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兵仙,淮阴侯韩信(代序)
张 强
淮阴是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如果没有韩信,淮阴的影响力要大大地打折扣。在淮阴悠长的历史中,彪炳史册的人物比比皆是,为什么只有韩信能成为代名词?道理很筒单,楚汉之争时,韩信已成为叱咤风云的大将,与萧何、张良一起被誉为“兴汉三杰”。遗憾的是,一个为汉得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的人却因刘邦的猜忌遭到杀害。这些,怎能不引起后人的同情和关注呢?
中国第一部通史《史记》生动形象地记载了韩信事迹,在那篇妇孺皆知的传记中,司马迁以“淮阴侯”名篇,对宣扬淮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后,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艺术家以《史记·淮阴侯列传》为题材进行艺术再创造时,始终把韩信与“淮阴侯”联系在一起。这样一来,借助于“淮阴侯韩信”一词,淮阴迅速成为人们神往的地方。
淮阴建城于何时?不得而知。假定甘罗城是最早的淮阴城,那么,迄今起码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淮阴真正走向繁华应在春秋后期。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完成北上争霸的大业,筑邗城(今江苏扬州附近)时开挖了南接长江、北入淮河的水上运输通道邗沟。邗沟的北端是末口,末口旧属淮阴,凭借这条黄金水道,淮阴开始成为水陆交通的重镇。
韩信少年孤苦,贫穷无以自立,因此受到俗人的冷眼,乃至被迫接受胯下之辱。《史记·淮阴侯列传》云:“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日:‘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日:‘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陈涉大泽乡反秦首义后,韩信投身于项梁的队伍,因得不到重用,又远涉汉中投奔刘邦,经萧何举荐,开始在楚汉之争中大显身手。因为这样的缘故,后人把韩信受胯下之辱的行为视为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典范,并借以励志。
结识萧何,是韩信人生的转折点。起初,萧何推荐韩信,刘邦没有立即起用韩信。韩信见才华得不到施展,遂另谋出路。萧何听说韩信出走后,立即追赶挽留,遂上演了一出“萧何月下追韩信”的佳话。我们追寻往事时,有幸在陕西省留坝县马道镇街头寒溪河东岸发现了记载萧何追韩信事迹的碑亭。碑亭更为久远的遗迹虽不复存在,但立有清乾隆、嘉庆和道光年间的石刻,这些石刻生动地记载了萧何追韩信的故事,并在当地留下了“不是寒溪一夜涨,那得刘汉四百年”的歌谣。萧何追韩信,追回了大汉江山。北宋诗人文彦博《题韩溪诗》云:“韩信未遭英主顾,萧何亲至此中追。君王表意争天下,不得斯人未可知。”清代诗人朱彝尊《咏史》亦云:“汉皇将将屈群雄,心许淮阴国士风。不分后来输绛灌,名高一十八元功。”如果没有韩信,刘邦怎能开创汉家400年的基业呢?
陕西汉中南环中路南侧汉江之滨的拜将坛(一称拜将台),据说是韩信登坛接受拜将的地方。公元前206年6月,在萧何的力荐下,刘邦亲自择良日,设坛场,斋戒,备大礼,拜韩信为大将军。这一场面的盛大和隆重似乎可以从历史封存的拜将台中得到印证。拜将台由南北列置的两座方形高台组成,台场平坦宽敞,四周用汉白玉栏杆围砌,中央有韩信左手握住剑柄,右手托起帅印的塑像,其一副威风凛凛的塑像与拜将坛门楼上额书“国士无双”四字遥相呼应。“国士无双”是萧何对韩信的评价,或许是这四个字打动了刘邦,才有了刘邦拜将之举。北宋诗人张俞《韩信坛》云:“汉用亡臣策,登坛授钺时。须知数仞土,曾立太平基。”明代诗人侯居坤《拜将台》云:“汉水城南万木丛,高皇曾此拜元戎。兴刘赤帜多多善,拒彻丹心耿耿忠。项蹶乌江功已最,身擒云梦计何穷?登坛旧迹今犹在,千古人怀国士风。”刘邦拜将以后,把具有卓越军事才能的韩信推到了楚汉相争的政治大舞台上。在这中间,韩信所向披靡,助刘邦打下了大汉江山。从某种意义说,拜将台实际上是汉王朝的奠基石。
韩信是天才的军事家,他的军事指挥才能表现在总揽全局和把握形势的能力上。拜将仪式结束后,刘邦立即请教韩信。韩信细致地分析了楚汉双方的形势,列举了项羽在用人、战略、政策上的种种失误后,指出只要反其道而行之,任用贤将,论功行赏,救济百姓,收天下人心,夺取三秦,就可以与项羽一争天下。这段对话后来被史家称为“汉中策”或“登台对”。它给人的启示是,仅仅注意到韩信的军事才能是不够的,还应该看到他的军事才能是在卓越的政治远见中得到张扬的。清人张潮《拜将坛》云:“不见将军登古台,空谋相国为雄才。五年筹策数言定,万里烟尘百战开。猛士计成夸善将,大风歌起动悲哀。闲亭独倚江城外,惆怅斜晖满绿苔。”清人章炬《将台怀古》亦云:“高秋乘兴一登台,云净天空四望开。远浦烟光迷岭岫,平芜野色上蒿莱。重瞳慢敌谁知勇?隆准轻儒实爱材。推毂筑坛千载事,英雄过此尽徘徊。”韩信为刘邦争夺天下描绘了宏伟的蓝图。可以说谁得到韩信,谁将拥有天下。换言之,项羽因不能知人善任,导致韩信为刘邦所用,这一切,都给后世留下不尽的思索。
登坛拜将是韩信人生走向辉煌的开始,从此,在群雄逐鹿的政治舞台上,韩信开始了自己的戎马生涯。在这中间,韩信率领汉军出陈仓,定三秦,平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灭楚,以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演绎了一场又一场流光四溢的战争史诗。
破魏是显示韩信军事才能的重要事件。公元前205年8月,刘邦以韩信为左丞相,率曹参、灌婴等破魏。当时,魏王豹针对韩信,在黄河东岸的蒲坂一带布下重兵,试图通过封锁黄河渡口来阻止汉军渡河。针对魏军的部署,韩信采用声东击西、避实击虚的战术,一方面将大量的船只集中在蒲坂对面的黄河渡口,摆出一副从临晋关渡河的架势;另一方面派大军直奔临晋关上游的夏阳,乘魏军不备,采用筒单的渡河工具木罂缻抢渡黄河。渡河后,直接破袭魏军后方重镇安邑,然后回击魏王豹的主力。夏阳古渡位于陕西韩城芝川镇夏阳村的东面,为了纪念韩信渡河破魏,后人把渡口改名为“木罂渡”或“淮阴渡”。明万历年间,合阳知县刘应卜《咏淮阴渡》云:“木罂飞渡笑艨艟,相拒蒲津让首功。坛上英雄随水去,涛声犹似战河中。”破魏之战展示了韩信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声东击西、出其不意地从夏阳渡河,打破了魏军的战略部署。随后,攻占敌后重镇,大大地动摇了魏军军心,达到了一举全歼魏军主力的目的。经此一战,为汉与楚争锋天下奠定了基础。
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当推井陉关一战。井陉关背负太行,腹地是广袤的华北平原,因扼晋冀咽喉,是韩信攻赵时必须争夺的要地。公元前204年10月,韩信率部攻赵。根据敌强我弱、士兵大都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特点,韩信先是挑选两千名轻骑兵,令其埋伏敌后,等赵军倾巢出动时“疾入赵壁,拔赵旗,立汉赤帜”(《史记·淮阴侯列传》)。随后又结成“背水阵”,以背水布阵这一不合兵书理论的战法麻痹赵军和激励自己的部队。经此一战,韩信全歼赵军20万主力,同时斩杀赵军统帅陈馀,生俘赵王歇。井陉关之战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战斗结束后,众将因不理解背水结阵的道理提出疑问时,韩信解释道:“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日‘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同上)韩信之所以能百战百胜,与他灵活多变的指挥和对形势的正确判断有着密切的关系。唐代诗人王涯《从军词》云:“戈甲从军久,风云识阵难。今朝拜韩信,计日斩成安。”宋代诗人楼钥《背水阵诗》云:“十里当勍敌,临机事寝危。萆山兵已遣,背水阵尤奇。前泽书诚有,行权我独知。正须投死地,何用恤群疑。拔帜终如约,传餐亦应期。孙吴非纸上,方略要从宜。”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韩信以出神入化的指挥艺术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平定赵国之后,韩信挥师直奔燕国。当时,燕国将良兵广,城池坚固。此时,汉军远离关中,缺少支援,又连续征战,士卒疲惫不堪。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降服燕国是韩信必须思考的问题。为了早日击破燕,韩信放下架子主动向“降虏”李左车请教破燕的方略。唐代诗人胡曾《泜水》云:“韩信经营按镆铘,临戎叱咤有谁加。犹疑转战逢勍敌,更向军中问左车。”韩信采纳李左车的计谋,摆出即将攻燕的架势,与此同时,致书燕王臧荼,说明利害关系,慑于韩信的声威,燕王臧荼只得放弃抵抗,背楚归汉。北宋诗人王安石在《韩信》一诗中写道:“贫贱侵凌富贵骄,功名无复在刍荛。将军北面师降虏,此事人间久寂寥。”王安石一笔并写两面,既赞美了韩信求教李左车的做法,同时也赞赏了韩信兵不血刃、善于用兵的智慧。
这些经典的战例堪称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观,其卓越的用兵艺术为后世兵家所推崇。在转战南北的过程中,韩信的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在许多地方留下了历史遗迹。千百年来,这些遗迹以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他们吟诗作赋、寄情言志,反过来又为韩信增添了新的文化内容。
然而,历史似乎是在开玩笑,一个曾为汉家一统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的人,到后来却在刘邦、吕后的阴谋中身首异端。其实,出现这样的悲剧是必然的。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鼾睡?手握重兵的韩信又如何能躲开刘邦的猜忌呢?要想说透韩信的悲剧,可以萧何的故事为参照系数。萧何与刘邦是老朋友,早年,萧何曾给予刘邦多方面的关心和照顾。如萧何“以吏事护高祖”(《史记·萧相国世家》),又如刘邦带乡人到咸阳服徭役,“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同上)。很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当萧何经营关中、全力以赴地支持刘邦与项羽决战时,刘邦总是派使者从前方回来专程问候萧何。对此,萧何困惑不解。直到有一天,鲍生告诉萧何,这是皇上对您不放心时,萧何才恍然大悟。为了消除刘邦的疑心,萧何将“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即把家人送到刘邦那里,才换来刘邦的放心。又如天下平定后,刘邦十分优待萧何,不但给萧何许多殊荣和赏赐,甚至还给他配上卫队。当大家都来祝贺时,是召平及时提醒萧何,促使萧何将赏赐全数退还给刘邦,随后又“悉以家私财佐军”,才换来了刘邦的“大喜”。再如黥布叛汉,刘邦率军亲征,多次派使者回来“问相国何为”。门客告诉萧何,刘邦“畏君倾动关中”。为此,恪尽职守的萧何不得不采用“自污”(同上)的办法,即故意做一些不法的事情,以此换取刘邦的放心。这三件事合在一起,可以看到刘邦早就对萧何动了杀机。幸亏,有人提醒,萧何才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劫难。将这三件事放在一起,司马迁似乎想诉说一个事实,刘邦得天下后已高高地祭起了诛杀功臣的屠刀。事实上,楚汉战争刚结束,刘邦已拿韩信开刀了。具体地讲,先是把韩信由齐地徙封为楚王,使其失去依托;随后又于云梦设计擒拿韩信。为此,韩信愤怒地质问刘邦:“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史记·淮阴侯列传》)因实在找不出诛杀的理由,只得将韩信贬为淮阴侯。南朝诗人张正见《赋得韩信》云:“淮阴总汉兵,燕齐擅远声。沉沙拥急水,拔帜上危城。野有千金报,朝称三杰名。所悲云梦泽,空伤狡兔情。”唐代诗人胡曾《云梦》又云:“汉祖听谗不可防,伪游韩信果罹殃。十处辛苦平天下,何事生擒入帝乡?”唐代诗人王珏《咏淮阴侯》亦云:“秦王日凶慝,豪杰争共亡。信亦何为者,剑歌从项梁。项羽不能用,脱身归汉王。道契君臣合,时来名位彰。北讨燕承命,东驱楚绝粮。斩龙堰潍水,擒豹熸夏阳。功成享天禄,建旗还南昌。千金答漂母,百钱酬下乡。吉凶成纠纆,倚伏难预详。弓藏狡兔尽,慷慨念心伤。”韩信被杀实在是冤枉。因为在楚汉之争的紧要关头,先后有武涉、蒯通等劝韩信抓住时机背汉自立,但韩信均不为所动。
韩信为什么没有反汉?道理很筒单,韩信是知恩图报之人。早年,“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日:‘吾必有以重报母。”’(《史记·淮阴侯列传》)后来,韩信封楚王,“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同上)此外,韩信事楚时,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曾多次向项羽建言献策,却不为项羽所用。归汉后,成为统率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使其下定决心用自己的一生来回报刘邦。明末清初诗人沙张白《淮阴市》云:“报辱犹官尉,酬恩忍见疑。区区酬报意,或冀汉王知。”公元前196年,刘邦、吕后不顾君臣信义,以莫须有的罪名将韩信杀害。
