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天人协调与世界观教育

天人协调与世界观教育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儒家的“和”文化崇尚“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具体表现为唯物论的立场和天人协调的态度。儒家关注的是此岸的世界而绝非彼岸的世界。儒家对“天”与“天道”的认识源于最初对天的畏惧、敬仰。随着人们对天这一宇宙事物的渐进感知与亲近,人们认识到“天”是自然存在,这种存在是对宇宙及其运行规律最彻底的抽象。

天人协调与世界观教育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的观点,是人们对世界本质、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生存价值等一系列观点的总和。[1]简言之,世界观就是人们对置身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所持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意味着世界观包含的内容主要有两大层面:一是人对世界本体的看法,二是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态度。儒家的“和”文化崇尚“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具体表现为唯物论的立场和天人协调的态度。

儒家对待鬼神问题的态度,基本上是避而不谈,即便触及此类话题也是寥寥数语且婉转否定,初步表现出儒家的唯物主义立场。“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孔子之所以不谈论“怪、力、乱、神”,是因为孔子推崇和信奉的是仁爱精神,认为对现实世界中根本不存在的所谓鬼神没有谈论的必要,这就充分反映了孔子的唯物论思想。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论语·雍也》)在此,孔子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否定鬼神的作用和宗法传统的神权观念,他不迷信鬼神,自然也不主张以卜筮向鬼神问吉凶。当孔子的学生季路问起事鬼神、生死的问题时,孔子的回答含蓄婉转、对鬼神的否定涵盖在一串串的反诘之中:“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这表明了孔子对鬼神、生死问题的基本态度,他不信鬼神,也不把注意力放在来世或死后的情形上。儒家关注的是此岸的世界而绝非彼岸的世界。所以,当孔子病重在床时,他对子路的祷告更是不以为然:“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论语·述而》)孔子虽然表面上对子路的此举不置可否,但话里话外已表现出对“神祇”的质疑与否定。当然,儒家圣贤也常常谈及祭祀祖先等话题,但这种祭祀并非是对故人所谓神灵的默认,而是对现世后人的一种特定情感的表达。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荀子曰:“祭者,志意思慕之情也,忠信爱敬之至矣,礼节文貌之盛矣。”(《荀子·礼论》)儒家非常重视丧祭之礼,以此寄托和培养个人对父母和先祖尽孝的情感,但这种祭祀已经被异化成对孝道的表现、维系和传承。马中教授认为,原始儒家受春秋时期神“依人而行”的新思潮的影响,基本倾向于无神论。[2]也就是说,儒家对鬼神、生死等一些超现实问题的态度是理性而唯物的。

儒家对“天”与“天道”的认识源于最初对天的畏惧、敬仰。儒家将天奉为最崇高的意志,即所谓的“主宰之天”。随着人们对天这一宇宙事物的渐进感知与亲近,人们认识到“天”是自然存在,这种存在是对宇宙及其运行规律最彻底的抽象。[3](www.daowen.com)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孔子肯定了自然之天的正常运行。孟子说:“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渤然兴之矣。”(《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描述了自然之天行云降雨的自然现象。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荀子揭示了天体运行的客观规律。在此基础上,荀子还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的观点,指出人类在掌握了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完全可以利用大自然、改造大自然。在人们把握了天的运行规律即天道并有效利用自然之天的前提下,儒家又进一步提出了人与天和谐相处的思想。《周易》:“三才,天地人之道。”孟子曰:“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而夷子二本故也。”(《孟子·滕文公上》)荀子曰:“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荀子·天论》)董仲舒曰:“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春秋繁露·立元神》)这些都旨在说明,天地万物都共存于这个广大的自然界中且能够彼此和谐统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