诸将效首虏,休毕贺,因问信日:‘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日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日:‘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日‘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诸将皆服日:‘善。非臣所及也。’”这段文字所记载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传说此战陈余在乱阵中舍生忘死,奋勇拼杀,誓死保卫赵国江山,结果被汉军乱箭穿身而躯体不倒,仍怒目圆睁,做拼杀状。此情此景令韩信大为钦佩,于是命全军将士跪拜这位失败的英雄。古人在白石岭下为陈余将军建的庙宇,因为他是一位白面儒将,所以又称为白面将军庙(后改为陈余祠)。沿着陈余庙旁的曲折的羊肠小路登上山顶,可见一个直径约8米,高1.5米的土丘,这就是陈余墓。墓前立一石碑,碑面正中竖刻“赵守将白面将军陈余之墓”,原墓碑在1900年的庚子之战中被法军炮火摧毁,后清守将刘光才及手下将士捐款又重立新碑。陈余,一位身经百战的英雄,如一片落叶零落在满山的灌木丛中,他以自己的生命,诠释了韩信卓越的军事指挥艺术。

4.井陉古道

在河北省井陉境县内有一条由冀入晋、横贯东西的古道,西起山西的固关,途经河北井陉的核桃园、北横口、微水、东天门、上安、下安、出土门关,全长70余公里,史称古驿道。这条古驿道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历代都有修缮。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在全国范围内修筑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驿道,井陉古道就是这条主干线上非常重要的一段。因此,这条古驿道又被称为秦皇古道。

井陉古道在东天门一带现存有长约2公里的青石铺就的道路,青石板上留有深深的车辙。据史料考证,这里曾是燕赵——秦晋之间的交通要隘,是古代晋、陕、川、甘、宁入京的必由之路,也是东西文化交融及经济往来的要枢之区。因此,井陉古道又有“燕晋通衢”之誉。

井陉古道路面全系石质,或崩山开道,或用方石砌筑,最窄处宽5米,宽处8—10米。古道最窄处在东天门的东阁下方,这里仅容一辆马车通行,所有东来西去的车辆在这里经过,长时间辗轧同一地方,便在山石上留下深深的车辙。而这正是《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的井陉道“车不得方轨,骑不能成列”的典型所在。这样的辙痕,在井陉的郝西河、核桃园、固关等地都有遗存。

“东天门”东阁门洞下车轮在山石上辗过的辙痕有40多厘米深,门洞墙壁上还可见经车轮辗轧而层层下凿的痕迹。道路不断被车轮辗深,又不断凿平,把关隘的门洞高高托起,古道这层层痕迹见证了发生在它身边无数次的战争和历史事件,真实地记录了2000多年的历史沧桑,我们从中也可以隐隐听到当年韩信麾下轻骑的马蹄声。

安徽省:垓下之战遗址等四处

1.垓下之战遗址

在如今安徽省境,垓下又称古垓下聚,位于安徽省固镇县的濠城镇(旧属灵璧县)。濠城古称垓下,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后期,项羽率十余万大军退至垓下,以河为屏,堆土为营,深堑拒敌。韩信十面设伏,迫使项羽节节挫败,疲于奔命,又令各营夜奏楚乐,四面楚歌令项羽军心涣散。项羽见大势已去,夜率八百子弟垓下突围,败至乌江,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遂乌江自刎,年仅31岁。

垓下之战,是楚汉相争中决定性的战役,它既是楚汉相争的终结点,又是汉王朝繁荣强盛的起点,更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折点,它结束了秦末混战的局面,统一了中国,奠定了汉王朝四百年基业。

垓下遗址的核心区域在霸王城,位于沱河南岸,与灵璧县隔河相望,座落在沱河岸边高地之上,相传这里当年是项羽的营垒。霸王城遗址占地约500亩,为不规则土筑四方城,城四角呈弧形,东西长度(南北城墙)为240米,南北长度(东西城墙)分别为260米、340米,该城有东、南、西、北四门,四门原貌无存,城墙与城内基本一平,但从外围仍可见城墙的轮廓,尤其东城墙保存较好。霸王城最高处比城外高出3米多,城外护城河遗迹可寻,部分虽淤平,但大部分尚存。城内南半部为居民生活区,北半部为耕作区,城外为农田,沱河水从遗址西南向北流过霸王城西、北城墙外,直流向东,护城河与沱河相通,城南门与濠城镇霸王街相连。

“霸王城”的四周,分布着大大小小许多汉墓,这些汉墓俗称“古堆”,民间有“濠城古堆三十三,数罢金山数银山”的歌谣。汉墓四个为一组,以中间的一个为大,每三组又互成鼎足状。城垣与大小土丘彼此相应,大有众星拱月之势。据传说这些土丘都是古代摆军列阵的营垒,后来则成为汉墓群。近年来,在垓下遗址陆续出土了一批重要文物,如蚁鼻钱、吊金龟、玉衣、驽击、陶器等,还出土大量散落的铜箭镞、铁箭镞等。

两千多年前的土城残垣,历经千百年的风雨吹刷、取土耕种,昔日那三、四丈高的土城已销蚀殆尽。如今已遍是田园村庄。霸王城上的村庄就叫古城村,人们只能在当地群众的指点下依稀辨认出土城的轮廓。护城河里虽然淤泥壅塞,但旧貌尤其清晰。当年霸王的点将台就是那城郭中央突出的大土丘,四下满布的大小土丘为古代摆军列阵的营垒。附近有“吹箫台”,又称“散楚台”,相传是韩信吹箫散楚兵处。沱河北岸有两座相距不远的土山平地突起,据说这就是当年韩信为观察霸王城内军情所堆的“望台”,也有人称那儿是韩信的“点将台”,其实那是两座汉墓,称“金银山汉墓”,也许墓中埋葬的就是当年阵亡在那里的汉军大将吧!

垓下之战,楚汉双方集结了五十万以上的兵力,所以垓下战场的范围,应该是在以濠城遗址为中心的灵(璧)、固(镇)、五(河)、泗(县)四县交界地区约百余平方公里之间。“垓下遗址”即垓下之战古战场遗址于一九八六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虞姬墓

座落在今安徽灵璧县城东15华里,宿(县)泗(县)公路南侧。虞姬为项羽的宠妾,当年韩信用四面楚歌的心理战术击败项羽,覆巢之下,无有完卵,虞姬自刎而葬于此。

虞姬墓,至今墓碑尚存,碑额有刻有“寸帼千秋”四字。旧有联语:“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簿命;姬耶安在,独留青冢向黄昏。”此墓出自“霸王别姬”故事。

项羽军壁垓下,陷入重围,“兵少粮尽”,忧心忡忡,夜饭帐中,面对美人虞姬、骏马乌骓,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王歌罢而泣,虞姬歌而和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史记正记》引《楚汉春秋》所载虞姬歌词日:“汉兵已略地,田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虞姬歌罢,拔剑自刎;项羽突围,仓惶南走。成语“拔山盖世”、“霸王别姬”、“四面楚歌”均由此而来。

其实,虞姬墓并不止一处。《史记正义》引《括地志》:“虞姬墓在濠州定远县东六十里,长老传云项羽美人冢也。”定远的虞姬墓,又称嗟虞墩。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赴杭州就任通判,途中作《濠州七绝》,其一为《虞姬墓》:“帐下佳人拭泗痕,门前壮士气如云。仓黄不负君王意,只有虞姬与郑君。”苏轼之诗作于濠州定远。郑君,指项羽忠臣郑荣,被汉军俘获而坚贞不屈。刘邦欲考察被俘楚臣是否恋旧主,均令改名为“籍”(项羽又名项籍),唯独郑荣拒绝,因此被逐。苏辙亦有《虞姬墓》诗:“布叛增亡国已空,摧残羽融自今穷;艰难独与虞姬共,谁使西来敌沛公?”黥布叛楚投汉,范增受项羽疑忌而离去,霸王成为孤家寡人,只有虞姬与之共患难!苏辙在诗中没有提到项羽在这场战争的对手——汉军主帅韩信,如果项羽知人善任,韩信、黥布这样的军事人才能为其所用,项羽的结局会是这样吗?!

3.霸王街

霸王街是安徽省固镇县濠城镇的一条南北走向的街道,拔山盖世的项羽于此被“兵仙”韩信击败,留下了一曲传唱千古的挽歌。

沿霸王街宽阔的街道北行,有一个规模宏大的街心广场,大型雕塑《霸王别姬》位于濠城镇霸王街中心广场。雕塑以“垓下之战”历史为背景,以“楚霸王项羽与虞姬”的爱情故事为素材,采用现实主义、抽象主义和民族风格相结合的手法创作而成。在形式上追求刚与柔、筒与繁、虚与实的对比,整个雕塑大气、浑厚、视觉冲击力强、内涵丰富。

两把青铜利剑拔地而起,对峙成一个大三角,道道寒光剑影象征着战争阴霾,显示着楚汉之争的惨烈,也正是这两把利剑决定了项羽和虞姬的命运。青铜剑底部基石还分别刻有左青龙、右白虎图形,以示楚汉龙虎之争。

雕塑主题部分向人们述说了“霸王别姬”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刻画出霸王项羽与虞姬生离死别、爱恨交加的感人情景。项羽悲愤交加,仰天长叹,洋溢着一股英雄豪气和无奈之情。虞姬则面容沉静,体态柔弱,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怜惜。“霸王别姬”的典故千古传唱,体现出人们对英雄的赞美,而不朽的爱情将永远为世人歌颂。

雕塑的四角,还安放了楚国最具代表性的乐器——编钟,一是喻指当时“四面楚歌”;二是警示后人“警钟长鸣”,要和平,不要战争。

4.项王祠

项王祠又名霸王庙、西楚霸王灵祠,位于安徽省和县长江西岸驻马河口乌江镇凤凰山上。左濒滔滔长江,右倚雄伟的驷马山引江灌溉工程,四周阡陌纵横,平畴万顷,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楚汉相争时期,西楚霸王项羽在垓下被韩信击败逃至乌江,韩信遣兵追击,项羽无以脱身,又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遂自刎于此。震惊史册的楚汉相争的最后殊死搏斗在乌江悲壮结束,后人为纪念这位千秋俊杰,于此建亭祭祀,人称“项亭”。自唐而降,官民依时祭祀,千年香火不断。

西楚霸王祠始建于唐初,上元三年(762年),书法家李阳冰篆额日:“西楚霸王灵祠”。历代屡经修葺与扩建,霸王祠最盛时厅、殿、厢、室99间半之多,传说皇帝方可建祠百间,项羽虽功高业伟,但终未成帝业,故少建半间。今霸王祠内有霸王塑像、汉阙、抛首石、旗杆台、乌江亭、二十六骑士坡、驻马河遗址、灵星门、偏殿、衣冠冢、墓室、石人、石马、历史故事塑像场景等景点。

项王祠内有项羽、虞姬、范增等人塑像并有石狮、旱船、钟、鼎、碑刻等文物。唐宋诗人孟郊、杜牧、苏舜钦、陆游、王安石、李清照等均有题诗。还有悬“拔山盖世”匾额,“力拔山兮气盖世”是天下公认的对项羽最形象、最逼真、最筒洁的概括。项羽把他的霸气和生命力张扬在广袤的秦末空间,在垓下之战前的戎马生涯中,项羽大小七十余战无一败绩,如此霸气在天地间张狂四溢。江东八千子弟皆以此为荣。然而英雄末路却终为当年自己帐下的执戟郎——韩信所败,怎能不引人深思。

“文化大革命”中,项王祠塑像、墓地被毁,仅存正殿三间与两侧厢房。1984年拆除旧存正殿,重建享殿五间,殿中塑立仿青铜霸王像一尊,高达2.66米。上悬书法家田原手迹“叱咤风云”横匾,大门木柱上有著名书法家林散之书写的对联:“犹听叱咤之声外黄未坑能存孺念壮哉心鄙秦皇帝;忍见风云变色虞姬自刎专为报恩败已头抛吕马童。”与此联并列的还有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赵朴初书写的对联:“彼可取而代也,白眼视秦皇,一时气盖人间世;汉皆已得楚乎,乌骓嗟不逝,千古风悲垓下歌。”门匾“霸王祠”三字为国防部原部长张爱萍所题。

陕西省:鸿门宴遗址等十一处

1.鸿门宴遗址

位于陕西省临潼新丰镇鸿门堡村,距秦兵马俑博物馆2.5公里,是骊山风景区中最北的旅游点。南依骊山,北临渭河,地处潼关通长安之要道,遗址前横着一公里长的峭塬,中间像刀劈似的断为两半,南北洞开,犹如城门,鸿门因此而得名。

故事发生于公元207年,当时,韩信是项羽帐前执戟郎,目睹了汉王刘邦和楚霸王项羽鸿门宴上斗智斗勇的全过程。通过这场惊心动魄的宴会,韩信对刘邦和项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2.萧何追韩信处

陕西省留坝县城南33公里马道镇北凤凰山下寒溪河畔立有一通“萧何追韩信处”碑,清《汉中府志》载:“马道河:(褒城)县北九十里,源发驿西山峡中,东流合褒水,古名‘寒溪’。昔韩信亡汉至此,水涨不能渡,萧何故追及之。谚日:‘不是寒溪一夜涨,哪得炎汉四百年’。”当地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韩信弃楚投汉,三次不遇,未及重用,一气之下,单骑北上。深知韩信才智和谋略的萧何,情急之下,朝服未脱,策马追赶。当晚至寒溪河边,月明夜静,但寒溪暴涨,远远看见单人匹马沿溪寻渡,这正是韩信!萧何百般劝说,终于感动韩信,挽辔而归。于是便有了以后的萧何再次力荐,汉王筑坛拜韩信为大将军,灭楚兴汉,终成帝业。

寒溪夜涨,成就了韩信传诵至今的英名,成就了萧何汉室忠臣良相的美名,也成就了刘邦的千秋伟业。如果没有寒溪夜涨的阻拦,如果韩信顺利渡过寒溪,如果萧何月下追不到韩信,那么很可能就谈不上以后的楚汉相争,秦末以后的历史就有可能重写。

3.宁强韩溪

陕西省宁强县位于汉中市西南约500里处,为古代宁羌州境。宁强境内有条西流河,亦名“韩溪”或“寒溪”。据清代道光年间修撰的《宁羌州志》载:“西流河:(宁羌)州南60里,流入西川。一名‘寒溪水’,又名‘韩溪’。俗传萧何追韩信至此。”

在宁强旧时有许多与韩信有关的古迹,城西有“韩王庙”,县城内有“韩王祠”、“归汉桥”等,都出于“萧何月下追韩信”之说。这里还流传有这类民间故事,如说韩信去意已决,萧何怎么也说不转他,就在韩信继续前行之时,其青鬃马不小心陷进了土坑,一下折了马腿,韩信再不能走了,他仰天长叹:“汉王当兴,天留我也!”这才无奈跟了萧何回去。韩信的陷马坑至唐朝尚有,唐末一场大水给淤平了。当时的乡绅曾在此处立碑纪念,可惜这碑刻已无可追寻。

4.石门栈道

位于汉中褒城以南18里处,是褒斜栈道的咽喉之地,旧时道旁也立有一通“萧何追韩信处”的石碑,有人认为这是萧何追上韩信的证据。

5.韩信台

位于陕西省城固县城东3公里滑水河西侧,当地群众又称其为汉王城,相传这里就是当年刘邦设坛拜韩信为大将的地方。

据《水经注·沔水》记载:“……北临滑水,水北有韩信台,高十余丈,上容百许人。相传高祖斋七日,置坛,设九宾礼,以礼拜韩信也。”后汉中地方志多循此说。

韩信台在唐宋时期就是著名古迹,文人墨客纷纷前往凭吊。唐代诗人岑参《赴嘉州过城固县寻永安超禅师房》诗中有“汉王城北雪初霁,韩信台西日欲斜”的瑰丽诗句。

韩信台长约1公里多,20世纪70年代修阳安铁路、108国道公路时,穿越韩信台而将其截为三段,且有一部分在工程修筑时被挖毁。

6.褒斜栈道

栈道又称栈阁之道,是在山谷绝壁上凿出石孔,插入木梁,再在木梁上凌空铺设木板,供人马行走。是古代山区险要地段交通的主要道路形式。从关中去汉中的秦岭古道,东有子午道,中有褒斜道,西有陈仓道。其中,褒斜道和陈仓道最为著名。这是大致平行的两条秦岭古道。褒斜道是翻越秦岭的主干通道,它走的是秦岭中段的斜河、褒河河谷,山势陡峭,道路险要。陈仓道走的是秦岭西端的嘉陵江河谷,山势较为平缓,但路途迂回遥远。“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就是汉楚相争之际发生在这两条古道上的著名战例。韩信采用声东击西战法一举突入关中,夺取陈仓,平定三秦。

褒斜栈道号称“中国第一栈道”,因取道褒水、斜水两河谷而得名。古褒斜道的走向为由今汉中褒城北入秦岭,溯褒河而上,经马道、武关,抵留坝县江口镇,再沿红崖河入太白县王家塄、白云,横穿太白县而东,达五里坡源头,东下五里坡入斜谷,经桃川、莺鸽嘴到眉县斜峪关。褒斜栈道全程235公里,以其险、奇、雄而著称于世,两岸青峰如削、植被葳蕤。

褒斜栈道为蜀汉与秦川的交通咽喉,是古代交通大动脉上的一颗明珠,是劳动人民对特殊地理环境创造性的开发利用。它的开凿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与才能,在我国古代交通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褒斜道的开凿建成,加强了中原与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有力地推动了巴蜀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当年李白来往于秦蜀,走的就是这条险要栈道,李白在这里写下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千古绝唱。可以想象,假如韩信当年想从这条褒斜道上打出汉中去,那真是“难于上青天”了。韩信的过人之处在于他既以务实的态度避开了这条险道,又运用其军事智慧充分利用了这条险道,从而创造出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经典战例。

诗仙李白之于险道,歌之咏之,感之叹之;兵仙韩信之于险道,察之慎之,避之用之。事实上,无论是诗人还是军事家,面对恶劣的环境,凭着超人的胆识和智慧都可以谱写辉煌的人生篇章。

7.陈仓古道

亦名陈仓沟道,属于当年韩信“暗渡陈仓”的陈仓道。陈仓道由勉县沮水向北经百丈坡、留坝的火烧关、闸口石、箭峰到陈仓沟口,与连云栈道相交,全长220公里。韩信选定陈仓道作为出击方向,而将褒斜道作为佯攻方向,并大张旗鼓地抢修褒斜道,吸引了敌人的主力。陈仓道山势相对比较平缓,利于部队行动,既可以避免因道路狭窄拥挤造成人马落水等非战斗减员,又可在遇到埋伏时就地展开抢占有利地形,不至于被困死在峡谷里动弹不得。这些,都显示了韩信高超的用兵艺术和卓越的军事眼光。

“陈仓”因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成功战例而名扬天下。唐朝时,因为有雄鸡在陈仓山上鸣啼,被视为吉祥之兆,“陈仓”之名遂为“宝鸡”所取代,一直沿用到现在。

宝鸡东面十里有陈仓峪,这里地势前凸后凹,可伏兵马,传说韩信渡过渭河后曾藏兵于此,附近还有韩信“马刨泉”和“点将台”遗迹。这一带出土的秦汉兵器甚多。宝鸡市人民政府还规划在这里建设陈仓古城秦文化主题公园,修建古陈仓城,重建、修复陈仓峪的马刨泉、点将台遗址等景点。

8.大散关

大散关亦称散关,位于陕西省宝鸡市西南的清姜河岸,距宝鸡市区约15公里,因置关于散岭而得名(一说因“散谷水”而得名,为周朝散国之关隘),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遗址范围为南起秦岭梁、北至二里关。

散关之设始于西汉,废弃于明末,其址历代有所变化,先后有四个地点:汉关在今神农镇(原益门镇)附近,即设在散谷水(清姜河)的下游;南北朝时关址较汉关向西南有所迁移,即散谷水的中游;唐、宋、元各代遗址均在今宝鸡市西南52华里观音堂南2.5华里的大散岭半坡上;现在关址处立有“秦岭”石碑一块。在散关岭上的古散关关门遗址东面,立有“古大散关遗址”石碑一块。

