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儒家文化:中华思想的时空维度

儒家文化:中华思想的时空维度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华思想的精华集中于孔子与老子。西方学者常将中国称为“孔子的中国”,源于孔子思想的特性与特质,源于孔子学说的巨大影响。孔子的“思想高峰”显然立于三代时期的“文化高地”之上。不难理解,儒家思想的“时空维度”不在“一时一地”,它包含了“天地之美”“万物之理”“古人之全”,所以庄子才称“内圣外王之道”是“道术”而不是“方术”。这显示了孔子思维的“时空维度”。孔子思想的高度与宏阔由此可见一斑。

儒家文化:中华思想的时空维度

传统属于历史,但传统绝不意味着过时,未必与现代社会不能相容。传统之所以为传统,一定有它内在的原因。中华思想的精华集中于孔子老子。孔子则集中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的思想精华。他向老子请教,他一定比今天的许多人更懂老子,所以,他创立的儒学才能有如此久远的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杰出代表。在诸子百家中,孔子最重视对传统的继承总结与凝练提升,所以儒学更具有生命力。孔子以后的历代思想家大都是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思考世道人心的,所以,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西方学者常将中国称为“孔子的中国”,源于孔子思想的特性与特质,源于孔子学说的巨大影响。

孔子的思想学说可不像世间一些智者的思想学说那样,不是依靠“面壁”或“顿悟”而来,也不是受到了哪个神灵的启示。孔子自幼好学,他的“好学”成就了他的“博学”。据文献记载,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他也自称“信而好古,述而不作”,那么,我们必须思考什么是“祖述”与“宪章”,并理解孔子何以“好古”?为何“不作”?孔子的“思想高峰”显然立于三代时期的“文化高地”之上。所以柳诒徵先生说,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梁漱溟先生说,孔子以前的中国文化差不多都收在孔子手里。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代表泰勒博士说,当今一个成功、昌盛的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立足于孔子所阐述的许多价值观念。他还说,这些价值观念是超越国界和超越时代的,它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属于过去并照耀着今天和未来。不难理解,儒家思想的“时空维度不在“一时一地”,它包含了“天地之美”“万物之理”“古人之全”,所以庄子才称“内圣外王之道”是“道术”而不是“方术”。

可是,我们想到孔子,浮现在脑海中的往往是孔子栖栖惶惶、到处奔走的身影,往往是那个驾着马车“周游列国”的形象。看起来,孔子为政没有成功,但他清楚“穷达以时”的道理。孔子信念坚定,也有充分的自信。孔子初仕,为中都宰。“行之一年,而西方之诸侯则焉。”他治理中都仅仅一年时间,便成为样板,各地诸侯纷纷向他效仿学习。鲁国国君问孔子:用你治理中都的办法治理鲁国,怎么样?孔子对曰:“虽天下可乎,何但鲁国而已哉!”孔子相信自己的为政方略有广泛的适用性。

孔子的自信源自他对礼乐本质的把握,源自他对人性和人的价值的思考,所以,当弟子问他“十世”以后的治世之道可知吗时,孔子回答,别说“十世”,即使“百世”也可以知道。孔子认为:“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人组成社会,成为社会的人,就必须明于礼义。社会治理的根本,无非就是端正人心,无非就是在人们心中筑起道德的堤防。在夏、商、周三代,礼的形式随着时代的变化发生了“损益”,但礼的根本精神永远不会变,这就是人人都应该按照个人的社会角色做好自己。(www.daowen.com)

由“中都”而“鲁国”而“天下”,是空间的放大;由“三代”而“十世”而“百世”,则是时间的绵延。这显示了孔子思维的“时空维度”。孔子思想的高度与宏阔由此可见一斑。他倡言“内圣外王之道”,主张推己及人、修己安人、明德新民。比如,他思考立身处世的问题时,往往从根本上着眼,从简单处着手。

孔子的弟子向其请教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孔子认为这个字应该就是“恕”。孔子解释,“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张请教“行”,问如何才能使自己无论到哪里都能通达。孔子认为应当“言忠信,行笃敬”,即说话忠诚守信,行事庄重严肃。人如果时刻将“忠信”“笃敬”装在心中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即使走到与自己文化不同的“蛮貊之邦”,也一样顺畅通达。

孔子提出的方法看起来是简单的,但正如英国作家贡布里希(1909—2001)所提醒的那样,也许你不会马上就喜欢他,但是其中蕴含着比人们第一眼所看到的更多的智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