杀害韩信是汉王朝的重大事件,历代为韩信辨诬者不乏其人。如唐代诗人刘禹锡《韩信庙》云:“将略兵机命世雄,仓黄钟室叹良弓。遂令后代登坛者,每一寻思怕立功。”刘禹锡抒写了批判刘邦无故诛杀韩信的愤懑之情。北宋诗人韩琦《淮阴侯祠》云:“破赵降燕汉业成,兔亡良犬日图烹。家憧上变安知实,史笔加诬贵有名。功盖一时诚不灭,恨埋千古欲谁明。荒祠尚枕陉间道,涧水空传哽咽声。”清人李柏《咏史》亦云:“吕雉阴图诸吕安,诛刘大将必诛韩。天公欲知淮阴事,草色千年血尚丹。”从这些诗句中,可见后人在为韩信鸣冤,在鞭答刘邦、吕雉杀害韩信的罪行。
韩信被杀与萧何有莫大的关系。宋代洪迈《容斋续笔·萧何绐韩信》云:“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萧何因充当吕后的帮凶,给自己留下了污点。北宋诗人张耒《韩信》一诗对萧何的做法提出了严肃的批评:“登坛一日冠群雄,钟室仓皇念蒯通。能用能诛谁计策?嗟君终自愧萧公。”张耒在《题淮阴侯庙》又扼腕道:“云梦何须伪出游,遭谗犹得故乡侯。平生萧相真知己,何事还同子女谋。”曾力荐韩信的萧何为什么不为韩信辨白,反而要与吕后合伙杀害韩信呢?这里提出的问题真是耐人寻味。
在楚汉相争的历史大决战中,韩信叱咤风云、纵横抨阖,演绎了一部流光溢彩、震古烁今的历史篇章。在这一过程中,韩信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帮助刘邦打下了江山,开创了两汉400年基业,更重要的是,他以实际行动为中国结束春秋战国以来的纷乱,重新走向统一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或许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历代文人墨客吟咏韩信者比比皆是,他们把自己的真挚情感献给这位天才的军事家。反过来说,正是有了他们的吟咏,韩信才在亘古不变的时空有了更大的声誉。
近几年来,淮阴一批文史工作者坚持以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为己任,将历代诗人吟咏韩信的诗篇勒成一编,送到我的案头。我以为是件大快人心的事,阅读之余,又提供了一些新的资料,以供补充。承编著者之请,又慨然为之序。这本书有诸多的优点,如书中收录了咏韩信的300多首诗作,全面而丰赡,对于进一步认识和了解韩信、对于弘扬地方文化非常有益。当然也有不足之处,如体例上是否可以编排得更为合理。希望读者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进一步增进对韩信的了解,进一步增进对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作者简介】张强,中国《史记》研究会副会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淮阴师范学院副院长。
【文章来源】《国士无双:历代诗人咏韩信》,刘学军,徐业龙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
篇章阅读5 季祥猛《永远的韩信》
永远的韩信(《文化韩信》序)
季祥猛
韩信(约前231—前196年),淮阴人,秦末战乱时投军项梁、项羽,再后投刘邦,为汉王朝建立作出巨大贡献,终被吕后以“谋反”罪杀害。就是这样一位特殊历史人物,2000多年来,一直为世人所推崇,其功、其谋、其德,形成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对中华民族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世代传承。
永恒的精神
功劳,彪炳千秋。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后,向刘邦献东向与项羽争天下之策,史家称之为“汉中对”,确定了汉灭楚的总体战略。然后,出敌不意,领兵袭定三秦。再后东驰救援,破魏、破代、破赵、下燕、袭齐,终至垓下会战,全歼楚军。韩信为汉朝的创建立下了不朽功勋,名列“兴汉三杰”。对功臣的崇拜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所以,韩信的功绩彪炳史册,世代赞颂。汉武帝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淮阴侯列传》是最早记载韩信伟大功绩的史料。其后,有东汉班固的《汉书》、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经典史书,大体以《史记》为蓝本记载韩信的生平事迹。除史载外,韩信的功绩还在民间广泛流传。
谋略,神钦鬼服。韩信先后指挥了陈仓之战、京索之战、安邑之战、破代之战、井陉之战、胁燕之战、破齐之战、潍水之战、彭城之战和垓下之战等一系列重要战役,其卓越的军事智谋和用兵艺术,在我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北宋武学博士何去非在他的著作《何博士备论》中说:“言兵无若孙武,用兵无若韩信”。南宋哲学家、文学家陈亮《酌古录》日:“信之用兵,古今一人而已。”明代军事理论家茅坤《史记钞》说:“予览观古兵家者流,当以韩信为最。”2008年田战省新著《影响世界的大军事家》则将韩信与孙武、成吉思汗以及亚历山大、汉尼拔、凯撒、腓特烈二世、拿破仑、纳尔逊、艾森豪威尔并列为世界历史上影响巨大的十大军事家。
美德,古今称道。韩信的美德可从他困顿少时、从军生涯和衣锦还乡三个时间段来说明。《史记》载:“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这一史实既表明韩信志存高远,同时又凸显他对母亲的至诚孝心。他在受漂母施食后,表示一定要报答,体现了他知恩图报的美德。他能忍胯下之辱,未逞匹夫之勇,体现其忍辱负重的美德。他在手握重兵之时,而以刘邦“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背之不义”为由,而不愿背叛刘邦。在韩信被封为楚王衣锦还乡后,给予恩人漂母千金以谢恩;给予“为德不卒”的南昌亭长以百钱,作为偿还;任命曾让他受胯下之辱的屠夫之子为中尉,以德报怨。这一系列行为都为后人称道。
不朽的文化
毫无疑问,韩信的功劳、谋略、美德被定格在历史中,但由此而形成的文化遗产是丰富多彩的。
成语故事。韩信在淮阴生活的故事演变成成语的有:知恩图报;晨炊蓐食;胯下之辱;不计前嫌;一饭千金;以德报怨等。从军生涯中的传奇故事演变成成语的有: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背水一战;拔帜易帜;人自为战;独当一面;解衣推食;逐鹿中原;四面楚歌等。被贬和被冤杀的故事演变成成语有:乌尽弓藏;多多益善;羞与哙伍;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等。我们也不难推断,韩信的故事,被作为成语固定下来,就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它对中国文化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这些以史实为依据的成语故事在韩信的家乡和韩信生活过、战斗过的地方,乃至全国流传着;同时还有许多按照人的意愿编造出来的故事,也在流传。在西安市的灞桥区广泛流传着韩信断头寻仇的故事:韩信被屈杀之后,其义愤的怒火无法泯灭,其愤怒的头颅带着一团怒火滚向灞桥,欲到吕雉的后宫即现在的灞桥镇吕家堡村寻吕后复仇。这则故事是人们为韩信鸣不平,对吕后鞭答意愿的表达。
纪念性遗存。韩信是一位历史巨人,人们称赞韩信,从心底里景仰韩信,所以,在我国许多地方存有关于韩信的遗存。这些遗存分为两类:一是原始的,如韩信生活过和战斗过的遗迹等;二是派生的,如后世所建的纪念性建筑等。淮安是韩信的出生地,他是在这里长大成人后渡过淮水投身项梁起义军队的。因而这里有关韩信的遗存十分丰厚,如,韩母墓、漂母墓、韩侯祠、韩侯钓台等。陕西是韩信的人生发生重大转折的地方,也是他人生终结的地方,因而遗存也很多,如,陕西留坝县的寒溪,汉中的拜将坛遗址、褒斜古道,西安市灞桥区的韩信墓等。各地的纪念性遗存,成为人们祭拜韩信的场所,也成为传播韩信文化的重要载体,揭示出传播韩信文化的广度与深度。
军事和文学艺术。韩信的相关文化遗产在军事领域影响最大,历史上兵家对韩信有“兵仙”、“神帅”之称,这一极高的称谓是以韩信卓越的用兵艺术为前提的。山东省韩信研究专家李兴斌先生把韩信的用兵艺术归纳为:统观全局,见识高远;谋虑细密,胜而后战;斗智不斗力,善出奇计;主动进攻,兵贵神速;因势利导,灵活多变。当然,相对于丰富多彩的韩信用兵艺术来讲,这些仅是概略,而实际内容要比此丰富得多。
有关韩信的文化遗产除军事艺术外,在文学艺术领域也非常丰富。古代文人墨客,崇敬韩信的题咏很多,如,黄庭坚、王安石、曹雪芹咏韩信的诗;刘禹锡、苏轼、梅尧臣、张耒等咏韩侯祠的诗;唐代诗人崔国辅、文学家罗隐、进士刘长卿等咏漂母的诗等。各地有关韩信遗存地都有关于韩信的题咏。这些题咏从不同的层面,揭示韩信文化的深刻内涵,把韩信文化用诗的语言表现出来,并成为载体和媒介让韩信文化古今中外地传承着。除诗歌外,还有戏剧,如《萧何月下追韩信》、《霸王别姬》、《四面楚歌》、《亡乌江》等。现在,韩信的故事已经被人们用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进行承载和传播。
韩信对中国文化影响确实是深远的,形成的文化积淀是深厚的,记录在浩如烟海的史书里,散布在神州各地。那么,通过什么途径能便捷而全面地了解韩信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呢?即将付梓的《文化韩信》一书适应了这一要求。本书内容全面,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立体地展示了有关韩信的文化遗产。她的面世对人们全面了解韩信和韩信对中国文化的重要影响是很有帮助的。
【作者简介】季祥猛,江苏省淮安市政协文史委主任。
【文章来源】《文化韩信》,淮安市淮阴区政协文史委员会编,淮阴文史资料第18辑。
篇章阅读6 刘琦《识透古人,警醒今人,启示后人》
识透古人 警省今人 启示后人(《韩信评传》序)
刘 琦
关于韩信,世界上凡是讲汉语的地方就很少有人不知道他,而且韩信的名字也早已渗透到了许许多多非汉语的群落,个中缘由极其筒单,那就是韩信冠绝古今的军事成就。韩信是我国古代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军事家,在波澜壮阔的楚汉战争中,韩信叱咤风云,纵横抨阖,用自己的卓越智慧和雄才大略谱写出一曲史诗般的壮丽篇章。
韩信工于庙算。韩信是一位能够洞览全局,善于深谋远虑的伟大的军事战略家,其卓越的战略禀赋最突出地表现在对楚汉战争起首要战略指导作用的“汉中策”上。汉高帝元年(前206年)六月,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拜将典礼结束后,刘邦当场急切地向韩信问计。韩信分析了楚汉双方的形势,列举了项羽在用人、战略、政策上的种种失误后,明确地指出项王的缺点正是汉王应当利用的,项王目前的这种貌似强大,实际上只是一种假象,是可以打败的。韩信指出,要反其道而行之,任用贤将,论功行赏,救济百姓,收天下人心,取三秦,东向灭楚。这一段高瞻远嘱的雄论,事实上为刘邦制定了东征以夺天下的根本方略。汉高帝二年四月,刘邦兵败彭城,一些原来归汉的诸侯王纷纷改换门庭投靠项羽。九月,韩信平定魏地,但战略形势仍然十分不利于汉。汉军正面受到了很大的压力,荥阳、成皋多次易守。在这关键时刻,韩信估量了当时楚汉双方的力量对比和客观形势,分析了彭城之战和灭魏之战的经验教训,及时提出一项宏伟的战略计划:“愿益兵三万人,臣请以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这一计划的实施对战争全局影响极大,韩信挥师东向,战诸侯,服地方,分散牵制了大量楚军,同时不断以魏、代、燕、赵、齐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源源不断地支援成、荥防线,最终拥三齐之地南向进取楚都彭城,完成了对楚军的战略包围。在历次战役的具体指挥上,韩信也同样能够全面分析交战双方的实际情况,认真考虑每次战役对战争全局的影响,从中找出制胜之道。汉高帝四年(前203年)八月,项羽与刘邦议和,双方划鸿沟为界,以西属汉,以东属楚。刘邦见楚军已兵疲食尽,形孤势危,正是消灭项羽的大好时机,于是约韩信、彭越等向项羽发起战略追击。刘邦谋划不周,急躁冒进,被项羽抓住战机,回师反击,打得大败,汉军损失惨重,被迫退守固陵,坚壁自守。为解固陵之围,韩信统观全局,认真分析战场形势,他没有按照刘邦的命令挥师径驰固陵,而是作出了占领楚都彭城的重大决策。韩信率三十万齐军南下,乘敌之隙,批亢捣虚,出其不意地占领楚都彭城。楚军失去战略依托,立即解固陵围兵,向垓下撤退。固陵解围,韩信不径趋固陵而首攻楚都彭城,既解了固陵汉军之危,又打破了项羽的持久战略,并迫使项羽进入汉军预设的战场,大大加快了楚汉战争的进程。
