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儒学的局限与变革:儒家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上下册

儒学的局限与变革:儒家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上下册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笔者以为通透认识儒学的优长和局限,对当今儒学研究至关重要。此外,封闭的国度、狭窄的视域使人们难以真正洞悉儒学的局限。随着儒学的回归与升温,复古主义情绪和思潮开始出现。这必然会涉及儒学的自我变革、儒学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路问题。我们必须承认传统儒学有它的局限和不足,但是,儒学的局限与不足可以在与现代文明的积极融合中得到规避和克服。

儒学的局限与变革:儒家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上下册

笔者以为通透认识儒学的优长和局限,对当今儒学研究至关重要。如前论所说,儒学的优长是显而易见的,儒学的局限虽为人们所知晓,却少有带本质性和系统性的研究批判。其原因在于,除了先秦时代百家争鸣,自汉代以来独尊儒术文化传统,造就了儒学崇高的社会政治地位,只有极少数人在某种特定的历史关口上,敢于从容理性地批评儒学。此外,封闭的国度、狭窄的视域使人们难以真正洞悉儒学的局限。近现代以来,西学东渐和众多改良举措等又使许多人不能够平静理智地对待儒学,而当今的多元文化与支离破碎的儒学解读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儒学研究的诸多误区。

其一,从文化精神层面看,儒学的局限有一个本质性的问题,就是它浓郁的复古主义传统。随着儒学的回归与升温,复古主义情绪和思潮开始出现。而非理性的儒学张扬不但不能成就儒学,最终还会葬送儒学的发展前途。

在古代中国,尤其是先秦时期,原始儒学推崇“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的理想,目的在于回归三代文明。因之,历史传统给儒学遗留下的思想衣钵——“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影响极为深远。有鉴于此,我们要防止不恰当的复古主义思潮的泛滥。

其二,从社会治理层面来看,儒学的主要功能是道德教化,它有完善人格与心灵的作用。教育是其最主要的手段,培养美德是其最主要的作用形式。然而,社会治理是一个庞大、复杂、系统的工程,它还要依赖政治、经济法制、文化等不同层面的措施,道德教化只是社会治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已。

中国历史上许多治乱更迭的教训都表明,人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夸大儒学的作用,把社会治理的一切希望都寄托于儒学。而社会治理的实践证明,企图通过儒学的兴盛而谋求国家的强大,是难以获得成功的,甚至会得到截然相反的结果。譬如西汉后期,汉元帝“复兴”儒学的政治改革不仅使西汉王朝出现了制度颓败、思想迷茫的问题,同时也使儒学丧失了对社会的精神引领作用。问题的根源是,汉元帝只看到了儒学的作用和优长,却没有看到它的局限和不足。他在把儒学推向极端的同时,也把儒学的弊端与缺陷扩大到了社会治理的各个层面。

其三,从政治实践层面来看,原始儒学对经济和物质采取的态度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这就是儒家传统不太强调经济与物质的重要性。

不可否认,儒家文化自古以来就把经济与物质生产看成是“小人”的工作,认为这些都与劳心者的士君子无关,甚至把许多获取财富利禄的举动都看成是道德堕落的行为。问题是脱离了经济与物质的精神追求和道德理想,是不适应现代文明的现实的。时代移革,这一认识应依据时代的变化而改变。我们必须看到,缺乏变通的固执与守旧易使认识走上偏颇之途,易使理想道德与现实遭遇形成对立,会不断助长人欲人性的变质异化,使伪善恶德繁衍滋生,带来的只是适得其反的不良后果。

其四,孔子把维护秩序的“礼”放在首要地位,是有其逻辑上的合理性的。那就是孔子认为一个没有良好秩序和缺乏德行制衡的社会,会使人们的生活品位与社会文明程度大打折扣,还会产生诸多不可预测的社会灾难。孔子认为人作为文明之人的价值是高于一切的。

当然,我们不可以要求孔子能够认识到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进步是人类思想发展进步的基础,是人类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在孔子生活的时代,生产技术不发达。我们应看到是生产力水平影响了孔子的认识和判断。为什么?因为孔子所处的时代以及之后的中国古代社会,从整体上来看,是一个物质匮乏、生产水平相对落后的农耕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艰难的生计使人们形成了注重精神生活而又节俭尚德、保守谨慎、修己安人、尊道爱物的文明传统。这种文明传统在那个时代里,无论怎样来看,都是适应现实需要的。今天的我们不应以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水平为依据而苛求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和我们一样。这既不是客观理性的方法,也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态度。

其五,儒学固然有其不可替代的历史和文化地位,然而,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来看,儒学要想在当代社会中生存发展,必须与现代文明积极融合。这必然会涉及儒学的自我变革、儒学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路问题。

在当今世界,我们应汲取近代中国变革的历史教训,不应局限于体用二元论的思想误区,而应以一种更为开放的心态、更为宽广博大的胸怀,积极地学习和借鉴人类不同文化的精华,只有这样,才可以培育出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强大动力,才可以克服民族复兴中的外在文化阻力。我们必须承认传统儒学有它的局限和不足,但是,儒学的局限与不足可以在与现代文明的积极融合中得到规避和克服。

如果以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普遍规律去衡量和评价当今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明现状,我们会发现,发达与先进的文明经历了一个渐进积累的发展过程,它不可能在推倒重来的情况下建立起来。过往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完全推倒重来的文化冒进主义只能毁灭文化而不可能成全文化。因为文化本就不是一个完全虚拟的存在,它是立足于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之上的生活形态,是民族特有生活方式的显现,是表达人们精神需求的一个客观存在。文化的冒进与丢弃必然会造成人们生活目标的紊乱、生活方式的无序,甚或使国家的道德文明严重失落。所以,文化冒进的危害在于它毁弃了国家的文明积淀和文化传承。

总之,儒学要发展繁荣,必须尊重文化发展的所有规律,必须和现代文明积极融合会通,必须避免文化冒进主义。唯有如此,儒学的发展繁荣、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才能实现。(www.daowen.com)

以上就是我所关注的儒学问题、我所要表达的儒学文化观。

然而,当我写这些认识和观点时,我的内心并不是平静与踏实的,而是惴惴不安和诚惶诚恐的。面对诸多我所仰慕的学界前辈和儒学研究名宿,我的学术研究难免肤浅固陋。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自己读书较少,见识不广,精力有限,思虑不周,不可能达到句句中肯、面面俱到,以至于书中的问题、缺憾、错误在所难免,若得诸位方家不吝指教,将不胜感激。

【注释】

[1][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9页。

[2]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93~194页。

[3][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庸》,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1页。

[4][明]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34页。

[5][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4页。

[6][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页。

[7][汉]班固撰:《汉书·楚元王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968~1969页。

[8][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3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