大散关是关中四大门户(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西有大散关、北有萧关)之一,是关中至西南的唯一要塞。自古以来就是秦蜀咽喉,是秦与巴蜀、汉中的交通要冲。据《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大散关)扼南北交通,北不得此,无以启梁益,南不得此,无以图关中”。大散关东临绝涧,北倚高峰,居于南北道路的最高处,对南北两侧均据建瓴之势,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历来为兵家看重和必争之地。历史上争夺散关之战有70多次。韩信自汉中由故道出陈仓还定三秦,经由此关。曹操的出散关攻打张鲁,诸葛亮出散关围陈仓,吴阶兄弟散关战金兀术,均发生在这里。这其中,韩信创造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是古代战争史上的最为著名成功战例。

公元前206年8月,韩信出兵东征。出征之前,韩信先派樊哙、周勃率兵一万多人佯修已被刘邦进汉中时烧毁的栈道,摆出要从褒斜道出兵的架势。关中守军闻讯,密切注视修复栈道的进展情况,并派主力部队在这条路线各个关口要塞加紧防范,阻拦汉军进攻。韩信“明修栈道”之策吸引了敌军注意力,当敌军的主力被引诱到了栈道一线时,韩信却率大军西出勉县转折北上,顺陈仓小道入秦川,渡渭河于陈仓古渡口,倒攻大散关,对敌人发动突然袭击,轻而易举地拿下了陈仓城,打开了守卫关中平原的大门。紧接着汉军挥师向东,占领了三秦,奠定了与项羽争雄天下的基础。

大散关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从古到今一直是文人墨客、达官贵人及普通百姓游览之地。相传“老子西游遇关令尹喜于散关”,授《道德经》一卷;曹操过大散关留下了《晨上大散关》的诗;唐代王勃、王维、岑参、杜甫、李商隐等,特别是宋代陆游、苏东坡有关大散关的诗最多,影响也最大。

伫立关隘,纵目远眺,但见群山叠嶂,古木翁郁,两侧的山峰如卧牛,如奔马,又像密不透风的天然屏障。大散岭下,清姜河湍急奔流,长年不涸。如今,在大散关(二里关)遗址上,当地村民又重修了山门、陆游祠、烽火台、敌楼、斯飞阁以及民族英雄吴蚧、吴磷群雕塑像等。敌楼上郭沫若先生“大散关”三个行草大字,古朴凝重,浑厚遒劲。敌楼北墙上是巨幅山水画《大散关图》,为游人展示了古大散关的风采。敌楼北面有眼“龙泉”,泉水清冽甘甜,从未干涸。相传每遇大旱,当地百姓上山求雨取龙泉之水,下山供养,便有大雨而降,使五谷得以滋润,让万民免遭饥荒。

大散关处于秦岭北麓的群山万壑之中,北部尚有五峰竞秀的自然风光,路险峰秀,鸟语花香,故有“小华山”之称,自古以来一直是人们向往的游览胜地。登高四望,头上白云飘飘,脚下云海腾涌,常使人如临仙境,留连忘返。

9.夏阳古渡

夏阳古渡有两处:一在陕西省韩城市芝川镇夏阳村东;一在合阳县洽川镇夏阳村东。《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记载:“汉高祖二年(前204年)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渡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渡军。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夏阳古渡就是当年韩信木罂渡军的古渡口。

陕西韩城是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世界文化名人司马迁的故乡。韩城古称夏阳,《韩城县志》有云:“韩之初不为邑而为国,盖武之子之封国也。厥后武子万食采韩原,乃为邑,既而更名少梁。……秦患王十一年,更少梁日夏阳。汉承秦亦为夏阳。晋魏因之。隋开皇十八年,更夏阳日韩城县。”

《水经注·卷四》记载:“澽水流经夏阳县故城北,故少梁也。昔韩信之袭魏王豹也,以木罂自此渡。”夏阳古渡位于韩城市芝川镇夏阳村东,这里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夏阳古渡与韩城北30公里的龙门古渡有天壤之别,龙门渡崖壁陡峭,水流湍急,渡河十分困难。而夏阳渡则岸底水缓,较易行船。再加上周边平川地带,物产丰富,军需供给充足,利于军队集结驻防。两千多年来,夏阳古渡一直是军事要地和商贾必经之地。韩信平定魏王豹时,曾佯攻临晋,偷渡夏阳。韩信在这里用木罂渡军、攻占魏都,俘虏了魏王豹。夏阳渡因此名声大震。

两千多年来,夏阳古渡为便利人民交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抗日战争时期,夏阳古渡又焕发青春,大放异彩。1937年9月,朱德、邓小平、任弼时、左权等率八路军115师、120师、129师也利用这里有利的渡河条件,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八路军东渡后旗开得胜,取得了震惊中外的平型关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大壮了我军军威,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至今古渡旁还修建了八路军东渡黄河抗日纪念碑。

10.合阳淮阴渡

合阳也有一个渡口叫夏阳古渡,位于合阳县城东20公里处的黄河西岸洽川风景名胜区内夏阳村东,隔黄河与山西临猗的吴王渡遥遥相对,传说韩信用木罂渡军攻占魏都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所以人们又把它称为“木罂渡”或“淮阴渡”。万历时合阳知县刘应卜咏淮阴渡(又名夏阳渡)诗:“木罂飞渡笑艨艟,相拒蒲津让首功,坛上英雄随水去,涛声犹似战河中。”

夏阳村有木罂诗碑一通,为清初刻置,横长0.8米,竖高0.38米,上刻清康熙时合阳邑人雷六吉也有咏木罂渡(夏阳渡)七律一首诗云:“淮阴往事执平云,高帝何尝尽负臣。功就从龙嫌震主,势成履虎欠抽身。松间落叶推同辈,湖上烟波让古人。瞬息弓藏惊幻梦,木罂渡口迄难湮。”

在夏阳村西山坡上有当年韩信屯兵的“齐王坪”和“韩信城”等遗址,附近的灵泉村尚有“木罂渡军处”遗址。齐王坪、韩信城、木罂古渡等令人仰慕的历史人文景观以及许多关于韩信的民间传说为洽川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11.司马迁祠墓

座落在韩城市南10公里芝川镇的韩奕坡悬崖上,东临夏阳古渡,西枕梁山,芝水环绕,山河映带,气势磅礴。

2200多年前,韩信率领汉军来到了司马迁的故乡,在司马迁的祖辈乡亲们的帮助下,取得了安邑之战的胜利。半个世纪以后,司马迁诞生在这片韩信曾经战斗过的地方。韩信英姿勃发、敢于胜利的英雄形象也通过口耳相传,深深植根在司马迁的心目中。后来,正是司马迁用史笔如铁的精神和努力,将韩信摄人心魄的英雄气概和人格魅力写入他那不朽的名著《史记》之中,才使人们对韩信巨大的历史功绩、超迈的人格风范和卓越的用兵艺术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韩信登临高岗,观揽夏阳古渡的波涛,于此设策定谋,演绎了一部“临晋设疑,夏阳偷渡”辉煌历史篇章。一个世纪以后,司马迁那伟大的灵魂永远安卧在这天与地交汇的地方。千百年来,许多能工巧匠又在这里用他们的聪明智慧谱写了中国建筑史上的灿烂一页。

经过芝阳桥,从东北坡脚拾级而上,进入建筑群前,壮观的木牌坊正中高悬金字额书“汉太史司马迁祠”,两旁一副对联:“五州学子仰慕文圣史圣有口皆碑,四海游客赞叹名城名祠不虚此行。”

司马迁祠用砖石依山势筑成四个高台,每个高台之间有石级相连,层层上升。穿过牌坊,循缓坡上行,经太公庙至岔道口,又有一木牌坊,约建于明代以前,上书“高山仰止”。“高山仰止”是2000多年以前司马迁想起孔子时的感受,今天的人想起司马迁,来到司马迁祠来拜祭他的时候,心里何尝不是怀着“高山仰止”般的崇敬心情。

迤逦而上,穿过山门和砖砌牌坊,有99级阶梯到达祠院,这里是司马迁祠的主体,由献殿和寝宫组成,院中古柏参天,环境清幽。门额上题“太史祠”,笔体潇洒,苍劲有力,正中塑有司马迁全身坐像,官衣衮服,面貌肃雍,长须飘拂,两眉入鬓,神态逼真。祠内碑石林立,多为宋、金、元、明、清各代碑记和名人凭吊吟咏,诗文雅健,书法挺秀。特别是郭沫若1958年春题写的碑记“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怜才鹰斧钺,吐气作霓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对司马迁的一生作了高度评价,让人陷入历史的沉思。

祠院后是司马迁墓,青砖裹砌为圆形,周围嵌以八卦砖雕和金、清两代碑石,墓前石碑是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题“汉太史司马公墓”。墓顶古柏枝干虬劲,犹如巨掌撑天,蛟龙擎云。明末李因笃曾有“尚余古柏风霜苦,空对长河日夜深”之句,于绘景之中寄寓了对司马迁悲惨遭遇、坎坷一生的无限同情。

司马迁祠始建于西晋永嘉四年(310年),距今至少已有1600年,现在的山门和寝宫是宋代建筑遗存,元明以来虽然几经重修,但仍保持着原有规模和古貌。1982年2月,司马迁祠墓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站在司马坡顶,我们的心里想着韩信,想着司马迁,我们的眼睛看不到2000多年前那个年代,我们所能看到的是夏阳古渡那烟波浩淼的黄河,正平静地流向苍茫的远方。

山西省:吴王古渡等七处

1.吴王古渡

位于山西省临猗县西黄河东岸。《山西通志》记载:“昔有吴、王二姓居此,故名。上有吴王寨,即韩信渡河袭魏豹处,明洪武四年(1371年)置巡司,今称吴王村。”

由禹门口到吴王渡,在明清之际尚有许多著名的渡口,《山西通志·津梁考》中所列的还有慈航渡和白马渡,但这些渡口或随着附近公路的修筑而废弃已久,或者变成一个实实在在的野渡。如今,只有吴王渡还舟楫往来,是晋陕两岸的重要交通枢纽。

吴王渡是秦、晋的军事要冲,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当年陈胜、吴广起兵反秦,天下云集响应。魏国后裔魏王豹与魏王咎招集旧部起兵晋南,未久魏王咎被杀,魏王豹接替兄长之位,定都平阳。魏王豹先弃楚投汉,后来见刘邦在彭城打了大败仗,死伤无数,连老婆和父亲都搭上了。他托词老父亲病重,回平阳省亲,接着又背汉和楚。魏王豹渡河回乡之后,积极备战,“盛兵蒲板”,“塞临晋”,封锁沿河渡口,企图据险扼要,负隅抵抗,自以为胜券在握的魏王豹断然拒绝了刘邦的劝降。但他这样做,只是给所向披靡的大将军韩信又一次大显身手的机会。

韩信声东击西,用木罂渡河直捣安邑。传说,当年韩信大将军麾下兵士就是从吴王渡泅水上岸的。那一年的8月,吴王古渡东岸秋风习习,平静的河面奇兵突现,霎时间杀声震天,旌旗蔽日。吴王寨的守军还没明白过来,汉军已经像潮水一样漫涌而来,抵抗显然徙劳,魏王军士当下丢盔弃甲溃不成军。韩信灭魏之战打得非常漂亮,木罂渡河的战术也成为永远的军事范例。

其实,当年韩信木罂渡河袭魏,上岸地点并不止吴王渡一个,而从军事常识来判断,吴王古渡也难以承接如此重大的战例。但是,当地群众却愿意将二千多年前那场惨烈的战争地点固定在吴王古渡,在他们的心目中始终有着解不开的历史情结。

吴王渡头的吴王村是一个典型的古寨村落,地势险要,防御严密。古寨只有东门与外界相通,寨子的四周是十多米宽、十多米深的壕堑,东门下有一道吊桥,吊桥一收,就是鸟雀都难以进出。如今,古寨四周深沟壕堑被风雨侵蚀变得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已经看不出当初这条包围村落的防御带到底是出自人工还是天然冲刷而成。吴王古寨寨墙高筑,敌楼危耸,它静静地伫立在高高的黄河古岸边,敌楼上方“吴王古渡”四个镏金大字在阳光下闪耀着神秘的光泽。

关于这场古代战争的遗迹星罗棋布地围绕在吴王村的周围,在吴王村外的田野里,老乡还会给来到这里的人们指点说,这里曾是韩信的点将台,那里曾为韩信的练兵场……相传,吴王渡头高崖就是韩信的点将台,一尊韩信塑像高高地矗立在土崖上。尽管韩信点将台、练兵场上早已荒草萋萋,但大将军韩信斗志昂扬,意气风发,长剑所指,千军万马如黄河的滚滚波涛,依旧奔腾向前。

2.安邑韩信沟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安邑镇境内有一座水库,这是一个古代水利设施——安邑韩信沟,现在人们也叫它八一水库。韩信沟长3公里,宽0.5公里,总面积约150万平方米。它就是楚汉战争期间韩信智取魏豹城留下的历史见证。

韩信沟中间是一个岛屿,只有一条大路通到岸上。这里旧为安邑县治,春秋战国时期是魏国的都城,遗址在山西省水利学校和运城市植物园一带,植物园里一大圈土崖似的东西,就是古城墙遗址,也被称为“魏豹城”。当年,韩信进攻魏豹盘踞的安邑城,魏军仗着城高池深,一点也不在乎。韩信一方面与魏豹巧妙周旋麻痹敌人,一方面悄悄派士卒挖了一条河沟,一夜之间把护城河里的水排走,轻而易举地攻下了安邑城,活捉魏王豹。韩信沟便是大将军韩信的精彩手笔。

韩信沟不仅本身是一件两千多年的古迹,而且还是一处距今已有七千年多年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址。在水库旁的一块高地上,有一个小土丘,土丘上就立着一块刻有“韩信沟新石器遗址”的石碑,这里曾经出土过许多新石器时代的文物。韩信沟至今仍发挥着泄洪、引水等作用,更可宝贵的是,这里还是一块非常珍贵的湿地,它长满芦苇、蒲草等多种湿地植物,景色宜人,还有大雁、野鸭、秧鸡、燕鸻、江鸥、苍鹭等十多种野生水鸟。

3.夏县韩信沟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裴介镇师村、辕村一带有一条小河,名称也叫“韩信沟”,相传这“韩信沟”就是韩信破魏时期留下的战争苍苔。

传说韩信为破魏豹来到魏国境地,大军人马浩浩荡荡直逼魏豹城(今运城市盐湖区安邑镇附近)。当时魏豹城四周碧波微微,绿水环抱,莲花翠盖,十里沁香。魏豹满以为他占据如此有利地形,千军万马也奈何他不得,便也小觑了韩信的指挥才能,于是悠然自得,等待韩信知难而退。韩信大军停歇,安营扎寨后,首先观察了魏豹城周围的地形,经过和手下将士商议,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攻城策略。韩信派手下将士用无底桶佯装挑水,其实为踩路引线在地下打洞。魏豹不明真相,看后哈哈大笑说:“想不到威名赫赫的韩信将军会用如此愚蠢的策略来攻打我的城堡,这一池绿水,牛年马月才能用水桶挑完呢?哈哈……”魏豹放心了,整天在城堡里寻欢作乐,满不在乎。韩信则令手下将士一部分人马加紧挖洞,一部分人马操练休整。半个月后,洞口终于接近池水,韩信命洞里官兵撤出洞后,向魏豹下了战书,并劝他速速投降,否则三日内攻克此城。魏豹看后大怒,责骂韩信不知天高地厚,并回了一份战书,接受战事。同时他也奉劝韩信不要再徙劳攻城,否则损兵折将,自讨苦吃。韩信轻蔑地看了看魏豹的战书后,命令手下将士将洞口凿穿,准备战斗。一夜之间,城周的一池碧水流向远处低洼地带,城周变为陆地。待到魏豹发觉后,韩信部下成千上万的将士早已围杀而来,魏豹哪里能抵挡得住,只有束手就擒了。

韩信生擒魏豹后,大军又将开拔,为了减轻部队负担,韩信把老弱伤残安顿驻扎在附近一带,耕种劳作,娶妻传后生存下来,遂有了现在的裴介镇韩王村。文化大革命前,韩王村口还有一座纪念韩信的韩王庙,当地群众顶礼奉祀。当年韩信大军为攻破魏豹城所挖的那条水洞,由于年久塌陷,便成了现在的韩信沟了。

4.壶关

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地处太行山东南端。太行山横亘在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之间,南北纵跨河北、山西、河南三省。太行山中多东西向横谷(陉),著名的太行八陉(军都陉、蒲阴陉、飞狐陉、井陉、滏口陉、白陉、太行陉、轵关陉)其中最长的古道白陉长达100余公里,东起河南辉县,逆淇河,穿越大峡谷中的“大河关”,连接“羊肠坂道”,羊肠坂道的尽头就是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像一道裂缝横亘在壶关的东南方向。公元前206年,汉高祖派大将军韩信与项羽争夺天下,途经此处见群峰巍峨,地势险要,抬头望天,见峡谷两边山体对峙露出的天空就像是一把大铜壶,便修建关隘,重兵留守,由此而命名和设立壶关县。古词“若非紫团山顶雪,错把壶关当江南”、“莫道江南景色好,峻秀未必若壶关”,正是壶关胜景的真实写照。

5.榆关古寨

位于山西省平定县,即今平定县城的上城。《平定县志》记载:榆关城周2里348步,南有迎薰门,东有榆关门。平定县治迁此地后,又在榆关城侧拓建城池周6里38步,东有拱岱门,西有瞻华门,从此形成了平定县上下两城相倚的城市格局。榆关古寨居高丘之上,形势险要,相传韩信于榆关古寨屯兵决策,故有背水之战的辉煌胜利。

《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平定州)有上城、下城。上城谓之榆关。相传韩信伐赵时,尝驻兵于此,因高阜为寨,以榆塞门,因名。宋初,增筑其东南隅,谓之下城。”平定古州城的上城榆关门墙上,自北宋建城时就镶嵌着一面刻有“汉淮阴侯韩信下赵驻兵处”的记址碑,1966年文化大革命“破四旧”被挖出打破埋掉。“榆关门”古寨城门石匾,则被平定师范学校的师生们抢救下来,保存到了校园碑林中。

榆关门往东一脉土岗上,相传是韩信下赵时屯兵的西南营和东南营遗址,现仍叫西南营、东南营。东南营北下有练将坡,传说这里就是韩信下赵时运筹帷幄、决策制胜的大本营。

6.固关

固关(现名新关)位于山西省平定县城东九十里,毗邻河北省井陉县。固关地处太行山中坳,山川丛峡,环亘千里,山势突兀险峻,是晋、陕、蒙三省区的通京天然关隘,其间峰恋透迤,地势极为险要。与其北8公里处娘子关相为依辅,互为唇齿,为历代军事要塞,向为兵家必争之地。

固关建有关城一座,城墙坚厚、高耸万仞。因其周围炮台林立,自古就有“一夫扼关,万夫莫当”之说和“神京天险门户”之称,“固关”之名亦由此而来。相传汉韩信下赵,于井陉之战后到平定西郊整点兵马路经固关,在此留有“雄关天险”之赞语。辛亥革命后,张作霖、阎锡山、冯玉祥、范仲秀等军阀,接连不断在此关驻兵。“七·七”事变后,日军经常盘踞此关。

固关城墙宽2米,高3—4米,墙体上分设堞楼、药楼、炮台、墩台、烽火台、哨台等军事防御设施。城门上建重檐歇山顶关楼一座,西城门顶额嵌镶着斗大的“固关”镌刻二字,为古代名人王士翘(字吾涯)题书。城门洞外有天然照壁,即悬崖绝壁,其上有千年悬柏,郁郁苍苍。峭壁上刻有“层恋叠嶂”、“山外青山”的题词。城楼是八角华楼,装饰玲珑,蔚为壮观。楼的两旁架有铜炮、铁炮数十门,森严逼人。

固关关楼东侧有固关长城碑廊,在碑廊的南北两侧分别是韩信塑像和固关长城展室等系列景点。从关楼进入有着高高围墙的狭窄瓮城,光滑圆润的石板路上有深深的车辙,最深处达一尺。

危楼与青峰对峙,古道与太旧共舞,朔风习习,固关长城正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太行之巅,为山西东大门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著名长城文物专家罗哲文教授也在固关长城留下了“有小八达岭之风韵”的赞语。

