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强,指国家物产丰富,国家综合实力强大,也包括人民生活富裕,社会发展稳定。中华古代典籍蕴含的富强思想层出不穷。《管子·形势解》:“主之所以为功者,富强也。故国富民强,则诸侯服其政,邻国畏其威。”在管子看来,君王能够使国家富强是其最大的功绩;做到这一点,诸侯才会服从他的政令,邻国也因敬畏其威势而不敢来侵犯。[9]《史记·李斯列传》说:“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商君书·更法》:“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变法图强的商鞅认为,圣明贤德的人只要能够使国家强大,就可以不固守原来的法律和规矩;只要能够对民众有利,就可以不固守以往的礼法和思想。[10]《荀子·大略》:“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尉缭子·兵谈》:“土广而任则国富,民众而治则国治。富治者,车不发轫,甲不出橐,而威制天下。”战国兵家尉缭认为,土地广大并被充分利用,国家就会富足;拥有众多的百姓而又有良好的管理,国家就会安定,即使不出动军队和战车,凭声威就可以使天下臣服。[11]汉桓宽《盐铁论·力耕》:“衣食者民之本,稼穑者民之务也,二者修则国富而民安也。”汉赵晔《吴越春秋》:“民富国强,众安道泰。”汉王符《潜夫论·慎微》:“政教积德(得),必致安泰之福;举错数失,必致危亡之祸。”《资治通鉴·周纪三》:“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宋许月卿《百官箴》:“藏富于民,国赖民安。”清郑观应《致梁纶卿书》:“欲强国先富国,欲富国先富民。”清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12]
上述儒家、法家、兵家等学派代表阐述了富强的内涵、方式、价值等,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是仍然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源源不断的滋养。在古代,富强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国家发展和稳定的根基;在当代,它更是关乎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关乎社会的建设和进步,关乎每一个公民的核心利益和公共权益,更是使中华民族立于强国之林的根基,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保证。(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