韩信智于用兵。韩信熟读兵书,并且掌握多方面的知识,诸如天文地理、规章法度、军事常识、用兵之法等等,丰富的学识积累和战争实践造就了一位杰出的军事天才。韩信用兵如神,他是我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军事家。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韩信总能以最恰当的战略战术去赢得胜利,其卓越的用兵艺术为后世兵家所推崇。《汉书·艺文志》分兵家为权谋、形势、阴阳、技巧四类,将韩信列为兵家权谋类。对于权谋,班固的解释是:“权谋者,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后战,兼形势,包阴阳,用技巧者也。”可见其为兵家之上乘,这也大致反映了韩信用兵的一些特点。韩信足智多谋,胸藏韬略,他在每战之前都进行严密侦察,做到对敌情、己情,以及天时、地利之情了如指掌,并根据具体情况运筹胜算,确定战法,进行周密的部署,既战则有章有法,处处主动,必获全胜。他率汉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举定三秦。汉王攻彭城受挫后,他收兵荥阳,击破楚军于京、索之间。他以木罂渡河,计擒魏豹而灭魏,又北擒夏说收取代地,再东下井陉,以背水阵诱斩陈余,平定赵国,接着传檄而定燕地。然后又东击齐鲁取临淄,壅囊决潍河,击杀楚将龙且,大败二十万齐楚联军。最后会兵垓下,一战而迫使楚霸王乌江自刎。在韩信指挥的所有战役中,不论是以寡击众,还是以众击寡,均是以智取胜,他或声东击西,或背水列阵,或水淹奇袭,或四面楚歌,都取得了巨大的军事效果,处处显示出军事权谋家的本色。韩信的卓著战绩堪称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观,其出神入化的指挥艺术和博大精深的军事谋略,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都是一份十分珍贵的遗产。
韩信有恩必报。韩信立身处世处处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范,他对漂母有恩必报,对刘邦忠心耿耿、义簿云天。韩信在故乡曾经流浪到淮阴城下临水垂钓,当时有许多老妇人在浣洗丝絮,其中一人见韩信饿得可怜,就给他饭吃,一连几十天,天天如此。司马迁将这位不知名的老妈妈称为漂母。韩信对漂母非常感激,他对漂母说:“吾必有以重报母。”漂母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后韩信为楚王时,召见当年给他饭吃的漂母,赐以千金,由此留下了“一饭千金”的典故。韩信出身寒微,经历坎坷。他少时孤苦,贫而无行,不得推择为吏。事楚之际,又不为项羽所用。归汉之初,仍未得知名,仅仅当了一名治栗都尉,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刘邦礼贤下士,择良日、斋戒、设坛具礼,拜韩信为大将军,并对韩信言听计用。刘邦给了韩信施展才华的舞台,韩信从此便决心以自己的一生奉献来回报刘邦的知遇之恩。及至韩信为齐王时,楚汉双方军事对垒也到了重要关头,韩信成为可以左右天下局势的关键人物。项羽派武涉游说韩信反汉连楚,三分天下,韩信不为所动。他在拒绝武涉时说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蒯通亦“知天下权在韩信,欲为奇策而感动之,以相人说韩信”,力劝韩信“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并向韩信指出继续听命于刘邦的危险性,以无可辨驳的事实分析利害关系,两次奉劝韩信叛汉自立。然而,韩信仍然选择忠心耿耿地为刘邦效力,最终帮助刘邦打下了江山,为开创两汉四百多年基业建树了丰功伟绩,为我国由秦末纷乱走向重新统一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韩信能屈能伸。韩信在故乡淮阴曾经受过胯下受辱,当时有许多人都笑韩信外勇内怯,称他为“胯夫”。韩信被封为楚王后,以德报怨,给屠中少年授职,后人无不称颂韩信“能屈能伸大丈夫”的气度。事实上,韩信一生的跌宕起伏也为人们展示了他那能屈能伸的阔大胸襟。韩信胸怀大志,在故乡受馈于漂母、忍耻于胯下,养晦韬略,静观时局,蓄势待发。秦二世三年(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拉开了武力反抗暴秦的序幕。韩信乘势而起,仗剑从军,加入了“伐无道,诛暴秦”的起义军行列。在项羽帐下,韩信充任执戟郎中,他跟随项羽战斗,潜心学习,深入研究,洞悉战争的规律,并对当时的政治形势有深刻而明晰的认识。汉高帝元年(前206年),韩信亡楚归汉,投到刘邦帐下,经萧何力荐,刘邦拜他为大将军。淮河岸边的孤独、寂寞与等待,项羽帐下的观察、探索与思考,在登台拜将之时化为惊世骇俗的亮相,寂寞多年的韩信从此登上历史舞台,在波澜壮阔的楚汉战争中运筹帷幄,自由驰骋,一展帅才雄风,挟不赏之功,名高于天下。
韩信无辜受戮。敌破谋臣亡,鸟尽良弓藏,楚歌唱尽了,历史功臣就该演绎悲剧了。韩信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在政治场上却败给了刘邦。帅才不及帝王术,功臣末路断头颅,这是韩信最恰当的人生写照。汉高祖刘邦的猜忌心在历史上是有名的,与他打天下的功臣几乎没有不被猜忌的,了解刘邦猜忌个性的谋臣如张良、萧何、陈平之流尚能掩饰光华以全身,韩信负经纬之才,济世之能,用兵天下莫有能制,所以当他还在满腹心绪地怀想烈马旌帜的岁月的时候,做了皇帝的刘邦已经将他视为喉中鲠骨、心腹之患了。刘邦为了巩固刚刚建立起来的统一的西汉中央政权,采取断然手段将楚汉战争中立有大功的异姓王一一剪灭。他选择的首要目标便是其心目中的最大威胁——功高盖世、智勇兼备的大将军韩信。韩信在楚汉相争的舞台上作了精彩绝伦的表演,留下了许多经典战例和千古佳话。他就像黑夜中的萤火虫一样,燃烧着自己最璀璨的生命,在谢幕的时候却死得无声无息。韩信的谋反问题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疑案,许多学者能够通过现象看本质,认为韩信之“谋反”是出于诬陷,肯定韩信被杀是一大冤狱。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士对韩信统观全局、擘画大计、多谋善战、忠勇奋发的形象大泼翰墨,写下了许多诗文称颂了韩信叱咤风云、纵横抨阖的历史功绩;也有许多诗文对韩信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悲剧结局深表痛惜;更多的是对韩信因“谋反”之罪横遭杀戮提出质疑,为韩信鸣不平。
韩信功在千秋。韩信是我国军事史上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军事家,其出神入化的指挥艺术和博大精深的军事谋略,大大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古代军事科学,揭示了中国军事科学发展的某些规律,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都是一份十分珍贵的遗产,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南宋哲学家、文学家陈亮日:“信之用兵,古今一人而已。”明代文学家茅坤亦认为:“予览观古兵家者流,当以韩信为最。”并以“兵仙”之名称誉韩信。一代伟人毛泽东对韩信也十分推重,并对韩信有不少精彩的评论。在著名的《论持久战》一文中,他通过剖析韩信破赵之战等战例来说明争取战争主动权的重要性,指出:“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影响到优势劣势和主动被动的变化,观于强大之军打败仗、弱小之军打胜仗的历史事实而益信。”在现当代,有许多军事家研究韩信,从韩信的作战实践中学习他的军事艺术,探讨战争的指导规律,吸收有益的借鉴。也有许多西方学者研究韩信,他们对韩信无不推崇备至,一些学者还将韩信称誉为冷兵器时代最伟大的军事家。
淮阴学人徐业龙对韩信及秦汉之际这段风云变幻的历史进行潜心研究,广泛阅读相关史籍,还沿着韩信当年生活、战斗的足迹,到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安徽、江苏等省的二十多个市、县(区),实地考察了各地与韩信有关的历史文化遗迹,获得大量第一手研究资料。通过对韩信成长历程、学识积累、人格特征、军事战略、用兵艺术及其蒙冤被杀等方面问题进行多视角、全方位的深入研究,力图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诚心求是,拨雾辨向,正本清源,为今人和后人研究韩信投石问路、拓展空间,取得了一批在较高学术层面上有一定影响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他近期又完成了《韩信评传》。该著以议论、史评和人物解剖的形式,全景式地再现了大军事家韩信那历尽磨难、屈辱、冷落、辉煌、失意和悲惨的一生,显示出作者力透纸背的功力。
著作以韩信的一生为线索,从韩信在淮阴的少年生活写起,历经他从军项梁、弃楚归汉、平定诸侯、天下一统,至被斩长乐宫钟室结束,展现了这位西汉开国大将大智、大勇、大义、大功亦大悲的曲折人生经历。作者按照历史的发展过程从总体上谋篇布局,精心安排,能够体现事理发展的内在逻辑,并把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逐一分析纳入对历史运动总过程的宏观把握之中。比如,对韩信的悲剧结局,作者分析了在刘邦剪除异姓的政策背景下,韩信不可避免地要走向绝境,其间对刘邦的阴险奸诈、吕雉的凶残狠毒、萧何的为虎作伥都有入木三分的揭露。作者以对人物和事件的微观分析支持对历史发展过程的宏观论述,同时又以对历史运动的宏观把握为背景,加深对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细致分析。比如,对刘邦连续打击诸侯王造成汉初军事中枢几近真空局面的分析,以及对殃及后世的匈奴之祸和对吕雉的无法无天、胆大妄为的解剖,由此得出的一系列结论足以警示后人,颇有识透古人、警省今人、启示后人的历史和现实价值。作品取正史为资料来源和分析对象,以严谨的考证、翔实的史料、精心的构思和朴实而不乏灵动的笔触,提出一系列犀利、精辟、独到的见解。考证精湛,信而有征,不囿成见,生动体现了当代学人对自己民族史的深沉体悟,也体现了作者在更高层次上系统探究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学术取向。该著的有些结论自然还有待商榷,对一些问题的分析也还有待进一步深化,但这种探讨无疑是大为成功和极有意义的。
韩信出生在淮阴,陕西是韩信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地方。在陕西,韩信首先以“汉中对”一语惊天下,这实际上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最成功的战略计划,对楚汉战争起首要战略指导作用,展示了韩信高远而卓绝的战略禀赋,为后世兵家所推崇。接着韩信用兵关中,演绎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和“临晋设疑,夏阳偷渡”等经典战例,以其出神入化的指挥艺术和博大精深的军事谋略为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宝库增添了新的瑰宝。楚汉战争胜利后,韩信娲居长安,著作兵书,序次兵法,开启了我国古代兵书整理、校定、分类与学术总结的先河,为传承我国古代兵学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我国古代军事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后来,韩信被吕后谋杀于未央宫,葬在灞河岸边的新筑镇新农村。天理昭彰,道义永在,陕西人对韩信十分崇敬热爱,千百年来人们始终对他同情有加,咏叹不绝。许多地方,特别是西安灞桥地区民间,关于韩信的故事和传说有很多,人们对韩信的智慧推崇备至,对他的悲剧结局寄予深深的同情,其忠义勇敢的英雄形象和有恩必报的道德情怀也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心目之中。可以说,陕西人也和韩信的故乡淮阴人一样,为曾经拥有这样一位叱咤风云的伟大军事家而感到自豪和荣耀。陕西西安、汉中、宝鸡等地的历史文化研究者也把韩信作为研究的重要课题,相关地区的专家学者通过学术交流活动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我与徐业龙先生因研究韩信而相识。徐业龙先生多年以来坚持研究韩信,勤奋好学,认真严谨,造诣精深,创造了一大批研究成果,令人敬佩。2005年3月,他来西安灞桥考察韩信墓遗址,我们从此相识并成为忘年交,徐业龙先生诚实谦虚的品质和严谨治学的态度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尊我为前辈,每有新作必寄来征求我的意见,几年相处,更加莫逆。《韩信评传》是徐业龙先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著的问世确实是值得庆贺的一件大喜事、大好事,必将对韩信研究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作为远方的韩信研究同仁,我感到一样激动,一样兴奋,一样欢呼!于《韩信评传》即将出版之际,我欣然命笔作序,并邀陈忠实先生为该书题写书名。希望作者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取得更大成绩。