7.娘子关

娘子关位于平定县城东北45公里处,原名苇泽关。娘子关锁晋冀咽喉,是长城的著名关隘,有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它临桃河、靠绵山,气势雄伟,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相传唐高祖李渊三女平阳公主曾率七万之众在此驻守,故称“娘子关”。公元前204年,韩信采用“陷之死地而后生”的战术,充分利用这一带有利的地形条件,背水作战,以数万精兵击溃赵王二十万军队,创造了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现存的娘子关关城为明嘉靖二十年(1542年)所建,有关门两座,依山傍水,居高临下。东门为一般砖券城门,额题“直隶娘子关”,上有平台城堡,似为检阅兵士和瞭望敌情之用。南门青石筑砌,坚厚固实,气宇轩昂。城门上“宿将楼”危楼高耸,巍然屹立,相传为平阳公主聚将御敌之所。门洞上额书“京畿藩屏”四字,体现了娘子关的重要军事价值。另有承天寨、老君洞、妒女们、烽火台、点将台、洗脸盆、避暑楼等十多处景点,传说为当年平阳公主驻防时所建。关城东南侧长城依绵山蜿蜒,巍峨挺拔。城西有桃河水环绕,终年不息。险山、河谷、长城为晋冀间筑起一道天然屏障。

娘子关还以山明水秀的宜人景色闻名遐迩,“娘子关瀑布”悬流百尺,顺悬崖峭壁而下,如喷珠散玉直泻谷底,形成了一幅绚丽的“水帘瀑布”景观。瀑布旁又有水帘洞、趵突泉等景点,景色优美,令人神往。古往今来,娘子关一幅家家流水、处处涌泉的“小桥、流水、人家”天然画卷,不知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来此壮游,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雄关百二谁为最,要路三千此并名。”“楼头古戍楼边寨,城外青山城下河。”娘子关城楼上残存的楹联被时光洗刷得有些模糊,它们无声地向人们诉说着此地在历史上战乱年代的战略意义。随着冷兵器时代的逝去,娘子关的要塞地位也渐渐消逝了昔日的光芒,只有对岸山上残破的敌楼、法国人修筑的铁桥等遗存依稀能把人带回那些烽火连天的岁月。

山东省:卧牛山古战场等七处

1.卧牛山古战场

卧牛山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城郊东北部二环东路与北园路、工业北路交叉路口的东南角,形似卧牛,附近百姓都叫它“小山”。自济南老东门向东北方向行七华里可到七里堡村,再行两华里即到卧牛山,因其距离济南九里,故又名九里山。

卧牛山海拔高度不过200米,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200米。唐朝诗人李贺《梦天》诗云:“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济南古称齐州,人们借此将由千佛山北望所见到的卧牛山、华山、鹊山等九座山头誉为“齐烟九点”。卧牛山虽不如附近的鹊山、华山之雄伟,千佛山之高峻,却也回环有势,别有韵致。山之阳,小清河蜿蜒东去,平桥横架,杨柳垂青,红杏艳艳,麦田如茵。

卧牛山曾是韩信破历下的驻军地。道光《济南府志》云:“韩信破历下,尝驻于此”。济南古称历下邑,秦统一中国后,将历下邑改为历下县。楚汉相争期间,齐王田广割据一方,派重兵守历下,以御汉兵。汉高祖三年(前204年),刘邦一面派郦食其赴齐劝诱,表示修好,一面派大将韩信从平原渡黄河屯据九里山(即卧牛山)。齐王田广对韩信疏于防范,撤去了防御历下的兵备,韩信乘虚而入,齐王大败,历下遂归于汉。

卧牛山自古有名,加之形势险要,景色秀丽,故道、佛二教先后来山上建寺观。道教首先在山上建玉皇庙、文昌阁、娘娘庙,佛教亦于山南麓建永平寺,并有明成化、嘉靖和清道光重修碑数幢。昔日,山上有庙会,庙会期间,附近村民前来进行土特产交易,扎戏台唱戏,热闹非常。

2.韩信坝遗址

韩信坝又称韩王坝,故址位于山东省诸城市城北约25公里处的潍河上游古县村(汉石泉县治所)东侧的潍河上,因韩信在此筑坝壅潍水斩龙且大破楚军而得名。两千多年来,“韩信坝”因这场著名的战役而名贯古今,成为诸城境内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

韩信坝地处两丘之间,两侧并立着两座海拔不到200米的小山岭,潍河流经这里河面形成一个咽喉地带,宜于筑坝蓄水,在坝上游数百米处,即是《水经注》中所云:“凿石竖柱,断潍水”,“蓄以为塘溉田”处。急湍的河水撞击着怪石峭壁,发出震耳的轰鸣声。河水穿过峡谷,进入冲积平原,河床复又变宽,水流渐缓。枯水时节,这里徙步可涉。

《水经注·潍水》云:“潍水出琅琊箕潍山……又北,昔韩信与楚将龙且夹潍水而战于此。”西汉初年,韩信和楚将龙且的一场著名战斗,就发生在这里。《史记·潍阴侯列传》记载,汉高祖三年(前204年),奉汉王刘邦之命,韩信带兵灭赵以后,挥戈东进,乘齐王田广不备,攻破齐都临淄。田广仓皇逃至潍河东岸的高密城,降楚,派使臣向项羽求救。正在荥阳围困刘邦的项羽,急命大将龙且将兵20万赶赴高密救齐。龙且的军队在潍河边与韩信军队相遇,两军隔潍水列阵。韩信暗令军士用万余条布囊装满沙土,乘夜间于潍河上游的峡谷处截流,然后派军队与龙且作战,佯装败退。龙且不知是计,亲率大军渡河追击,韩信趁楚军争相渡河之机,令军士掘坝放水,把龙且大军分隔在河两岸,并猛力出击过河楚军,杀死龙且。对岸齐楚联军见此光景,纷纷逃遁。齐王田广逃至城阳(今莒县),被汉兵俘获。至此,齐地全部归汉。后来,人们为纪念这个历史事件,便把韩信曾经壅水的峡谷地带称为“韩信坝”。

潍水之战是楚汉时期重要的一场转折性战役,此战不仅平灭了齐国,斩断西楚之右臂,同时也大大削弱了项羽的实力,为西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卓越的功勋。在距韩信坝10公里的潍河下游,有一个叫龙且冢的古墓,相传就是龙且葬身之地。

“韩信坝”也因潍水之战名垂史册,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青睐,成了他们的言中物、诗中情、词中意。苏东坡知密州时写的《超然台记》中说:“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石终。”就是由此而引发的感慨。清初著名诗人曹贞吉也在《珂雪初集》中的《潍河道中》和《渡潍水吊淮阴侯》两首诗中,凭吊“韩信垒”和“韩王坝”,来追慕韩信的“雄图”大业,抒写自己失意无聊的悲愤情绪。

时过境迁,遗迹犹在。成就当年韩信壅水破敌之功的水坝成了今天的诸城八大胜景之一——韩王坝月。每当皓月当空,游览于坝上,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水坑中,各有一轮明月,闪闪发光,让人眼花缭乱,美妙无比。心旷神怡中,两千多年前那场惨烈的战役,无疑使这里增添了历史的厚重,让人感到了岁月的无情与沧桑。

3.韩信沟

在诸城市版图的最东端,有一座石牛山。山不高,海拔只有125.3米,高出附近地面不足百米,方圆一平方公里,远看像个土丘。相传这小小的石牛山,还是汉代名将韩信曾经安营扎寨的地方。

石牛山下有一条长约70华里的小河,当地群众称为韩信沟,“韩信沟”从石牛山起源,蜿蜒北去,注入密水。这里还传说“韩信沟”是韩信打了胜仗后,骑着马巡视战场,长蕺拖在地上就画出了一条河来。

在诸城,与韩信有关的地名数不胜数,诸如大寨、小寨、会里、大屯、小屯、东屯、徐家屯、槐树荣(营)、哨头、哨泊、皂户、红庄等等。石牛山下有一个村子,名字就叫“韩信沟”。传说村头就是韩信当年制作兵器的“炉房”,过去,垒炉房用的大砖、制作兵器用过的炉渣以及被炉火烤红的土壤到处都是。不论是村名还是地名,人们不知沿用了多少代至今也没有改变,这也充分表明了潍河人民对韩信的无限景仰和眷恋之情。

4.临淄韩信岭

韩信岭,又叫韩信宅,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河崖头村南。这里有一块东西长约350米,南北长约200米,高约7米的高地,传说是韩信当初为齐王时的故宫遗址。至今,当地人仍称之为韩信岭。

1964年,省、市考古部门曾对韩信岭一带进行了全面的勘探,发现这里文化堆积特别厚,一般有3—4米,文化堆积4—5层。过去每逢大雨过后,古币、泥封、小铜印、化石环等文物时有出露。1971年秋,在韩信岭西南边缘阚家寨发掘出土的陶鬲,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普渡村墓葬出土的陶鬲形制相似。

韩信岭曾发现过西周晚期的文化层,是齐故城内文化堆积最早、最厚、最复杂之处。这里的河崖头村下及村西一带,是西周到春秋时期齐国贵族的墓地,已探出大、中型墓葬二十余座,其中还有一座“甲”字形石椁大墓。

韩信岭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它不仅承载起韩信称齐王时的辉煌与荣耀,它还将韩信以信标身、不辞汉臣的忠诚誓言写进了中华民族的史册。

5.临淄齐国故城遗址

位于山东临淄区辛店镇北7.5公里处,东临淄河,西临系水,为周代至西汉时期齐王国都治,历时千余年。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蒯通墓

蒯通墓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乡五路口村东约500米处,墓高9米,南北直径32米,东西直径40米,封土保存完整。民国九年所修的《临淄县志》亦有记载:“蒯彻墓在五路口庄东里许。”

蒯彻,秦末汉初范阳(今河北徐水北固城镇)人,因避汉武帝刘彻之讳改名为通。他为人机敏聪明,能言善辨。秦朝末年(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陈胜自立为王,派大将武臣率军攻打赵国,蒯彻帮助武臣,劝说范阳令投降,从而影响到赵国诸邑令,使武臣不费一兵一卒,得地三十余城。蒯彻故此以“说士”而闻名于世。

楚汉争战之时,汉王刘邦分兵韩信进取赵国。是时武臣已死,蒯彻见韩信善于用兵,治军严谨,能成大业,便投身韩信帐下。蒯彻劝韩信攻取齐国,使韩信很快占据了黄河下游大片地方。蒯彻见时机成熟,劝韩信自立为王,韩信念及刘邦好处,执意不从。蒯彻说:“古语云: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现在正是时候,将军若坐失良机,日后悔之晚矣。”韩信仍不以为然。蒯彻对天长叹日:“韩信,武夫也,不足与之为谋。”遂离韩信而去。

果不出蒯彻所料,刘邦灭楚做了皇帝之后,刘邦先是将韩信由齐王改封为楚王,后又降为淮阴侯。不久,刘邦的夫人吕后趁刘邦不在京都,假传圣旨召韩信入宫,诬韩信谋反,对他处以极刑。临刑之时,韩信无奈地长叹一声:“悔当初不听蒯彻之言,故有此难。”

刘邦回都听说韩信临终有如此遗言,便四处派人寻找蒯彻,找到后直接押解到长安。刘邦怒责蒯彻,欲加死罪。蒯彻辨解道:“当初韩信若听我之言,说不定现在就是皇帝哩。”刘邦愈怒,蒯彻说:“大王,你知道不知道,当两个人相斗的时候,狗一定会帮自己的主人而咬他人,这并不一定是自己主人比别人好,只因为他是自己的主人。当初,我在韩信帐前做事,就知道帮韩信出主意,那会想到大王你呢。要是那时我在大王帐下,自然就不会替韩信出主意,而是为大王着想了。现在大王要杀我,只一句话就行。可朝中的大臣,以后谁还敢向大王进直言呢?”刘邦听蒯彻说得有道理,又见蒯彻确有才能,便转怒为喜,并重用了他。

蒯彻被刘邦留用,他的墓葬当在京都,为什么在临淄会有他的墓葬呢?传说五路口村秦汉时名为羊高庄,原辖西南羊村,东南羊村。另北部有北羊村(今为北羊乡)东南有大马村和小马村。蒯通文武全才,既是韩信的谋士,又能带并打仗。当年他率领一支人马,由临淄向东追歼齐王残部。行前曾占卜一卦,算命先生说:“将军此行凶多吉少,难出三羊二马地界。”蒯通谢过算命先生,心里颇不服气。他率领大队人马按计划行进,当队伍顺顺当当穿过羊高庄来到庄东时,二马在望,蒯通不禁感叹算命先生信口雌黄,于是举起手中的钩连枪往地上一戳,大呼:我这不是好好的吗?话音未落,他的脑袋已经滚落在地。原来是钩连枪拿反了,结果钩住了自己的脑袋,当场殒命。由于蒯通打仗时总是身先士卒,颇得士兵拥戴,突遇这样的不幸,士兵都痛哭流涕,以手挖地,前襟兜土,为蒯通堆成一冢。直到现在墓地南侧很大一片田地明显低洼于北侧。这个传说在当地流传非常广,但传说终归是传说,事实上直到汉患帝时,蒯通仍然在世,为丞相曹参幕府。蒯通还著有《隽永》八十一篇,《汉书·艺文志》纵横家有《蒯子》五篇,已散失。蒯通墓为后人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

7.官堌堆遗址

位于山东省定陶县邓集乡姜楼村南。官堌堆高约6米,南北长82米,东西宽80米,总面积6560平方米。据《定陶县志》记载:“受命坛在城西北十里许,汉高祖即位于汜水之阴,即此,高阜犹存,今名官堌堆。”相传汉高祖刘邦曾在此举行登基大典,故日官堌堆,亦名受命坛。

垓下之战胜利后,刘邦、韩信北上平鲁,战事结束,大局已定,由韩信发起,与彭越、英布等诸王联名上书,共尊刘邦为皇帝。公元前202年二月初三,刘邦于此郊祭天地,正式登基做了皇帝,国号为汉。

官堌堆不仅仅是汉朝兴起的发源地,还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文化层堆积厚度约10米,遗址曾出土大量石刀、石镰、石针、陶器等文物。官堌堆遗址于1979年被公布为定陶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又将该遗址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寻踪纪念2 纪念丛林

江苏省:韩信故里景区等七处

1.韩信故里景区

韩信故里景区

韩信故里景区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码头镇,是在原韩信故里系列景点基础上复建的,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少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身商贾,曾垂钓于淮滨、寄食于漂母、亦曾受辱于胯下……。韩信在故里度过了自己的青少年时光,这里有大量纪念韩信或与韩信生活有关的历史遗迹。

景区门前的韩信故里广场占地面积6400平方米。大门前的两座石阙是从烽火台、瞭望哨演变而来,是将军威严的象征;大门两侧的石柱,如同两列勇猛威严的士兵,寓意将军统帅千军万马。景区大门形状上部呈“八”字形,寓意大将军威风八面,韩信故里喜迎八方来客,大门上“韩信故里”四个大字是百岁老人、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先生90岁高龄时题写的。广场整体上取意八卦,玄机无限,寓意大军事家韩信用兵如神,变化莫测。

韩 信 湖

韩信湖

韩信湖位于韩信故里公园内。《水经注》记载了淮水流经淮阴故城的走向,至今在码头镇还依稀可见。当初城下曾是淮水的一个湾口,韩信就垂钓于淮滨。黄河夺淮以后,黄河、淮河、运河三水于淮阴故城下交汇,这里向为漕运枢纽、盐运要冲、驿道重关和治水重地,不同历史时期的水工建筑遗迹,塑造了一派河网纵横,岗阜绵延的水乡景观。韩信故里公园内的一片面积约45亩的块状水面,被这里的人们称为“韩信湖”。

韩信湖是韩信故里景区的核心区域,淮阴侯庙、韩信钓鱼台、胯下桥、漂母岸、千金亭等景点环伺四周,文化内涵极其丰富。

淮阴侯庙

淮阴侯庙旧时亦称韩信庙、韩信祠、韩侯祠。韩信去世后,人们在他的故里建祠立庙以祀之。

淮阴侯庙

淮阴侯庙始建年代无考,早在唐代,淮阴侯庙就是一处著名的文物古迹,往来士子纷纷前往凭吊,文人墨客留下数以千计的优美诗篇。

淮阴侯庙屡建屡妃,明正德《淮安府志》记载:“淮阴侯庙在治(淮安府治)西四十里。”嘉靖《清河县志》亦记载:“淮阴侯庙:按郡志,去治西四十里,今久废。”现存的淮阴侯庙为2002年复建。

淮阴侯庙位于韩信湖南岸,因背水之战是韩信军事生涯的经典战例,淮阴侯庙背对湖水,寓意韩信出神入化的用兵艺术。

韩信像

淮阴侯庙是典型的汉代建筑风格,由门厅、庭院、回廊和大殿组成,气势雄伟壮观。大门面宽8.80米,进深5.60米,门楣横书“淮阴侯庙”四个大字,遒劲有力,为谢冰岩先生94岁手书。大门两侧抱柱匾上有史学家荀德麟先生撰写、书法家胡道华手书的对联:“仗剑辞淮市,桑梓留泓,巨仁大义钦神鬼;登坛将汉兵,中原逐鹿,伟略奇谋烁古今。”庭园两侧是与主体建筑连为一体的回廊,回廊内的墙壁上镶嵌着28块石刻,石刻选取韩信一生28个闪光的生活片段,每一块石刻都是一个故事,连缀起来就是关于韩信一生的一部筒略的生活传记。

淮阴侯庙的主体建筑是“兵仙殿”,大殿门楣上的殿名为著名书法家戚庆隆所题。大殿面宽18.00米,进深11.00米,高13.80米,殿内正中为韩信登坛拜将时的座像,樊哙、周勃、灌婴,张良、刘邦、萧何像肃立座像两侧。座像前的抱柱匾上有荀德麟、张寿山先生撰写的两副对联:“钓城下,钻胯下,百战终成一垓下;谈略高,论谋高,千秋不信几峰高。”“且看经传史载,神机无愧奉兵仙;休论韩是刘非,荣辱漫嗟随逝水。”

兵仙殿

大殿门前左右两侧各有一块石碑,两碑形制相同,高2.05米,宽0.94米,厚0.23米,分别立于长1.57米、宽0.75米、高0.47米的碑座上。东一碑为宋代大书法家、文学家苏东坡手书的《淮阴侯庙记》,碑上文字为行书体,计10行,满行33字,共299字。《淮阴侯庙记》是散文名篇,一咏三叹,无限感慨洋溢于字里行间。西为史学家荀德麟先生所撰《重建淮阴侯庙记》碑,碑文计14行,满行45字,共543字。该碑记述了淮阴侯庙的历史和重修淮阴侯庙的情况。

淮阴侯庙前庭院布局为一盘中国象棋图形,为纪念韩信而精心设计。传说韩信为象棋之祖,当年他被逼下狱,有个狱吏非常敬重他,请求授之以兵法。韩信开始不肯,可狱吏再三请求,一定要韩信答应,韩信思之再三,才答应说:“好吧,你既爱好此法,三天后再谈吧。”三天后,狱吏来见韩信,韩信叫狱吏面对面席地而坐。只见韩信在地上画了个大方框,分敌我双方各画32个小方格,中间画了一条界河,内写“楚河、汉界”。一边布着16方小红纸片,分别写着帅、仕、相、车、马、炮、兵等字样,另一边布着16方小蓝纸片,分别写着将、士、象、车、马、炮、卒等字样。狱吏见后,面露惊异之色说:“这是兵法?”韩信说:“你莫小看这72个小方格,它可是个大战场哩!里面能够容纳千军万马,千变万化,奥妙无穷。这16方小纸片,各代表一方,用兵时只有文武结合,上下一致,通盘筹划,配合有方,才能百战百胜。你精通此法后,用于兵事,无不如是,为将就可以无敌于天下了。”狱吏听后双膝跪地,拜韩信为师,终日陪伴韩信,在狱中学习兵法。韩信死后,狱吏悉心研究,为图方便,他把方格画在纸上,并削木为子,代替小纸片。由于棋子是木头做的,又因为用棋子布阵,像打仗,却又不是实战,所以称其为“象棋”。

韩信钓鱼台

《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信钓于淮阴城下”。《水经注》云:“淮水又东,经淮阴故城下,韩信钓此。”今韩信湖南岸即为古韩侯钓台之所在。韩信少时曾在此垂钓,养晦韬略,静观时局,蓄势待发,后人为了纪念他,在此建钓鱼台,并立“韩信钓鱼台”碑。后因水患,钓台被毁,碑亦无存。1983年,淮阴县政府拨款重修,建门楼一座,青灰砖石结构,券门上有“韩信钓鱼台”五个大字,并将原址遗留湖底之条石、八角石、石鼓等捞出分置钓台旁。2003年,码头镇复建了韩信钓鱼台。

