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宇宙观与生态智慧:儒家文化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价值

宇宙观与生态智慧:儒家文化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价值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类过度干预自然,因而引起自然的报复。这已然成为国际社会日益严重的矛盾,已然成为制约人类发展进步的障碍。这里着重阐发儒学精髓中生态环境方面的宇宙观和文化观念,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理念在构建人类生态环境共同体中的生态智慧价值。“道法自然”揭示了宇宙、自然、社会、人生包括思维运行的规律。“天人合一”指人与自然环境和谐融合,人在天地之间与万物同流。

宇宙观与生态智慧:儒家文化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价值

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和人类至上的理念使得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日益紧张和对立:气候变暖、水和耕地等资源减少、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减少、土地荒漠化、酸雨蔓延、大气和水污染等,整个生态系统不断遭受破坏,且日趋严重。其原因主要是人类在发展中,过分注重物欲的最大化满足和利润的最大化扩张。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实质上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人类过度干预自然,因而引起自然的报复。当时,人类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人类自己造成的。直到近代以来,人类的主流意识仍然是期望通过技术进步来解决这些问题,进入20世纪以来,一些先觉者才把目光投向道德领域。在传统社会,人与自然也有矛盾,但由于人仅仅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所以对自然生态的破坏是很有限的。到了工业社会,资本家物欲膨胀,为了扩张资本,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便越来越严重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造成的。这与主客二分的认识论也有关。我们应该反思人类的短视(眼前、局部和个人)问题,而其实质是文化危机。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对人类生态威胁最大的是人不加限制的欲望和不受制约的权力。人不仅要对自然力加以控制,还应对人类的信念加以控制。这其实是如何培植文化力的问题。

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中,生态环境的正义早就被提上议事日程。随着经济的繁荣,国际社会环境保护方面的不正义现象也凸显出来。这已然成为国际社会日益严重的矛盾,已然成为制约人类发展进步的障碍。解决国际关系中环境保护方面的不正义现象和世界范围内的地球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问题,需要确立公正原则、尊重国际关系原则、全球参与原则、发展权的平等原则以及地区昂贵资源采用权的平等原则等。这里着重阐发儒学精髓中生态环境方面的宇宙观和文化观念,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理念在构建人类生态环境共同体中的生态智慧价值。习近平指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中华文明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孔子说:‘子钓而不纲,戈不射宿。’《吕氏春秋》中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此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经典诗句……都蕴含着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

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易经》揭示了阴阳消长矛盾斗争推动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万事万物都是互依互动的,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中,此乃宇宙自然的永恒之理。一般人都认为“道法自然”是老子在《道德经》中阐发的思想,其实其源于《易经》。《易经》的中心思想是一阴一阳之谓道,宇宙自然现象背后是道的运行,道运行的法则是自然。“道法自然”揭示了宇宙、自然、社会、人生包括思维运行的规律。《易经》认为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乾》卦曰:“元亨利贞。”天以阳生养万物,以阴成万物,万物得生存为元始;天还能以嘉美之事会合万物、利益万物,使物各得其宜;天还能以中正之气滋润万物、成就万物,使物各得坚固贞正。《系辞上》云:“《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这是在说《周易》中的卦爻和义理都是以天地间阴阳变化的规律为最高准则的。《坤》卦《文言》云:“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天地生养万物有规律。天是地之主宰,也是万物之主宰。儒家认为“天道”是阴阳,即天有春夏秋冬之变化;地道是柔刚,即水土有暖热凉寒之变化,草木有生长衰败之变化。《文言》之意即“君子先天时而动则迷,后天时而动则得主”。可见“天道”阴阳以生万物为主。地后天而动,“地道”柔刚为后得主,为副。“天道”之变化,一年一循环,有其规律。“地道”顺天,亦有其规律,故曰:“有常。”

“天人合一”指人与自然环境和谐融合,人在天地之间与万物同流。《乾》卦九五《文言》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圣人能根据天地自然界的变化情况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符合自然规律,能根据日月运行的情况使自己的日常起居符合日月运行之规律,能依据四季变化的周期使自己的劳作符合季节交替的规律,能依据隐秘莫测玄妙的东西来预判将来行动的吉凶。先于天时行动,与天时不会违背。后于天时行动,与天时也不会违背。何况人呢?何况隐秘莫测的事情呢?宋明理学对“天人合一”有多种表述,如“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王阳明所说“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张载所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包括冯友兰所说的“天地境界”,这都是要求人通过实践锻炼达到一种“与天地参”的境界。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儒家还有一种宇宙情怀。人在治理生态环境上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有所作为的前提是要顺应自然,按照自然规律来改造和美化自然。人是天地所生,就要顺应自然法则,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人要效法天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像天地那样去创造大美和大爱,使社会更加美好。人要遵循天道的阴阳和地道的柔刚,顺应自然规律在大地栖居,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国家领导人,都要敬畏自然,特别是拥有权力的国家领导人更要具有立足全球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都蕴含着人道,蕴含着创造美好地球家园、为世界和平和人类幸福谋福利之道。

【注释】
(www.daowen.com)

[1]邵龙宝:《中西智慧比较》,载《兰州学刊》2012年第11期。

[2]杨朝明主编:《孔子文化奖学术精粹丛书·安乐哲卷》,华夏出版社2015年版,第228页。

[3]庞中英:《中国经济和世界秩序之间的关系 历史、现实与未来》,载《光明日报》2016年5月26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