【作者简介】刘琦,文化学者,政协陕西省第八届委员会常委。
【文章来源】《韩信评传》,徐业龙著,齐鲁书社,2008年9月。
篇章阅读7 徐业龙《论韩信》
论韩信
徐业龙
韩信(约前231—前196年),淮阴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是淮安最杰出的历史人物之一。韩信是战国时期韩国贵族的后裔,他父母早亡,少时孤苦,却勤奋读书,熟演兵法,胸怀大志。在故乡还经受了贫困潦倒、漂泊寄食、胯下受辱的磨炼。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仗剑从军,初投项梁,参加了东阿之战、定陶之役。项梁败亡,又属项羽,身历了巨鹿之战破釜沉舟九战破敌的壮举,也目睹了坑杀秦军降卒二十余万的暴行,又亲历了屠咸阳、焚宫室、杀子婴、掘始皇帝冢以及收财宝、妇女的大掠夺。在项羽麾下,韩信未受重用,后投奔刘邦,经萧何力荐,被拜为大将军。在楚汉相争的历史大决战中,韩信叱咤风云、纵横抨阖,谱就了辉煌的历史篇章,他先后指挥陈仓之战、京索之战、安邑之战、破代之战、井陉之战、破齐之战、潍水之战、彭城之战和垓下之战等一系列重要战役,其卓著战绩堪称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观,其卓越的军事智谋和用兵艺术为后世兵家所推崇。南宋哲学家、文学家陈亮日:“信之用兵,古今一人而已。”(《酌古录》)明代文学家茅坤认为:“古今兵家者流,当以韩信为最。”(《史记评林》卷92)后人以“兵仙神帅”之名赞誉这位叱咤风云的军事人物。
权全局,审大势,高瞻远瞩谋天下
孙子日:“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孙子兵法·计篇》)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多而复杂,举凡政治、经济、军事、天时、地利以及将帅和士兵的素质等等,无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它的进程和结局,这就要求决策者必须高瞻远嘱,从全局着眼,对敌我双方的客观条件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楚汉战争的发展进程和最后的胜利结局证明了韩信就是一位能够从全局着眼,具有深谋远略的军事战略家。
汉高帝元年(前206年)二月,项羽入关中分封天下于诸将。项羽背义帝之约封刘邦为汉王,刘邦对此十分不满,但其力量弱小,只好忍气吞声地离开关中,勉强就国。刘邦虽然时时都想杀出汉中与项羽一拼高下,但在得韩信之前,却被项羽表面上的强大所震慑,一直未能作出重大的行动决策。八月,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军,汉中拜将后,刘邦问计于韩信。韩信与刘邦的这段对话被史家称为“汉中策”或“登台对”,这段关系楚汉战争成败的精彩议论让韩信初露峥嵘、一鸣惊人。在这段议论中,韩信把刘、项双方的形势做了比较后指出:项王勇武,但不任属贤将,因而是匹夫之勇;项王虽关心人,但不能论功行赏,是妇人之仁;不居关中,而都彭城,是失去地利;放逐义帝,残杀无辜军民,失天下人心。项羽虽然霸天下而臣诸侯,但百姓不拥护他,所以其强易弱;相反,汉王入关后纪律严明,与民约法三章,得到秦民拥护。韩信列举了项羽在用人、战略、政策上的种种失误后,明确地指出项王的缺点正是汉王应当利用的,项王目前的这种貌似强大,实际上只是一种假象,是可以打败的。因此,要反其道而行之,任用贤将,论功行赏,救济百姓,收天下人心,取三秦、东向灭楚。韩信又分析了三秦的形势,比较了章邯等三人在关中的不得人心,和刘邦当时在关中打下的基础,结论说:“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刘邦听了韩信的议论,顿开茅塞,看到了希望,终于下定东向争权天下的决心。刘邦深深地悔恨自己与韩信相识过晚,他立即开始行动,按照韩信的部署和计划准备东征,首先夺取关中。在“东向争权天下”的战略方针指导下,韩信出故道、战陈仓、围废丘,民众夹道欢迎,而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相继束手被歼。尔后,汉以关中为根据地,刘邦与项羽对峙于荥阳、成皋,韩信率汉军破魏、灭代、平赵、胁燕、击齐,并最终在垓下击灭楚军。从楚汉战争的历史进程和最后结局来看,韩信的见识确实高远而卓绝。
汉高帝二年(前205年)四月,刘邦进取彭城失败后,魏王豹叛汉与楚联合,截断黄河西岸临晋关(今陕西大荔县东)的交通,对汉军的侧背构成严重威胁。八月,刘邦以韩信为左丞相,率曹参、灌婴等击魏,韩信采取声东击西、避实击虚的战术,一举击败魏王豹,尽定魏地。虽然韩信迅速灭掉了魏,拔掉了扎在汉军背上的芒刺,但战略形势仍然十分不利于汉。汉军正面受到了很大的压力,荥阳、成皋两次失守。艰苦而又长期的拉锯战,使得刘邦一度想放弃这些重要的战略据点,退守巩、洛。在这关键时刻,韩信总揽全局,估量了当时楚汉双方的力量对比和客观形势,分析了彭城之战和灭魏之战的经验教训,提出一项宏伟的战略计划。他向刘邦提出建议:“愿益兵三万人,臣请以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汉书·韩信传》)这是韩信继汉中拜将之后又一次向刘邦所提出重大战略建议。韩信的建议实质包括三层意思:第一是让刘邦率领汉军主力坚守荥阳正面战场,利用荥阳、成皋、巩、洛一带的有利地形,持久地同项羽周旋;第二是由韩信率领部分兵力,在北方战场上继续东进,大举出击,一一消灭赵、代、燕、齐等割据势力,完成对项羽的战略包围,实现楚、汉双方力量对比的转变;第三是韩信由齐地挥师南下,占领项羽的后方,然后转兵西下,与刘邦会师,围歼项羽于荥阳城下。这是我国战争史上第一次提出的正面持久防御同侧翼大举进攻相结合的战略方针,是一种很高超的战略指导艺术。刘邦对这个作战计划很赞许,让韩信指挥整个北方战场,并增调步兵三万,派熟悉代、赵等国情况的张耳去协助韩信。这一计划的实施,使得整个战场形势开始向有利于汉军而不利于楚军的方面转化,对战争全局影响极大。韩信开辟北线战场,攻城掠地,并不断以赵、代、燕、齐精兵充实成、荥防线,最终拥三齐之地南向进取彭城,项羽则一步一步地陷入汉军的战略包围之中。
汉高帝四年(前203年)八月,韩信已经完全巩固地占领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并不断南下威胁着项羽的后方根据地。项羽在四面受敌、兵疲粮尽的情况下,被迫与刘邦议和,双方划鸿沟为界。九月,项羽引兵东归。项羽撤兵之后,刘邦利用项羽东撤之机,发起战略追击。汉高帝五年(前202年)十月,刘邦追击项羽至固陵(今河南淮阳北)。项羽见刘邦孤军深入,遂回师反击,大败刘邦,刘邦被迫坚壁自守,等待各路援军的到来。为解固陵之围,韩信统揽全局,认真分析战场形势,没有挥师径驰固陵,而是作出了占领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的战略决策。当时,楚军主要兵力集中在固陵和寿春等战场,楚都彭城防守比较簿弱,韩信率大军南下,以灌婴的骑兵部队为前锋,乘敌之隙,批亢倒虚,出其不意地直取楚都彭城。韩信连克薛(今山东滕州南)、留(今沛县东南)、沛(今沛县)等县,一举攻占彭城,俘虏了项羽的柱国项佗,战局为之一新。彭城之战前,项羽围刘邦于固陵,虽兵少食尽,其力量尚存,仍可与刘邦相持,然而,彭城一失,楚军便失去了战略依托,根本已亡,人心涣散,项羽极为惊慌,立即解固陵围兵向垓下(今安徽灵璧南)撤退。韩信转锋西上,势如破竹,连克萧(今安徽萧县西北)、相(今安徽濉溪西北)、酂(今河南永城西)、谯(今安徽亳县)、苦(今河南鹿邑)等县,与刘邦会师于颐乡(今河南鹿邑东)。在这一形势影响下,汉军在各个战场分别向楚军发起了战略反攻,取得了重大进展。英布、刘贾于同年十一月渡过淮水,围攻寿春,诱降了项羽的大司马周殷。然后北上攻克六(今安徽六安东北)与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西下与刘邦、韩信会师。与此同时,彭越也率军南下,与刘邦会师,汉军势力大振。而楚军则由于潍水、彭城诸役之败,实力大损,汉军同项羽在垓下展开最后决战的时机终于成熟,并最终毕其功于垓下一役。固陵解围韩信不径趋固陵而首攻楚都彭城,既解了固陵汉军之危,又打破了项羽的持久战略,并迫使项羽进入汉军预设战场,大大加快了楚汉战争的进程。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认为:“韩信首建大策,与高祖起汉中,定三秦,遂分兵以北,禽魏,取代,仆赵,胁燕,东击齐而有之,南灭楚垓下,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韩信之功也。”(《资治通鉴》卷十二《汉纪四》)这样的评价是十分中肯的。项羽破釜沉舟,得巨鹿之胜,率3万精兵袭彭城,溃刘邦56万之众,楚汉相持于荥阳、成皋,亦是项羽常胜而刘邦常有大败。然而,项羽谋不及全局,虽然常胜却不能发展和巩固胜利成果。反观汉军,在韩信“东向争权天下”的战略方针指导下,刘邦在荥阳、成皋一线与楚军形成战略对峙,实施持久防御,而韩信则将数万新军北略中原,席卷诸侯,对楚军实施战略包围,给刘邦的正面战场以强有力的支持,给项羽以极其沉重的打击,并最终在垓下一战击灭项羽。汉以韩信经纬之才,济世之能,权全局,审大势,运筹帷幄,纵横抨阖,所以虽然汉军常败,但愈败愈强,终成汉室伟业;项羽常胜,却愈胜愈衰,而终有垓下之恨。
战必胜,攻必取,兵谋足为后世法
韩信的军事才能,突出地表现在用兵上。他极善将兵,自谓“多多益善”。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韩信总能临敌制变,以最恰当的战略战术去赢得胜利。《汉书·艺文志》分兵家为权谋、形势、阴阳、技巧四类,将韩信列为兵家权谋类。对于权谋,班固的解释是:“权谋者,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后战,兼形势,包阴阳。用技巧者也。”可见其是兵家之上乘,这也大致反映了韩信用兵的某些特点。楚汉战争中,韩信“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汉书·高帝纪》),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他几乎指挥了楚汉战争中所有的著名战役,并且都获得全胜。综观楚汉战争之起伏转折与刘项之兴亡成败,韩信确实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汉高祖元年(前206年)八月,韩信采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派樊哙、周勃率军万余大张声势地抢修栈道,吸引三秦王的注意力,自己则亲率军队沿南郑潜出故道,翻越秦岭,袭击陈仓(雍王章邯属地)。章邯从雍都废丘(今陕西兴平东南)仓促率军驰援陈仓,被汉军击败,逃至废丘、好峙(今陕西乾县东),汉军分路追击,在壤东(今陕西武功东南)、好峙两地再败雍军,进围章邯残部于废丘,大败章邯军。同时分兵攻取陇西(郡治狄道,今甘肃临洮南)、北地(郡治义渠,今甘肃宁县西北)、亡郡(郡治肤施,今陕西榆林鱼河堡),迫降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迅速还定三秦,袭占关中大部地区。
汉高祖二年(前205年)二月,韩信引兵出函谷关,将兵锋逼至洛阳,攻势之凌厉,令人赞叹。韩王郑昌、殷王司马卬等先后归降。然后,韩信与齐赵联合共谋击楚。四月,刘邦采纳陈平的计谋,率诸侯联军共56万东进,占领了楚都彭城。未想刘邦进入彭城后就把防务丢在一边,遍搜宝货美人。正在与齐军鏖战的项羽听说彭城失守,急率三万精骑星夜赶回,一战将刘邦击败。韩信闻讯从关中赶来收集溃败的部队,会刘邦于荥阳,并成功地进行了阻击战,在京县、索亭之间大败楚军,使项羽西进的兵锋顿挫,战线最后在荥阳稳定了下来。
刘邦兵败彭城,齐、赵、魏等重又倒戈向楚。八月,刘邦拜韩信为左丞相,领兵攻魏。魏王豹陈重兵于黄河东岸的蒲坂,封锁黄河渡口临晋关(今陕西大荔东),以阻止汉军渡河。韩信针对魏军部署,采取声东击西、避实击虚的战法,调集大批船只于魏军正面的临晋渡口,摆出要由临晋渡河的姿态,迷惑和吸引正面的魏军,暗中调遣部队迂回到原无渡船而魏军又疏于戒备的上游百余里的夏阳(今陕西韩城东南),以此为主渡地段,以木罂为渡河器材,出敌不意地突破了黄河天险,直捣魏后方军事重镇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切断魏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与蒲坂前线的联系,随即由侧后向魏军主力逼近。魏王豹率军仓促迎战,并急调蒲坂之兵北上救援。九月,汉军在安邑西南击败救援的魏军,并俘获魏将王襄,袭占安邑。魏王豹率败军东奔曲阳(今河北曲阳西),汉军乘胜追击,再破魏军,生擒魏王豹,平定河东郡。
刘邦在荥阳、成皋间与项羽对峙,韩信率兵三万,开辟外线战场,在项羽的侧翼发动了一系列凌厉攻势。汉高祖二年(前203年)后九月,韩信引兵东向阏与,活捉代相夏说,收复了代郡。这时,刘邦急调韩信主力加强荥阳守备。三年十月(汉初承秦制,十月为岁首),韩信与张耳统兵数万越过太行山攻赵。赵王歇和赵军统帅成安君陈余集中20万兵力于太行山区的井陉口,占据有利地形,准备与韩信决战。韩信率军在距井陉口30里处扎营,夜半,令两千轻骑每人手持一面汉军红旗,沿小路隐蔽前进至赵军大营附近的萆山设伏。随后,韩信又根据敌强我弱,士卒多数未经训练的实际情况,运用“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的战术,以万人在绵蔓水(今绵河)东岸列背水阵。翌日拂晓,韩信率军大张旗鼓地向井陉口进攻,诱使赵军出营攻击。经激战,韩信军丢旗弃鼓佯败至背水阵。赵军见汉军败退,倾巢出击。汉军背河而战,无路可退,人人拼死作战。预先伏下的两千轻骑乘机攻入赵军空营,更旗易帜,赵军攻汉军背水阵不胜,突见壁垒上汉军旗帜摆动,顿时一片混乱,士卒争相逃命。韩信挥军趁势反击,大破20万赵军,斩杀赵军统帅陈余,生擒赵王歇。接着,韩信用“上兵伐谋”的策略降服了燕。