韩信钓鱼台

韩信钓鱼台为一亭台式建筑,背倚淮阴侯庙,前临韩信湖。钓鱼台面宽12.10米,侧宽8.80米。南面亭额上有陈立夫先生99岁手书“韩侯钓台”四个大字,苍劲有力,为先生之绝唱。两侧亭柱有对联日:“枵腹待机,反秦猛士能藏志;急流垂钓,命世雄才只赚龙。”“清淮有幸,流传千古占鳌钩;岁月无情,消逝几多渔利客。”钓台对面淮阴侯庙后门立柱的抱柱匾上有对联日:“清淮水远,故城址渺,湖波风木若慨言桑海;漂母陵高,胯下桥低,爱恨情仇皆烘托英雄。”钓台临水的亭柱上亦有对联:“千秋共钓,怀瑾握瑜双国士;异代同逢,扶周兴汉两雨杆。”

韩信钓鱼台与姜太公钓鱼台、国宾馆钓鱼台并称天下三大钓鱼台,现唯有韩信钓鱼台尚可资垂钓。

胯 下 桥

韩信少年时在故乡曾经经受胯下受辱的磨炼,韩信功成名就后以德报怨,他不仅原谅了那个曾经凌辱他的“屠中少年”,还任命其为自己的封地楚都下邳掌管巡城捕盗的“中尉”。后人为彰显其能屈能伸的胸襟,在其当年胯下受辱的地方建立一座胯下桥。

胯下桥

据《宋本方舆胜览》记载:“胯下桥在淮阴县,即韩信少年受辱之处。”胯下桥位于韩信钓鱼台东约40米处,跨越沟通韩信湖和胭脂塘的小河,原有小桥墩,筑有券门,门前有碑,上刻“韩信胯下受辱处。”胯下桥屡建屡妃,码头镇于2003年复建了胯下桥。

胯下桥为拱形,宽2.40米,长11.80米,中有一亭,亭之东西两侧各有一副对联日:“书剑机锋藏胯下,曲伸道理贯寰中。”“一池存无双国士,十年展万古胸襟。”

胯下桥彰显着韩信志存高远,忍辱负重,不与小人同识的阔大胸怀。二千多年来,韩信忍辱负重、不记前仇、能屈能伸的品格已深深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为后世的人们津津乐道。我国古代有许多处在困境中人常以韩信自比以激励自己,如崔峒《赠元秘书》:“秦地谬为门下客,淮阴徙笑市中人。”大诗人李白亦曾多次引用此典,他感叹人生道路的艰险,在《行路难三首》(之二)中写道:“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在《赠新平少年》中又借韩信蒙羞辱而终成大事业的故事,来反衬自己的失意与彷徨:“韩信在淮阴,少年相欺凌,屈体若无骨,壮心有所凭。”

漂 母 岸

漂母岸

《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日:‘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日:‘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漂母,这位秦汉之际淮阴城下的一位普通劳动妇女,将母爱无私地授予一位陌生少年,其心地无私而博大。

《淮阴县志》记载:漂母,姓氏和生卒年不详。是秦汉之际淮阴县(治码头镇)近郊的一位普通劳动妇女,她经常和一群妇女在淮阴城下淮水边浣洗丝絮。韩信年少落魄时,垂钓腹饥,漂母曾无代价地供他饮食,一连供给数十天,韩信非常感激,发誓说将来一定要报答她,漂母不高兴地说:我是同情你,所以给你饭吃,哪里指望你报答呢?韩信受到巨大的激励,后韩信仗剑从军,成就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业绩。

淮阴故城纪念漂母的文物古迹有多处,《清河县志》记载:“漂母岸:此漂母浣絮布之所,在淮阴故城南。”码头镇“韩信湖”西岸有一组呈品字形立于水面的亭台式建筑就是漂母岸,为2003年复建。唐代崔国辅有《漂母岸》诗云:“河水入淮处,南边古岸存。秦时有漂母,于此饭王孙。”便是咏此。漂母岸主亭面宽11.60米,侧宽7.80米,两翼亭呈边宽5.20米的正方形,主亭与翼亭之间有曲折的回廊相通,廊宽2.60米,长约40米。主亭上有书法家胡道华题写的“漂母古岸”四个大字,南北两翼亭立柱上分别有对联:“漂也劳艰,饭饥只为悯王孙;贫而慷慨,母爱信能弥宇宙。”“爱心未料施豪杰,慈母何须赋姓名。”称颂了漂母慷慨予食的美德。

千金亭

千 金 亭

韩信故里有千金亭,咸丰《清河县志》记载:“千金亭近胯下桥。”后千金亭毁于水患,2003年码头镇复建了千金亭。千金亭位于韩信湖东岸,距胯下桥约120米,亭呈正方形,立柱间距4.20米,亭额上有“千金亭”三个大字,两侧立柱上有书法家姜华书写的对联:“爱心本无价,然诺足千金。”

2.漂母纪念苑

漂母纪念苑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码头镇泰山村,西距码头镇1.5公里。漂母纪念苑主要由漂母墓和报恩亭、漂母祠及角楼等建筑物组成,主要展示漂母与韩信的历史事迹,纪念漂母的伟大母爱。

《水经注·淮水》记载:“(淮水)又东经淮阴县故城北,北临淮水。……城东有两冢。西者即漂母冢也,周回数百步,高十余丈,昔漂母食信于淮阴,信王下邳,盖投金增陵以报母矣。东一陵即信母冢也。”咸丰《清河县志》记载:“漂母墓在韩母墓西,即今之泰山墩。”旧时因其左近有一东岳庙,故又名泰山墩。传说漂母死后,韩信非常哀痛,令十万大军每人兜一兜土,为漂母的坟墓添土,遂造就了淮阴的一大名胜景观。2007年,淮安市淮阴区人民政府投资500余万元,围绕漂母墓建设漂母纪念苑。

漂母纪念苑建设范围东西宽约126米,南北长约145米,占地面积18270平方米。

漂 母 祠

漂母纪念苑以漂母祠为核心景点,漂母祠是一组由大殿、两侧厢房和门厅组成的院落,建筑总面积约621平方米。大殿共五间,面宽15.80米,进深10.20米,中祀漂母;两侧厢房各三间,构造、体量相同,面宽10.76米,进深8.16米,分别展陈漂母、韩信的事迹;门厅三间,面宽9.16米,进深5.20米,额书“漂母祠”。各建筑物之间有廊道相连,廊道内有历代诗人题咏漂母的诗词。漂母祠后还有报恩亭,报恩亭底部东西长6.40米,南北宽5.20米,亭高6.24米,报恩亭颂扬了韩信有恩必报的道德情怀。

漂 母 墓

位于漂母纪念苑北部,净高15.8米,顶部直径4米,底部直径48米。墓的四周有甬道,前有祭台,外围是芳草坡,植被茂密,还栽植大量松柏、银杏、国槐、垂柳等树木。漂母墓掩映在绿树丛中,如一位正襟危坐的慈祥老人,无声地向人们述说着一个留韵百世的真情故事。漂母墓名扬海内外,千百年来,她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往凭吊,人们来到漂母墓前无不为之感慨万千,许多文人墨客这里留下了大量优美的诗文。

漂母墓

漂母墓是秦汉时期的著名古墓葬,是淮安大地上一座不朽的文化丰碑。两千多年间,人们在从漂母墓极其深广的精神内涵中汲取滋养的同时,还对她精心保护,历代在其四周立碑多块。现存两块:一为叙事碑,1930年立,碑高1.26米,宽0.58米,厚0.18米,中刻行书“漂母墓”三个大字,左右两侧刻叙文小字:“漂母佚其姓名,考史记载,韩信钓于淮阴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日:‘吾必以重报母’,母怒日:‘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后信为楚王,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以一夫人能识英雄于草泽,既不愿受报,且不愿留名,其襟怀坦白,识见坚卓,诚非须眉所能及者,兹是反有其墓,荒烟蔓草,渐就淹没,爱为泐石,永作纪念,亦保存古迹之一端也。”另一为护墓碑,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立,高0.94米,宽0.42米,厚0.16米,正中镌刻“漂母古墓,禁止取土”八个大字,旁书小字:“光绪二十二年四月十三日遵奉县宪李批出示,严禁并责成该处乡保实力保护,苏方庸、周淼、李玉樵敬立。”

漂母是中国妇女仁慈善良的典范,漂母墓是人们凭吊、纪念她的场所。该墓对研究汉代葬制和对青少年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漂母墓1987年被原淮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淮阴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10月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3.韩信广场

韩信广场

韩信广场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王营镇古黄河北岸。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淮阴人民为建设绿水城市、美化区域环境、丰富市民生活、提升城市品位,投巨资建设古黄河风光带。风光带西起北京北路,东迄承德路,长两千五百余米,风光带的西端即为著名的韩信广场。

韩信广场凸显以人为本、人景和谐之主题。设前贤雕塑、宛曲长廊、人物图赞碑勒、抒怀观景台榭,环以青竹红枫、女贞腊梅、草坪石径,景区布局庄重典雅,置身其境,不禁令人抚今思昔,感慨万千。

广场中央,一尊高9.6米、重达96吨的巨型花岗岩雕像傲然挺立,这就是被后人称为“兵仙”的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军事理论家韩信的塑像。韩信披战麾,跨骏马,英姿勃发,威武雄壮。他扬起右手,目视远方,一个伟大的军事家指点江山、决胜千里的英雄气概令往来凭吊者无不为之感到震撼,亦从内心深处油然而生敬意。

塑像底座的正面为韩信生平筒介:韩信(?—公元前196年),秦汉时期淮阴县人,我国古代卓越军事家首屈一指之名将,世称“兵仙”。他少年贫穷,曾垂钓于城下,受漂母之恩,蒙胯下之辱。秦末农民大起义,初投项羽,未受重用,又奔刘邦,受拜大将军。其后,率部纵横沙场,虏魏破代平赵下燕定齐灭楚,为辅佐刘邦建立汉朝立下赫赫战功,是著名的“兴汉三杰”之一。刘邦称之为“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终因“功高不赏,威震人主”遭忌见疑被诛,后为鸣不平者世代不绝。

塑像底座的左、右、背面是大面积的浮雕,分别有“漂母施粥”、“胯下受辱”、“月下追信”、“筑坛拜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背水一战”、“四面楚歌”、“长乐钟室”、“悲歌传世”等内容。韩信,少年孤苦却有无双奇才,出身贫穷却能志盖群雄,威震天下却又甘居人下,功高盖世却遭不白之冤。韩信的一生,历尽了磨难、屈辱、冷落、辉煌、失意和悲惨。作者汲取与韩信有关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为表现对象,发思古之幽情,在对韩信悲歌涕泣的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韩信荣辱两极的无限沉思。

韩信广场西侧回廊为淮阴历史杰出人物画像碑廊,碑廊遴选韩信、漂母、枚乘、张耒、龚开、吴鞠通、孙长源等淮阴最杰出的二十位历史人物,为其勒石图赞。碑廊中有韩信、漂母石刻各一通,上半部为画像,下半部为人物筒介。

碑廊石刻

韩信图赞日:“信(?—前196年),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秦汉之际淮阴县人,微时饱读经典,尤精韬略,然不谙生计,曾受辱胯下,寄食漂母。后投项羽义军,未得重用,遂奔刘邦,拜大将军,率部渡陈仓、取三秦,平魏、赵、燕、代、齐,进而灭楚。为兴汉三杰之一。史称‘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因功高遭忌,以‘谋反’罪名被害,然无碍其流芳百世也。有诗赞日:将略兵机一世魁,铸成汉鼎已身归。仓皇钟室徙生恨,又累千载说是非。”

漂母图赞日:“母,姓名失载,秦汉之际淮阴县人,韩信微时,困于生计,尝垂钓腹饥,旁有诸母漂,一母悯之,施食凡数十日。信誓言欲报母,母怒日: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后信受封为楚王,赐母千金。母死,信甚哀,率军士兜土增陵以崇之,俗呼为泰山墩。往来凭吊,几无虚日。

淮阴象棋广场(www.daowen.com)

4.淮阴象棋广场

淮阴象棋广场位于淮阴区王营镇荷花公园内。荷花公园地处淮黄故道(废黄河)大堤北侧,因清康熙、乾隆时期构筑黄河堤坝取土成池,池内长满荷花,故名荷花池,亦称荷花汪。2002年,淮阴区人民政府于此建荷花公园,这里遂成市民集聚休闲、健身赏景、陶情冶趣之乐园。为彰显淮阴地方文化特色,纪念“象棋之祖”韩信,2006年5月,淮阴区人民政府采纳淮阴文史专家葛以政先生的建议,于园内建一象棋广场,进一步提升公园的文化品位。

象棋广场为一象棋残局,十几枚巨型棋子构成了一个扑朔迷离的象棋残局,许多人揣谋再三亦难以体会其中的奥妙。

广场四周,绿树婆娑,鸟语花香。广场北侧一块巨石的南北两面分别铭刻着葛以政先生撰写的两段与象棋有关的诗文。

其一为《象棋之祖——韩信》。文日:“淮阴人韩信,“将、相、王、侯”集于一身。受刘邦拜将、任相、封齐王,在楚汉相争中大显身手,为刘邦夺得汉室江山。继而被改封为楚王,因功高震主,遭忌见疑,又被贬为淮阴侯。曾被囚于狱,狱吏敬重韩信,屡次恳求兵法。韩信划地步阵,设楚河汉界,以纸片代棋子,演示教习。狱吏潜心钻研,划格于纸,削木为棋,终成象棋。韩信因之被称为‘象棋之祖’。”

广场北侧的巨石南北两面

其二为《弈棋咏韩信》。诗日:“楚汉相争鸿沟界,将帅对阵战局开。车马驰骋石炮响,相仕巡防兵卒来。绝代兵仙世景仰,象棋之祖映奇才。功勋齐天须养晦,世事如棋细摩揣。”

5.东方母爱公园

在淮阴区古黄河畔,北至滨河路、西至南昌路、东至铁路,占地面积约22万平方米,总投资约7000万元。全国妇联名誉主席彭佩云题名。

公园以母爱文化为主题展开,由母爱艺术雕塑园、滨湖水景体验园、市民文化娱乐园三个文化展示区组成。主体雕塑漂母由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设计创作。爱心塔主体建筑11层,高68.4米,建筑面积4880平方米。塔上东方母爱文化博物馆馆名是由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亲笔题写。塔内有韩信跪拜聆听漂母教诲塑像,一、二、三层为高品位东方母爱主题文化内容陈列;四、五层为母爱、爱心主题名家书法展览。中国古代三大贤母:孟母、漂母、岳母,她们重仁、约礼、守信、爱国,善于励志,敦促孩子成就功业。

6.韩母墓

韩母墓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清浦区城南乡小河村高庄境内,隔二河与漂母墓相望,两墓相距约3公里。《天下郡国利病书》将韩母墓称为青墩,清咸丰《清河县志·图说》将其标示为青狗墩,当地群众称其为清水墩。民国《淮阴风土记》日:清水墩、青墩、青狗墩其实一也,此墩即韩母墓。

韩母墓

司马迁在《史记·淮阴侯列传》写道:“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韩母墓是淮阴大地上最著名的名胜古迹,于1987年被原淮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淮阴市文物保护单位。千百年来,人们怀着无限景仰的心情,对韩母墓顶礼膜拜、呵护有加。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文物保护的意识进一步增强,韩母墓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近几年,省、市有关部门投入巨资,实施韩母墓第一、二期保护工程,为韩母墓覆土,使其恢复到高约16米,直径约30米。并于四周建起了高1.2米,长近百米的风墙。于墓前建设长30米,宽20米的祭台,还分别立有韩母墓碑、标志牌和说明碑。不久,韩母墓第三期保护工程即将实施,随着围墙、神道、绿化以及外围道路工程的完工,韩母墓必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海内外客人的观瞻。

7.韩信纪念建筑

在淮阴区码头镇韩信故里,后人为纪念先贤创建了许多纪念建筑,可惜这里的文物古迹在南宋以后特别是明代中叶因黄河夺泗入淮屡遭水患,日渐湮废。及至明清,淮阴故城僻处一隅,交通不便,往来士子文人无所凭吊,此间淮安府城(今淮安区)处于南北冲途,又是漕运总督衙门和府治所在地,郡守大吏为往来客人有所凭吊,同时也为了炫耀这里是人杰地灵之区,遂将纪念韩信、漂母等重要历史名人的古迹移建至淮安府城。这部分文物古迹虽为明代以后复建,但作为历史文化遗产,亦仍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多年来,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这些文物古迹进行维修保护,成为展示淮安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汉韩侯祠

汉韩侯祠

汉韩侯祠又名淮阴祠,位于淮安区镇淮楼东约东约200米处。《淮阴文物志》记载:汉韩侯祠建于明代。明隆庆间知府陈文灿与文坛巨匠、《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呼酒韩侯祠,成了淮安盛传不衰的佳话。清康熙年间知府徐恕重修汉韩侯祠,规模达于鼎盛,当时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坐北朝南,由前、中、后三殿,东西厢房,以及上房楼和花园等建筑组成,到了晚清,韩侯祠已渐衰落。

建国初年,汉韩侯祠曾移作他用。1958年因拓宽街道,前、中殿被拆。1959年,当地政府拨款对留存的后殿及韩信塑像进行维修,并重建了围墙和门墙。“文革”时期,该祠又遭严重破坏,仅存后殿三间。1982年,原淮安县政府拨款对韩侯祠做了大修,复建了门楼和古式院墙。门楼上恢复了原有的“汉韩侯祠”匾额。所存三间后殿也经整修,殿中间置韩信立姿塑像,浓眉锐眼,气宇轩昂,戎装配剑,威风凛然,一派胸藏百万雄兵的大将风度。

汉韩侯祠现有建筑面积有116平方米,其中南北长9.5米,东西宽12.35米,檐高3.2米。建筑规模还远为不及过去。祠堂坐北朝南,步入门楼,穿过庭院,即可来到祠堂大殿,殿中设神台、帷慢、佛龛,韩信像置于龛中,韩信看上去很年轻,白面无须,虽身佩长剑,戎装打扮,但仍是一副儒将气质;左右武士,分持宝剑和印信,显得颇有威风。殿内高悬“精白乃心”、“国士无双”、“兴汉三杰”、“大哉淮阴”、“灵武冠世”、“勋冠三杰”等匾额,两山墙上镶嵌韩信事迹和明清名人石刻。

祠内还悬有名家书写的楹联多副,其中脍炙人口的当推塑像两旁对联:

十年兴败一知己,

七尺存亡两妇人。

祠内的韩信像

此联意味深长,“一知己”是指萧何,“两妇人”一个就是指“漂母”,另一个就是皇后吕雉,对联对韩信的后半生做了有趣的概括。萧何堪称韩信的知己,他知人善任,发现韩信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后,不遗余力地向刘邦推荐,使韩信能够施展才能打败西楚霸王,建功立业而兴。萧何又在最后听信传言,为了汉室的江山,设计诱杀了韩信,使其身败命亡。所以说韩信的“十年兴败”都和“知己”萧何紧密相关,故而后世流传有成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漂母”是在韩信食不果腹、无法生存时接济他,使其存活下来的老妇。吕氏则是将堂堂的七尺男儿、一代名将韩信杀害于长乐宫,使其不得善终的女人,正所谓“七尺存亡两妇人”。

殿前的廊柱上,悬挂着一副明人周焘撰写的楹联:

奠数千里长淮,神留桑梓;

开四百年帝业,功冠萧曹。

萧曹为萧何、曹参的合称,二人均为辅佐刘邦称帝的开国功臣。立国后,先后为相,后用作咏功臣的典故。《汉书》卷七十四《魏相丙吉传赞》:“近观汉相,高祖开基,萧曹为冠。”《汉书》又日:“何以信谨守管箭,参与韩信俱征战,淮阴、鲸布等已灭,何、参擅功名。”周焘的楹联公平公正地评价了韩信,他为开创两汉四百年基业建树了丰功伟绩,其功劳委实超过萧何、曹参。

汉韩侯祠2003年3月被淮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淮安市文物保护单位。

韩侯钓台

韩侯钓台

在淮安区城区西北隅萧湖湖畔、古运河东侧,有一“韩侯钓台”。清乾隆时期编撰的《山阳县志》记载:“……北门外漕河堤有韩侯钓台,乃明万历中郡守(刘大文)追建。盖前贤芳躅不忍听其湮没,筑台立碑以识景仰耳。”清同治三年重修。

