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儒家文化与当代社会如何协调适应

儒家文化与当代社会如何协调适应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再如中国古代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民本思想,这与现代民主在精神上是相通的,但古代以民为本的思想也需要在现代社会落实、转化为民主制度的建设和社会意识。传统文化需要与之协调适应,才能为今天的社会服务。

儒家文化与当代社会如何协调适应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这就表示,我们在文化传习的实践中,必须将传统文化与今天现实生活的需要相结合。古代文化的许多原则、精神是值得继承的,但其方法方式须结合时代的发展情况加以改变,以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如古代重视孝敬父母,其原则和精神应该继承,但孝敬父母的方式方法要和当代社会生活相适应。又如古代文化强调个人道德,而没有发展出一套适合现代公共生活的准则体系,这就需要把古代的个人道德修养和遵守当代社会公德结合起来。又如古代文化重视以德治国,这一原则在现代社会中仍有意义,但必须与现代社会依法治国的要求结合起来。再如中国古代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民本思想,这与现代民主在精神上是相通的,但古代以民为本的思想也需要在现代社会落实、转化为民主制度的建设和社会意识。所以,当代文化指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制度、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传统文化需要与之协调适应,才能为今天的社会服务。从现代社会的生产及消费上看,现代社会主要是工商社会,传统文化如何在工商社会、在商业化的时代找到自己的定位,发挥其应有的功能,都需要从协调和适应这个角度去处理。但是,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关系除了协调和适应的一面,还有规范和引导的一面;不能仅仅理解为传统文化向现代社会靠拢,要传统文化无条件地向现代社会的一切妥协,以至于对现代社会的弊病视而不见。也就是说,还要注重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引导功能。现代社会的碎片化倾向、当代文化的商业化、现代价值的个体化,都需要我们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一起来矫正。所以,我们说传统文化仍有现代价值,正是指传统文化的传习有助于矫治当代社会的弊病、促进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

当然,百年来中国社会变化很大,如农村社会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改革前到改革后,从城市化前到城市化后,社会变迁与变动的速度很快。城市的原有社会关系在城市改造建设的发展过程中也发生了转型变化。总之,人与人的关系及其关系形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使得原来适用于旧的人际关系及其形式的规范在新的社会结构条件下不再适用。如现代社会公私企事业的人际关系主要是“同事”,这种社会关系是古代社会很少有的。市场经济激发了人们实现个人价值的动力并为之提供了制度环境,那么,如何使传统文化在新的社会关系结构中发挥教化功能,还需要探索。可见,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不只是传统文化消极地调整自己去适应现代社会那么简单,而是包含着如何在变化的社会中积极地发挥传统文化对社会调治的作用、满足个人安身立命的需要。(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