汉高祖三年(前204年)六月,项羽击败彭越,西上克荥阳、成皋,刘邦逃往赵地,夺韩信大军,拜韩信为相国,令其征兵击齐。汉高祖四年(前203年)十月,韩信率汉军从赵地东进击齐,迅速占领齐都临淄。齐王田广败逃高密,向楚求救。项羽急遣龙且率军号称20万北上救齐,楚军与齐军会合于高密。十一月,韩信率汉军与齐、楚联军夹潍水对阵。韩信鉴于敌众我寡,命所部用1万多条沙袋,乘夜在潍水上游垒坝塞流。拂晓,韩信亲自引兵经断流的潍河攻击齐楚联军,随后佯败退回西岸。龙且误以为汉军胆怯,率主力渡潍水追击。楚军半渡时,韩信命部属掘开上游堤坝,把龙且军分割在潍水两岸。韩信乘势反击,全歼渡河的齐、楚军,斩杀龙且。阻隔在东岸的齐、楚军不战而溃。韩信军渡过潍河,追击至城阳(今山东鄄城北),俘齐王田广,平定了齐地。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十二月,韩信为主将,指挥各路汉军约计四十万人与十万楚军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展开决战。韩信率军居中,将军孔熙为左翼、陈贺为右翼,刘邦率部跟进,将军周勃断后。项羽指挥楚军从正面向汉军阵地猛攻,韩信采用典型的侧翼攻击战法,令汉军中军稍稍后退,避开楚军锐气,而将两翼展开,实行侧击,然后再令中军推进,很快完成了合围。入夜,韩信令汉军四面唱起楚歌,终使楚军丧失斗志,被汉军一举聚歼于垓下。项羽眼见大势已去,在突围南逃途中,被迫自刎于乌江边。楚汉战争以刘邦夺得天下而告终。
韩信是我国军事史上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军事家,其出神入化的军事指挥艺术,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军事典故。清代文学家方苞说,司马迁所以在汉兴诸将中独详述韩信之用兵,是因为“信之战”,不仅“刘项兴亡系焉,且其兵谋足为后世法也”(《望溪先生文集》卷二《书淮阴侯列传后》)。大约在明末清初成书的《三十六计》则将“暗渡陈仓”的战法列入“三十六计”之一,《百战奇略》将韩信“临晋设疑,夏阳偷渡”和“沉沙决水,半渡而击”等战法作为“远战”和“水战”的法则写入该书。在现当代,有许多军事家研究韩信,从韩信的作战实践中学习他的军事艺术,探讨战争的指导规律,吸收有益的借鉴。西方也有许多学者研究韩信,他们对韩信无不推崇备至,一些学者还将韩信称誉为冷兵器时代最伟大的军事家。
高鸟尽,良弓藏,千秋青史费评章
西汉初年,巩固中央政权的政治斗争复杂而激烈。刘邦身历推翻秦王朝的战争,作为项羽分封的18个诸侯王之一,刘邦亲见项羽大封诸侯,结果导致天下大乱,在汉王朝建立以后,他清醒地认识到以韩信为首的强大的异姓王拥兵自重,是中央集权的严重障碍,对刘氏政权的巩固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刘邦牢记项羽失败的教训,通过采取袭夺兵权、徙封王爵等一系列措施,一步一步地剥夺了异姓王的兵权、王位和封地,甚至不顾君臣信义,大加杀伐,一个一个地剥夺了异姓王的尊严、荣誉乃至生命,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其心目中的最大威胁——功高盖世、智勇兼备的大将军韩信。
垓下之战结束后,刘邦、韩信北上平鲁,还军至定陶,刘邦驰入韩信军中,收夺了韩信的兵权,将韩信徙封为楚王。韩信初到楚国,巡行所辖县邑,出入阵列兵仗,这使刘邦感到很不放心,为了防患于未然,他莫须有地说:“人有上书告楚王反”,召集文臣武将,共商对策。很多人信以为真,认为天下刚刚安宁,韩信又要造反,实在可恶,便异口同声地说:干脆发兵,干掉这小子!刘邦自知韩信没有谋反,师出无名,沉默了很久,然后问计于陈平。陈平知道刘邦的用心,便向刘邦献上了伪游云梦、实击韩信的计划。于是,等待韩信的便是迎谒高祖于陈,被刘邦突然逮捕的结局。刘邦将韩信带到洛阳,将其徙封为淮阴侯,软禁在自己身边。至此,刘邦完全解除了韩信的兵权。关于韩信的此次“谋反”,宋代大史学家司马光也以犀利的笔锋直刺刘邦,为韩信鸣冤叫屈:“观其距蒯彻(即蒯通)之说,迎高祖于陈,岂有反心哉!……高祖用诈谋禽信于陈,言负则有之。”
韩信被贬为淮阴侯之后,居住在洛阳和长安,度过了几年郁闷的时光。韩信深知高祖刘邦畏惧他的才能,常常装病不参加朝见或跟随出行。对于和绛侯周勃、颍阴侯灌婴等处在同等地位感到羞耻。在此期间,韩信与张良“序次兵法,凡一百八十二家,删取要用,定著三十五家。”(《汉书·艺文志》)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整理兵书,为我国军事学术研究奠定了科学的基础。韩信还与萧何收集、修订了军中律法。韩信曾著有《韩信》兵法三章,可惜该书久已失载,未得流布。
汉高帝五年(前202年)七月,燕王臧荼反汉,刘邦更立卢绾为燕王。汉高帝六年(前201年)九月,韩王信以马邑投降匈奴。汉高帝九年(前198年)正月,赵王敖因“谋反”,被废为宣平侯。汉高帝十年(前197年)八月,赵相国陈豨谋反代地。异姓王及心腹重臣的相继“谋反”和叛离,使刘邦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异姓王对西汉中央政权构成严重的威胁。为了巩固刘氏天下,刘邦、吕后最终确立了剪除异姓王的政策,决心采取断然手段将在楚汉战争中建立卓越功勋的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王一一消灭。韩信“勇略震主”,其用兵天下莫有能制,被刘邦、吕后视为最大的心腹之患,他也因此成为刘邦、吕后这一政策下的第一个牺牲品。
为了剪除韩信,刘邦、吕后精心设谋,并利用刘邦征讨陈豨之机由吕后组织实施,这也给人以刘邦未参与谋杀韩信的假象。吕后的第一步是收买韩信的门客诬告韩信“谋反”。在韩信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吕后收买了韩信的舍人乐说,封其为慎阳侯,乐说回到韩信的府中便按照吕后的旨意,蓄意制造事端。乐说被韩信囚禁起来后,乐说的弟弟便向吕后“告密”,诬韩信“谋反”。第二步是利用相国萧何诱骗韩信。萧何德高望重,一向负责留守后方,由萧何出面既容易掩人耳目,又可以慑服群臣,显得名正言顺。所以吕后找萧何密谋,让萧何亲自去诱骗韩信。萧何为了自保,便助纣为虐,充当吕后的帮凶,演绎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悲壮历史剧。第三步是罗织罪名,编造材料,将其写入官方档案。杀害韩信,是一个在政治上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关系到刘邦、吕后的声誉和后人的评议。韩信战功卓著,对刘邦忠心耿耿,义簿云天,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死去,如果汉朝廷不给他加点罪名是说不过去的,必然受到当世的质疑和后人的唾骂。因此,刘邦、吕后及其御用工具就给韩信精心罗织了一系列所谓“谋反”的罪名,并将这些编撰好的诬词写入当时的官方档案和汉代的史书。这就使历史的真相被掩埋,韩信的英魂被亵渎。继韩信被杀之后,吕后用同样的手段指使彭越的门客诬告彭越谋反,把彭越连同其宗族全部杀戮。不久,淮南王英布由于被刘邦、吕后怀疑、逼迫,走上反叛道路,最终也被杀。一年后,燕王卢绾也因“谋反”被迫逃入匈奴。惟长沙王吴芮因势力弱小,封国僻远,又处在汉与南越的中间地带可起缓冲作用,幸免于杀戮。与韩信并称“三杰”的张良、萧何深知“兔死狗烹”之理,面对血雨腥风终日诚惶诚恐,张良托言辟谷跑到深山去避祸,而萧何则不得不自污名节,掩饰光华才得以保全。
韩信的谋反问题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疑案,许多学者认为韩信之“谋反”是出于诬陷,肯定韩信被杀是一大冤狱。韩信始终无意叛汉,任齐王时,实力强大,拒绝了蒯通游说其另起炉灶“三分天下而王之”的劝诱,坚决不反;当了楚王,仍有一定实力,也不反;只待一个兵都没有的时候反而心生异志,岂不违背常理?正如清代文学家方苞所言:“(司马迁)详载武涉、蒯通之言,则微文以志痛也。方信据全齐,军锋震楚汉,不忍向利背义,乃谋反于天下既集之后乎?”(《望溪先生文集》卷二《书淮阴侯列传后》)清代考据学家梁玉绳亦认为:“信之死冤矣!前贤皆极辨其无反状,大抵出予告变者之诬词,及吕后与相国(萧何)文致之耳。太史公依汉廷狱案叙入传中,而其冤自见。”(《史记志疑·淮阴侯列传》)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士对韩信统观全局、擘画大计、多谋善战、忠勇奋发的形象大泼翰墨,有许多诗文称颂了韩信叱咤风云、纵横抨阖的历史功绩;也有许多诗文对韩信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悲剧结局深表痛惜;更多的是对韩信因“谋反”之罪横遭杀戮提出质疑,为韩信鸣不平。唐代诗人王圭、刘禹锡、殷尧藩、韦庄、宋代散文家苏轼、洪迈、诗人韩琦、黄庭坚、梅尧臣、张耒、明代散文家归有光、茅坤、诗人杨茂、胡琏、骆用卿、清代文学家曹雪芹、方苞、梁玉绳、诗人冯班等或题诗,或为文,大放不平之声,可谓论者如云,骂声不绝。
韩信是我国古代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军事家,其出神入化的指挥艺术和博大精深的军事谋略,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古代军事科学,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都是一份十分珍贵的遗产。韩信不仅为开创两汉四百多年基业建树了丰功伟绩,而且也为我国由秦末纷乱走向重新统一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韩信是人民群众口碑中的英雄,他为后世留下了很多感人的成语、俗语故事,人们在他的身上附会了许多美好的传说,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韩信虽然以“谋反”之罪蒙冤被诛,但是天理昭彰,道义永在,千百年来人们始终对他同情如缕,咏叹不绝。韩信的历史功绩永载史册,他的忠义勇敢的英雄形象也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心目之中,永远受到人民群众的景仰和尊崇。
【作者简介】徐业龙,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委宣传部。
【文章来源】本文原载《淮安日报》2005年11月27日第四版;后被改题为《兵仙韩信》,收录入《淮安历史文化研究:韩信研究文集》,花法荣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
篇章阅读8 赵恺《无名草》
无 名 草
赵 恺
洪泽湖畔,五河汇流。五条水系浮起一座苏北古镇——码头。码头是淮阴故城之所在。“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温飞卿描摹它的空间;“我尝贳酒淮阴市,韩信墓前木十围”——黄山谷描写它的时间。走进老街,仿佛置身秦汉博物馆。街旁巷侧,摇曳的酒旗舒展醉意,香热的狗肉颇具沛风。鲜鱼瓦缶击水,螃蟹竹楼舞钳。男女老幼摩肩接踵而至者,无不带剽悍的楚汉古风。“韩侯故里”是一条宽仅容人的狭巷。门额字迹古朴苍劲,笔画之间透露出悲壮压抑的气息。“胯下桥”始于无赖足下而止于将军帐前,小小一座砖桥,画出一道耐人寻味的弧:对于人生,两点之间最短的当真是直线?桥侧那一汪澄澈平静的池塘就是韩信垂钓的所在了。“漂母岸”如今已然无人浣纱洗衣,柳荫深处,只有鸟声追寻天籁。一位十二三岁的孩子坐在“韩信钓台”下钓鱼。他在钩上裹起一块面团甩进水里,随之,垂线四周泛起一片水珠:鱼吃食了。起钩,却是空的。再加食,又空钩。如此往复十多次,他连一条小鲹子也没有钓上。问他,他说鱼食不好,没筋。问他为什么不用蚯蚓,他莞尔一笑,说:“我喂鱼呢。”
向东五六里路就是名闻遐迩的漂母墓了。15米的高度,164米的周长,仿佛苏北平原上巍然矗立起一座金字塔。韩信饿倒街头,漂母周济他;韩信知恩允报,漂母训斥他。“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一句话,让一个民族刻骨铭心地记忆了几千年。待到将军功成名就、衣锦还乡,他的漂母早已劳顿一生,溘然长逝了。没有亲人,没有儿女,甚至没有自己的姓名。韩信悲痛不能自已,他命令十万将士每人兜一兜泥土撒在漂母墓上。将军亲领大军浩浩荡荡列阵而来,步履如雷,气势如虹,扬起的尘土,盘旋闪烁覆盖了半个天空。自是,淮阴大地上巍然矗立起一座东方母爱金字塔。今日漂母墓边一片安详静谧。羊羔眯眼打盹,仿佛婴儿伏在娘怀里。牛不动,像哲学家。一只褐鸟静立枝头,一只蓝鸟跳跃枝头,动静成趣,但都悄然无语。白蝴蝶停在野花上,像诗笺却没有字。喇叭花单向天空,像奏乐却不出声:连草木都知道,能够诉说的思念不是最深甚至不是真正的思念。墓地好像一座药用植物园。十步之内,我就发现苦艾、风寒草、枸杞子、铺地锦、骨骨丁、车前子、瓜蒌、野蔷薇等众多品种。生前救死,死后扶伤,天地不绝,母爱不绝。一种草叶生五瓣,像手掌。问老农,老农说,这种草只在漂母墓长,说不出名字。我想:它们莫非是漂母伸出的手掌,夏为大地遮阳,秋为大地御霜?