韩侯钓台位于风光秀丽的古运河和萧家湖之旁,掩映在一片绿荫丛中。钓台基址呈方形,南侧有精美雅致的乾隆御碑,高丈余,碑的四角,四龙蟠柱,碑顶饰三龙抢珠,下有“圣旨”二字,碑身镌刻清高宗乾御书题《韩侯钓台》诗。

钓台西临运河堤竖有木质牌坊一座,后毁于战火,1979年重建。牌楼高7米,宽6.4米,檐下横枋书有“钓鱼台”三个大字。向东为千金亭,再东为韩侯钓台碑,高1.80米,宽1.10米,正面刻“韩侯钓台”四个字,为明嘉靖辛五(1541年)状元沈坤所书,背面刻有钓台筒介。碑嵌墙中,墙高4.5米,宽2.7米,下有台基,宽丈余,上有挂檐盖顶,古色古香。

位于淮安区萧湖侧畔的韩侯钓台,于2003年3月被淮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淮安市文物保护单位。

千金亭

千 金 亭

千金亭位于淮安区城区西门外古运河堤旁“韩侯钓台”一侧,占地12.25平方米,四边形,每边阔3.5米,四角上翘,亭体通高5.5米。

千金亭恰如出水芙蓉,为古运河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清代诗人何廷模于此留下《千金亭》诗日:“空亭千古对平波,野渡斜阳独客过。莫怪无人留一饭,报恩人少受恩多。”诗人凭吊古迹,追忆先贤事迹,其中饱含着对历史事件的深刻理解和对历史人物的无限崇仰之情。

漂 母 祠

在淮安区城区西北隅,风光秀丽的古运河东侧,有一古色古香的庭院建筑,这就是漂母祠。该祠建筑规模不大,三楹瓦房和一小庭院,掩映在萧家湖畔的一片绿荫丛中,颇有一番田园韵味。当年,韩信垂钓于淮阴城下,漂母曾经无代价地供给他饮食。故乡为彰显漂母施恩不望报答的楷模典范,特建祠以祀之。

漂母祠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多次重修。《淮阴文物志》记载:漂母祠明成化初移建于此。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知县王命选捐修,乾隆年间知府李日章委乡绅大修。同治九年(1870年)复修,抗日战争时该祠毁于战火,片瓦无存。1982年,原淮安县政府拨款重建漂母祠。伫立祠旁古运河大堤之上,向东可远眺萧家湖碧水蓝天的湖荡风光,向西可纵览古运河穿梭往来的舟樯帆影,别有一番情趣。

漂母祠 

漂母塑像

漂母祠座北朝南,东西长70米,南北宽22.5米,门眉横书“漂母祠”三字,为已故著名女书法家萧娴所书。北有享殿,硬山顶,抬梁式,面阔三间11.3米,进深7檩6米,檐高3.2米。殿中设漂母塑像,漂母端坐神台,衣饰装束,一如农妇,质朴无华;玉女侍立两侧,文静秀雅,亭亭玉立。祠内明代淮安府官刘大文等所撰楹联,颇耐人寻味:“人间岂少真男子,千古无如此妇人。”殿堂东面有韩信向漂母感恩塑像。殿门前擎柱上镌刻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知府刘大文撰写的另外一副对联:“一饭感韩信,寸帼丛中早把黄金轻粪土;千古拜遗庙,淮流堤畔有谁青眼识英雄。”世态炎凉,千百年来,漂母慈祥的母爱、善良的胸怀不知曾经感动过多少人。

漂母祠于2003年3月被淮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淮安市文物保护单位。

“胯下桥”牌坊

“胯下桥”牌坊

在淮安区城内兴文街与胯下桥交汇处有一处木制“胯下桥”牌坊,榜书“胯下桥”三个大字。“胯下桥”原位于文渠之上,后河道几经变迁,“胯下桥”亦数易其址。《淮阴文物志》记载:“胯下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同治丁卯年(1867年)重修,1918年再修。

胯下桥牌坊为木质,面阔1间2柱4米,柱高5.5米,宽4.6米,在高3米处有0.6米宽的木结构横坊,上书“胯下桥”三个大字,系清道光年间著名书法家周寅(木斋)所书。牌坊旁原有一石刻,上有这样一段文字:“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日:‘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日:‘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熟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后,韩信为楚王,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为楚中尉,告诸将日,‘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耶?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这就是《史记·淮阴侯列传》上记载的韩信胯下受辱,奋发向上,终成我国汉初名将的故事。古往今来的许多人从中感到震撼,受到激励,得到启迪。

胯下桥牌坊2003年3月被淮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淮安市文物保护单位。

漂 母 井

漂母井

漂母井在淮安区城区文通塔旁勺园内,位于勺湖陈列室后。明清时期地方文献如《山阳县志》、《淮郡典故》对漂母井都有记载:“漂母井,在文通寺塔下。”

漂母井为麻石井栏,井口直径0.80米,井内壁由青砖砌成。井旁的花岗岩碑上有“漂母井”三个大字。传说勺湖即是当年韩信垂钓之处,那漂母井即是当年漂母汲水做饭的取水之源。漂母井之水虽然不像大河一泻千里,气势磅礴,这清澈的井水却孜孜不倦地庇佑着人类的精神之烛源远流长。人们还在漂母井水井身上倾注了无数瑰丽的传说、优美的故事,让她汲足了世间的至真、至善、至美。

河北省:韩信公园等五处

1.韩信公园

井陉人民为纪念韩信,在当年韩信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井陉城区馍馍山建起了一座韩信公园。韩信曾在这里率兵攻打赵国,背水一战大获全胜。人们于此登高远眺,不由得生发凭吊古战场的幽情。

韩信公园总占地二十五公顷,两条青石板砌成的石级路从山的南北两端直通山顶。山脚下是一个圆形的小广场,广场中央是韩信塑像。韩信跃马前行,目光坚定,一派大将风度,高高扬起的右手正指挥着他的千军万马奋勇向前。

全国著名书法家、南开大学教授范曾先生为韩信公园题字。公园大门两侧有高谦结撰的对联:入园追古,发千载幽情,想当年韩信西来,冶河北去,背水陈兵操胜券;临顶抒怀,瞻一城美景,喜此际患风和畅,丽日清明,安仁兴县建名邦。对联文字为书法家吕钟题写。对联述古论今,既揭示了井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展现了井陉人民建设美好家乡的壮志豪情。

韩信公园是井陉人民重要的娱乐活动场所,也是市民健身好去处。站在高约300米的馍馍山顶,整个井陉县城尽收眼底,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绿油油的梯田把县城装点得格外秀丽。那绵延的绵河水总会使人浮想联翩,仿佛看到当年的韩信大军被汹涌的河水挡住了去路,又仿佛听到将士们擂响的战鼓、战马的嘶鸣……

2.鹿泉西门翁城韩侯庙遗址

鹿泉市是石家庄的卫星城,鹿泉城西门称威远门,城楼高三丈一尺,城门宽一丈五尺。威远门为明成化十六年(1481年)所筑,正德十六年知县柴士元加筑门楼,取名威远门。

鹿泉人敬仰、崇拜韩信,传说中的韩信遗踪很多,光韩信祠、庙就有好几座,位于西门瓮内的韩侯庙是其中非常著名的一座。韩信庙的残碑之多,据说没有人数得清。

鹿泉西门原有双门洞,中间为瓮城,韩侯庙位于瓮城之中,庙内有韩信塑像,并有宋代宰相韩琦的诗“过淮阴侯祠”碑碣等石刻。《西门瓮城重修韩侯庙记》碑则记载了明代重修韩侯庙的历史,该碑为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七月初二日孙化龙立。

如今,韩侯庙已经妃废,庙前许多碑碣已经无从稽考,唯鹿泉地方文献为我们了解韩侯庙当年的提供了一些佐证。上世纪八十年代,在鹿泉西门外建起了一尊韩信塑像,成为鹿泉市的一道新的风景,这使人们重又忆起了这座城市久远的历史文化。

3.土门关韩信祠遗址

土门关韩信祠遗址位于鹿泉市西土门村,这里是山地与平原的交汇处,著名景区抱犊寨近在咫尺。

韩信祠是鹿泉历史上最著名的祠庙建筑,自建祠以来,历尽兴衰,有识之士,不惜重金修缮。据1877年《获鹿县志》记载:“成化八年知县刘□重修,隆庆辛未兵备道李幼滋重修,乾隆元年知县韩国瓒重修。同治四年知县刘嘉祥一律重修。”历朝题咏,残碑林立。俗传韩庙倾碑为八景之一。有关韩信祠祠宇面貌的描述很多,最具代表性者,当属清代末年的一份档案——《修祠杂纪》里的记载:“旧妃垂画作,而新之,正宇三间柒架,两庑各三间五架,曝厦三间五架,正门一间五架,东设小角门一座,以便出入,前设剧台一座,以便荐响,围墙高卑凡五十丈有差,其飞甍兽吻,金瓦玉阶,朱扉彩拱,悉视王侯。”当年的鼎盛可见一斑。正如中国大地许多文化的罹难一样,韩信祠也是终结在二十世纪那个不堪回首的年月。所幸“革命”并不彻底。虽然祠之房舍院门已无影踪,但祠内碑刻没有被全部埋葬、没有粉身碎骨,尽管它们满目疮痍,不配栋梁之材,却正好用在当时修建的引岗渠上,每一柱石刻都大材小用地成为渠体的一部分。在不足一米宽的渠梁上,还有不少与韩信祠有关的“石材”。一部分碑刻称颂韩信卓越的用兵艺术和他的历史歌功绩,一部分是修祠者的功德碑,还有一些则是碑石基座的石材。遗憾的是,由于自然的剥蚀与人为的破坏,碑上文字多半不清。

在这些碑刻中,当数“淮阴侯香火田记碑”最有名,这块当年伫立在韩信祠前的明代碑刻,记载了鹿泉人民建庙立祠奉祀韩信,并为购买香火田的故事。韩信率军在此攻下赵国,当地的百姓按理应仇恨他,然而韩信用他特殊的军事战略,成功地带兵指挥了发生在河北井陉、鹿泉地区的“背水之战”创造了我国军事史上的一个惊人奇迹,让人不得不佩服他超凡的军事才能。特别是韩信对待赵国的谋士李左车,不仅不杀反而“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体现了他爱惜贤才的大将风范;韩信“兵不血刃而赵人归汉”,采纳李左车的建议解甲休兵,安定赵国百姓,抚恤阵亡将士的遗孤,犒赏三军,使百姓远离战乱,安居乐业。难怪赵国百姓感其恩德建祠祭祀他、人们还买田置地以继其“香火”,这也正是淮阴侯庙及香火田记等的由来。历史之音凿凿,这是历史的坦陈,也是文化的铭记。

韩信祠遗址上当年一切具象的东西都已不复存在,绵延一百公里的引岗大渠横卧祠址之上,渠的北侧并肩等距耸立着四株合抱杨树,瑟瑟秋风中,更显挺秀、翳郁、坚实、茁长,再北,是匍匐的薯蔓、花白的棉田、摇曳的高粱……。这条横亘绵长的引岗渠,这些直入苍穹的树木,这片根植于地生生不息的庄稼,都是韩信祠无语的见证,是其血脉的捍卫和永远的继承。

4.抱犊寨

抱犊寨旧称蓖山,位于河北省会石家庄市西16公里处的鹿泉市(原获鹿县)城西。抱犊寨曾是韩信“背水一战”的古战场,《史记·淮阴侯列传》所载“韩信伐赵,使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者即此,当年韩信两千轻骑从小道登上此山观察赵军,抱犊寨也因此被称为韩信寨。

抱犊寨是一处集历史人文和自然风光为一体的名山古寨,有“天下奇寨”的美誉。抱犊寨海拔580米,四周悬崖绝壁,顶部平旷坦夷,有肥沃良田660亩,土层深达66米。抱犊寨抱犊山既雄峻,而风光亦复可观,“抱犊峰岚瑞霭凝”,为鹿泉八景之一。每当曙色初开,及初雨新霁之后,或烟缭雾绕,岚气氤氲,或碧天如洗,丹崖溢彩。真如天开画卷,美不胜收。

抱犊寨既雄险可凭,而战事遂频。汉王二年韩信伐赵,于此萆山望赵。人们在抱犊山建韩信祠以祀之。登临韩信祠,望云山万里,忆韩候昔日的英风,吊古寄怀,常使人感慨万千。

传说韩信率领三万将士讨伐赵国想屯兵抱犊寨,可是登上寨顶后,怎么也找不到进寨的门口,真是进山无路、入寨无门。正在束手无策之时,忽然天空一道白光闪过,一位白发老者出现在众将士面前。只见老者宝剑一挥,眼前便出现了一座天门。原来是玉皇大帝被韩信的正义之师所感动,特派山神前来为将士们引路的。进入南天门,众将士眼前豁然开朗,只见寨顶犹如平地,庙宇殿堂错落有致,周围的群山郁郁葱葱,白云像一条条巨龙,在群山之间翻飞舞动,腾涌向前……

抱犊寨南天门位于抱犊寨峰顶东南端,高13.9米、宽23米,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山顶门坊式建筑。三个拱门采用汉白玉装饰,堂皇富丽。门东西两侧,配以六角亭。门前有38级台阶,皆系汉白玉砌成,隐喻三升六顺八发之意。整个建筑气势恢宏,大气磅礴。由此俯瞰,但见磨寨、莲花诸峰屏列,群山拱伏,东面是茫茫平原,绿浪翻滚,城市乡村,四通八达,省会石家庄遥遥在望。西南则重恋叠嶂,纵横起伏,烟迷雾锁,浩荡无边。

韩信祠位于抱犊寨天门东边,坐东朝西。祠后是山崖,祠前为点将台,台前为七七四十九级台阶。点将台两侧,戈戟刀斧森列,旗幡招展号带飘扬。祠内三面木漆壁画生动描述了韩信背水列阵、萆山设伏、射鹿得泉的故事,系我国目前最大的木漆壁画。

韩信祠、点将台 

天门洞

天门洞是抱犊寨的自然景观之一。站在抱犊寨北麓,仰首望去,它形似天上开着的大门,门楣似彩虹飞架,但实际上它却是一个壮观的山洞。因此,人们把它称作天门洞。从山上观看,洞顶四周较圆,恰似一巨大的锅灶。所以,天门洞又叫韩信灶。传说韩信率兵伐赵感动了玉帝,玉帝派一名山神帮助韩信。山神开南天门引韩信屯兵山寨,还在这里指石为灶。韩信命将士将一大锅支在灶上,众兵拾柴,熊熊火焰冲天而上,饭菜很快便熟了,将士们欢快而食,消除了一路行军的饥饿,韩信也没有了后顾之忧。至今,洞顶还留有炊烟熏燎过的斑斑炭黑。

抱犊寨长城沿悬崖峭壁之边缘,依周回之山势而建,传说这是当年韩信屯兵御敌所筑。抱犊寨长城宽4米、高6米、全长2000余米,蘑菇石砌就的烽火台与起伏的女墙、垛口常给人以美丽的遐想。山风吹过,城上旌旗猎猎,又不禁使人陷入那段金戈铁马的无限回想之中。

抱犊塞长城

千百年的人世沧桑,为抱犊山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积淀。在蛟龙洞、仙人洞、天门洞等处,至今留有自唐至金元的佛教造像。人物形象各异,栩栩如生。前人在这些地方遗留的题诗、碑刻、对联,永远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

5.韩信文化苑

这里是抱犊寨景区为传承历史、纪念韩信而新建的一处园林式景点,据典籍记载韩信在此萆山设伏,背水列阵大破赵军。唐代《元和郡县图志》载:“萆山,今名抱犊山。韩信伐赵,使轻骑两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后遂改为萆山。后魏葛荣之乱,百姓因山抱犊而死,故以为名。”清代《荻鹿县志》也载《汉书》一说。该园占地7585平方米,除反映韩信生平的“寄食漂母”、“胯下受辱”、“萧何月下追韩信”、“登坛拜将”、“射鹿得泉”等数组雕塑景观外,还建有“韩信点将台”和仿古“瞭望台”及战车模型,另有一座供游人休憩的亭子旁建有镌刻《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记述背水一战章节的石墙。

河南省:平信桥

平信桥

河南省淮阳县城西门有座桥梁,名日“平信桥”,平信桥所在的城西乡亦名平信乡。这里就是当年刘邦伪游云梦,诈擒韩信的地方。

韩信品格高卓,胸襟坦荡,对刘邦忠诚不二,心不设防。楚汉战争结束后,刘邦将韩信由齐王徙封为楚王。韩信到楚地为王时,刚刚经历战乱的楚国还不稳定,出于安全等多方面问题的考虑,韩信每巡行县邑都带着军队。当刘邦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为了防止韩信的势力再次做大,养成尾大不掉之势,便采用陈平“伪游云梦,实击韩信”的策略,将韩信逮捕下狱。

汉高帝四年(前203年)十二月,汉高祖刘邦假托去南方云梦泽(今湖南省洞庭湖一带)去游观,以礼节在陈县(今河南淮阳)会见诸侯。刘邦借此机会,命樊哙捉拿韩信,解除其兵权。陈人为了纪念韩信这位著名的军事家无辜被擒囚,把西门桥叫做“平信桥”,城西乡谓之“平信乡”,千古记之。

山东省:昌乐韩信村

昌乐韩信村

在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南郝镇(今为城南街办)西南部有一村庄叫韩信村。据《昌乐县志》记载:“汉高祖四年(前203年)冬十月,韩信击楚军,杀龙且于潍水,尽定齐地,邑归于汉。”韩信村的名字即与韩信在这里指挥的潍水之战有着密切关系。

话说楚汉战争期间,刘邦、项羽大战于河南荥阳。韩信率军北略中原,抄袭楚军后路,韩信破赵、降燕以后,又奉刘邦之命,往招赵地兵丁,准备东出攻齐。就在这时,汉王部下的郦食其却想邀功,独自请命,自愿招降齐王。郦食其到了齐都临淄,经一番游说,齐王田广答应归汉。韩信正想挥军南下与汉王刘邦会合,却有谋士蒯彻进言道:“将军奉命击齐,费了若干心机,才得东指,今汉王独使郦食其去说服齐王,但汉王并未颁下明令,止住将军……”因为没有接到刘邦停止进军的命令,韩信被蒯彻说动了心,即刻点齐人马攻打齐国。韩信的兵马行动迅速,渡过平原,突然向历下(今济南)杀去。齐将因有和约,毫不戒备,骤然遇到韩信大军,吓得莫名其妙,纷纷四溃。韩信挥兵追击,势如破竹,很快地到了临淄城下。齐王田广大惊,以为上了郦食其的当,将这个高阳酒徙下了油鼎。齐国君臣登城固守,可韩信攻势威猛,几天时间就将城池攻破。齐王君臣落荒而逃,齐王田广奔至高密,相国田横奔至博阳。韩信驰进齐都临淄,复引兵东出,追击齐王田广。田广派使向楚王项羽求救,项羽派自己得力大将龙且救齐。龙且是个悍将,根本不把韩信放在眼里,领着大兵,倍道东进。齐王田广也收集散兵,出高密城,往迎楚军,在潍水东岸会合,共同扎下营盘,准备大战。韩信正要向高密进军,听说项羽手下猛将龙且兵到,知道龙且的鼎鼎大名,心想这回遇到劲敌了。韩信令军士倒出干粮,把所有布囊空出待用,到了黄昏,令部将傅宽带领兵士悄悄赶往潍水上流,就在水边取了沙土装进布囊,阻住流水。待到翌日,韩信亲自领军过河,与龙且交锋,又诈败渡回潍水西岸,龙且求胜心切,被诱入河中,猛听得一声炮响,水势骤涨,继而波涛汹涌,好似大潮突如其来,河中楚兵,无从立足,多被冲走,只有东岸未渡人马,未曾遇险。韩信高高竖起红旗,诸将杀回,把龙且团团围困,任龙且骁勇周兰精细,都陷入罗网,龙且被斩,周兰被擒,数万楚军立时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东岸的楚兵,不寒而栗,立即骇散。齐王田广飞马再逃,被韩信军队追上,解至韩信大帐,也被斩首。这次大战,以韩信大获全胜而告终。

韩信过营陵(今昌乐境内)时留下了许多与潍水决战有关的地名,韩信率军到达营陵,驻军今南郝镇境内,中军大帐即设在今韩信村中,因此留下了“韩信”的村名。韩信曾饮马村西水池,亦挂甲古槐晾晒战袍,后有村庄称晾甲池村,今又筒称前池子、后池子。韩信整军待战时将左右两军置于丹河西岸安营扎寨,从而留下南寨、北寨村名。韩信的军师张良的军帐曾设在五里庄村西高埠上,韩信与张良在这里凭高远望,观察三军动静,故此地称“安军埠”。

山西省:试剑峰与韩信庙等两处

1.试剑峰与韩信庙

山西太旧高速公路平定收费站北有一座大山,大山东头齐齐被削下一座小山来,这小山名“试剑峰”。相传是公元前204年楚汉相争之际,汉大将韩信下赵前试剑削下来的。后人为了纪念韩信,在这试剑峰顶上建了一座韩信庙。

旧日韩信雄姿英发,统领三军的威武气概已经不复存在,只有峰顶庙台的残垣断壁和那被几根虫蠹的朽木支撑着的庙宇的轮廓以及峰底古老遒劲的一柏一槐还可以证明韩信是历代人民口碑中的英雄。

韩信庙的墙壁上镶砌着一块石碑,碑上镌刻着金代大文学家、礼部尚书赵秉文(1159—1232)在平定州任刺史期间,写下怀念韩信的名诗《淮阴侯庙》。诗人赵秉文有感于韩信在楚汉战争中建树的卓越功勋和蒙冤被杀的悲剧结局,怀着对韩信的深沉眷念,写下了情思悲壮的诗篇:

地险山危气势雄,

将军从此建奇功。

兴刘业就人何在?

