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修齐治平:儒家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修齐治平:儒家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继“修身”之后的“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以至于“止善”的方式和途径,目的是“止于至善”。“修身”要有明确的人生目的、端正的人生态度,并着眼于人生价值的实现。也就是说,一个人修身是为了治国安邦、“兼济天下”,是为了普天下人民大众的福祉。

修齐治平:儒家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总的态度。它主要回答人生的价值与目的是什么、应该使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及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等问题。人生观决定着人生道路的选择,规定着人生发展的方向。[4]

儒家“和”文化关注生命个体的身心和谐,更关注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因此,它必然包含着儒家圣贤对人生的深刻省思,寄寓着崇高的人生目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可贵的人生价值,而其核心就是民本思想。《尚书》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意在告诫统治者要把人民作为治国之本。孔子在赞颂尧舜禹三代以来的美德善政时,做了如是总结:“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论语·尧曰》)即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宽厚、诚信、勤敏、公平是赢得人民的重要条件。同时,对百姓要“惠而不费……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就是要以民为本。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荀子曰:“彼固天下之大虑也,将为天下生民之属长虑顾后而保万世也。”(《荀子·荣辱》)这些都是儒家圣贤民本思想最典型、最明确的体现。为了实现民本的理想,儒家高度重视修身养德。因为,在儒家看来,修身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治国安邦的人生目的。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孔子认为,修身是为了百姓的平安幸福,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孟子认为,修身的价值指向是天下万民。“志意致修,德行致厚,智虑致明,是天子之所以取天下也。”(《荀子·荣辱》)荀子指出,统治者要使自己的思想极其美好、德行极其宽厚、谋虑极其英明,这样才能取得天下、赢得人民。(www.daowen.com)

在儒家经典中,最为系统阐述“修身为民”思想的就是《大学》。儒家在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三纲领之后,又翔实阐述了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冯友兰先生认为,“三纲领”归结到一点就是“明明德”,“八条目”归结为一条便是“修身”。“修身”之前的“格物”“致知”等,是修身的方式和途径。继“修身”之后的“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以至于“止善”的方式和途径,目的是“止于至善”。[5]从外在语义来看,“修身”是儒家提倡的立身处世之本,它贯穿于漫长的人生旅程,指向崇高的人生目的。具体而言,儒家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的基础与条件,而“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的道德实践过程,它着眼于人生价值的实现,即“止于至善”。这其中,“修身”是核心。“修身”要有明确的人生目的、端正的人生态度,并着眼于人生价值的实现。也就是说,一个人修身是为了治国安邦、“兼济天下”,是为了普天下人民大众的福祉。“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大学》),这些恰恰是对修身为民思想的直接印证,也诠释了“三纲领”中“亲民”的根本宗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