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中国文化的特定符号,孔子学院是中国文化传播的渠道。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有效推进也有助于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孔子及其学说、理解孔子学院的办学目的。所以说,孔子、孔子学院的海外认同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互动关系。
由于孔子这一文化符号在海外具有一定影响力,所以,在推动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增进外国人对孔子形象的认知与认同;孔子学院负有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目前需要研究的是如何消弭因“冷战思维”带来的戒备心理以及文化差异导致的刻板印象,使孔子学院在推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方面起到更好的作用。
又由于是在文化传播的语境中进行探讨,所以,还需要将以上问题纳入传播学的范畴予以研究。比如,从“谁来说”“对谁说”“说什么”“怎么说”等方面,对传播者、受众、传播内容、传播方式进行整合考虑、有效规划。
首先,在传播者方面,要进一步发挥民间主体与个人的力量,以形成对官方力量的有效补充,同时也有利于避免官方力量或半官方力量在传播文化中遇到的一些抵触情绪和有意无意的干扰。
在拓展传播者范围方面,不仅要鼓励国内更多的学术团体、文化传播机构以及有意愿的个体创造性地与海外进行文化交流,使更多的海外民众了解孔子及其学说,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海外华人的传播力量。我们都知道,语言传播与文化传播是同步的,掌握一种语言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这种语言所属的文化,但是,在美国的体验调查中,笔者发现华裔子女在中文学习上较为普遍地缺少积极性。
在加州时,笔者曾在大学中文专业进行体验式教学,在课堂上发现,积极参与课堂交流、课下还不停向老师提问的多为白人学生,而华裔学生多表现出一种被动、消极的学习状态。如果说这与不同种族学生的学习习惯、表达方式存在差异有关,我们可以再从其他角度进行补充观察。笔者分别在加州旧金山附近和密歇根州安娜堡的华人社区进行走访,进而了解到华裔子女中有相当一部分不愿意学习中国中文,甚至表现出了与父母对抗的情绪,如果父母对子女学习中文不够重视或者教育方法不够得当的话,这部分华裔学生基本上已经是既听不懂也不会说中文,更不用说书写和阅读了。稍微好一些的,可以做到能部分听懂、说一些简单的中文。这其中不仅包括在美国出生的华裔子女,也包括在幼儿时期移民至美国的华裔子女。究其原因,一是认为将来不会回中国,所以学习中文“没什么用”;二是对自己母国的文化不了解,更谈不上喜爱和认同。
这一现象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首先,华裔子女对汉语学习的态度和行为,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周围的非华裔青少年。其次,在美国的华人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融入当地社会,具有更多语言传播的优势,他们的子女如果能够较好掌握中文的话,在未来可以成为汉语传播、文化交流的桥梁。因此,我们在传播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应重视华人群体,尤其应将华裔子女作为一个重要的传播目标。
其次,要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做好国外受众的调查与分析,将群体特性与个体特征相结合,根据不同区域、民族、成长环境、教育背景、文化接受偏好等因素,制定更具针对性的传播策略。
北京师范大学通过调查发现,外国受众在认知中国文化的过程中,超过60%的受访者认为媒介比较不可靠,认为最为可靠的是家人与朋友间的人际传播,之后才是网络传播、大众媒体传播。从对各类文化产品的接触意愿来看,外国人对中国图书的接触意愿最高,其次是中国电影。但同时,不同国家的受众对中国文化产品类型的偏好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如英国人喜欢读中国书,美国人喜欢看中国演出,韩国人喜欢看中国的影视作品,法国人喜欢中国的手工艺品。
影视作品在塑造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方面有先天的优势,特别是对儒学蕴含的中国传统价值观的跨文化传播而言,更宜采用较为轻松、“寓教于乐”的方式。为此,要努力扭转外国受众对中国电影的刻板印象、改变其先入为主的价值判断,否则,题材选择、生产制作、营销宣传等环节的创新可能都难以收到预期效果。当然,改变人们的行为习惯是需要时间的,也是有风险的,但也并非无从着手,可以从影响目标市场的舆论领袖(如目标国家的影评人、媒体记者、文化学者等)开始。同时,要特别关注年轻受众如高校在校学生,他们对事物具有好奇心,愿意接受新的观点。
在美国高校访学期间参加的一个“日本文化节”活动引发了我对此问题的思考。在“日本文化节”开幕的当晚,学校影厅放映了一部日本纪录电影《Jiro Dreams of Sushi》(《寿司之神》),其传播目的不仅仅是通过镜头语言来渲染寿司的精致和美味,更在于传达一种精神和信念。85岁的主人公对制作美食孜孜以求、一丝不苟,他指导两个儿子以及几位店员从食材的选择、座位的安排到寿司的制作和码盘等,无不细致严谨。用主人公的话说,寿司就好比他的爱人,做最好的寿司是他一生的事业。在表现主人公信念和追求的同时,影片也没有忽视对人物性格的塑造。严谨但不刻板、思维活跃、语言幽默是这位85岁的主人公留给观众的印象。在观看此片时,周围都是这所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以美国人为主,从他们发出的赞叹声和会心的笑声来看,他们不仅看懂了这部片子,而且被影片的内容打动了,并颇为认同其想要表达的主题。显然,一次愉悦和引人思考的观影活动对观众按照编码者的意图来定位和审视影片出品国的电影文化是有积极意义的。
日本作为亚洲国家,在文化上与中国有许多共性,在跨文化传播中,面临着一些与中国一样的问题。但其所做出的调整和应对无疑值得中国电影人借鉴。一是要对受众的接受习惯进行分析,相应调整编码方式、话语模式;二是要从有影响力的人入手,引导目标受众形成对中国电影与中国文化的新印象,使外国观众能够以一种开放的心态重新审视中国文化。
最后,对孔子及孔子学说进行详尽、细致的符号梳理,在此基础上确定传播内容,再根据受众文化消费的特点与需求,开发相应的文化产品。文化传播不仅包括文化“走出去”,也包括“请进来”。我们要通过开发曲阜的在地文化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入境游客,使其在曲阜这一特定的空间中获得不可替代的文化体验。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多数外国人更愿意接受口耳相传的人际传播,那么,每一位来过曲阜的外国游客都是一位传播者,而且具有不可低估的传播能量。外国游客在孔子故乡看到的,比其他的说教更有影响力,也更能影响外国人对孔子及中国文化的态度。因此,做好文化“大本营”的建设是当务之急,也是重中之重。(www.daowen.com)
【注释】
[1]张蕾:《崛起的中国在海外是什么形象》,载《中国青年报》2012年12月12日第4版。
[2]参见王德岩《孔子的六张面孔》,载《解放日报》2012年12月22日。
[3]以上参见曹静《孔子,浮沉于美国人的中国观》,载《解放日报》2012年2月3日。
[4]王茜:《孔子学说在美国的接受》,载《才智》2012年第34期。
[5]转引自国家汉办官网http://www.hanban.edu.cn/article/2013-06/09/content_498782.htm。
[6]《欧洲孔子学院数量英国居首需求仍在增加》,见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hwjy/2012/06-03/3934426.shtm l。
[7]《2013年亚洲孔子学院联席会议在柬埔寨召开》,见国家汉办官网http://www.hanban.org/article/2013-05/31/content_497505.htm。
[8]叶英:《从外媒报道看孔子学院的海外形象》,载《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9]徐婷婷:《孔子学院的欧洲形象研究——基于欧洲法语报刊对孔子学院形象报道的分析(2005—2013)》,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10]徐婷婷:《孔子学院的欧洲形象研究——基于欧洲法语报刊对孔子学院形象报道的分析(2005—2013)》,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