破楚名存事已空。

故垒带烟佘杀气,

荒祠向晚动悲风。

功名盖世今如此,

读罢残碑思不穷。

2.韩信岭与韩信墓

自古就有“秦晋要道、川陕道衢”之称的灵石县,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盆地南端。灵石县境内的韩信岭居险守要,距县城10公里,海拔1200米,山势险峻,峭壁深涧,北倚绵山,南接霍岳,东与灵空山对峙,西与秦王岭相望,乃秦汉时期古官道,地理位置十分险要,扼南北交通之咽喉,横亘在晋中与晋南两大盆地之间,东屏太岳、西界汾水,崇山峻岭、沟深谷险,是自汉适赵的要冲地带,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韩信岭位于灵石县南二十里。当年,韩信击败魏王豹后,高壁岭地处魏代边境。汉高祖二年(前205年)后九月,韩信突发奇兵,袭占高壁岭,引兵东向阏与,活捉代相夏说,收复代郡,将兵锋指向赵国。韩信在高壁岭上会张耳,送曹参回军。

韩信岭原名高壁岭,因葬韩信首级于此而将高壁岭更名韩信岭,亦称韩侯岭。《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记载:“韩信岭,在山西灵石县南,亦称韩侯岭。昔名高壁岭,为晋省南北要隘。上有韩信庙,金明昌年间建。汉高祖击陈豨,吕后斩信,函首东来,帝师还此,葬之岭上。今庙后即韩信墓。”相传韩信在未央宫被吕后用冰刀诱杀,起囚车解首级北上,让高祖验之。韩信头大如斗,怒目圆睁。囚车行于高壁岭,人困马乏再拉不动。适高祖领兵还,士卒不忍见,遂每人掬黄土一把葬之,积墓丘如山。由此把高壁岭更名为韩信岭,亦名韩侯岭。

方圆百里的韩信岭,最负盛名的就是淮阴侯墓以及墓前的韩信祠。淮阴侯墓高约10米,直径约30米,墓前原有断裂的“汉淮阴侯墓”(青石、楷书、阴刻)一通,现移置灵石园中保存。建国初期,淮阴侯墓曾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韩信墓最早见诸正史是明万历二十九年《灵石县志》(古迹·丘墓)篇:“韩信岭在县南二十里。汉高帝远征……吕后杀信未央,乃遣人函首送帝,值帝还兵此处,葬其首级于岭上。后人即其墓立庙祀之。”此后《霍州志》、《平阳府志》、《山西省通志》及《山西历史地名录》、《大中华山西地理志》等史书典籍均有记载。

墓前建有韩信庙,祠庙坐北朝南,始建于金明昌年间,元代时曾修复三次,大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又扩修祠庙,现存初创建的三孔砖券拱型十字窑(正殿),其他建筑物毁于战火。历代过往文人墨客多有题咏。明代监察御史于谦曾题诗云:“蹑足危机肇子房,将军不解避锋芒。功成自合归真主,守土何须乞假王。汉帝规模应豁达,蒯生筹策岂忠良,荒坟埋骨腰山路,驻马令人一叹伤!”庙门楹联是:“西望关中,百战十年空鸟兔;北临绵上,千秋一例感龙蛇。”

韩信为历史名臣,汉朝的开国元勋,其知名度很高,人文价值非同一般。灵石县人民政府于1994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韩信祠原为别具一格的家庙式建筑群落,由戏楼、献殿、寝殿、棋楼和碑廊等建筑物构成,门阙一体,雕像奇特,殿宇高大,气象雄浑。祠院东侧原为棋楼,名人士子、商旅行脚经此常登楼小憩,不时还会从楼上传出一些高谈阔论。祠院西侧有碑廊,陈列着大大小小数十通碑刻,精美的诗文,或纵横抨阖,或清新隽永,发思古之幽情,唱不尽之挽歌。

韩信祠始建年代无考,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之后屡有补修和扩建,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年)、明神宗万历二十九年(1602年)、清乾隆二十九年(1765年)三次修葺均有碑记。韩信祠大部分建筑在抗日战争中被毁。

韩侯祠、淮阴侯墓几经沧桑,几度兴废,现仅存寝殿三间,也已经破败不堪。灵石县人民政府于1997年规划修复该处古迹,拟投资上千万元,兴建一个占地面积9060平方米、建筑面积4068平方米的韩侯祠。设计中的韩侯祠呈长方形,南北长151米,东西宽60米,坐北朝南,由南向北,渐次增高;建筑物为汉代风格,三进院落,中轴线贯穿南北,布局东西对称,展示了汉代城郭、宫殿、陵墓的特征,具有筒朴、明快、庄严、宏敞的汉代传统特点。

岁月如流,不见了韩信岭的满山诗文,不见了韩信祠的楼宇峥嵘,然而,韩信墓解读了一段真实的历史,她对历史的缺失作出了诠释和补充。

陕西省:拜将坛等三处

1.拜将坛

亦名拜将台、韩信坛,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将坛中路和风景路之间。由南北分置的两座夯土台筑成,两台高各有3米多,面积为7840平方米。公元前206年,刘邦筑坛拜韩信为大将,相传此坛即其遗址。明正德中、清嘉庆间、民国32年曾经三次整修,1985年汉中市人民政府拨款重修拜将坛,再次展现韩信登坛拜将时的宏大场景,揭示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厚重的汉文化底蕴,也赋予了坛拜将山水园林景观的城市公园功能。

拜将坛由入口广场区、遗址保护区、主广场区和北侧仿古建筑群等景区组成。入口广场四周以开阔、大气的古代军寨围栏,广场内柏树成行、花木扶疏。

遗址保护区由南、北两个台场组成。南台四周用汉白玉栏杆围砌,台场平坦宽敞。伫立于台场中央是韩信的塑像,韩信身佩宝剑,左手握着剑柄,右手托着将印,威风凛凛地站在用玉石打造的底座上,底座背后写着韩信的生平筒介。

台脚下东西各树立一座高两米多的石碑,东碑阴刻“拜将台”三个字,是书法家舒同为拜将坛题字。碑阴刻《登台对》,即韩信登坛时与刘邦的一段对话,摘自司马迁的《史记·淮阴侯列传》。西碑为民国32年所立,高185厘米,宽83厘米,厚16厘米。碑阳刻隶书“汉大将韩信拜将坛”,字径19厘米。原款为“中华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六月,鄂陕甘边区警备总司令绍兴祝绍周题”,“文化大革命”时款被凿毁。1985年恢复时,只重刻年号。碑阴刻有民国陕西省政府主席祝绍周《题汉大将韩信拜将坛》诗:“辜负孤忠一片丹,未央宫月剑光寒。沛公帝业今何在,不及淮阴有将坛。”两碑相望,更为古坛增添色彩。

传说韩信是中国象棋的发明人,拜将坛主广场以中国象棋棋盘形式布局,这是对韩信最好的纪念。棋盘以树木为棋子,将历史风云浓缩于分寸之中。

后台亭阁

北台有亭三楹,为民国32年(1943年)建。顶部是斜山式,由八根立柱支撑。斗拱飞檐翘角,下边枋檩竹等均施玄紫彩色和苏式彩画。此亭形体舒展而稳重,气势雄浑而大方,金碧辉煌,十分壮观!立柱上镌刻着不同历史时期的名人题联、诗词等。国民党爱国将领冯玉祥在汉中期间的题联:“盖世勋名三杰并,登坛威望一军惊。”另一副对联是:胯下见辱不怒不惊有忍乃济,座上献策知己知彼好谋而成。

连通两台的走道旁分别有张良和萧何的塑像。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后说:“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指挥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镇国家,抚百姓,供军需,给军食,我不如萧何。这三人都是人中豪杰,我善于用他们,所以得天下。”虽然韩信、张良和萧何并称“兴汉三杰”,但张良和萧何在建立西汉王朝的过程中,其功绩与韩信显然不可同日而语。

张良和萧何塑像两侧各有一碑,萧何塑像一侧的碑为明代所立,碑的正面刻有“兵仙神帅”四个大字,这是后人对韩信的赞誉,碑阴刻有明瑞王朱常浩题写的七绝一首:“高祖筑坛拜将帅,天佑汉室帝业开。青山汉水蓄王气,若歌大风日千载。”下款有“万历四十三年”字样。

相关碑刻

张良塑像一侧有一通无字碑,又名“夜影神碑”,据汉中地方文献记载,汉王十一年,汉高祖卧榻思信,为慰忠魂,钦赐地方上贡朝廷的红色发光宝石一方,萧何奉旨立碑,碍吕后威权,未刻碑文。初立时,碑身(富含多种矿物质)夜间发光现影,民间传说韩信魂灵符其碑,能够帮助人们消灾驱难。

“夜影神碑”历经两千多年风雨剥琢,碑体留下了神秘的天然图画,至今仍有无数游人慕名前来观瞻。

岁月千秋,这饱经沧桑的无字碑,依然终年栉风沐雨,傲然兀立,它要告诉我们什么?韩信的成与败、功与过、得与失,有谁可以评说?

拜将坛北门的门楣上写有“国士无双”四个字,“国士无双”是萧何向刘邦推荐韩信时对韩信作出的评价,史学大师司马迁也仅仅在韩信身上用过一次,古往英雄再无二人有此殊誉,韩信在楚汉战争中的杰出表现也证明韩信无愧于“国士无双”的称誉。

正是这个拜将坛,把具有卓越军事才能的韩信推到了楚汉相争这一军事大舞台上,充分展示他的才能,叱咤疆场,所向披靡,助刘邦打下半壁江山。从某种意义说,拜将坛实际上是汉王朝的奠基台。

虽然当年旌旗飘扬,三军侍立,甲仗耀日的宏大场景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是,登上翠柏常青、拜台高筑的拜将坛,人们还是禁不住对风雨千秋的拜将坛联想万千。

拜将坛于1986年12月被汉中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汉中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汉长乐宫

汉长乐宫遗址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北5公里今西安市西北郊的阁老门村。长乐宫在汉长安城的南隅,又称东宫,是在秦兴乐宫的基础上修葺而成,汉高祖五年(前202年)重加扩建,改名长乐宫。

长乐宫并不长乐,倒是悲剧常在这里发生。这座著名的宫殿里发生过许多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最著名的就是斩杀开国元勋——大将军韩信,长乐宫钟室便是当年吕后杀害韩信的地方。公元前196年,吕后和萧何同谋,将韩信骗到长乐宫钟室处死,灭韩信三族,还给韩信加上串通陈豨谋反的罪名。以后一连串的宫廷内部斗争,也都围绕着长乐宫进行。

长乐宫建筑规模巨大,气势宏伟,由前殿、临华宫、长信宫、宣德宫、温室等14座宫殿台阁组成。汉朝建都长安后,初年,刘邦从栎阳城徙居此宫,受理朝政。自汉患帝后,皇帝移居未央宫,长乐宫则专供皇太后居住,称为东宫或东朝。

长乐宫于西汉末年毁于兵火,现遗址尚存,据考古探测,长乐宫平面布置为不规则的长方形,周长约10公里,总面积6平方公里,占汉长安城总面积的六分之一。

3.灞桥韩信墓

在陕西西安和山西灵石各有一个韩信墓,当地群众对韩信墓确证无疑,并见诸当地志书。一个大军事家在身后留下两个墓葬,这在中国古代历史人物中是绝无仅有的,这也是刘汉王朝辜负功臣的重要物证。

西安市的韩信墓位于灞桥区新筑镇新农村,这里埋葬着韩信的身躯。据《咸宁县志·陵墓志》(卷十四)记载:淮阴侯韩信墓在古长安城东三十里,新店墓前有庙。《马氏通志》亦记载:韩信墓在龙王庙堡西北,乾隆四十一年巡抚毕源立石题其墓,周围二十五丈五尺,守墓户一户。《灞桥文史资料》记载:“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兼左都御史毕源为韩信墓立碑:‘汉淮阴侯韩公信墓。’抗日战争期间墓旁三株古柏被焚。‘文革’期间,碑楼破坏,墓碑被推倒,农民取土,墓冢夷为平地。”后残碑移存于灞桥文化馆。同时资料中也记有民间关于韩信的传说,且颇为离奇:“韩信被斩后,其首级滚至灞桥东岸,怒气冲天,化火而去。”元骆天骧《类编长安志》记载,汉淮阴侯韩信墓在古长安城东三十里新店,墓前有小庙,有多人题诗的石碑。其一诗碑雕刻的诗文日:“楚汉争雄日,将军亦奋扬。一时分去就,两处系兴亡。幸得逢真主,何需求假王。惜乎高鸟尽,不免良弓藏。”

民间流传着韩信墓前有一副对联:气盖世力拔山见公束手,歌大风思猛士为之伤怀。秦汉之际三位杰出的历史人物项羽、刘邦和韩信,在楚汉战争的历史大舞台上同台竞技,战无不胜的项羽在垓下最终被韩信所败,奸诈的刘邦在自折股肱冤杀韩信后,面对内忧外患不得不由衷地发出“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感慨!

当地群众说,文化大革命前,韩信墓有10多米高,占地超过2亩,有四棵千年古柏高耸古冢之上其形婆娑有势,如苍龙从天而降,其茎干和根部盘虬错节,裸露如龙爪抓物,形象逼真。冢的南侧立一龟座石碑,墓前有庙,立有牌坊,周围有短墙圈围防护,有守墓的人在围墙内种地植树。可惜“破四旧”时,庙、碑全部被砸毁。由于村民长期在冢上取土,韩信墓冢被平整为农田。

韩信被草草葬于灞桥,其故冢在“文革”动乱中被夷为平地,令人遗憾;但灞桥地区民间关于韩信的故事和传说却历经两千年而不衰。韩信的故事,已经成为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一部分。人们从韩信的人生轨迹中,得到许多深刻的启示。

已被夷为平地的韩信墓像它的主人一样风雨萧索,充满悲剧气氛,观者心中无不感慨万千。为保护韩信墓遗址这一重要文物古迹,西安市灞桥区政府已经规划在这里建设一座韩信墓遗址公园。

寻踪纪念3 传奇踪迹

江苏省:韩山等四处

1.韩山

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东北部韩山镇境内,韩山是沭阳最高峰,海拔66.08米,占地0.48平方公里。韩山古为武都山,相传大将军韩信曾在此练兵习武,又传说他曾屯兵此山,后人为纪念他,在南麓修建了一座楚王庙,韩山由此得名。清代文人胡樵汉曾游此写下“苍茫何处读碑文,欲问遗踪只白云。到底英雄名不死,至今山姓属将军”。“韩山白云”亦在清代被誉为“沭阳八景”之一。韩山还曾于光绪末年掘出六朝古墓,如今韩大将军庙宇、碑石荡然无存,但是好多年长者还依稀记得庙宇坐落。民间也一直流传“韩山肚里有宝贝”的传说,其“藏宝”之谜于1983年被江苏省地质勘探队揭开,原来宝物是高强度耐火材料——蓝晶石。

2.韩信瓜屋

在江苏省徐州市邳州戴庄镇有一座著名的依宿山,山上树影婆娑,云霞接天,是个风景佳胜之地。山下的村庄名字就叫依宿村,北依青山,东临碧水,是一座风水宝地。这里出产的依宿西瓜非常有名,在苏北一带有一句流传已久的谚语“半庄萝卜依宿瓜,加口闺女会插花”,这里所说的依宿瓜,据说就是当年韩信引种到这里的。

传说韩信在少年不得志时,他遍游天下,广结贤士豪侠。当韩信来到下邳北部的依宿山时,已近黄昏。眼看夜幕将要降临,韩信便沿着小路顺山势而上。韩信在山上采摘野果充饥,到了晚上无处栖身,他便搬取四块巨石筑一石屋,依石而宿,酣睡至天明。

次日早晨,韩信走出石屋,见不远处有一老一少正在用黑白瓜子下棋。韩信悄悄来到两人身边,观棋不语。老人见韩信温文儒雅,遂热情相邀韩信与之对弈。韩信很高兴,就坐到老人面前。

老人是弈棋高手,前两局他与韩信平分秋色,第三局老人使出浑身解数,仍输给了韩信。老人非常钦佩韩信,他起身施礼道:“君深谙棋道兵法,果然不同凡响,佩服!实在佩服!”两人大笑,携手而去。

韩信下山时,随手将手中当作棋子的瓜子洒在山坡上。不料想这些瓜子竟生了根、发了芽、开了花,当年就结出两种西瓜。凡是黑籽长出的瓜秧结出的瓜叫做“三异西瓜”,白皮、黑籽、红瓤,个大味甜,叫人吃了不能忘;凡是白籽长出的瓜秧结出的瓜叫做“三白西瓜”,白皮、白籽、白瓤,味甜个大,叫人吃了忘不了。

后来韩信功成名就被封为楚王,他再次来到依宿山下还亲口品尝了这里的西瓜,依宿西瓜也从此出了名。当地人为了纪念韩信,把韩信依石而宿的石屋,取名为韩信瓜屋。依宿村名由此而得,韩信瓜屋现仍在依宿山上。

3.九里山古战场

九里山是著名的古战场,又名九嶷山,它位于江苏省徐州市西北郊,因东西长九里而得名。

九里山群峰起伏,形势雄伟,状若蜿蜒的虬龙,横亘于徐州西北郊,是从北部呵护徐州市的一道天然屏障。山西一峰形如卧象叫象山,当中高而圆的叫团山,再东是宝峰山、陡山口、虎石,再东是琵琶山。九里山支岭寨山南北走向均五公里,因明末万氏曾在这里筑寨,所以也叫万寨。

九里山不高,却峰恋起伏,连亘九里;九里山不险,却伏身横卧,路绝人稀;九里山不奇,却山呼海应,争战古今。《水浒传》中引述的一首民歌:“九里山前古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顺风吹起乌江水,恰似虞姬别霸王。”更使得九里山家喻户晓。九里山端庄朴实的风景、深邃悠远的历史、舒展奔放的灵性,成为古彭的一道特色风景,让人登临放歌、驻足感怀。

作为古战场遗址,九里山历经无数次战争的洗礼,王侯将相折戟沉沙,演绎几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和民间传说,韩信设下十面里伏,围困霸王于九里山下。樊哙在山头摇旗指挥,汉兵将士随旗摆方向往来冲杀。旗杆来回摇动,战旗迎风飘扬,只杀得楚军人仰马翻,鬼哭狼嚎。据说樊哙将大旗左摇右摆,竟在岩石上磨出一个深洞。此石现在九里山中峰团山上,长3米、宽1.3米、洞深1.7米,人们叫它磨旗石。明代马蕙的《九里山》诗中曾提到此石:“天空野烧连垓下,落日苍烟连端中,惟有磨旗踪迹在,年年常见白云封。”楚霸王被困之际,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人困马乏,饥寒交迫。正在束手无策之时,霸王的乌骓马四蹄奔腾而起,群马紧紧相随,竟然踏出一条甘泉,人畜痛饮。这泉水涓涓长流,汇集成湖,便成了如今的玉泉湖。