漂母墓近边有一所漂母墓小学,漂母墓小学的孩子们的第一课当是“母亲”?
墓草青青,母爱青青。
【作者简介】赵恺,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诗刊》编委,淮安市文联名誉主席。
【文章来源】《一饭千金:历代诗人咏漂母》,刘学军,徐业龙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
篇章阅读9 黄克余《<韩信文化丛书>序》
《韩信文化丛书》序
黄克佘(www.daowen.com)
淮阴地处苏北腹地,长淮尾闾。这里自然条件优越,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居住,先民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将这里开发成富庶的鱼米之乡,并创造了先进而且极具特色的淮夷文化。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也养育了迭出不穷的精英豪杰,他们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战国末年,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被后人誉为“兵仙”、“神帅”的韩信就诞生在这片土地上。《史记·淮阴侯列传》开篇日:“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由于韩信是淮阴人,又曾被封淮阴侯,古人常以“淮阴”指代韩信,“淮阴”也因韩信精彩的战例、神奇的韬略、辉煌的功业而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名词。可以说,如果没有韩信,淮阴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要大打折扣。
韩信是我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伟大人物,他父母早亡,在故乡经受了贫困潦倒、漂泊寄食、胯下受辱的磨练。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韩信仗剑从这里出发,登上历史的舞台。韩信在楚军帐下跟随战斗,经历了东阿之战的胜利考验,经受了项梁为章邯所败的定陶之役,目睹了项羽从宋义手中夺权的斗争,亲历了巨鹿之战破釜沉舟九战破敌的壮举,也目睹了坑杀秦军降卒二十余万的暴行,又亲历了屠咸阳、焚宫室、杀子婴、掘始皇帝冢以及收财宝、妇女的大掠夺。在这期间,韩信勤于思索,积极寻求胜敌方案,曾多次向项羽建言献策,却不为项羽所用。项羽的烧杀掳掠、意气用事使韩信认识到项羽不是治国安邦之君,于是韩信便离开项羽投奔刘邦。韩信投到刘邦帐下,经萧何力荐,刘邦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受任大将军后,进“汉中策”帮助刘邦确立了东向与项羽争权天下的方略。在楚汉相争的历史大决战中,韩信叱咤风云、纵横抨阖,他率汉军出陈仓、定三秦,继而灭魏、破代、下赵、降燕、定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演绎了一部流光溢彩、震古烁今的辉煌历史篇章。韩信不仅为开创两汉四百多年基业建树了丰功伟绩,而且也为我国由秦末纷乱走向重新统一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韩信精通古代兵法,善于审时度势,凡事先计后战,灵活机动用兵,创造出许多著名战例,彪炳于军事史册,其出神入化的指挥艺术和博大精深的军事谋略,在我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都是一份十分珍贵的遗产。《汉书·艺文志》分兵家为权谋、形势、阴阳、技巧四类,将韩信列为兵家权谋类。对于“权谋”,班固的解释是:“权谋者,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而后战,兼形势,包阴阳,用技巧者也。”可见其是兵家之上乘,这也大致反映了韩信用兵的某些特点。北宋武学博士何去非在他的著作《何博士备论》中说:“言兵无若孙武,用兵无若韩信。”南宋哲学家、文学家陈亮《酌古录》日:“信之用兵,古今一人而已。”明代军事理论家茅坤《史记钞》说:“予览观古兵家者流,当以韩信为最。”田战省《影响世界的大军事家》一书则将韩信与孙武、成吉思汗以及亚历山大、汉尼拔、凯撒、腓特烈二世、拿破仑、纳尔逊、艾森豪威尔并列为世界历史上影响巨大的十大军事家。
韩信出身于社会底层,早年备尝艰辛,因而在他身上保留着劳动人民肚量宽宏、志趣高远、坚忍不拔的优秀品格。韩信忠义勇敢的形象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心目之中,永远受到人民群众的景仰和尊崇。由于汉初政治斗争复杂激烈,刘邦、吕后为巩固刚刚建立的西汉中央集权,将韩信和彭越、英布等异姓王次第诛除。韩信被杀是一个有重大影响的政治事件,关系到刘邦、吕后的声誉和后人的评议,西汉王朝的御用工具给韩信精心罗织了一系列所谓“谋反”的罪名,并将其写入当时的官方档案和汉代史书。天理昭彰,道义永存,千百年来人们始终对他同情如缕,咏叹不绝。无数的文人墨客感慨系之,纷纷奋笔作诗为文,对韩信统观全局、擘画大计、多谋善断、忠勇奋发的形象大加泼墨,他们称颂韩信叱咤风云、纵横抨阖的历史功绩,对韩信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悲剧结局深表痛惜,对韩信因“谋反”之罪横遭杀戮提出质疑,为韩信鸣不平。人们还在韩信身上附会了许多美好的传说,使之成为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从而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颂。这些文艺作品大大丰富了我国文学艺术的宝库,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在韩信生活、战斗过的地方,有许多与韩信有关的历史遗迹和纪念建筑,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是屹立在中华大地上一座座不朽的历史丰碑,蕴涵着丰富而珍贵的历史、科学、艺术、文化、地理、民俗等信息,从一个个侧面反映了韩信辉煌而又充满磨难的一生,也寄托了人民群众对这位伟大军事家的无限景仰。
历史是已经消逝了的人类行为,人类为了保全自身现实的生存和寻找理想的未来,总会审视过去的历史,对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进行深入研究。韩信的一生集大喜、大悲、大辱、大志、大功于一身,他为后世留下许多历史悬念,他的出身、他的思想、他的成才之路、他的军旅生涯、他的杰出战功、他的死亡之谜、他的历史功绩等等,都为后世研究韩信留下了一个个雾障、一个个联想、一个个惊叹。由于历史久远,楚汉时期历史资料稀少,关于韩信的资料更是阙如,这为研究韩信带来了许多困难。尽管如此,千百年来还是有很多人文学者、军事专家研究韩信,他们痴心问古,诚心求是,或据史考证,或就史探微,或以史论道,试图拨雾辨向,正本清源。不同历史时期各种研究成果散见于各种历史文献中,百花竞妍,林林总总,蔚为大观。近几年来,淮阴的一批文史工作者坚持以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为己任,发扬不辞劳苦、无私奉献的精神,勇于探索未知的领域,努力把目光扫遍自秦汉至今2000多年文明史的角角落落,把触角伸到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中,通过对韩信成长历程、学识积累、人格特征、军事思想、用兵艺术及其蒙冤被杀等方面问题进行多视角、全方位的深入研究,取得了一批在较高学术层面上有一定影响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编辑出版《韩信文化丛书》,这是对近几年韩信文化研究成果的一次总结、一次检阅,又是为今人和后人研究韩信投石问路、拓展空间,也是为家乡人民缅怀先贤、纪念韩信了却一个历史夙愿。
英国人曾经说过: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是的,如果没有莎士比亚,英国文化将失去最光辉的代表。文化大师是一个国家历史文明的象征,因为他处于这个国家文化的巅峰,正是这些大师塑造了这个民族乃至世界的灵魂。一个国家如此,一个城市更是如此!在文化已经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时代,文化的作用与地位早已超出精神领域,向社会的各个方面扩展渗透,对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起着巨大的导向和推动作用。韩信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沉雄悲壮、惊世骇俗的人生画卷,为后世留下了许多有益的借鉴。
《韩信文化丛书》融思想性、文献性、文学性于一体,共有五卷,分为《韩信传说》、《韩信百谜》、《略不出世——历代名人论韩信》、《灼灼淮阴——韩信研究资料选编》、《灵武冠世——韩信文化景点选编》。五部著作,图文并茂,洋洋百万余言,是淮阴文史工作者献给广大读者的一份珍贵礼品。本丛书以史料的发掘、科学的研究为基础,以社会的需要、文化的传承为旨归,必将为淮阴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资源和学识支持。希望这套丛书能得到各位朋友的喜爱,成为社会各界普及历史文化知识的重要载体,成为淮阴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成为与关心支持淮阴建设的各界朋友加强沟通和联系的桥梁与纽带。
在丛书即将付梓之际,谨向所有为编辑出版工作付出辛勤劳动的同志表示诚挚的感谢和由衷的敬意!
