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际视野下解读中华传统文化

国际视野下解读中华传统文化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吉登斯在《现代性的后果》一书中,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民族国家体系、国际劳动分工、世界劳动秩序四个维度阐述了全球化。只有以国际视野考量、辨析中华传统文化,才能真正将其“讲清楚”。与此不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源于内在的道德性要求,是君子之则。中与西、古与今架构起讲清楚中华传统文化的两个认知框架。“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与异质文明的对比中,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质及优势与不足,方能充分显现出来。

国际视野下解读中华传统文化

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全球化的历史。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隔离走向融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吉登斯在《现代性的后果》一书中,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民族国家体系、国际劳动分工、世界劳动秩序四个维度阐述了全球化。当今时代,随着互联网的强大助力,全球化已成为现代人广泛关注的世界性话题。习近平曾说:“只有交流互鉴,人类文明才能充满生机。”交流使互鉴成为可能,互鉴是交流的目的所在。只有以国际视野考量、辨析中华传统文化,才能真正将其“讲清楚”。

比如,中华传统文化讲“仁爱”,西方文明讲“博爱”。仁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由亲情之爱上升到人类之爱,再扩展到万物之爱,由“孝悌”到“爱人”,从“修己”到“安人”,因而平实切行。这就与西方文明中的“博爱”显出各方面的不同:首先是来源不同,一为上帝,一为人的生命,因而前者是权威的要求,后者是真情的流露;其次是目的不同,一为个人的得救,一为推己及人、传递个人的感受。以“博爱”来观照“仁爱”,中华传统文化重亲情的人间性表现得格外鲜明。

再如,同样是讲守信,以西方文明中的“契约”来审视中国人的“诚信”,便能看出诸多不同。契约式的守信是外在规则约束下的守信,是通过外在强制性的规范约束或惩罚来实现的。与此不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源于内在的道德性要求,是君子之则。这种诚信基于血缘、地缘与人缘的熟人社会现实,也正因此,在贸易发达、商业活动相当复杂的时代,单凭血缘、地缘和人缘的信任就难以维持了。(www.daowen.com)

中与西、古与今架构起讲清楚中华传统文化的两个认知框架。“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与异质文明的对比中,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质及优势与不足,方能充分显现出来。在此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也才能不断彰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