九里山在历史的长河中虽饱经创伤,在今天却日益焕发出青春。为了再现古人描绘的“野云四合,阴风怒号,弃满山之戈甲,抛遍地之刀枪”的古战场景观,徐州市利用已裸露的山体进行补山造景,修建了仿古城墙、天梯、点将台等景观。仿古城墙长近500米、宽8米、高8.5米,城墙地面用大青砖铺设。天梯共121级,宽度8米,天梯底部建了一个长16米、宽6米的韩信点将台,点将台的东西两侧各有台阶可上天梯。有关部门还将在九里再造一个旅游新景观,在景区内建设十面埋伏、九里山大战、休闲度假村等景点,还在市区通往九里山的路上建两座大型仿汉牌坊,使九里山成为中外最完整、最充实的古战场遗址观览景区,成为徐州城北又一道亮丽风景线。

中央电视台的外景基地——徐州汉城也座落在江苏省徐州市九里区闻名遐迩的九里山古战场内,这是一座展现汉代社会历史风貌、具有丰富汉文化韵味的旅游景点。景区占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4600平方米,由汉宫、相府、汉阙、钟室及藏书阁等23个建筑和28座雕塑精品所组成,整个设计古朴、雄浑、壮观,是一处典型的再现汉代风格的大型仿古建筑群。汉城内每天定时表演《汉宫盛典》、《汉王点兵》等10多种文艺节目,再现了汉宫威仪和铁骑奔腾,千军呐喊的宏大战争场面。

4.钵池山

在今淮安市万达广场(原水渡口广场)东南,有一开放休闲的去处——钵池山公园、韩公堤,据说是韩信在发达以前钓鱼的地方。这样说来也算是和历史文化沾点边了。韩公堤这个名字你或许还有些陌生,但说起钵池山淮安人就没有不知道的了。韩公堤正是钵池山公园靠北面长长直直的那条大道,许多市民朋友们已经把它当成是散心和健身的好去处了。

山东省:韩信山等两处

1.韩信山

山东省莱州市城东驿道镇境内有一座崮山,崮山双峰并起,南崮海拔510米,北崮海拔542米,山势挺拔陡峭,怪石嶙峋,崮顶高耸入云,四周常有云雾缭绕,故有“南崮北崮,隔天一步”之说,又有“胶东小华山”之誉。相传西汉大将韩信曾隐居于此山,故当地百姓又称韩信山。崮山北麓有一村庄名字叫做韩家村,据韩家村人讲,崮山之所以叫韩信山因为这里才是韩信的故乡,至今村里还流传着许多关于韩信的传说。

相传,韩信从小失去了父亲,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非常困苦。从7、8岁开始韩信便天天赶着一群羊去附近的九顶山给村里的一个富人家放羊。九顶山在韩家村的西北面,虽然叫山,其实只是崮山山脉的九个山岭。在山的南坡下,有一眼清泉,泉水整天哗哗地流淌着,清澈甘甜,非常好喝。

一天,有个陌生人从南方来到韩家村,此人四、五十岁的样子,说一口听不太懂的话,当地人称他为南相士。他专给人看地理、风水、盖房、喜日、安坟、立村什么的。相士来到韩家村就住了下来,每天都到九顶山上去。他在山上这边瞅瞅,那边看看,一直折腾了10多天。

相士见韩信经常在山上放羊,便经常和韩信在一起拉家常。一天,相士对韩信说:“小伙子,帮个忙吧。”韩信见这人荒郊野外折腾了这么多天,也感觉挺稀奇,正想弄个明白,便爽快地答应了。相士把韩信领到泉边说:“你在这里给我守着,看这泉水跳不跳,如果跳的话就数一数,看看跳了几下,一定要看准了。”相士上了山,到山顶后嘴里念念有词,还朝地上跺了3脚。韩信眼见得相士跺一脚,泉水跳一下,一次比一次高。韩信大为惊奇。韩信想了想,心里有了主意。不一会儿,相士急匆匆地来到山下,他和韩信间的对话如下:“怎么样,小伙子,泉水跳了没有?”“没有啊,这泉水怎么会跳呢?”“一下也没跳?”“没有!”“怪了,不可能啊!这样吧,小伙子,我教你怎样念咒语再怎样跺脚。”韩信正巴不得呢,嘴里却说:“学这个干什么,我才不学呢。”相士好说歹说才让韩信答应下来。等到韩信学会了以后,相士便守在泉边,他让韩信到山顶念咒语、跺脚。韩信来到山顶后,回头一看泉子的周围祥云缭绕,上方有一道紫气直冲云霄。韩信想了一会儿,走下山来。相士问道:“念了吗?”“念了。”“跺了几脚?”“跺了3脚。”只见相士自言自语地道:“不对啊,为什么不跳,难道是我看错了?”相士一边嘟嚷着,一边走下山去。

晚上回到村里后,韩信又见相士在村里买了4个鸡蛋,拿着向山上走,便悄悄地尾随其后。相士来到泉边,看看四周无人,掏出鸡蛋放在泉水里,走下山去。第二天早晨天还未亮,韩信来到泉边,他用自己从家里拿来的4个鸡蛋把相士的鸡蛋换了出来。一抬头,见相士正远远地朝这边走来。韩信一猫腰,躲到一块巨石后面。相士来到泉边,捞出鸡蛋打开一看,蛋是生的。相士自言自语道:“不可能啊,蛋应该是熟的,我行走江湖几十年,从未看错啊。”

却说韩信绕道躲开相士,打开鸡蛋,只见4个鸡蛋都已经熟透了,心里更加有数了。韩信飞跑着回家赶上他的羊上了九顶山,只见相士正在那里自言自语,韩信没事一样走了过去,问相士:“你还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那好,小伙子,我在这里念咒语,你到山顶上去看看山顶能不能开,开了以后里边有什么。”韩信心里道:奇了,这山还能开?嘴里却说道:“你净胡说,山怎么会开呢”“不要多问了,你去吧。”韩信刚来到山顶,只见平地一道亮光闪过,东西方向慢慢地裂开了一道地缝,韩信朝里一看,可不得了啦,只见里面金光四射,亭台殿阁金碧辉煌,气势磅礴,庄严肃穆,就像传说中的皇宫一模一样。有大殿,有偏殿,有龙椅,有偏座,还没等韩信回过神来,山已慢慢地合上了。韩信下山后,相士迫不及待地问:“山开了没有?”“没有啊,你净糊弄人,山怎么会开啊,一点动静都没有。”“这就更怪了!”相士说,“我再教你念开山的咒语。”从早到晚,一直练了10多天,韩信才记了下来,相士不放心,又让韩信念了一遍,准确无误后才向山上走去。韩信见相士走远了,找了块大石头坐了下来。相士在山顶等啊等,半天过去了一点动静都没有,只得无精打采地走下山来。韩信见相士走下来了,便装模做样的一边嘴里念念有词,一边问道:“开了吗?我已经照你说的念了好几遍了,累坏我了,我要回家吃饭了。”相士半信半疑,又看不出什么破绽,也只得作罢,悻悻离去。

韩信回家后便问母亲:“我爹葬在什么地方?”韩信母亲说:“咱们家穷,也没有好地,就埋在村西的山坡上,你问这个干什么?”“我找到一块风水宝地,赶快把我爹葬到那里。”“什么风水宝地?”韩信把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大略地告诉了母亲。母子二人趁着月色挖出韩信父亲的骸骨赶到九顶山,韩信再三嘱咐道:“等我念咒语开山后,你一定要把我爹的骨灰放在中间的座位上,那才是皇帝的位置。千万记住了,放好后就赶快往外跑。”“好,我知道了。”山顶打开后,韩信母亲赶紧跑了进去,啊!一看有那么多椅子,实在太漂亮了,她坐坐这把,看看那把,两手还不停地在椅子上抚摩。她已经分不出什么正座、偏座了。人老了,一时高兴,竟把时间给忘了。这边韩信咒语已经念了一大半了,见母亲还没有出来,韩信一边不停地念着咒语,一边向山上疯跑。韩信见母亲抱着父亲的骨灰坐在一个偏座上悠闲自得,忘乎所以地享受着椅子给她的快乐。韩信心想:娘啊,你快出来啊!这一分神,嘴里一停,大山“呼”地合上了,眼见四、五棵神钉凭空呼啸飞来,“啪啪啪”钉在了大山开合的石头上。母亲被活生生地埋在大山里面,韩信哭得呼天抢地,再怎么念咒语山也打不开了。民间传说的韩信活埋母,其实并非出自韩信的本意。韩信是天命所归,应运而生,如果韩信母亲把骨灰放在正座上,韩信必定能登上龙位,建立自己的王朝。没有放在正位上,也是天数使然,韩信也只有拜将封侯的份了。这也是谋士蒯通力劝韩信而其终未谋反的重要原因之一。还有人说韩信念咒语时动了位置,所以他永远做不了皇帝了。

关于韩信与崮山的传说还有很多,清代毛式谷《圣水丹霞》诗最后两句“韩公遗墨在,妙笔夺天工”中的“韩公”就是指韩信。韩家村西北一块韩信用剑刻写“凤”字的巨石便是旧莱州府八景之一的韩信试剑石。传说韩信18岁那年的一个夜里,韩信梦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对他说:“孩子,你已经长大了,我送你一样东西,你带上它走吧。”第二天早晨一觉醒来,梦中的情景还历历在目。韩信赶紧按照老人说的来到村西的一块大石头前,只见一口鎏金宝剑静静地躺在大石头下面,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宝剑旁边还整齐地摞着厚厚的几本兵书。韩信抽出剑身,只觉得冷气森森,寒光逼人。韩信暗想,好一口宝剑!不由得意气风发,豪情顿生,挥起宝剑向巨石砍去,只听得“咔嚓”一声,巨石齐刷刷地被从中间劈为二截,宝剑竟然丝毫未损。韩信复又提剑上前,剑锋所至,石屑飞溅,顷刻间在石壁上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凤”字。韩信抬头见上面的那块巨石在旭日的映射下红光闪烁熠熠生辉,宝剑一挥,又写下了“丹霞壁”三个大字。韩信试剑留下的大小约有二米见方的“凤”字,为一笔字,潇洒飘逸,犹如凤舞,为历代文人墨客所仰慕,前来临摹者络绎不绝。试剑石稍上与之大小相仿的另一块石头便是丹霞壁了,“圣水丹霞”也是旧莱州府著名的八景之一。

韩信试剑石和丹霞壁都是韩家村的立村之魂,可惜文革时期丹霞壁的巨石被打碎用来砌了地堰,写有“凤”字的巨石也被深埋在地下。林海茫茫,山花漫漫,每年春夏之时,崮山游人如织,络绎不绝,人们利用这里良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发建设旅游景区。不久的将来,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展现韩信当年隐居崮山习文练武、排兵布阵、开山显宝活动踪迹的韩信草堂、韩信开山处和韩信习武场等景点、景区建成以后,将使崮山的历史文化氛围更加充盈。

2.汉垒

山东省无棣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东省文明之区”、“北海翰苑之府”的美誉。昔年韩信由燕下齐,直指齐都临淄,无棣是汉军必经之地,因此这里有多处与韩信有关的文物古迹。

汉垒位于山东省无棣县城北8.5公里的信阳乡,即信阳古城,因其为韩信所筑,又名信城。汉垒周长三公里有余,《山东通志》记载:“信城”,俗称“小鞍城”、“歇鞍城”。相传,韩信由燕伐齐至此,鏖战丢靴,士卒哗然,为雪丢靴之辱,韩信下令仿靴筑城,形如磬折而缺其西南。汉垒千载不泯,阙略依稀可辨,颓壁残垣盘旋续断,透迤小米河之阳,到海滨险要之地。池地十里围,城内三村成鼎,外廓状如靴,有“靴脚踢长安”之谓。汉垒旧时为无棣县八大景之一,称“汉垒盘旋”。今遗址西南隅,城垣残迹尚余50余米,高处10余米,低处2—3米,夯痕斑斑,依稀可见。曾出土战国“齐法化”刀币及秦汉时期铜剑、箭镞、陶器等文物。

汉垒前有小米河,相传韩信在信阳古城屯兵时,把此河当作押运粮草的主航道之用。两千多年过去了,沧海桑田,小米河依旧流淌,哺育着一片片肥沃的土地。

无棣县城北15公里的信阳乡郭来仪村西南有一座古墓,占地480平方米,封土高2.5米,现保存完整。传说墓主为韩信的马童,所以人们便将该墓称为韩信马童墓。

在无棣县城北8.5公里处有一魏王豹墓,封土高约7米,面积1575平方米,当地乡民俗称的台子坡。传说齐王韩信大战魏王豹设下的迷阵,韩信、魏豹于此大战三百合,魏豹败阵挂甲,随即获卸甲风猝死。韩信慕其骁勇,设坛礼葬,汉兵万计撮土筑冢,殡信阳脚下,高于骝山齐。民国《无棣县志》载:“汉魏王豹墓,城北七里。相传韩信由燕伐齐到此,豹迎战三百回合,中卸甲风阵亡,信令将士撮土筑此墓。”1977年对古墓实挖(选点勘查),确属汉墓。1987年立标志为“郭来仪古墓”,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魏王豹墓早些时候非常高大,沿古墓一圈足足一华里有余。相传,当地乡民有为难之事,只要心怀虔诚至古墓西南一古树墩上敲三下,再沿古墓正转三圈、反转三圈,然后回到树墩处等候,少时必有所应。后有贪心之人不讲信用,所借物品不还,得罪了神灵,从此便不再灵验。形如丘陵的古冢,经千百年风雨冲刷、岁月的侵蚀,早已千沟万壑、遍体沧桑,古冢上蓬蒿连天,古柏苍郁,寒鸦凄厉,令狐隐约……弥漫着一种神秘的宁静。

无棣县城北17公里的车镇乡车镇村北原有一李佐车墓,俗名广武坟、保全庙。民国《无棣县志》载:“汉广武君李佐车墓,城北三十里。”1964年,经山东省有关部门批准,对该墓进行保护性挖掘。该墓为一长方形砖券墓室,墓室入口曾遭破坏,在墓门内发现背铁链人骨架一具,墓室四壁彩绘尚存,墓主及随葬品全无,现已平毁。

以信阳古城为腹地的展现秦汉时期历史文化的古遗址、古墓葬等文物组合完整,涉猎宽广,十分罕见。建国初,人们还在当地发现一件十分珍贵的文物——《齐王外传》手抄本,惜于“文革”中付之一炬。当年司马迁笔下涉西河、擒夏说、杀龙且、徇赵、胁燕、定齐、摧楚的旷世英豪韩信,还在信阳民间流传着数不胜数的传奇故事,这些民间传说的搜集整理,对于丰富民间文化和深入研究韩信的军事思想,无疑将提供极其珍贵的佐证。

湖北省:韩家洲

韩家洲

韩家洲位于湖北省郧县柳陂镇,处在汉江一级支流堵河与汉江交汇处的江面上,是古代堵阳县城遗址,传说这里也是大将军韩信东进中原时的屯兵之地。

韩家洲是一座呈东西走向的狭长小岛,该岛把汉江分成南北两个水道。丰水期韩家洲就是江中的一个小岛,枯水期有一面可以上岸。洲上有居民80多户、300多口人全部姓韩,村名就叫做韩家洲村。这里的居民尊崇韩信,不亚于曲阜尊孔。

在这个江中小岛上,有一个保存完好的“韩信母亲墓”,座落在小岛西端的最高处,至今尚保留着一个完整的大土包。墓丘占地100多平方米,周围坪地约有1000多平方米。关于这个韩信母亲墓,当地民间也有一个传说:有两个风水先生,途经此地看中一块风水宝地,说将来谁埋在这个地方,后辈儿孙准能做大官。这番闲谈不知咋搞的让韩信听到了,便把这个地方牢记在心。母亲去世后,韩信就将她埋到这个地方,也有人说韩信是将母亲的一撮头发埋在了这里。从那以后,这个江中小岛就叫韩家洲,岛上那个高大的土丘被称为“韩信母亲墓”。

历史如烟,世事变迁。韩信埋母的传说如今已无从考证,但是留在这里的高大的坟丘却为后人们带来了丰富的联想,并给这里带来了神秘的传奇色彩。在这个小岛上世代繁衍生息的人们,不管是不是韩信的后裔,也不管信不信韩信埋母的传说,那高大的坟丘从来就没有人去动过的,惟恐侵犯了祖先的神灵。人们只是辛勤劳作,日出而作,日没而息,过着田园式的生活,他们生活正一天天富裕起来。

韩家洲上有古城堡的遗迹,有众多的古墓,这里还曾经是个古战场,村民们时常可以捡到铜箭头等各种古代兵器。洲上出土过大量秦汉时期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在韩家洲发现了灰坑、陶器、兵器和其他器物,还在这里征集到一套6件珍贵的西汉铜制祭器,制作精美,反映出很高的铸造技艺。这些珍贵的文物对研究秦汉时期民俗和经济发展具有较重要的史料价值,也折射出韩家洲在江汉水路上所具有的重要军事地位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河南省:云顶山韩信寨等三处

1.云顶山韩信寨

云顶山韩信寨位于河南省南召县云阳镇西南5公里,是南阳八百里伏牛山的中心地带。该寨集天险、名胜、传说为一体,是南召境内仅次于周家寨的第二大关寨遗址。相传这里曾经是韩信屯兵之地,韩信寨也因此得名。

韩信寨雄伟壮阔,该寨东,南,西三面悬崖峭壁,北边坡度较缓,寨墙一周约10公里长。寨内面积115亩,为深层黄土组成。寨内有上池塘、下池塘,东北角有点烟火传递信号的烽燧台。寨中央有一巨型岩洞叫船舱洞,因洞口酷似船舱而得名,冬季洞口白气冲天几丈高,洞中可容千军万马。此洞通往山下,地势险要。寨外山顶跑马岭面积约250亩,风洞顶面积约150亩。山前有四大将军山,山后有神仙洞,还有一块肚膜脐石,约有一间房子大小。半山腰还有东西风洞相通。

韩信寨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引人入胜。登上韩信寨,如入仙境,令人心旷神怡。韩信寨还有不少名人题写的诗词,记录有韩信生平事迹。

韩信寨不仅是观赏自然风光的佳胜之地,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为人们访古探幽提供一个好去处,而山顶特殊的人防建筑更为专家学者研究古寨如何防御对敌提供了一份珍贵的实物资料。

2.石人山屯兵遗址

石人山古称尧山,位于河南省鲁山县城西的伏牛山东段,主峰玉皇顶海拔2153米。这里山峰奇特,瀑布众多,森林茂密,温泉优良,人文景观丰富,集雄、险、秀、奇于一体,被誉为“北国黄山”。

石人山不仅风光旖旎,其历史也十分悠久,山中人文胜迹众多。传说汉代开国三杰韩信、萧何、张良曾在石人山屯兵,至今石人山下还有三杰屯兵遗址。

在鲁山县磙子营乡还有一韩信街,传说韩信街也是当年汉朝大将韩信曾屯兵驻扎的地方。韩信街共6000多口人,分东西南北4个村。

古老的传说,悠久的历史,还有那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点缀在石人山的青山绿水之间,使人们在游山玩水、赏石探奇的同时,还得到了精神上的享受。身处石人山中,满眼尽是奇秀幽险的景色,四周还不时有缕缕云雾飘过,犹如置身仙境。

3.韩陵山

韩陵山即韩陵,俗名七里冈,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市东北九公里,相传这里曾是汉代大将军韩信的屯兵处。传说韩信在此驻守期间,有一天到山脚下看见一白发老媪正在给人洗衣服。老媪的满脸皱纹和缕缕白发让韩信想起了自己的母亲,于是就把她认作了义母。谁知,老人不久突然暴病而亡,韩信非常悲痛,将她葬于此地,此山也因此而得名。

韩陵山风景秀丽,是安阳旅游览胜的重要景观之一,旧时安阳八景之一的韩陵秋霁就在这儿。每到秋阳高悬的季节,韩陵山便迎来了一年当中最迷人的时刻。登上小山的最高处极目远眺,但见层林尽染,在秋阳映照之下,密疏有致的林叶忽而呈现出醉人的红色,忽而反射着耀眼的黄色。山林间还有潺潺流水。身临其中,“承平日久,尘氛荡涤……几忘古昔之喧嚣者。”韩陵秋霁便由此而来。

