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儒家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儒家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更新时间:2025-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华文明的形成、传播、发展与文字有密切的关系。汉字经过长期的演变与实践,逐渐形成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与假借六种造字法与用字法,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国人民独特的人文情怀。各地乡音不同,但书写相同,使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有了保证。相对稳定的文字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创新做出了独特贡献。在某种意义上,独特的汉字文化系统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古今传承,也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和文化交流。

中华文明的形成、传播、发展与文字有密切的关系。中国文字源远流长,起源于模仿自然、图画纪事、表情达意的需要。汉字是一种别具特色的符号系统。汉字经过长期的演变与实践,逐渐形成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与假借六种造字法与用字法,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国人民独特的人文情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统一汉字书写,采用小篆。各地乡音不同,但书写相同,使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有了保证。

秦朝“书同文”的文字统一政策影响深远,虽然后代又有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文字书写的变化,但秦统一文字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文字的统一有效地促进了不同地域思想文化交流和国家政令的畅通,为实现国家的统一和多民族的融合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字的统一与各地方言乡音并存,在同中保留有特色的差别,体现了文化统一性与多样性的有机结合。

相对稳定的文字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创新做出了独特贡献。因为文字(特别是汉字)具有象形与表意的特点,人们可以用文字表达人文精神以及人与万物的关系。即使时过境迁,后来者在阅读古籍时也同样可以由文辞而把握其道理与智慧,将世代积累的优秀文明成果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孔子对文字很重视,强调“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思想要传播久远,需要有文采的语言文字记载。古人强调的“三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其中之一就是“立言”,足见文字在文明传承中的重要意义。古代有“文以载道”“文以化人”的传统,显示了文化典籍和语言文字在传承思想、培育人才与改善社会风气中的积极作用。

丰富的语言文字需要有相关的工具书帮助人们掌握。东汉许慎撰写的字书《说文解字》,通过剖析文字构件(文)来解说字义,为规范字形、字音与字义做出了贡献。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甚至成为显学,代表性的如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等。形成于秦汉之际的词书《尔雅》,保留了大量多学科(特别是博物学)知识,为丰富汉语词汇的语言形式、融会沟通词语的意义奠定了基础,经过魏晋学者的努力,成为阅读“五经”的重要工具书,后被列入“十三经”中。(www.daowen.com)

独特的语言文字和风格多样的书写形式,促进了符合人们审美需要和表达人们审美感受的书法艺术的形成。它与单纯具有社会实用功能的交际工具不同,是以艺术形式表达艺术家的思想、修养、爱好情感,“笼天地于形内,挫万般于笔端”(陆机《文赋》)。因此,不同时期的书法本身反映了特定的文化观、历史观与人生观,它既受到历代思想文化的深刻影响,又间接地体现了传统哲学的丰富内涵,如易学的阴阳相推思想、儒家的中庸学说、道家的相反相成观念、禅宗的顿悟静修主张等。书画同源,中国书法的基本观念和表现方式对独特的中国国画(水墨画)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们共同成为中华文化殿堂中的璀璨珍宝。

在某种意义上,独特的汉字文化系统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古今传承,也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和文化交流。

中华民族对外域文化的研究,不仅重视语言文字的翻译,而且侧重思想内容的介绍与阐释,注意从整体性上加以理解,以使其成为中华思想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比如,在东汉初传入中国的印度佛教文化,在中国是被从整体上加以研究的,在唐代完成了佛教中国化的历程。公元13世纪初,印度佛教式微以后,其中的许多教派和经典仍然可以在中国找到源头。这是中国佛教学者全面整理印度佛教文化的结果,为东方文明和世界文明做出了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