2013年3月
【作者简介】黄克佘,中国创达集团董事局主席。
【文章来源】韩信文化丛书,徐业龙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
篇章阅读10 崔沛泉《韩信文化研究的教育生态学观》
韩信文化研究的教育生态学观
——基于语文新课程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
崔沛泉
基于新课程的大背景,韩信文化的研究要置于教育生态学的视野下。
“生态”一词源于希腊语,原意为“住所”或“栖息地”。“生态学”自1866年由德国动物学家海卡尔首次提出,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A·克雷明1976年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正式提出了“教育生态学(Ecology of Education)”一词,并列专章进行讨论。教育生态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门教育边缘学科,它是教育学与生态学相互渗透的结果。教育生态学依据生态学的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和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规律,揭示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筒而言之,教育生态学是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
中学语文教学生态系统是教育生态学系统下的一个子系统,它的特征是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和有序性。其原则包括有机原则、动态原则、反馈原则和最优化原则。
针对以上这些进行思考,我们提出如下韩信文化研究的教育生态学观点:
第一,尊重历史的严肃认真态度。
韩信出生地在现在的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码头(实事求是地说应该是“马头”)镇。这是在尊重历史真实面貌的基础上做出的严肃认真的判断,对待科学首要的就是这种态度。这是对生命存在的正视和珍惜。
司马迁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明确指出:“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这并非臆测之言,而是实地调查、考证的结果。有人对此提出了异议,认为韩信乃淮安人也。其主要依据有二:①古时候淮阴和淮安不分,是一个地方;②淮安有韩信落魄时的遗址——韩信钓台、漂母祠、胯下桥。
马超俊在《韩信的出生地在哪里?》一文中,对韩信是淮安人的说法予以辨析。他认为淮阴、淮安是两个不同的地理概念,不能混为一谈,韩信生于淮阴可以《水经注》为证:淮水“又东经淮阴县故城北,北临淮水。……城东有两冢。西者即漂母冢也,周回数百步,高十余丈,昔漂母食信于淮阴,信王下邳,盖投金增陵以报母矣。东一陵即信母冢也。”明清两代的《清河县志》均称“淮阴故城在旧清河县治东南五里”。旧清河县治郡,在今淮阴县桂塘附近。其东南五里即淮阴故城马头镇。马头镇东南四、五里处,有漂母冢尚存,方位和大小与《水经注》所记相符。镇东北十余里有残缺的韩母墓,去之不远有韩信城遗址。
淮安县最初叫射阳县,为汉武帝元狩六年所置,位于淮阴县东南40余里外,已是韩信被杀后80余年的事了。南朝齐武帝永明七年置淮安县,疆界为直渎(中运河)、破釜(洪泽湖)以东。故韩信应是淮阴人而非淮安人。
既然韩信生于淮阴,为何在淮安却有纪念他的遗址呢?马超俊认为此乃地方官员为获虚誉而伪造古迹所致。明、清立淮安府,以山阳、淮阴等县属之。于是在府治(今淮安县)掀起了兴建韩信纪念物的热潮。所谓“胯下桥”、“漂母祠”、“韩信祠”均为此时之产物。
这样积极引导学生探究,符合韩信文化研究的整体性与相关性特征,是遵循了有机原则。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第二,科学严谨的思维方法。
清代或清代以前关于淮安市马头镇的档案史料中无一例外地都用“马”而不用“码”字。到马头镇进行实地考察,发现镇上有关古迹遗址,也均如此,如“安澜马头镇”、“马头官巷”。而现在镇机关、学校、商店等门牌则都为“码头镇”。当代这种想当然的改变缺乏思维的严谨性,不是甄别的科学方法。用现代人的功利眼光轻率更改地名,似乎提醒人们联想起曾经的“码头”、“南船北马”、“盐商云集”、“运河之都”、“漕运之乡”、“五水交汇(京杭大运河、淮河、盐河、淮沭新河、苏北灌溉总渠)”的繁盛场景,殊不知,沧海桑田,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历史需要的是厚重的文化积淀,缜密的科学思索。这是对于生命历史的呵护与延续。
为什么今人不沿袭古人,反而舍筒(马)求繁(码)?笔者又翻阅一些资料,做了一番考证和思考,觉得应将地名“码头镇”更改、恢复为“马头镇”。
用“马头”更能体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马头”者,船只停泊处也。“附河岸筑土,植木夹之至水次,以便兵马入船,谓之马头。”今作“码头”,“马”通“码”。在“码”字出现之前,因“水边伸出以便兵马上船的建筑物”像马头而写作“马头”。
“马头镇”这一地名究竟起于何时,确切的时间已无从查考了。《淮阴风土记》云:“要之淮阴诸市镇中,马头实为水埠,运河绕镇三面,成一锐角湾,西与张福河接,谓之运口,其东制以三闸,其南锁以五坝,漕舟北上,湖客西来,兹地实扼其襟吭。”另外,镇上有豆麦粮行30家、鱼行3家、炭厂3家,每家均有10余万吨最少也有四五万吨的转运码头。
从汉字的历史来看,“马”比“码”字要早得多。查《说文解字》,只收有“马”而无“码”字,即使“码”字出现后,在清代的所有档案文献里,凡涉及“马头”地名,仍用“马”而不用“码”。
笔者还注意到,在淮安市地方史志专家的论著中,也沿袭古人用“马”字。例如,张煦侯先生20世纪30年代编撰的《淮阴风土记》第一章第四节“马头镇”中,通篇都用“马”,而轮船“码头”却用“码”字。荀德麟先生撰写的《清江浦石码头碑记》有一段话:“明中叶黄河全流夺淮后,淮安以北的京杭运河不仅迂缓难行,而且危险很大,马头镇三闸一带,断缆沉舟之事经常发生。”这里“石码头”用“码”,而“马头镇”用“马”,“码”、“马”泾渭分明。马超骏先生在《韩信的出生地在哪里?》(《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4期)一文中,四处“马头”,统为“马”字。另外,在其主编的《淮阴概览》一书中,介绍“马头镇的纪念遗址”时,四处“马头”,也统用“马”字。
“马”、“码”虽一字之差,但内涵和韵味就大不相同。
作为一个已经定格于历史的古地名,不应囿于“马头”今作“码头”的限制,仅几十年的现状,不恰当地用“码头”替代古地名“马头”。
如此探索,合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目标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切合韩信文化研究的层次性和有序性特点,遵照动态原则。
第三,促进发展的和谐生长原则。
淮阴县置于秦,其故城在马头镇,韩信出生于故城西的一个小村庄上,后人将此小庄命名为韩王庄。据说他曾住于故城官巷,故巷口东端旧有砖砌门楼,上刻“韩侯故里”四字。附近尚有“古楚淮阴”石坊。这座古老的镇市,即闻名已久的古淮阴市所在地,马头镇中并立有“古淮阴市”石碑一方。古代所谓“市”,即街市,该市主体为一条南北向的纵街,且地势南高北低,两侧商店鳞次栉比,盛极一时。民国《淮阴风土记》亦云:“安澜街上,东趋有牌楼,题日‘古淮阴市’,所谓兴盛街也。”因而这块“古淮阴市”碑刻和韩信原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此,故城之地,历史上不知吸引了多少诗人墨客来此观光。有的绘制丹青,有的慨然成章,时至今日,不仅有名家书画流传,而且留下了很多著名的佳文诗篇。如唐刘禹锡写有“簇簇淮阴市,竹楼缘岸上”。温庭筠也写有“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的佳句。这块石碑后移至淮安府治府市口。对此,清乾隆《淮安府志》卷五“城池”载:古淮阴市碑“原在古淮阴县故城内,城久妃废市不可考。今于旧城(指淮安三城并联中的旧城)府市口立淮阴市碑,其实非是。”此碑现在虽已荡然无存,但古淮阴市究竟在何处?可不言而明。淮安的韩信遗迹皆为明以后从故淮阴县地迁去的。但从旅游角度看,淮安的韩信遗迹仍有相当价值。
淮安(现在淮安市楚州区)有关韩信的五处七个古迹(韩侯祠、胯下桥、漂母祠·钓鱼台·千金亭、韩信故里碑、漂母井),虽经朝历代,却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八十年代又均已被人民政府修复一新,每年接待大量中外游人。
改革开放以来,“马头”的历史文化价值愈来愈受到党和政府以及民间的重视。淮阴籍人士潘业银投资6000万元开发的韩信故里、胯下桥、韩信湖、胭脂湖、韩信钓鱼台、漂母墓、韩亭、韩信会馆、韩信纪念馆等景点已经建成,马头作为历史文化厚重的千年古镇已初步显露它独特的魅力。
这些也是市政府实行三淮(原淮阴市、淮安市、淮阴县)一体战略构想的历史缘由吧,促进当地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为后世子孙生长繁衍提供肥沃的历史文化土壤。结合当地的马头镇回民马五特色牛羊肉饮食文化,加之运河上连通市区清江(老地名,现在分清河与清浦两区)的大桥建成,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一定会日新月异,人们精神面貌自然焕然一新,淮安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会愈加散发悠远芳香。
这就需要我们对生命的传承本着和谐共生的原则立场,依据教育生态学的最优化原则。韩信文化校本课程开发,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第四,民主法治精神下个性自由。
每个人的成长都有其独特的家庭及社会生活背景,还有自然风貌的熏陶,他人无法体验感受,但是个人领悟水平的高低以及自身努力程度与社会环境机遇的结合则造就出个性迥异的多彩人格。韩信的成长历程揭示其个性民主自由地舒展同当时社会法治状况的统一。这是生命赖以延续发展壮大或衰微退化毁灭的精神内核。
韩信少年时经常到下乡南昌亭寄食,或到下乡玩耍时,来城北淮水边钓鱼。
相传,十二岁被秦王拜为上卿的甘罗早就激流勇退,来到自己的封邑马头镇上逍遥自在。韩信小时候,白天在马头镇上要饭,晚上则过了小桥去向甘罗求教。出于都是贵族出身,又同为天涯沦落人,甘罗便把文化及毕生的智慧都传授给了韩信,由此,世界上才会有如此伟大的军事家。
关于韩信的出身,由于历史记载的过于疏略,我们所知甚少。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也只有“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这样一句话便一笔带过。但仔细推究这句话,其实透露出两个信息:①韩信的家境贫困,且家中无其他亲人。故后文谈到韩信为了生存,常常寄食他家。②韩信可能在某些方面是符合做吏的条件的,但因为“贫无行”,而被排斥在外。如果我们结合史料做进一步推断,可以得出韩信应该是读书人的结论。因为在秦时明确规定担任官吏必须具备三个条件:要有一定家资;要会书写;年龄至少在17岁以上(秦规定的壮年年龄)。除此之外还要考察被推举人的品行等等。韩信是因为家庭财产和品行不具备资格而受到限制,可见韩信应是符合第一个条件——会书写。相比之下,韩信的早年经历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却有着较为形象的描述。司马迁以饱含感情的笔触记载了韩信年轻时饱受屈辱,却有着别人所未有的远大志向的表现。
史言韩信“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这自然是对韩信成年后的叙述,至于信的家境究竟是从他生下来就已贫了呢?还是到他成年后才破落到寄食的地步呢?根据史料看,应当是后者,因为:①当信在河边钓鱼时,有一漂母见信饥,乃给他饭吃,一连吃了数十日,信喜而谓漂母说:“我必有以厚报母。”母怒日:“大丈夫不能自食,我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按“王孙”乃当时人对官家子弟的尊称,假若信生来即家贫,漂母未必即称之为“王孙”。②史言信“常带刀剑”。刀剑并非小户人家所常有,似系祖传旧物。③信以后领兵打仗时,常能灵活地运用古兵法;且熟知春秋时白里奚佐秦称霸等事;后信又奉刘邦命“申军法”,说明信年轻时读过不少书,似非家境太贫。④信母死时,虽贫无以葬,但信仍觅得一处高敞可容万家的空地,以备将来扩建,说明当时信家亦非太无钱者,正因为信家原非很贫,所以信始有一般农民所不能指望的志愿,如重报漂母及厚葬生母等。
由上可知,韩信的性格年少时率意而为,自主发展,为填饱肚皮寄食他人乃至乞食,随兴致所向垂钓淮水或许也聆听甘罗说教,常佩带刀剑,但是这样的自由不可能长久,韩信母亲死,贫穷无钱埋葬,然而他还找了一片宽敞的高地,使其母墓旁可置万家。这在当时恪守了“孝”的思想,初步展露他美好愿望和志向。另外体现他胸有大志的就是受漂母之恩而思报和受胯下之辱而能忍这两件事。寄食亭长家受亭长老婆的百般羞辱,胯下之辱的强烈刺激,漂母言语的掷地铿锵,社会法治的现实约束(乞食受羞仍然以他恩重、胯下被辱不能够拔剑起、漂母话语激荡了身世情),激发起韩信个人自强的内在动力,人的发展在于内化的志向动因与社会实践中锻炼和环境机遇的三维立体互动。适应与顺应社会进程是必然的选择。
语文课程产生了新理念:一个核心,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具体内涵: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多方面发展、自由发展。而对于韩信文化的研究,我们崇尚个性自由,但是得明确民主法治的精神。这里语文教育生态学的相关性特征,提醒我们遵守反馈原则,随时由历史反观个人历程,促进自身积极健康成长以谋求合理发展。
第五,崇尚正义的道德情操追求。