韩陵秋霁中最著名的一个景点就是韩陵片石。南北朝时,北魏丞相高欢曾于韩陵山以3万余人的军队击败尔朱兆三兄弟的20余万军队。为宣扬自己的功绩,高欢在韩陵山建一座定国寺。定国寺五进院落,五层大殿,雕梁画栋,雄伟壮观,闻名海内外。高欢还在定国寺旌功刻碑,并命御史温子升撰作碑文。后梁国尚书庾信来到了东魏,在韩陵山见温子升的碑文辞藻华丽,大气磅礴,庾信连连叫好,并让人把原文抄录下来。回到南方后,有人问他北方文士如何,庾信说:“唯有韩陵山一片石,堪共语耳。”庾信赞誉名传天下,从此这座石碑便被叫作了韩陵片石。

在韩陵山的南坡有一株千年酸枣树王,树高近8米,且枝繁叶茂,年年果实累累。相传1775年的秋天,乾隆皇帝巡游路过彰德府,来到韩陵山赏寺庙碑文。乾隆来到了这棵酸枣树下,但见红枣遮日,酸香四溢。他摘下一颗酸枣放入口中,感觉味道竟然胜过宫中的冰糖葫芦。乾隆一连吃了几颗,一边吃一边感叹:“好酸枣!好酸枣!”他仔细看了看酸枣树,又发出“真乃酸枣树王矣!”的赞叹。从此,这棵酸枣树就称了王。

如今,淮阴侯韩信的屯兵处早已灰飞烟灭,留下来的只有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里,韩陵山一如既往的姿色。

山西省:韩信拜仙石

韩信拜仙石

韩信拜仙石位于山西省介休城东南20公里处的绵山水涛沟景区。绵山,又称介山,属太岳山脉,居介休、灵石、沁源三县交界处,绵延50余公里,是太岳山(霍山)向北延伸的一条支脉。最高海拔2566.6米,相对高度1000米以上,以其形势绵亘而得名。绵山集山光水色、文物胜迹、佛寺神庙、革命遗址于一体,是山西省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道教文化名山。

绵山地势险要,历来兵家必争。隋末唐初李世民曾在绵山下雀鼠谷大败宋金刚,收降尉迟恭。一百二十回《水浒传》留下了田虎带领农民起义军与官兵对垒的故事。绵山还记载有南宋李武功、李实领导义军抗击金兵入侵的事迹。明末太原武总兵也曾依托绵山收复失地,以图再起。抗战初期,冯玉祥将军所属方振武部在绵山举行了震惊中外的抗日誓师。

相传大军事家韩信也与绵山有不解之缘,汉高祖四年(前203年),韩信率兵作战扎营于绵山脚下。正当韩信被围困时,有人建议他上绵山一游,或许能够悟得用兵之道。韩信行至这里,朦胧中看见有两位僧人对弈。韩信上前施礼询问,得知此二人正是秦鸟公和迦毗摩罗尊者,他们在此等候玉皇大帝前来讲经。不一会儿,就见对面山上灵光四射,旁边还似有天兵天将正在布阵。韩信看着看着,茅塞顿开,悟得用兵之法。韩信遂向两位仙人跪拜,只见那两位仙人飞到山顶,化成两位大将军。此时空中传来:“我们在此为你助阵!”韩信拜过仙人,会到军营,巧用疑兵之计一举战胜敌军。

韩信拜过仙人的地方后来被人们叫做拜仙石,现此处还建有韩信亭。驻足这里,将军崖、讲经台尽收眼中。不禁使人浮想联翩。

河北省:马岭关等四处

1.马岭关

马岭关又称马陵口关,位于河北省邢台县宁家庄乡明水掌村,是秦汉以来中国北部边陲的一个重要关隘,乃兵家必争之地,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马岭关在明代是马陵口总口,下辖24个隘口,重修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传说,汉朝大将韩信曾盘据此关。

马岭关地势险要,东南有重恋叠嶂、千寻绝壁的牛群垴,西北是异峰挺拔、万丈悬崖的白虎山。形成东、南、北三面的天然屏障。关隘设在两山之间的谷口处,只有东门和西门。东门外是数百米高的陡崖峭壁,唯盘绕于崖间的一条小路可以上下;西门外有一条二十米宽的鬼谷沟,在山谷最窄处有一吊桥,桥对岸是数百米高的悬崖,有一小径从悬崖处盘绕而上。山的顶端,又有坚厚的石墙维护,颇有关外之关之感。东、西两门之间是一小盆地,约有五千平方米。原有官厅、营房等,可供一个营的兵力驻扎。整个关呈长方形,布局别致壮观,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特点。

马岭关地理位置特殊,是一个理想的军事要塞。即使是现在,我们从残垣断壁上仍然隐约可以清楚地看到要塞原来的宏伟规模。清康熙《邢台县志》载:“韩信寨,城西北一百六十里马岭山脊大峰也。悬崖陡壁,高出云表,为西北诸山之祖。上有台,名日放箭台。”汉高祖三年(前204年)十月,韩信率一万余新招募的汉军越过太行山北进讨伐燕赵,用奇兵一举破井陉,消灭了二十万赵、代联军。相传,韩信伐赵时的统帅部就设在了马岭关,韩信还曾登烽火台放箭御敌,因此这里有韩信寨和韩信放箭台。

2.白鹿泉

白鹿泉位于河北省鹿泉市西部山区,西倚太行山,距鹿泉城区2公里。

白鹿泉,泉口直径l米,深3米,状如圆锥。白鹿泉水源于石灰岩地区的岩溶泉,是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的天然矿泉水,其中含锶量极高,是开发纯净水、矿泉水的极好资源。著名的“鹿泉大曲”、“鹿泉浓香”、“鹿泉液”等名酒因泉水而享誉一方。

白鹿泉有许多美丽的传说,但据当地地方文献记载,白鹿泉乃因汉将韩信破赵时途经石邑(今鹿泉市)莲花山,寻水射杀白鹿而得清泉,遂称白鹿泉。后人曾在此建淮明侯韩信祠以祭。

白鹿泉至今源源不断,涌若珠倾。韩信师患无水、射鹿得泉的传说在民间也广为流传。到了隋朝,这里的人们干脆把这个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城市的名称也改叫鹿泉了。

白鹿泉四季泉涌,飞珠溅玉,东流成溪,清澈见底,患泽一方。四周山环林茂,清凉宜人,“鹿泉飞珠”为“获鹿八景”之一,历代文人皆有诗赞颂。多少年来,涓涓鹿泉水似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源远流长的鹿泉文化,而韩信也成为鹿泉文化中的一座不朽的丰碑。

3.燕赵柏王

在河北省鹿泉市的西胡申村中,有一株桧柏,树围近4米、高10余米,苍郁、劲拔、枝繁、叶茂。相传,这株柏树就是当年韩信受派遣到山间寻水的大将胡申自尽之树。经林业专家鉴定,此树树龄确在2200年以上,是石家庄市区最古老的野生桧柏,被称为“燕赵柏王”。柏王树龄虽长,却没有衰老的迹象。

传说楚汉相争时,汉军韩信亲率数万大军伐赵至井陉道中,恰逢大旱年景,甘霖久违,河床干涸,许多官兵怨声载道,他们已经长时间滴水未进。韩信心急如焚,速派一军士寻找水源,未能如愿;再派一人,依然无功而返。眼见越来越多的将士唇上挂了血珠,步履几近蹒跚,韩信寄希望于爱将胡申,遣到胡申外出寻水。胡申领命,自忖此事关乎战局,韩将军如此信任,若找不到水源自己就无颜再见大将军。胡申发誓一定要找到水源,他毅然扬鞭策马,转瞬消失在峰恋沟壑间。

山路迢迢,渺无人烟。水流似乎故意抬高身价,无视人们对他的渴望,也无视人们的付出,任你以夜继日,任你踏破铁鞋,任你千呼万唤,始终不露娇容倩影。胡申走遍了周围方圆几十里的峰恋沟壑,虽然已经精疲力竭,结果还是一无所获。他原本强健的体魄开始为疲惫和困顿袭裹,炯炯双目也渐趋黯然。这个铮铮铁骨般的硬汉子面对强敌不曾有过任何畏葸,然而此时他躯体里的热血不再沸腾,哀戚、自责、无奈俘虏了这位有口皆碑的旷达之士。胡申无法自持,最终选择了以死相报。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自缢于近旁这棵桧柏之上。

此时的韩信忧心忡忡,寝食难安,他走出军帐,排解郁闷。蓦然,只见营地不远处一只白鹿追沙逐尘般狂奔,韩信飞身上马,穷追不舍。稍近白鹿,韩信弯弓搭箭,“嗖”地一声弓箭迅疾飞出,就在这时韩信眼前闪过一道白光,白鹿瞬间遁形于白光之中。再看箭镞入地处,一泓泉流,汩汩有声,蜿蜒而出。韩信虔诚跪地,掬一捧清泉畅饮,甘冽浓醇,周身通泰,真像喝下了琼浆玉液一般。

韩信的部队得救了,韩信四处派人寻找胡申,终于在那棵桧柏树下找到了胡申的遗体,韩信令将士厚葬了胡申。人们都说是胡申的英灵感动了当地的土地神,土地神为胡申指明了水源,胡申便化作一只白鹿,引领韩信射鹿得泉,白鹿泉遂由此而得名。

历经2000多年岁月的洗礼,当年的那颗桧柏已经成为“燕赵柏王”,古柏依然苍劲坚韧,它植根于岩缝之中,无声地向人们讲述着一个古老而悲壮的故事。

4.韩王山

位于涉县县城东5公里处,占地面积3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199米,因汉将韩信曾屯兵于此而得名。山顶常有云雾笼罩,素有“韩山戴雨”之美誉,为涉县古“八景”之一。其自然景观奇特,人文景观丰富,加上有关韩信的诸多民间传说,游客在领略大自然旖旎风光之余,又可重温楚汉相争那段峥嵘岁月。

陕西省:汉长安城遗址两处

1.汉长安城遗址

凡是到过古城西安的人都知道,西安城规模宏大,雄伟壮观,市区内经纬分明,街道整齐宽敞,如棋盘般错落有致。西安原名长安,传说这还是象棋的祖师——韩信当年策划建设的呢。

话说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委经国重任以萧何,并纳萧何力荐之言,拜韩信为上将军,统领百万雄兵歼灭西楚霸王项羽于乌江,一统天下。论功行赏封韩信为楚王,并赐予免死金牌。刘邦圣旨诏日:“韩信上将军功在社稷,封为楚王,凡卿头顶天,脚立地,铁器不准加害其身……”然而,韩信功高震主,刘邦惟恐江山为其所夺,于是,他用陈平“伪游云梦”之计,以“谋反”之罪将韩信下狱。

在狱中,有个叫僖孔的狱吏十分敬重韩信。一天,僖孔对韩信说:“请将军授我兵法,以传后代,为将军扬名。”韩信开始不肯,在僖孔再三请求下,他经过仔细考虑,终于答应三天后再谈。

三天后,僖孔来见韩信,韩信与僖孔相对而坐。只见韩信在地上画了两个大方框,分敌我两阵,两个大方框中间是一条界河,内写“楚河、汉界”。每方有三十二个小方格,一边布着十六方小红纸片,分别写着帅、仕、相、车、马、炮、兵等字样,另一边布着十六方小蓝纸片,也分别写着将、士、象、车、马、炮、卒等字样。僖孔见后面露惊异之色:“这是兵法?”韩信说:“你莫小看这小小的七十二个方格,它可是个能容纳千军万马的大战场哩。这十六方小纸片,各代表一方,用兵时只要文武结合,上下一致,统盘筹划,配合有方,就会千变万化,百战百胜。你精通此法后,用于兵事,无不如是,为将就可无敌天下矣。”僖孔听后双膝跪地拜韩信为师,终日专心致志地研究。后来,为了方便,僖孔把棋格画在纸上,并削木为子代替小纸片。因为这东西为木头做成,又因为用棋子布阵,像打仗却又不是实战,所以就称它为“象棋”。经过僖孔的传播,很多人学会了象棋。

由于韩信“谋反”没有证据,不久,刘邦把韩信从狱中放了出来,将他贬为淮阴侯,软禁在自己的身边。

韩信出狱后,恰逢刘邦择地建都。刘邦选中了与秦都咸阳隔渭河相望的长安。这长安位于渭河盆地中央,南倚秦岭,山势挺秀,北临渭河,平原广阔,是个风景佳胜之地。都城地址选好以后,刘邦就命韩信对长安城进行策划和布局,由萧何督导兴建。韩信经过深思熟虑,将在狱中思考的两军对阵模型运用到长安城的建设中来,因此,韩信策划的长安城经纬布局形如棋盘。

汉高祖刘邦的皇室宫殿建设得富丽堂皇,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未央宫”,占地数十亩,是根据八卦五行数理建造,人工山水美景到处都是,楼阁层叠,绵延数里。宫内有白虎军机处,皇帝的内院寝宫,武库则收藏秦始皇搜刮天下的神兵利器,有圈养珍奇异兽的兽园以供观赏,有与嫔妃舞乐的“仙妃厅”、祭神的“朝天观”、御林军的住所“御卫营”。皇帝的吃喝玩乐都集中在“未央宫”附近。

长安城建好以后,刘邦住进长安城未央宫。此时,天下已经太平,但刘邦却整日疑心重重,生怕韩信有一天会夺去他的皇帝宝座。于是,他用丞相萧何之计,将韩信诱入未央宫钟室,地铺红毯隔地,上架罗网遮天,用竹剑刺死,收回兵符,稳坐江山。民间从此留下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故事,长安城棋盘一样的街道布局也成为韩信的绝笔。

2.韩信滩

韩信滩位于西安市西郊的汉朝未央宫遗址附近,传说这里就是韩信被杀害的地方。关于韩信之死,这里的民间还有一个传说,刘邦曾承诺韩信有“三个不杀”:一是天不杀韩信;二是君不杀韩信;三是铁不杀韩信。君不杀韩信就是说刘邦自己不会杀韩信。铁不杀韩信就是说所有的兵器都不能杀韩信,因为当时所有的兵器几乎都是铁质的,刘邦是天子,有了他的这三条承诺,当时一般人认为,韩信是不会被杀掉的,刘邦当时也认为他能够驾驭韩信,所以也不想杀掉韩信。但是,吕后却非常想杀死韩信,为了做到刘邦说过的“三不杀韩信”,她选择刘邦不在的时候对韩信动手,这样就做到了第二条——“君不杀韩信”。吕后让萧何把韩信骗进未央宫,因为那段时间韩信很谨慎,它决不轻易出门,只有萧何的话他才会听,因为萧何是他的伯乐。萧何不敢不听吕后的话,便助纣为虐将韩信骗到宫中。吕后让人用黑布把困锁韩信的笼子严严实实地裹起了来,使韩信不见天日,就自认为做到了第一条——“天不杀韩信”。然后,吕后又命令一群宫女拿着削尖的长竹签,围着笼子齐声往里猛刺,这就做到了第三条——“铁不杀韩信”,韩信就这样被杀害了。

韩信滩面积不大,大小不足一亩地。这个地方十分神奇,一方面韩信滩处在西安市人口密集的平川地带,韩信在这里被杀害,两千多年过去了,世事变迁,能够保存至今确实是个奇迹;另一方面,韩信滩上的草一年四季都是红色的,据说是因为韩信的鲜血洒在了这里,使这里的草永远变成了红色。当地群众对韩信的悲剧结局十分同情,也十分敬畏他,两千多年来从来没有人耕种过这块土地。

江西省:韩信峡

韩信峡

赣南古邑于都县城东北面30公里处,坐落着一个山川形胜、风景秀丽的客家古村落——段屋乡寒信村。寒信村有人家数百户,常住人口近两千,百分之九十以上是肖姓人家。这里最著名的一处自然景观就是村前梅江上的寒信峡。关于寒信村、寒信峡名字的由来,当地有这样一种传说,寒信村,当为韩信村!寒信峡,即为韩信峡!这种传说赋予了当地肖姓乡人美好的祈愿在其中,他们认为,借助韩信大将军的守护,肖姓遂人丁兴旺,繁衍如斯!

传说不知道是哪一年,有几个读书人行游至此峡前,但见梅江浩浩汤汤,宽阔如洋,鱼虾逐浪,岸边榕树透迤,香樟溢华,风光旖旎,更有前方深潭漩流奔涌,巨礁横立,气势磅礴。峡谷两岸雄峻、巍峨的将军山、旗形山奇峰突兀,对峙而立,乃合“狮象把门”之象。两座大山一如将军昂立,一如旌旗招展,及其之间一道鸿沟巨峡夹持着滔滔奔涌的梅江水轰然东去,他们不禁欢叹:此地之险要,若有韩信将军把关,万夫莫开也!韩信峡遂叫了开来,峡下之深潭也相应被叫做韩信潭了。

韩信峡的名字也曾经出现在当地的志书中,清同治十三年修的《雩都县志》中雩都县地图中就赫然标有“韩信峡”。韩信峡当真有大将军风范,它以一隘雄威,将梅水的激情尽然敛收,积成深潭,全没了韩信峡上游的湍急感。梅水在韩信潭稍作回漩后,遂以一种平稳、轻盈的姿态流向远方。

贵州省:霸王谷

霸王谷

霸王谷位于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3A”级风景名胜区乌江山峡西岸,与乌江黎芝峡紧紧相邻。霸王谷是一个风景名胜区,景区内山形极为奇异,那些高耸入云、直指苍穹、千姿百态的石笋、石岩、石壁和石林酷似楚汉相争时期的所有历史人物,布局场景几乎包揽了楚汉相争时期发生的所有大事,奇妙的地质奇观竟然与历史上的战争事件自然吻合,巧合之极,令人叹为观止。

霸王谷又名黑嚎壕,传说每逢阴雨天气,峡谷内便风起云涌,雷声阵阵,似有千军万马在谷内涌动、厮杀。在这个纵深20余里的大峡谷里,100多座大大小小的奇峰、危恋,连绵起伏,如竹笋般比肩林立。奇怪的是,这些石笋、石岩、石壁、石林的阳面及其排列的相对顺序,都能让人从楚汉相争的故事中找到脸谱和情节,筒直就是一部楚汉相争的奇书。

这些石笋、石岩、石壁、石林中,有韩信、项羽、刘邦、虞姬、范增、张良、萧何、周勃、樊哙等众多的人物形象。西楚霸王项羽的拔山盖世、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汉帝刘邦阴险深沉、高高在上的帝王嘴脸,一代兵仙韩信的指点江山、叱咤风云的将帅风范,萧何、张良、范曾运筹帷幄、布局谋篇的谋士神韵,美女虞姬的一往情深和生离死别的哀怨情仇以及韩信点将台下阵容整肃、蓄势待发的万千将士无不生动形象,栩栩如生。演绎楚汉相争时期萧何月下追韩信、刘邦拜将、韩信点兵、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乌江自刎等历史场景也一一呈现在人们的眼前,站在谷顶,放眼看去,整个峡谷至南而北,谷底狭长曲折,谷面峰绝壁悬,气势磅礴,一江划出楚河汉界清晰可见。

霸王谷景区不仅是旅游览胜的景地,更是对喀斯特地貌进行科学考察的理想场所。霸王谷特殊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赋予峰恋以丰富的形象和奇崛的神韵,这些峰恋与历史人物是那么的逼真、那么的传神,堪称世间一绝,让人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走出霸王谷,人们在感叹之余不禁还会回首看看韩信和他麾下的万千勇士,看看楚汉战争的宏阔场景。昔日的风云人物已经成为过去,只留下一座座山头、一片片石林和一个个口耳相传的故事,而峡底那狭长、弯曲、细小的乌江依旧随峡而下,不知疲倦地奔涌向前。

台湾:南投县韩信庙等两处

1.南投县韩信庙

台湾全岛供奉韩信爷的庙宇约有40余座,在南投县名间乡还有一家以韩信(赌神)为主神的庙宇。

2.桃园新屋八路财神庙

传说韩信用“设赌安军心”的方法,在士兵困乏时以赌来激励精神,屡战屡胜,因此被奉为赌神以祭祀,是求偏财的神祗。在新屋乡笨港村埔子顶30-11号供奉的八路财神,当地群众呼为“韩信爷”。

【内容来源】选自韩信文化丛书《灵武冠世:韩信文化景点选编》,徐业龙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夏县韩信沟”和“韩山”选自见《文化韩信》,淮阴区政协文史资料18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