有人将韩信人格的基本特征概括为:超乎寻常的容忍度;胸怀大志、深谋远虑;忠心不二,为人坦荡;与人为善,知恩必报。韩信由布衣而为将为王,是与他的人格特征密切相关的。作为当代青年,应从中得到启发,注意培养自己,立志远大,胸怀宽广,忠诚守信,形成完美人格。由此看出,崇尚正义的道德情操追求是人类生命个体实现人生辉煌的通衢大道。中学语文教学生态系统的最高层次,就是这人生价值的实现。
通过韩信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我们在语文知识的习得、语文能力的形成、传统文化的继承方面,最终达成理想的最高境界,为师生成就幸福人生奠基。
韩信深谋远略,在登坛拜将与汉王刘邦的对策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从明代杨祯对其评论可见一斑:“韩信登坛之日,毕陈平生之画略,论楚之所以失,汉之所以得,此三秦还定之谋卒定于韩信之手也。”如果没有深谋远虑,韩信是难以“虏魏、破代、平赵、下燕、定齐、灭楚”而扶摇直上,功盖汉室的。对正义事业的献身造就了韩信的伟大杰出。
自韩信“亡楚归汉”后,一直跟随刘邦驰骋疆场,出生入死,直至功高位显,为将为王。但他从没有心怀不轨而谋反刘邦,甚至在先后两个说客武涉、蒯通再三劝其背反刘邦,自立为王(霸主)的情况下,也未能动摇他的忠心。按韩信当时的才华和威望,要背反刘邦筒直是易如反掌。正如蒯通所说:“当今两主之命县于足下。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然则韩信却认为:“汉王遇我甚厚……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乎!”可见韩信为人之坦荡,对刘邦的知遇之恩铭记在心,忠心坚如磐石。真所谓忠心可以昭日月也。此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心底无私天地宽,正义有价日月长。但对于人生命体而言,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注意提高自身安全防范意识,延长生命可以更好地服务社会。
韩信早年挨饿时,受到了一位漂母的照顾,韩信非常感激地对她说:“吾必有以重报母”。待至韩信为楚王后,果然“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韩信位尊楚王,而不嫌弃“贫贱”的漂母,可见其知恩必报的仁爱思想。韩信早年曾受淮阴恶少年的胯下之辱,及至为楚王后,“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告诸将相日‘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此。’”,这深刻地表现了韩信不计私仇、与人为善、容人之短的博大胸怀。韩信这样做,对其安抚人心、取信于民、提高自己的威望大有裨益。如果来个“格杀勿论”,虽在情理之中,但见其不能宽容大度、有仇必报的小家子气,是不足为王也。
韩信善良仁慈,宽厚为怀,对待生命胸襟博大。最后为吕后萧何所害,惨死于长乐宫钟室,为正义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作者简介】崔沛泉,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淮阴中等专业学校。
【文章来源】本文原载《淮安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有删改;后改题为《基于新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以韩信文化研究为例》,全文刊发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1年第9期下旬刊。
篇章阅读11 尹增淮 包立山《韩信城遗址考古勘探新发现》
韩信城遗址考古勘探新发现
尹增淮 包立山
韩信城位于淮安市清浦区城南乡西境,北濒京杭大运河,南望韩母墓,遗址面积约50万平方米,现残存南城垣长500余米,1987年被市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北宋《太平寰宇记》云:“信本此县人,其冢宅处并存,受封为侯,因筑此城。”韩信在汉高祖六年(前201年)被贬为淮阴侯后,为何要筑此城?司马迁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又怎会疏漏此记?这是淮安史志研究的一个未解之谜。2005年12月20日至2006年1月27日,淮安市博物馆为配合韩侯大道工程建设,对韩信城遗址进行初步考古勘探,勘探结束表明,韩信城土城垣不是汉代建筑。
一、考古勘探的重要发现
方志大家张煦侯先生在民国《淮阴风土记》中记述:“河北又一里,过韩信城,土阜绵连,四周拱抱,略存形迹。”但我们今天所见的韩信城仅存半截南城垣了,痛惜大部分城垣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因平整土地和砖窑取土被大肆毁夷。此次勘探正值冬季,植被枯竭,地表裸露,许多遗迹与遗物易于发现。我们首先调查了韩信城的基本格局,原有城垣分外城垣与内隔城二道,外城垣呈矩尺形,分东城垣与南城垣两段,东城垣长500米,南城垣长约1000米,方位北偏东70度。内隔城与南城垣平行对峙,相距200米,东西总长亦约1000米。据当地老人记忆,内隔城由数座马鞍形土筑高台排列组成,台面上宽10余米,高3米左右,城基之下是很厚的黄沙层,上面布有梅花形木桩。由此可证,张煦侯先生所谓“土阜绵连”是指内隔城,“四周拱抱”便指外城垣了。当韩信城原有格局基本摸清后,我们开始对现存的南城垣进行分段勘探,采用打洛阳铲、挖探沟的方法进行剖析。我们的1号探沟选择在韩城村排灌渠的南端,此处为南城垣最高点,原始地貌保存较好,一条南北向的排水沟把土城垣凿开,水沟剖面距路面深3米左右,路面以上尚有2米多高的土垣。当我们沿沟壁铲除浮土后,一层层红、黄、黑三色混合土显露出来,城垣为夯土堆积。越往下层红烧土块越多,挖至沟底50厘米深处便是城基的最下层了,土质为含有砂礓的黄泥土(即原生土)。实测南城垣下宽50米,上宽40米,通高6米左右。考古勘探除根据土质土色来分析遗迹现象外,还要根据文化堆积层中的包含物来判断遗迹的年代。在铲除沟面表土时,我们发现夯土层中夹杂着许多陶瓷残片,这些碎片的年代均为宋元时期,无一片汉代陶片。这就让我们对史料记载韩信城建造的年代提出质疑。为了慎重起见,我们又在城垣的西部挖了3个探沟。在4号探沟,我们见到了同样的红烧土层堆积,在土垣的最下层,发现约20厘米厚的碎砖瓦砾铺垫层,城基坚实牢固。该探沟出土陶瓷残片尤为丰富,鉴定年代亦属宋元时期,依据考古地层学的断代方法,韩信城南城垣的建造年代应在宋元时期。如进一步考证的话,遗迹的年代应该以最晚的遗物为准限。因此,韩信城外城垣建造的确切时期应该界定在元代。
二、考古调查的重要发现
当考古勘探确定韩信城外城垣为元代建筑时,我们又如何解答北宋《太平寰宇记》中即有韩侯筑城的记载呢?此时,笔者忽然想起1986年第一次来韩信城考古调查时,曾在田埂沟坎拾取带有铭文的砖块,可辨字样有“高邮”、“镇江”等地名。于是,我们就深入到遗址中心地带的谷庄和小闸村进行寻访。不出所料,在谷庄一农户的鸡圈里,发现了数十块带有铭文的城砖,砖一般长36、宽18、厚6.5厘米,所见字样有“高邮城砖”、“镇江中军”、“江都烧造”、“转运司城砖”、“窑户孙七”等,81岁的张学荣老人告诉我们:这是他在“农业学大寨”开挖鱼塘时,从内隔城底下挖出来的。来到小闸村,在祁佩利家的院墙下,又发现同样形制的城砖,砖上铭文为“淮东运司”。老祁告之这批条形灰砖也是从内隔城土堆里挖出来的,出土时砌成像排水系统的涵道。内隔城也在“文革”时期彻底毁夷。纵观今日之内隔城,已是水塘连连,两岸荒冢累累。“狐仙”瓦龛比比(当地村民一种迷信活动)。但塘崖沟面残存的城基夯土层依稀可辨,土层中亦夹杂着不少的唐、宋瓷片。我们不禁猜想,这已毁弃殆尽的内隔城,难道就是宋代所说的“韩信城”吗?为了进一步了解与内隔城相关的遗迹,我们想到了传说城中有72口水井。于是,我们邀请了三位年过耄耋的老人座谈。现年86岁的黄步青老人告诉我们:“韩城内的确发现不少的砖砌水井,井口距地表深1.5米左右,井砖呈弧形,前有榫,后有卯,一圈八块,榫卯相合。井底出土许多四系黑瓷罐,两头细,中间粗。”我们把采集的宋瓷标本给老人辨认,老人说就是这样的器物。像这样的榫卯结构砖井,在1999年入海水道楚州区周杨村宋代遗址中大量发现,井身也是每圈八块。韩信城分布众多的宋代水井,说明宋时,这里已是人烟稠密,市井繁荣了。而传说中72口水井是韩信当年屯兵,供军队饮用之说,当属民间故事。因为,西汉的水井多为陶井圈结构,与唐宋砖井截然不同。
三、韩信城文化性质的再认识
认识之一:韩信城不是韩信所筑
根据考古勘探,我们可以确认韩信城外城郭为元代建筑,内隔城为宋时建筑,所谓的72口水井,也是宋元遗存。笔者认为《太平寰宇记》记载的韩信“受封为侯,因筑此城”,可能指的是“甘罗城”。在淮阴、清浦二区,与秦汉时期相关的古城,惟有甘罗城(今淮阴区码头镇北)。从文献资料分析,韩信被徙封为淮阴侯以后,闲居长安,编次兵书,著作兵法,修订律例。《史记·淮阴侯列传》载:“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此时,韩信已是大权旁落,疏于朝政,怎敢瞒着汉王在自己的老家筑起城来。再者,屯兵筑城系国家大事,汉高帝也不会轻易允诺。由此可见,韩信城为韩信所筑,亦属民间传说。
认识之二:韩信城在北宋时期为淮东漕河的转运要津
韩信城遗址出土大量带有铭文的城砖,地名有“淮东”、“高邮”、“江都”“镇江”等;官署名称有“转运司”、“中军”、“锐军”等,这对我们考证韩信城的始建年代及文化性质提供了重要依据。淮东,淮水之东。按淮扬一带之地,皆为淮东。宋时,置淮东路。淮安自古就是漕运要道,到了北宋,漕运也进入了封建时代的极盛时期,最高年漕粮达800万石。主持天下漕务的叫发运司,发运使地位很高,仅低于宰相和枢密使。在地方设转运使和副使,淮南运使的官署就设在淮安(今楚州),初置副使两员。《宋史·乔维岳传》载:“太平兴国中,为淮南转运副使,淮河西流三十里日山阳湾,水势湍悍,运舟多惧覆溺。维岳规划开故沙河,自末口至淮阴磨盘口,凡四十里。”这条故沙河应该是清江浦最原始的古河道了。此时,韩信城已成为这段漕河的转运枢纽,俗称的内隔城可能就是当时存放漕运物资的仓储设施。
认识之三:韩信城在宋元时期为军事重镇
南宋时期,宋金以淮河为界,与韩信城隔河相望的淮泗交汇处——清口,时为金人占据。《续资治通鉴》载:“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右朝奉郎、通州楚州徐宗偃遣镇江都统制刘锜书云:今欲保长江,必先守淮,清河口去本州五十里。地名八里庄,相望咫尺,若不遣精锐控扼,万一有缓急,顷刻可至城下,彼得地利,两淮之民悉为其用,则高邮、广陵岂是以捍其冲?”在韩信城遗址出土的城砖中,见为“镇江中军”、“××锐军”的称谓,“中军”之称源于春秋,大国行军作战分中、左、右三军,由主持所处的中军发号施令,后来引申称主将为中军,统制三军。“锐军”之称当属控扼江淮的精锐军队。尔后,宋军在此屯兵拒敌,并于嘉定七年(1214年)迁相距八里的淮阴县于此。迄至元代,韩信城仍为兵家所重。元末张士诚兵起,褚不华令刘甲守此,为淮安屏障,后韩信城陷,淮安亦陷。
认识之四:韩信城包括八里庄
八里庄地名在唐宋时期的文献中多有记载。何谓“八里庄”?是因为该庄位于淮阴故城东北八里。现韩信城遗址距淮阴区码头镇正好八里。那为什么八里庄的地名会在明代以后史籍中销声匿迹呢?这是因为元初被新城县地名取代,此时的八里庄已囊括在城区范围内了。元末城废。到了明代,又被韩信城地名替代,明万历《淮安府志》及杨茂、蔡昂的《韩信荒城》诗可以引证。明清时期这里已是城荒人稀,景象萧瑟。连绵的城垣已成为安葬死者的坟地。筒而言之,如果没有宋元时期的城垣建置,没有农庄变为县城的历史演变,八里庄的地名也就不会被韩信城所更替。
认识之五:韩信城应是韩信的出生地
明代人为什么要把新城县改为韩信城?就是根据史料所述:韩信出生于八里庄一带。南宋《舆地纪胜》云:“韩王庄在淮阴县东北,与庙驷铺相连,西接八里庄,自昔相传以为韩侯生于此。”查阅《史记》、《水经注》、《太平寰宇记》等史书,都有关于韩母墓地理位置的记载。据此,我们可以基本圈定韩信出生地应在清江浦与码头镇之间。我们知道码头镇有座甘罗城,为战国至秦汉时期郡、县治所在地,统治一方的达官显贵死后葬身于何处?按照古代墓葬风水概念,墓地必然要选择高敞处。根据建国以来的考古资料,我们确认码头镇以东即现清浦区城南乡西境与武墩镇北境,为战国至秦汉的重要墓葬区。《清河县志·图说》所描绘的众多高墩,均为贵族陵墓。《史记》载:韩信“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既说明韩信家境虽然贫寒,但“人穷志不短”,其母死后,仍将其母安葬于“形胜佳穴”的贵族墓地。又可以说明八里庄故墟地势低洼,濒于古沙河畔,韩信才“行营高敞地”。再者,《太平寰宇记》云:“信本此县人,其冢宅处所并存”,又说明韩母墓与韩信故居相距不远。韩信城南有韩母墩,北有龚家墩(即2004年发掘的运河村战国墓),能与这两座高墩相邻的村庄当属八里庄了。无论从文献资料或考古资料论证,韩信的出生地都应该限定在韩信城遗址范围内。
30余天的考古勘查工作结束了,韩信城遗址给我们留下深刻的眷恋。此城虽然不为韩信所筑,但其文化内涵有着极其宝贵的历史价值和考古价值。最璀璨之处,还在于这里诞生了我国古代首屈一指的军事家——韩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们相信:随着韩信大道建成通车,韩信故里的文物古迹将会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
【作者简介】尹增淮,包立山,淮安市博物馆考古部。
【文章来源】《淮安历史文化研究:韩信研究文集》,花法荣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
活动任务1 基本任务,基础考核
请至少熟练掌握六位作家的作品内容,成绩为“合格”。
探讨·积累·应用
1.通过查阅工具书、网上搜索等手段,了解《史记·淮阴侯列传》所写的主要内容。
2.说说苏轼《淮阴侯庙记》的大意,谈谈他敬佩韩信哪些方面。
3.荀德麟先生《重建淮阴侯庙记》讲了哪几层意思?
4.列举张强《一代兵仙,淮阴侯韩信》中你认为重要的几点评论。
5.季祥猛《永远的韩信》究竟“永远”在哪里?
6.谈谈刘琦《识透古人,警醒今人,启示后人》的深刻含义。
7.你认为徐业龙《论韩信》中的观点有哪几个?
8.赵恺散文《无名草》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9.黄克余为《韩信文化丛书》作序的目的是什么?
10.读了《韩信文化研究的教育生态学观》,你从中受到怎样的启发?
11.韩信城遗址考古勘探有哪些新发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